自动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2169发布日期:2019-05-03 21:0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自动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对血液、尿等含有多种成分的生物体试样中的目标成分的浓度或活性值进行测量的自动分析装置,特别涉及具备分注机构的自动分析装置,上述分注机构具备吸引试样、试剂等液体的喷嘴和对该喷嘴内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是分析血液、尿、脊髓液等生物体试样的装置。自动分析装置具有如下功能:使用带有试样用、试剂用喷嘴的分注机构,将试样、试剂从各自的保存容器向反应容器内分注,且在对试样试剂的混合液进行搅拌后,利用光度计对该反应液的色调变化进行计量,根据该计量出的数据,对试样内的目标物质进行定量,并输出结果。在自动分析装置中,当试样、试剂的喷嘴反复进行上述分注动作时,为了避免试样、试剂间的交叉污染,在将目标试样、试剂吐出至反应容器后,准备接下来的分注动作而进行喷嘴内壁及外壁的清洗。

清洗分注喷嘴的内壁的情况下,一般是从与分注喷嘴连接的配管流通清洗水,冲洗残存于分注喷嘴内的检体或试剂。另外,在清洗分注喷嘴的外壁的情况下,从配置于分注喷嘴周围的清洗喷嘴吐出清洗水,冲洗检体或试剂。通过使检体及试剂分注时的液体的移送和内壁清洗时的液体的流路为同一配管,能够容易地对喷嘴内进行清洗。

分注动作时,与喷嘴外壁相比,内壁的吸引时的污染范围更大,因此,喷嘴内壁的清洗效率对交叉污染量影响较大。试样、试剂的交叉污染必须以处于临床上没有问题的范围的方式设计。近年来,就自动分析装置而言,要求低液量化,并且为了对应各种检查项目,要求处理多种多样的试样、试剂。另外,在大量地处理检体的检查中心、患者数多的医院,要求检查的迅速性、准确性。降低装置的交叉污染成为为了实现这些需求的所必须的要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342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自动分析装置中,分注试样、试剂的喷嘴在各分注动作必须进行能够将交叉污染量降低至临床上没有问题的范围的程度的清洗。在自动分析装置中,若要实现高处理能力,则倾向于缩短各分注动作每一个循环的时间,随之,能够设定的清洗时间也缩短。自动分析装置为了确保分析性能,在该既定的时间内需要得到有效的清洗效果。

自动分析装置使用的喷嘴为管状,在其内部通过从送液泵输送的清洗液、例如,通常通过离子交换水等而进行喷嘴内部的清洗。为了提高喷嘴的内壁的清洗效果,例如,可以采用如专利文献1那样地使用清洗时专用的送液流路来提高清洗时的流速的方法等。但是,从对装置、泵的负载、耗水量的观点出发,通过送液泵送出的清洗液量有限。而且,自动分析装置使用的喷嘴为与分注机构的结构配合而绞合、弯曲、与管的接合部等喷嘴内的流路形状复杂地变化的喷嘴。在喷嘴形状变化的部分,由于产生流速的偏差,因此局部存在容易残留污垢的部位,上述流速的偏差导致清洗液流的回旋、淤水等。仅通过增加送液量使流速提高无法消除上述的流动偏差,清洗效果提高有限。为了高效地进行清洗,需要消除上述的流速偏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具备能够在送液泵压有限和清洗时间有限的基础上,高效地清除喷嘴内壁的污垢的机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结构如下。

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具备:试样喷嘴,其向反应容器分注试样;试剂喷嘴,其向反应容器分注试剂;反应盘,其具备对试样和试剂进行混合的反应容器;压力变化机构,其使上述试样喷嘴和上述试剂喷嘴的任一喷嘴内的压力变化;送液机构,其向上述喷嘴送入清洗液;配管,其连接上述喷嘴、上述压力变化机构以及上述送液机构;以及控制器,其控制上述压力变化机构及上述送液机构,上述控制器通过从上述送液机构向上述喷嘴送入清洗液而清洗上述喷嘴的内部,上述控制器在上述喷嘴的内部的清洗时通过控制上述压力变化机构而使从上述送液机构送入的清洗液的流速减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不降低装置的处理性能,而且不改变清洗液的送液泵等送液机构的压力设定而提高清洗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试剂分注机构的概略图。

