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计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1528发布日期:2019-07-31 10:1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颗粒计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于电阻法对试样液中的颗粒进行计数的颗粒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对试样液中的颗粒进行计数的方法,已为公众所知的是电阻法(也称为阻抗法)(专利文献1等)。在基于电阻法的颗粒计数中,如图7的(a)所示,在流道100中设置有孔(狭窄部)120,并且以沿流动方向隔着该孔120的方式设置有一对电极130、140。如果试样液M10中的颗粒X10通过孔120,则电极130、140间的电阻(或阻抗)以脉冲状变化。由此,例如若利用恒定电流电源(未图示)向该电极间施加电压,则如图7的(b)所示,施加电压也作为脉冲电压变化。通过由运算部(未图示)等对该脉冲电压数或特征进行计数和/或测量,能够知道颗粒的数量,此外,还能够根据该脉冲电压的高度Vp、宽度Vw知道颗粒的体积。

例如,在基于电阻法对血细胞进行计数的以往的计数装置中,如图8所示,在收容试样液的计数室200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孔210。通过该孔连通计数室和与外侧相邻的小室220。在该计数室内和该小室内分别设置有用于电阻法的电极(电极省略了图示)。小室220通过配管P10与吸引泵230连接。将稀释后的检体液(血液)作为试样液M11注入计数室200。如果吸引泵230吸引试样液M11,则计数室内的试样液中的血细胞X11如箭头所示一个个地通过孔,如参照图7的上述说明那样,来执行基于电阻法的血细胞计数。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091098号

在颗粒计数装置中,有时设置有多个计数室以便能够分别单独对多种颗粒进行计数。例如,在血细胞计数装置中,有时为了分别对红细胞和白细胞进行计数而设置有红细胞计数室和白细胞计数室。在红细胞计数室中也可以对血小板进行计数。在这些计数室中,与图8的例子同样,分别设置有孔,该孔的出口侧与吸引泵连接。

本发明的发明人设想了在存在多个计数室的情况下,不用分别单独设置吸引泵而如图1所示利用一个共通的吸引泵来吸引各计数室内的试样液。

但是,例如在血细胞计数装置中,有时白细胞计数室内的试样液的量因稀释率的差异而明显比红细胞计数室内的试样液的量少。此外,根据检体液不同,有时与通常相比必须延长红细胞计数室内的计数时间。

因此,新查明有可能发生如下情况:如果实际上由一个吸引泵吸引红细胞计数室内的试样液和白细胞计数室内的试样液,则白细胞计数室内的计数先完成,并且,该白细胞计数室内的试样液的液面先下降到孔从而导致空气被吸入该孔,由此造成有时吸引泵不能吸引红细胞计数室内的试样液。

这种问题不仅在血细胞计数时发生而且在对其他试样液中的颗粒进行计数时也同样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颗粒计数装置,即使对用于基于电阻法进行颗粒计数的多个计数室、用共通的吸引泵吸引各自的试样液,也能够在任意一个计数室内很好地完成颗粒计数。

本发明的主要的构成如下所述。

[1]一种对试样液中的颗粒进行计数的颗粒计数装置,其包括:多个计数室,具有用于基于电阻法的颗粒计数的孔和电极对;以及吸引泵,所述多个计数室的各孔的外侧的出口通过合流配管与所述吸引泵连接,所述颗粒计数装置具有向1个以上的规定的计数室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部,所述液体供给部在所述1个以上的规定的计数室的计数完成后,向所述1个以上的规定的计数室或比所述合流配管的合流部更靠近所述规定的计数室侧的流道供给液体,以使所述1个以上的规定的计数室中的试样液的液面不下降到孔或者不下降到比孔靠上的规定的液面位置。

[2]在上述[1]所述的颗粒计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多个计数室是具有相互相同的内径的圆筒状容器,在分别向所述多个计数室注入了试样液的时刻,最后完成计数的计数室的试样液的液面比所述1个以上的规定的计数室的试样液的液面高。

[3]在上述[1]或[2]所述的颗粒计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多个计数室包括红细胞计数室和白细胞计数室,最后完成计数的计数室是红细胞计数室,所述1个以上的规定的计数室是白细胞计数室。