图2是由喷嘴内清洗水的时间变化而引起的速度分布变化的概略图。

图3是试剂喷嘴形状及流速分布的概略图。

图4是由喷嘴特定部位的流速变化而引起的清洗水速度分布变化的概略图。

图5是试剂分注的一连串的循环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由本发明的注射器动作而引起的清洗水流速变化的例的图。

图7是使用了开放量可调电磁阀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略图。

图8是具备折弯机构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略图。

图9是具备夹住机构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略图。

图10是自动分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应用了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进行说明。

图10是应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10中,在反应盘20呈圆周状排列有反应容器10。在试剂盘21内,能够在圆周上配置多个试剂瓶9。在反应盘20与试剂盘21之间设置有对载置有试样容器的架22进行移动的试样搬送机构42。而且,在反应盘20与试剂盘21之间设置有试剂分注机构23、24、25、26。另外,在反应盘20与试样搬送机构42之间设置有能够旋转、水平运动以及上下运动的试样分注机构27、28,该试样分注机构27、28具备试样分注喷嘴(简称为试样喷嘴)27a、28a。在试样喷嘴27a、28a连接有试样用泵29。试样喷嘴27a、28a进行以旋转轴为中心的旋转动作、在水平移动轨道上移动的水平动作,进行从试样容器向反应容器10的试样分注。

在反应盘20的周围配置有清洗机构30、分光光度计31、搅拌机构32、33、试剂盘21、试样搬送机构42,在清洗机构30连接有清洗用泵34。在试剂分注机构23、24、25、26、试样分注机构27、28、搅拌机构32、33的动作范围内分别设置有喷嘴清洗机构(清洗槽)35、36、37、38、39、40。在试剂分注机构23、24、25、26连接有试剂用的送液泵6。

试样容器含有血液、尿等检查试样,且载置于架22,利用试样搬送机构42搬运。另外,各机构连接于控制器41,且被控制器41进行动作控制。另外,控制器41具有作为分析反应容器10内的检查试样的分析部的功能。

接下来,对分析动作进行说明。试样分注机构27用试样喷嘴27a从架22的试样容器吸引试样,且向反应容器10吐出。另外,试剂分注机构23用试剂喷嘴从试剂瓶9吸引试剂,且向反应容器10吐出。分注至同一反应容器的试样和试剂被混合,通过分光光度计对混合液进行测光。反应盘20在一个循环(例如,3.6秒)内进行旋转和停止,每当作为测量对象的反应容器通过分光光度计前方,则定期地进行测光。经过恒定时间后,基于分光光度计的测光结果,控制器41计算试样中的目标成分的浓度或活性值。于是,进行了分析。

接下来,对喷嘴清洗进行说明。试剂分注机构23对于使用试剂喷嘴从试剂瓶向反应容器10分注试剂在一个循环(3.6秒)内进行一次,且对此进行反复。分注后,因为可能分注不同的试剂,因此试剂喷嘴靠近清洗槽35而被清洗。也就是,试剂喷嘴依次反复进行试剂吸引、试剂吐出、喷嘴清洗、试剂吸引,将从试剂吸引到下一试剂吸引作为一个循环而驱动。另外,同样地,试样喷嘴也依次反复进行试样吸引、试样吐出、喷嘴清洗、试样吸引,将从试样吸引到下一试样吸引作为一个循环而驱动。

图1是以本发明使用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注机构的流路为中心的概略图。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注机构具有试样用、试剂用,但涉及到本发明的两者的结构相似,因此,在图1中,作为分注机构的一例,表示试剂分注机构的概略。

试剂分注机构具备试剂分注用喷嘴1,试剂分注用喷嘴1穿过喷嘴臂的罩12,经由接合部3接合于管2,管2用于将流路引回至装置内。管2构成如下流路:从喷嘴接合方向经由注射器4、电磁阀5连接至作为送液机构的送液泵6。注射器的柱塞7由所连接的马达8驱动。分注机构分注目标试剂时,将电磁阀5维持关闭的状态,机构向试剂设置部移动,然后,在确认了试剂分注用喷嘴1到达试剂瓶9内试剂液面后,使柱塞7向吸引方向动作,将试剂吸入试剂分注用喷嘴1内部,之后,移动至预定的吐出位置,例如反应容器10,然后使柱塞7向吐出方向移动而将试剂吐出。吐出完成后,分注机构将试剂分注用喷嘴1移动至喷嘴清洗机构11的位置,进行清洗动作。清洗动作如下进行:通过打开电磁阀5,使送液泵的压力传递,清洗水在流路流动,且从试剂分注用喷嘴前端排出。

在此,送液泵6具备向试剂分注用喷嘴1送入清洗水的功能,是从配置于送液泵6的上游的清洗水箱送入清洗水的送液机构。另外,具备柱塞7的注射器4是使喷嘴内的压力变化的压力变化机构。另外,管2是连接试剂分注用喷嘴1、注射器4以及送液泵6的配管。此外,控制器41能够控制电磁阀5、送液泵6、柱塞的马达8等。此外,以下对于柱塞的控制,有时简称为注射器的控制,注射器的控制是指柱塞7的马达8的控制。

图2示意性表示清洗动作中的喷嘴壁面13内部的平均流速分布的时间变化。将电磁阀未打开时不具有流速v的状态设为图2的a。刚打开电磁阀,利用送液泵的压力开始送液时(t=0),在喷嘴13内部流动的清洗水在移动方向上以恒定速度开始流动(图2的b)。从上述状态起,逐渐地,受与内壁的摩擦等的影响,越靠近壁面的位置,速度越低,越靠近中心,速度越快(图2中c)。随着时间的经过,上述的倾向进一步变大,在流动充分发展后,平均流速分布的形状固定(图2中d)。

一般地,流速越快,则清洗效果越高,因此,就整个喷嘴13的每单位时间的平均的清洗力而言,图2的d的状态最高。但是,若局部地观察喷嘴13壁面附近,则图2的d在喷嘴13内壁附近大范围地存在流速降低的区域,与之相对,图2的b状态、图2的c状态比较能够确保壁面附近的流速。图2的b状态、图2的c状态因为壁面附近的流速的速度梯度大,所以削落附着于壁面的污垢的力强,能够有效地剥去附着污垢。另外,在恒定速度的恒流下,壁面附近流速慢,因此排出至流路外之前耗费时间,通过赋予速度变动,过渡性地提高壁面附近的流速,从而能够将壁面附近的液体中含有的污垢成分短时间排出至流路外。即,对于喷嘴清洗,重要的不只是用高速的流水进行清洗,还包括具有图2的b状态、图2的c状态那样的对管壁的清洗高效的成分。

图3中a表示自动分析装置的喷嘴形状的一例。自动分析装置必须确保分注量设定的宽度,因此,多在喷嘴前端设有颈缩部14。通过设置颈缩部14,能够确保分注时的吐出精度,并且确保吸引时的喷嘴容积。另外,设有用于将喷嘴收纳于机构内的弯曲部15、与用于将流路向装置内引回的管接合的接合部16等。图3中a对喷嘴形状仅示出了一例,除了颈缩部、弯曲、接合部以外,有时还包含扭曲等多种形状变化,本发明对于那样的形状也有效。

一般而言,流速越快,清洗效果越提高,但是,在具有颈缩部14的部位,如图3中b所示,产生因缩流而引起的回旋流。另外,如图3中c所示,流动沿颈缩部行进,因此,在流速快的情况下,在直径细的部位,流动相互碰撞,有时产生淤水。另外,如图3中d所示,在弯曲部,流动的向量急剧地变化,因此,由于离心力等的影响,在弯曲外侧清洗效果高,与之相对,在内侧清洗效果相对降低。

图3中e表示喷嘴和管接合部的剖面的一例。喷嘴和管通过树脂等的连接部件接合,但是,在各个部件直径不同的情况下,或者由于部件公差,在各部件之间产生流路形状的变化。该情况下,产生更复杂的回旋流、淤水。

由于上述图3中b、c、d、e的回旋流、淤水,喷嘴内部的污垢不能被顺利地排出,从而成为产生交叉污染的原因之一。

本发明提供利用了上述图2所示的喷嘴内清洗水的因时间变迁而引起的流速分布的变化的清洗效率的提高、对图3那样地喷嘴形状变化的部位的有效的清洗方法。

清洗时间内,通过具有多次如下时刻,即,形成图2中d所示的整个喷嘴的清洗力高的状态,并且向如上述地特殊化成壁面附近的清洗效率的图2中的b、c的状态变迁,且再次向图2中的d的状态转变,从而能够确保喷嘴壁面的平均流速,能够瞬间提高对附着于壁面附近的污垢的清洗力。