[4]在上述[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颗粒计数装置的基础上,由所述液体供给部供给的液体是稀释液,所述液体供给部包括以下(I)的稀释液供给装置和以下(II)的取样嘴清洗器中的一方或双方,所述(I)的稀释液供给装置具有:稀释液供给源;稀释液供给口,至少设置于所述1个以上的规定的计数室;以及稀释液供给配管,连接所述稀释液供给源和所述稀释液供给口,所述(II)的取样嘴清洗器具有:稀释液供给源;稀释液流出口部分,附带于设置在所述颗粒计数装置上的取样嘴;以及稀释液供给配管,连接所述稀释液供给源和所述稀释液流出口部分,通过使稀释液流出并落下到所述取样嘴的外表面,从而对所述外表面进行清洗。

在本发明中,由于具有液体供给部,所以利用共通的吸引泵通过各孔同时吸引多个计数室内的各试样液,并且能够预防发生在试样液的量少的计数室中空气被从孔吸入的故障,由此,该吸引泵即使对最后完成计数的计数室,也能够直到颗粒计数完成为止,很好地持续吸引试样液。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颗粒计数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框图。在该图中用细线表示配管(其他图中也同样)。

图2是举例说明本发明颗粒计数装置中的主要部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举例说明图1所示的合流配管的优选方式的框图。在该图中与图1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与合流配管相关联的部分以外的图示。配管P21中的虚线的部分表示该配管P21通过计数室1外侧的情况。

图4是表示其他实施例的框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颗粒计数装置的控制部的框图。在该图中用虚线表示该颗粒计数装置的各主要部分和控制部的连接关系。

图6是举例说明本发明颗粒计数装置的其他方式的框图。在该图中表示了计数室与吸引泵的连接关系,并省略了液体供给部和其他配管。

图7是表示基于电阻法对颗粒进行计数的原理的图。

图8是表示基于电阻法对血细胞进行计数的、以往计数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试样液的量、追加液的供给量、检体液的分配量、规定量和已知的量等所说的“量”是指体积。

此外,颗粒计数可以仅单纯地对颗粒的数量进行计数,也可以在单纯地进行计数的基础上还包括判断多少体积的颗粒恰好存在着多少数量。

下面,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颗粒计数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说明该颗粒计数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框图。如图1所示,该颗粒计数装置是对试样液中的颗粒进行计数的装置,其具有:多个计数室1、2;吸引泵3;和向计数室1、2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部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多个计数室的数量表示为2,但是并没有特别限定计数室的数量,也可以是其他数量的计数室。此外,本实施例中,作为试样液中的颗粒的例子,列举了红细胞和白细胞,并且,作为装置的例子,列举了血细胞计数装置,但是需要计数的颗粒并不限定于这些血细胞,此外,装置也可以是一般的其他颗粒计数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举例说明的两个计数室1、2分别是构成为进行红细胞的计数的红细胞计数室1、以及构成为进行白细胞的计数的白细胞计数室2。在红细胞计数室中也能够对血小板进行计数。以下,将红细胞计数室也简称为RBC(Red Blood Cell红细胞)室,将白细胞计数室也简称为WBC(White Blood Cell白细胞)室。

所述多个计数室(本实施例中为RBC室1和WBC室2)分别包括孔和电极对,并能够进行基于电阻法的颗粒计数。更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RBC室1包括孔11和一对电极,WBC室2也同样包括孔21和一对电极。在图1中,为了清楚地表示图而省略了电极的图示。

在该颗粒计数装置中设置有吸引泵3。该吸引泵3是共通的泵,用于通过各孔11、21吸引分别注入多个计数室(本实施例中是RBC室1和WBC室2)的试样液M1、M2。各孔11、21的外侧的出口通过合流配管P1~P3与吸引泵3连接。更具体地说,计数室1、2的孔11、21的外侧的出口分别与配管P1、P2连接,这些配管P1、P2在合流部J1与配管P3合流,配管P3与吸引泵3连接。通过该合流配管能够利用共通的一个吸引泵3同时吸引收容于多个计数室1、2的试样液。

为使1个以上的规定的计数室中的试样液的液面不下降到孔或比孔靠上方的预先确定的规定液面位置,液体供给部4在该规定的计数室的计数完成后,向该规定的计数室或比所述合流配管中的合流部J1靠向该规定的计数室侧的流道供给液体(例如在图1的例子中为稀释液4a或4b)。以下,将该液体称为追加液来区别于其他液体。需要供给追加液的规定的计数室的数量为1个以上。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需要供给追加液的规定的计数室简称为“规定的计数室”。此外,将设置于该装置的用于基于电阻法进行颗粒计数的全部的计数室简称为“全计数室”。

作为规定的计数室举例说明了如下计数室:在液体供给部4未供给液体时,与全计数室中最后完成计数的计数室的计数完成时刻相比先完成计数且其试样液的液面下降到孔。

本实施例中,该规定的计数室是WBC室2,全计数室1、2中最后完成计数的计数室是RBC室1。此外,本实施例中表示了液体供给部4向该规定的计数室内供给液体的方式。关于合流配管的优选方式、液体供给部4向合流配管中的比合流部J1靠向该规定的计数室侧的流道供给液体的方式将在后面描述。

一般来说,向作为规定的计数室的WBC室2供给的试样液的初始量(检体液被稀释后计数开始时的液体量)因稀释率的差异有时明显比RBC室1内的试样液的初始量少。此外,当需要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和再现性时等,因检体有时与通常相比必须延长RBC室1内的计数时间。由此,当液体供给部4未向WBC室2供给追加液时,WBC室2与RBC室1的计数完成时相比先完成计数,并且其试样液的液面下降到孔,有可能发生空气被吸入孔的故障,导致RBC室1中的试样液的吸引受到不良影响。

而在本发明中,在作为规定的计数室的WBC室2的计数完成后,液体供给部4能够向该WBC室2供给追加液,因此即使吸引泵3继续进行RBC室1和该WBC室2的各试样液的吸引,在WBC室2中也能阻止试样液的液面下降到孔,因而空气不会被吸入孔。即使通过向比合流配管中的合流部J1靠向该规定的计数室侧的流道供给追加液,也能够得到与此同样的效果。当向比合流配管中的合流部J1靠向该规定的计数室侧的流道供给追加液时,阻止了通过孔21后的试样液M2吸引自身,由此,阻止了试样液M2的液面下降到孔21。由此,即使吸引泵3为一个,也能够直到最后完成计数的RBC室1完成计数为止,很好地对该RBC室1持续吸引试样液M1。另外,此时也同时从WBC室2吸引试样液M2的余液和供给的追加液的混合液。

在以下的说明中,向规定的计数室供给追加液不仅是指向该规定的计数室内供给追加液,也指代替于此向比合流配管中的合流部J1靠向该规定的计数室侧的流道供给追加液。

图2是表示该颗粒计数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动作的流程图。在该图的流程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地表示各部分的动作,表示了图1的构成例的动作,计数室的数量是2,此外,表示了计数室2中的计数先完成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如该图的流程图所示,如果在该颗粒计数装置中开始用于颗粒(血细胞)计数的各部分的动作,则首先在工序S1中向全计数室1、2供给试样液M1、M2。

接着,在工序S2中,吸引泵3通过合流配管P1~P3,对各计数室1、2开始试样液的吸引并开始颗粒计数。

接着,在工序S3中,计数室2内的颗粒计数先完成。

接着,在工序S4中,液体供给部4以规定量向计数室2供给追加液。另一方面,吸引泵3对各计数室1、2的试样液进行持续吸引。

接着,在工序S5中,计数室1内的颗粒计数完成。

接着,在工序S6中,吸引泵3结束吸引,该颗粒计数装置中的用于颗粒计数的各部分的动作结束。

以下,对该颗粒计数装置的各部分的构成及其变形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的实施例中,将计数室的数量设为2个,但是计数室的数量可以是3以上。对例如具有最先完成计数的计数室(I)、接着完成计数的计数室(II)以及最后完成计数的计数室(III)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计数室(I)中,如果液体供给部4未供给追加液,则与计数室(III)的计数完成时相比先完成计数,并且其试样液的液面下降到孔或规定的液面位置。在计数室(II)中,如果液体供给部4未供给追加液,则与计数室(III)的计数完成时相比先完成计数,但是其试样液的液面未下降到孔或规定的液面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液体供给部4向计数完成后的计数室(I)供给追加液,阻止试样液的液面下降到孔或规定的液面位置。另一方面,也可以不向计数室(II)供给追加液。这是因为在计数室(II)中直到计数室(III)完成计数为止,试样液的液面都未下降到孔,空气未被吸入孔。

如上所述,即使计数室的数量为3个以上,也能够适当地选择需要供给追加液的计数室。即使在上述计数室(III)正进行计数期间、试样液的液面下降到孔或规定的液面位置的计数室(I)为多个,也能适当地向那样的计数室供给追加液。

[追加液的供给对象、供给时期和供给量]