为了使流速分布从图2中d状态向图2中b、c状态变迁,需要降低流速。另一方面,若降低流速的时间过长,则流量降低,无法充分得到整个清洗时间内的清洗效果,因此,优选向图2中b、c状态的变迁为极短的时间。即,为了高效地清洗喷嘴内壁,有效的是,不仅进行恒定速度的清洗,还进行瞬间的流速的减速。

对于如图3所示地喷嘴形状变化而流动的形状改变的部位,上述的流速变化是有效的。在打开电磁阀,仅通过送液泵的压力将清洗水推出的情况下,若经过恒定时间,则喷嘴内的流速大致成为恒定速度。在流速为恒定速度的情况下,成为如图3中b、c、d、e所示地在特定的部位产生回旋流、淤水的状态,且稳定。由于该淤水、回旋流,有可能会残留污垢,为了消除该流动,打乱以恒定速度流动的喷嘴内的速度分布是有效的。即,使喷嘴内的流速进行加减速是有效的。

图4表示在图3的部位中流速发生了变化的情况的图像。通过流速变化,从而局部产生的回旋流、淤水的程度、位置发生变化,因此能够将因回旋流、淤水而被疏远进而未清洗的部分的壁面暴露于剪切流,而进行清洗。另外,能够将滞留于回旋流、淤水的污垢成分随着主流冲走,能够对图3的各部位得到清洗效果。

以下,对于在清洗时间内提高对上述的喷嘴壁面的清洗效果、提高喷嘴的颈缩部、弯曲、连接部等的清洗力,记载通过喷嘴内清洗水的流速变化实现提高对特定部位的清洗力的效果的方法的一例。本例中,作为流速控制机构,使用分注时的吸引吐出用的注射器,但是通过电磁阀的开放时间、开放量的控制、在流路内配置颈缩部且具备使该颈缩部的程度可变的驱动器的方法、具备将流路本身折弯的机构、夹住机构等,也能够使流路内的流速变化,因此,能够得到与使用注射器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图5表示本实施例的试剂分注动作时的一连串的流程。关于试样分注,只是喷嘴径、马达、注射器分辨率不同,基本的动作的概念相同。分注循环是装置固有的性能,在任意的循环的装置中,本发明都能够应用。本发明中,以试剂探针的分注循环为3.6秒的自动分析装置为例来说明。试剂喷嘴的形状为图3所示那样的形状,在前端部分具有颈缩部,在机构内部具有弯曲、连接部。从颈缩部到前端的径例如为直径0.8mm,从颈缩部向泵方向为1.1mm。从喷嘴的前端到弯曲部的长度为160mm,弯曲部为r15mm且向大致直角方向弯曲。试剂喷嘴的循环内的最大可吸引量设为200μl。

对于例如装置吸引150μl的试剂的情况的动作,说明本发明的应用例。分注循环中,清洗时间依赖于整个循环的时序安排,一般,整体时间的20%以上为清洗时间。若循环为3.6秒,则清洗时间为0.72秒以上。例如,清洗使用的时间设为0.9秒。若使用图5说明喷嘴的分注动作的例,则按照如下的流程进行分注动作。首先,进行吸引试剂时,为了防止试剂的淡化,进行5μl空气吸引动作(图5中a)。然后,喷嘴下降至吸引位置,通过注射器进行吸引动作。此时,在吐出用的150μl的基础上,为了防止喷嘴内部的淡化,进行多出20μl的试剂吸引(图5中b)。该动作之后,作为间隙除去动作,例如,进入吐出5μl的吐出动作。然后,喷嘴移动至试剂吐出位置,将注射器上推150μl的量,进行试剂吐出(图5中c)。在吐出动作后的喷嘴内部,残留有吸引时多吸入的试剂量减去间隙除去动作后的15μl的试剂。

然后,在喷嘴移动至清洗位置后,打开电磁阀,进行清洗水的吐出(图5中d)。然后,在此经过0.02秒后,在电磁阀打开中使注射器向吸引方向动作,使清洗水的流速向减速方向变化(图5中e)。为了不吸入喷嘴内的试剂,而且在流速发展稳定后进行吸引动作是有效的,因此,在实施图5中e的吸引动作前,必须在电磁阀打开后设置等待时间。该等待时间根据送液泵的压力、从送液泵到喷嘴前端的流路的长度设定。或者,也可以使用压力传感器等,利用装置判断喷嘴内压力成为恒定的系统。除了流路特别长的情况,若流路长度为5m左右,则只要在约300kpa的送液泵压下具有0.02~0.1秒左右的等待时间便已足够。

在图5中e中,电磁阀为打开的状态,向喷嘴前端方向施加有压力,因此,注射器吸引动作需要与该压力相反,以使流速变化的程度的动作量和时间进行。具体而言,通过以整体清洗时间的30%以内的时间,吸引装置吸引量上限值的30%以上的注射器动作,效果显著。即,降低流速的时间优选为整体清洗时间的30%以内。而且,优选吸引动作量尽可能地大。就本例而言,若整个清洗使用的时间为0.9秒,则进行以0.3秒以内的时间吸引最大吸引可能量200μl的30%即60μl以上的注射器动作。例如,作为满足上述条件的动作,在3.6秒循环中,在将清洗时间设定为0.9秒的情况下,在此之中,以0.2秒进行70μl量的注射器吸引动作。

通过该吸引动作,能够使流速瞬间减速,得到上述的图2所示那样的清洗效果提高的机理,而且,通过流速变化,对于图4中a、b、c、d那样的流动偏差,可以得到清洗效果。

上述是在试剂喷嘴中的条件,若言及试样喷嘴,则由于喷嘴的直径比试剂喷嘴小,因此,以与试剂分注机构相同的时间条件,将注射器吸引量设为15%以上,也可以得到效果。上述的注射器吸引动作后,进行吐出动作(图5中f)。通常,该吐出动作是为了下一分注动作而将注射器复位于起始位置的动作,但该动作在图5中e的吸引动作之后高速且配合上述的注射器吸引量将注射器推回起始位置,由此,能够使在吸引动作下降低的流速急剧加速,能够瞬间提高清洗效果。上述动作优选在整体清洗时间的40%以下的时间将注射器返回起始位置。例如,在0.9秒的清洗时间内,使用作为40%的0.36秒以下的0.3秒进行上述动作。此外,在起始位置为柱塞被完全推压的状态,在试剂吐出的状态下,柱塞不是完全推压的状态,相距起始位置的距离残留一定程度。在使清洗水的流速减速之后的清洗水的加速工序中,以弥补该距离的方式将柱塞推压比拉回量大的距离(比与拉回量相当的体积大的体积),从而通过加速的效果提高清洗效果,并且能够通过清洗动作的一连串的流程将注射器返回起始位置。

就上述的注射器吸引、吐出动作中的流速变化而言,若在清洗时间0.9秒间从喷嘴前端吐出的清洗水量为3000μl/sec,则喷嘴内的清洗水的流速为图6所示的关系。这里的流速是注射器吸引、吐出动作时间的平均的流速。若言及图5中f的注射器吐出动作,则虽然将吐出量设为90μl,但在相同时间内越尽可能大幅地使注射器动作,则流速变化越大。作为确保图5中f的动作量的方法,在图5中c的试剂吐出后,进行空气吸引,能够将该吸引量加到图5中f的吐出动作中。另外,图5中f的动作后,再次吸引注射器,转到下一分注动作,从而能够对图5中f的动作量追加上次清洗后的注射器吸引量,进而能够使流速变化更大。

图6是计算注射器以图5的条件清洗时的各注射器动作中的平均流速值得出的值。根据本实施例,在将注射器不动作作为标准的情况下,只要是注射器吸引时流速变动率为-12%、注射器吐出时流速变动率为+10%的流速变化,就可得到清洗效果。因此,优选以各个流速变动率的绝对值的和为20%以上的方式控制注射器。在应用了本条件的情况下,比未应用本发明的情况降低约50%左右交叉污染量。

本实施例将注射器用作了流速控制机构,但是,也可以通过如图7所示地将开放量可调电磁阀16用作压力变化机构的方法、将图8所示的流路管的折弯机构17、图9所示的管的夹住机构18设为压力变化机构的方法、或者根据图1的结构使电磁阀5在清洗时瞬间地开闭来使流量变化的方法等,从而实现图5、图6的流速变化的时刻、流速变化量。

例如,图8的折弯机构17在清洗开始时设为图8中a状态,通过折弯机构17的工作,以图8中b状态那样将流路折弯,产生阻力,从而使喷嘴侧的流速瞬间降低。在图8中b状态下,在折弯部产生回旋流、淤水,但污垢不会到达该部位,因此不会对清洗产生问题。