需要供给追加液的计数室、追加液的供给时期和追加液的供给量如下所述能够预先设定而是已知的。

(i)分别向全计数室内供给的试样液的初始量(检体液被稀释后的计数开始时的液体量)通常是预先设定的已知量。例如,在血细胞计数的情况下,以规定量向各计数室分配原始的检体液(全血等),根据各计数室的计数以规定量追加试剂并添加规定量的稀释液,在各计数室中制备规定量的试样液。此外,有时将在某一计数室内稀释为规定值的试样液的一部分(规定量)分配给其他计数室,因此进一步向其添加规定量的稀释液。由此,各计数室内的试样液的初始量通常是预先设定的已知量。

(ii)各计数室的内径、各孔的位置、各孔的孔径和初始的试样液的液面的高度也是已知的,一个吸引泵每秒的吸引量、通过各计数室的孔的各试样液每秒的流量和各计数室内的试样液的液面每秒的下降速度也按照预先设定或计算,是已知的。通过各计数室的孔的各试样液每秒的流量的总和与吸引泵每秒的吸引量相等。

(iii)由此,在全计数室中,最后完成计数的计数室(以下赋予符号C1)是哪一个、以及该计数室C1的计数完成时(以下赋予符号T1)是何时均按照预先设定或计算是已知的。优选的是,该计数室C1的计数完成时T1是该计数室C1中的试样液的液面下降到孔或规定的液面位置时之前。优选的是,该计数室C1的试样液的初始量是预先确定的量,以使在计数完成时T1之前试样液的液面不会下降到孔或规定的液面位置。

(iv)与上述计数室C1同样,需要供给追加液的计数室(以下赋予符号C2)是哪一个、以及需要向该计数室C2供给追加液时(以下赋予符号T2)是何时、此外需要向该计数室C2供给的追加液的量是何种程度均按照预先设定或计算是已知的。需要向计数室C2供给的追加液可以一次就追加必要量,也可以考虑从孔流出的试样液的流量,以不使试样液的液面下降的流量持续供给,直到上述计数室C1的计数完成时T1为止。从孔流出的试样液的流量是根据吸引泵每秒的吸引量、计数室的数量和各孔的孔径等预先确定的流量,对于颗粒计数来说是重要的量。

需要向该计数室C2供给追加液时T2,优选为该计数室C2的计数完成时之后。这是因为如果在计数室C2的计数完成时之前供给追加液,则对该计数室C2中的颗粒计数的结果产生影响。

(v)根据以上(i)~(iv),液体供给部4在各计数室内的计数开始后,向预先确定的计数室C2、在预先确定的需要向该计数室C2供给追加液时T2供给预先确定的量的追加液,在该计数室C2中,能够阻止试样液的液面下降到孔或规定的液面位置。以上的各部分的动作和液面高度等可以由控制部控制。关于该控制部将在后面描述。

设定在比孔靠向上方的上述规定的液面位置是为了安全而预先设定的优选的液面的高度。可以对每个计数室确定规定的液面位置。规定的液面位置能够根据各计数室的内径和试样液的液面的下降速度来计算,并且能够以后述的控制部能够利用的方式预先存储在该控制部中。规定的液面位置具体的值能够根据计数室考虑安全而确定,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举例说明了比孔的开口的最上端靠向上方(例如数mm左右之上)的位置。

可以根据计数的结果,对各计数室进行计数时间的延长或缩短等变更。例如,如后所述,优选的是,控制部判断各计数室的计数结果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判断条件,并且对计数结果不满足该判断条件的计数室延长计数时间。作为预先设定的条件,可以列举血细胞或血小板的计数结果超出规定的范围的情况。作为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列举血小板的计数结果小于100000个/μL的情况等。在这种情况下,该装置中计数时间要相应地延长适当的时间。像这样延长计数时间,由于省去了再次检查的费事工作,所以是优选的。

但是,由于向各计数室供给的试样液的量是预先确定的量,所以在延长某一计数室(例如图1的RBC室1)内的计数时间的情况下,在其他计数室(例如图1的WBC室2)中,有可能发生计数先完成而液面下降到规定的液面位置的状况。

而在本发明中,即使进行这种计数时间的变更,由于液体供给部4向液面下降到规定的液面位置的其他计数室供给追加液,因此也不会发生在其他计数室中液面下降到孔的故障,从而能够延长目标计数室中的计数时间。

[需要供给追加液的计数室的检测]

即使在需要供给追加液的计数室未知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比各计数室的孔靠向上方的预先确定的检测位置上设置液面检测传感器等,检测需要供给追加液的计数室。在这种方式中可以列举如下控制方法:当某一计数室的液面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试样液的液面时,液体供给部4根据该检测信号而动作,向该计数室供给规定量的追加液。

[用于实施电阻法的构成]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方式,在各计数室1、2的孔外侧分别设置有小室12、22。孔11连通计数室1和小室12,孔21连通计数室2和小室22。通过在孔的外侧出口设置小室,容易在计数室的外侧的流道设置一对电极的一方。此外,该小室为管接头,容易连接向吸引泵的配管P1、P2。此外,能够利用该小室抑制孔内的流动紊乱,并且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基于电阻法的颗粒计数。

设置于各计数室的孔的内径、孔外侧的小室的形状和容积能够根据需要计数的颗粒的尺寸确定,并且能够参照基于电阻法对颗粒进行计数的现有公知的计数装置的构成。通常,RBC室2的孔内径比WBC室2的孔内径小。

用于基于电阻法对颗粒进行计数的电极对能够参照图7等设置于基于电阻法的现有公知的计数室的电极对。在图1的实施例中,一方的电极设置在计数室内,另一方的电极设置在小室内。各电极与后述的控制部连接,执行基于电阻法的颗粒计数。

[合流配管]

合流配管能够利用可由一个吸引泵吸引全计数室的试样液的配管。在图1的实施例中,位于RBC室1的孔11外侧的小室12与配管P1连接,位于WBC室2的孔21外侧的小室22与配管P2连接,这些配管P1、P2在合流部J1合流而成为配管P3,该配管P3与吸引泵3连接。在这种方式中,作为合流部J1中的合流用的管接头优选使用能够向配管P1和配管P2均等地作用吸引力的管接头。

图3是举例说明图1所示的合流配管的优选方式的框图。在该图的方式中,WBC室2的小室22与配管P21连接,该配管P21与RBC室1的小室12连接,由此,小室12成为合流部。该小室12与配管P31连接,该配管P31与吸引泵3连接,两种试样液M1、M2在小室12中合流并被吸引泵3吸引。

将小室用作合流部时的配管的连接构成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图3说明的方式例示了优选的连接构成。首先,在图3的方式中,配管P21以相对小室12倾斜的方式与小室12连接,以使从配管P21流入小室12的液体的流动朝向配管P31的入口。另一方面,配管P31以相对小室12倾斜的方式与小室12连接,以便更顺畅地接收从配管P21流入小室12的液体。通过这些流入侧的配管P21和流出侧的配管P31与小室12的连接,能够得到对从孔11流出的试样液M1的流动进行整流的效果。

[吸引泵]

吸引泵可利用能够以计数所需要的精度、通过孔吸引各计数室的试样液的吸引泵。作为这种吸引泵可以列举具有筒体和活塞的定量注射器(注射器)。

定量注射器能够按照后述的控制部的控制来驱动活塞,通过合流配管向筒体内吸引试样液。优选的是定量注射器中设置有电磁阀,该电磁阀用于从合流配管吸引试样液,并且将吸引到的试样液向废液用的配管流出。定量注射器内部的详细结构、其附带的用于配管路径切换或配管路径封闭的电磁阀以及废液用的配管等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本说明书中省略了图示。

[液体供给部的方式]

液体供给部4可利用能够向如上所述的规定的计数室供给追加液的装置。为了向现有的颗粒计数装置供给追加液,液体供给部4也可以是新追加的装置,但是优选的方式是将已附带于颗粒计数装置的稀释液供给装置用作液体供给部4。换句话说,优选的方式是改变后述的控制部的控制内容,使已有的稀释液供给装置作为液体供给部4工作。需要液体供给部4供给追加液的计数室与距吸引室的距离的远近无关,是全计数室之中试样液的液面比其他计数室早下降到孔的上端部或规定的液面位置的计数室。

此外,追加液可利用能够阻止试样液下降且能够向吸引泵流动的液体,可以列举的是稀释液、清洗液、水、生理盐水和溶血剂等。其中,稀释液在血细胞计数装置等通常的颗粒计数装置中能够通过各种配管向各计数室供给,并且不会对计数室中此后的计数产生影响,因此作为追加液是优选的液体。据此,优选的方式是:在附带于颗粒计数装置的稀释液供给装置的动作内容中追加液体供给部4的动作内容,从而也作为液体供给部4动作。稀释液可以是水,此外可以是生理盐水、磷酸缓冲稀释液等能够在用于测量的检体稀释和试剂液稀释中使用的液体。

能够用作液体供给部4的稀释液供给装置如图1所示,作为代表性的装置可以列举的是:(I)各计数室中设置的稀释液供给装置和(II)设置于取样嘴的取样嘴清洗器等。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表示成从这些(I)、(II)的稀释液供给装置两方供给追加液4a、4b,但是这些(I)、(II)的稀释液供给装置可以设置两方,也可以仅设置任意一方。