若言及图9,则夹住机构18在清洗开始时为图9中a状态,通过设为图9中b状态,用夹住部压瘪管,从而使流速瞬间降低。图9的机构中,与图8同样地在该工作部产生回旋流、淤水,但污垢不会到达该部位,因此不会对清洗产生问题。

本发明能够保持现有的送液泵压,不阻碍分注循环,而且提高清洗效果,因此,尤其对高处理能力的自动分析装置有效。

以上,对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之前说明的例中,具体地说明了优选的例,但是控制器41至少在喷嘴的内部的清洗时通过控制注射器等压力变化机构使从送液泵送入的清洗水的流速减速,从而能够得到本发明的效果。

另外,还优选的是,压力变化机构为注射器,控制器优选通过进行拉回注射器的柱塞的控制使从送液泵送入的清洗水的流速减速。这是因为,能够使用目前具备的注射器,不设置新的机构便能得到本发明的效果。

另外,优选喷嘴的内部的清洗是在分析中的一个循环内进行的清洗。这是因为该清洗是适用于短时间内的清洗的清洗方法,且无需为了清洗而降低装置的处理能力。但是,在需要短时间内有效的清洗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于分析以外的维护清洗等的时机。

另外,优选控制器41在从来自送液泵的清洗水的开始送入到结束的30%以下的时间使清洗水的流速减速。这是因为,能够抑制因由减速而引起的清洗水量的降低而产生的清洗效果的降低,并且对局部易于残余污垢的部分、壁面得到高的清洗效果。例如,清洗水的送入的开始能够以电磁阀的开为基准,结束以电磁阀的关为基准。

另外,优选的是,控制器41以将使清洗水的流速减速的期间的平均流速比未驱动压力变化机构的状态降低10%以上的方式控制压力变化机构。这是因为,通过将降低量设为10%以上,能够将滞留于临时产生的回旋流、淤水的污垢有效地排出至外部,清洗效果提高。

另外,优选的是,控制器41在通过压力变化机构使清洗水的流速减速后,通过压力变化机构使流速加速,且以与未驱动压力变化机构的状态相比,通过压力变化机构减速及加速的期间的平均流速的变动率的绝对值的和为20%以上的方式,控制器41控制压力变化机构。这是因为,变动率的振幅越大,清洗效果越提高。

另外,优选的是,压力变化机构为注射器,控制器41进行如下控制:与能够吸引喷嘴能够吸引液体的量的上限的15%以上的体积相应地拉回柱塞。这是因为,在短时间的期间柱塞的拉回的体积越大,减速效果越大,越有助于清洗效果提高。

另外,优选的是,控制器41通过将柱塞推压比拉回的体积大的体积使清洗水的流速加速。除了能够通过流速的加速效果提高清洗效果外,还能够通过清洗动作的一连串的流程将注射器返回起始位置。

另外,也能够是,压力变化机构是可以调整从送液泵到喷嘴的开放量的开放量可调电磁阀,控制器41通过调整开放量使从送液泵送入的清洗水的流速减速。该情况下,能够不变更现有的注射器动作而使本次的清洗水的流速减速。另外,通过将现有的电磁阀置换成开放量可调阀这样的简单的方法,可以得到高的清洗效果。

另外,也能够是,压力变化机构是将从送液泵到喷嘴的流路折弯的机构,控制器41通过折弯流路来使从送液泵送入的清洗水的流速减速。通过如图8所示地折弯,能够提高或降低流路阻力,能够进行流速的减速。

另外,也能够是,压力变化机构是夹住从送液泵到喷嘴的流路的机构,控制器41通过夹住流路来使从送液泵送入的清洗水的流速降低。通过如图9所示地夹住,能够提高或降低流路阻力,能够进行流速的减速。

此外,虽然示出了各种条件,在此之前示出的条件能够适当组合。另外,作为清洗液,以清洗水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使用洗涤剂等的清洗液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

符号说明

1—试剂分注用喷嘴,2—管,3—连接部,4—注射器,5—电磁阀,6—送液泵,7—柱塞,8—马达,9—试剂瓶,10—反应容器,11—喷嘴清洗机构,12—罩,13—喷嘴壁面,14—颈缩部,15—弯曲部,16—连接部,17—折弯机构,18—夹住机构,19—开放量可调电磁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