如图1举例说明的那样,设置于各计数室的稀释液供给装置为了根据需要来稀释检体或试样液而设置于各计数室。该稀释液供给装置能够从作为液体供给源的稀释液供给源43通过液体供给配管P4和液体供给口42向各计数室供给稀释液4a。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表示了设置于WBC室2的稀释液供给装置,但是该稀释液供给装置也可以设置于RBC室1。由此,通过对稀释液供给装置进行控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以规定的量向规定的计数室供给稀释液。

如图1所示,取样嘴清洗器附带于取样嘴5而能够移动,边使液体(例如稀释液)流出并落下到取样嘴的外表面、边对该外表面进行清洗。取样嘴5是细长的管,向检体容器、必要的试剂容器(未图示)和各计数室移动,进行检体液或试剂液等的吸引和流出。取样嘴5以能够沿水平方向、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移动机构上。取样嘴的上端部通过电磁阀等与吸引、流出泵连接。对这些移动机构、配管和泵省略了图示。取样嘴清洗器具有液体供给源(图1的例子中为稀释液供给源)43、附带于取样嘴5的液体流出口部分41和液体供给配管P5,该液体供给配管P5连接这些液体供给源43和液体流出口部分41,该取样嘴清洗器边使液体(图1例子中为稀释液)4b流出并落下到该取样嘴5的外表面、边对该外表面进行清洗。由此,通过控制取样嘴5的移动和取样嘴清洗器的动作,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以规定的量向规定的计数室供给稀释液。

设置于计数室的上述稀释液供给装置和取样嘴清洗器通过改变后述的控制部的控制构成,在原来动作的基础上还能够作为本发明的液体供给部4动作。

[液体供给部的其他方式]

如图1所示,在计数室1、2的下部经由电磁阀V1、V2连接配管P6。配管P6和电磁阀V1、V2排出残留在各计数室1、2内的液体,并且为了搅拌送入空气等,通过这些电磁阀的切换,能够从各种泵(未图示)向各计数室流入流出各种流体。由此,改变该电磁阀V1、V2和配管P6,添加必要的电磁阀和配管作为液体供给部4,从而能够向目标计数室供给追加液。

[液体供给部的再其他方式]

在图1的实施例中,通过液体供给部4向计数室内供给追加液,阻止了该计数室内的试样液的液面下降。这种阻止试样液的液面下降还能够通过向图1中举例说明的合流配管中的比合流部J1靠向规定的计数室(WBC室2)侧的流道(即配管P2或小室22)供给追加液来实现。在图3中举例说明的合流配管中,在配管P21的合流部J2,与来自稀释液供给源43的配管P7合流来供给追加液。通过向比合流部更靠近规定的计数室侧的流道供给追加液,抵消了规定的计数室内的试样液的吸引,试样液不会从该规定的计数室的孔流出,由此,阻止了该规定的计数室内的试样液的液面下降。

向该流道的追加液的供给量和供给时间可以与图1的实施例中说明的向计数室内的追加液的供给量和供给时间相同。

图4是表示其他实施例的框图。在该图的实施例中也设置有液体供给部,但是省略了图示。在图4的例子中还设置有整流用的稀释液供给源44,与该稀释液供给源44连接的配管P8与WBC室2的小室22连接。在图4的方式中,首先,该配管P8以相对小室22倾斜的方式与小室22连接,以使从配管P8流入小室22的稀释液的流动朝向配管P22的入口。另一方面,配管P22以相对小室22倾斜的方式与小室22连接,以便更顺畅地接收从配管P8流入小室22的稀释液。此外,小室22中的流入侧的配管P8的连接部位于下侧,流出侧的配管P22的连接部位于上侧。

根据这些配管P8和配管P22与小室22的连接方式和连接部的上下位置关系,能够得到流入小室22的追加液的流动对从孔21流出的试样液的流动进行整流的效果,并且能够得到在小室22内不容易产生液泡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RBC室1的小室12中也同样,配管P22以相对小室12倾斜的方式与小室12连接,配管P32以相对小室22倾斜的方式与小室22连接,并且,小室12中的流入侧的配管P22的连接部位于下侧,流出侧的配管P32的连接部位于上侧。

根据这些配管P22和配管P32与小室12的连接方式和连接部的上下位置关系,能够得到流入小室12的液体的流动对从孔11流出的试样液的流动进行整流的效果,并且能够得到在小室12内不容易产生液泡的效果。

此外,利用从整流用的稀释液供给源44经由配管P8、小室22、配管P22、小室12和配管P32到达吸引泵3的配管,能够更可靠地向小室22、小室12供给相同量的液体,由此,得到能够更好地对各孔的流动进行整流的效果。另外,如果借助电磁阀单独向各小室供给稀释液,则需要用于控制这些电磁阀的时间等,则一个检体的测量时间变长。在这方面,图4的构成是不需要进行复杂控制的优选的连接构成。

优选的是,图4所示的方式也追加于图1、图3、图5、图6所示的实施例,但是在这些图中都省略了图示。

[控制部]

该颗粒计数装置优选具有控制各部分的动作的控制部。此外,该控制部优选还包括进行基于电阻法的颗粒计数的运算处理的运算部。适合使用计算机作为这种控制部。该计算机按照控制各部分的动作的程序来动作。此外,优选的是:所述运算部被包含为该程序的一部分,并且进行用于包括基于电阻法的颗粒计数的运算处理的各种测量的运算处理。

可以适当地设置用于接收来自控制部的命令(电信号)而使各部分动作的电源、空压源、电磁阀和电动机等。

图5是表示控制部的控制内容的一例的框图。在该图的例子中表示控制部6进行RBC室1和WBC室2内的颗粒计数的运算处理、吸引这些室的试样液的吸引泵3的控制以及液体供给部4的控制的构成。在图5中,作为液体供给部4,表示了设置于WBC室2的稀释液供给装置。计数各部分与控制部6的连接关系由虚线所示,但是实际的电气布线根据需要可以是多个。省略了取样嘴的动作控制、取样嘴清洗器的控制等其他动作部分的控制。

控制部6控制吸引泵3,吸引RBC室1和WBC室2的试样液,同时使恒定电压电源(未图示)动作,向RBC室1和WBC室2的各电极对(未图示)施加恒定电压,开始基于电阻法的颗粒计数。利用血细胞的通过,由包含于控制部6的运算部处理在各电极对中产生的电压脉冲来计算出计数结果。虽然WBC室2内的计数的完成时间是预先大体确定了的,但是也可以基于运算部的处理结果来判断完成时间。如果WBC室2内的计数完成,则控制部6控制稀释液供给源43的泵(未图示),通过配管P4和液体供给口42向WBC室2供给稀释液来阻止试样液的液面下降。控制部6使RBC室1内的计数继续,例如,如果该计数完成,则停止吸引泵3的动作、向RBC室1的电极对施加电压和稀释液供给源43的泵的动作,完成与计数相关的动作。

控制部6可以基于运算部计算出的计数结果来判断是否应该延长各计数室中的计数,且基于该判断结果,使吸引泵延长动作,延长判断为应该延长的计数室的计数,并计算出计数结果。在这种控制构成中,例如,举例说明了控制部6设置有存储部、判断部和延长指示部的构成。在该存储部中存储有针对每个计数室预先确定的判断条件。该判断部对运算部计算出的各计数室的计数结果和存储于存储部的判断条件(例如特定的血液细胞数量的正常范围等)进行比较。并且,当判断为某一计数室中的计数结果与判断条件不符时,该判断部向延长指示部传递应该延长该计数室中的计数的信息。判断部可以兼用作延长指示部。该延长指示部向控制部6发出指示来使计数延长。控制部6使吸引泵延长动作,通过孔吸引试样液。此外,控制部6使运算部对从判断为应该延长的计数室发送来的脉冲电压进行处理,计算出该计数室的进一步的计数结果。[所述颗粒计数装置的更具体的动作例]

进一步表示具有图1举例说明的RBC室1和WBC室2的颗粒计数装置(血细胞计数装置)中的具体的动作例。各部分的动作由控制部控制。

如上所述,最后完成计数的计数室是RBC室1,应该供给追加液的计数室是WBC室2。本实施例中,这些全计数室是具有相同内径的圆筒状容器,但是也可以是具有相互不同的内径的容器。

在该颗粒计数装置中放置有收容有全血等检体液的检体容器(未图示)。此外,作为优选的方式,在该颗粒计数装置中设置有如图1所示的取样嘴5。

在该颗粒计数装置的具体的动作例中,首先,取样嘴向检体容器移动,吸引该检体容器内的检体液(全血)。此后,可以在清洗室(未图示)中,利用从取样嘴清洗器(后述)流出的稀释液4b对取样嘴的外表面进行清洗。

接着,取样嘴向WBC室2移动,以规定量将吸引的检体向该WBC室2内分配。

如图1所示,在WBC室2的侧面部设置有液体供给口42,该液体供给口借助液体供给配管P4与稀释液供给源43连接。该稀释液供给源43也可以包括在该颗粒计数装置中。从该液体供给口42向该WBC室2内注入规定量的稀释液并进行搅拌,由此,以规定的倍率对检体进行稀释。

在WBC室2内稀释检体而成的试样液的一部分以规定量向RBC室1移送。

与WBC室2同样,通过也设置于RBC室1的液体供给口(未图示)和与其连接的稀释液供给源(未图示),向RBC室1注入规定量的稀释液并进行搅拌,进一步以规定的倍率对试样液进行稀释。作为该稀释的结果,RBC室1内的试样液M1的液面比WBC室2内的试样液M2的液面高。

向WBC室2注入血红蛋白溶血试剂并进行搅拌,对试样液进行溶血处理。

吸引泵3动作,同时吸引RBC室1和WBC室2的试样液,在这些室中同时开始基于电阻法的血细胞计数。在后述的控制部中,对红细胞(也可以包含血小板)X1和白细胞X2分别通过RBC室1和WBC室2的各孔11、21时得到的脉冲电压进行处理,计算出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进而计算出各血细胞的每单位体积的数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可以根据其体积的大小差异明确地判断。

如果WBC室2中的计数完成,则其试样液的液面下降到孔的附近。另一方面,在RBC室1中计数尚未完成。从该时刻到WBC室2的试样液的液面到达孔的上端或规定的液面位置之前的时刻,液体供给部4动作,向WBC室2供给追加液,阻止WBC室2中的试样液下降。

此后,吸引泵3同时吸引RBC室1的试样液M1以及WBC室2中的[试样液M2的余液和追加液的混合液],以在WBC室2中不发生空气被吸引的故障的方式,完成RBC室1中的计数。

在颗粒计数装置是血细胞计数装置的情况下,向WBC室供给的稀释前的检体液的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是数μL~数百μL左右(L表示升)。稀释的倍率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此外,向RBC室供给的稀释前的检体液的量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向WBC室供给的稀释前的检体液的量的数10倍~数万倍左右。稀释的倍率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此外,在WBC室中计数所需要的时间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数秒~数十秒左右。RBC室中的计数时间通常比WBC室的计数时间长数秒~数十秒左右。

该颗粒计数装置可以设置基于流式细胞术的计数室、免疫测量室等各种测量室。控制部优选以能够实施这些室中的各种测量的方式控制各部分的动作,并且包含于控制部的运算部进行用于这些测量的运算处理。

该颗粒计数装置需要计数的对象的颗粒除了红细胞、白细胞等血液细胞以外,可以是由陶瓷颗粒等无机材料构成的颗粒、由聚苯乙烯等树脂材料构成的颗粒等各种颗粒。

在该颗粒计数装置中,如图6所示,为了排出残留于计数室的试样液,提出了利用吸引泵的方式。

如图6所示,在该方式中,吸引泵3对计数中的计数室1的试样液进行吸引,同时也进行用于排出残留于计数完成的其他计数室2的试样液的吸引。图6所示的计数室2可以是废液用的室,也可以是不具备孔的其他计数室。在图6的例子中,计数室2的下部依次与配管P9、流道切换用的电磁阀V3连接,配管P10在合流部J1与配管P3合流。电磁阀V3能够切换配管P2和配管P9并与配管P10连接。通过该能够切换的合流配管,吸引泵3能够进行如下动作切换。

(1)通过各孔和配管P1、P2、P10、P3吸引计数室1、2的试样液的动作。

(2)边通过孔和配管P1、P3吸引计数室1的试样液、边通过配管P9、P10、P3吸引残留于先完成计数的计数室2和其他室(废液用的室或不具备孔的计数室等)的液体的动作。

通过这种能够切换的合流配管,能够进一步缩短分析一个检体所需要的总工作时间。此外,通过流道的切换也不会从计数室2的孔吸入空气。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有基于电阻法进行颗粒计数的多个计数室的颗粒计数装置,并且具有由共通的吸引泵吸引各计数室的试样液的构成,在任意一个计数室中均能够很好地完成颗粒计数。

本申请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6-243852(申请日:2016年12月15日)为基础,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本说明书中。

附图标记说明

1、2 计数室

3 吸引泵

4 液体供给部

5 取样嘴

11、21 孔

M1、M2 试样液

X1、X2 颗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