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2760发布日期:2018-06-16 00:4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T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T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其包括:

分别获取故障行波的零模分量和线模分量到达T型输电线路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时间;

利用与波速无关的预设算法模型,分别基于故障行波的零模分量到达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时间确定故障点到达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第一距离,以及分别基于故障行波的分量到达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时间确定故障点到达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第二距离;

分别计算各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差值;

基于所述差值和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定位故障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与波速无关的预设算法模型的表达式包括:

其中,dAB为利用故障行波到达线路A端和B端时间计算得到故障点距A端的距离,dAC为利用故障行波到达线路A端和C端时间计算得到故障点距A端的距离,dBA为利用故障行波到达线路B端和A端时间计算得到故障点距B端的距离,dBC为利用故障行波到达线路B端和C端时间计算得到故障点距B端的距离,dCA为利用故障行波到达线路C端和A端时间计算得到故障点距C端的距离,dCB为利用故障行波到达线路C端和B端时间计算得到故障点距C端的距离,tA0为故障行波零模分量到达线路A端的时间,tA1为故障行波线模分量到达线路A端的时间,tB0为故障行波零模分量到达线路B端的时间,tB1为故障行波线模分量到达线路B端的时间,tC0为故障行波零模分量达到C端时间,tC1为故障行波线模分量达到C端时间,lATB为线路AB的长度,lATC为线路AC的长度,lBTC为线路BC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差值和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定位故障点包括:

基于所述差值和预设阈值确定故障点所在的支路;

基于故障点到达故障点所在支路的两端的时间定为故障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差值和预设阈值确定故障点所在的支路包括:

当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差值都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故障发生在T型输电线路节点处;

当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差值中只有一端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比较剩下两端到故障点的距离与本端支路长度,并确定故障发生在小于本端支路长度的支路上;

当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差值中只有一端的差值小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故障发生在该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支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设阈值的范围包括[100m,400m]。

6.一种T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其应用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T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并且包括:

故障行波采集装置,其被安装在所述T型输电线路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上,并用于获取故障行波的零模分量和线模分量到达T型输电线路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时间;

数据处理器,其配置为利用与波速无关的预设算法模型,分别基于故障行波的零模分量到达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时间确定故障点到达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第一距离,以及分别基于故障行波的分量到达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时间确定故障点到达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第二距离;分别计算各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差值;基于所述差值和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定位故障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与波速无关的预设算法模型的表达式包括:

其中,dAB为利用故障行波到达线路A端和B端时间计算得到故障点距A端的距离,dAC为利用故障行波到达线路A端和C端时间计算得到故障点距A端的距离,dBA为利用故障行波到达线路B端和A端时间计算得到故障点距B端的距离,dBC为利用故障行波到达线路B端和C端时间计算得到故障点距B端的距离,dCA为利用故障行波到达线路C端和A端时间计算得到故障点距C端的距离,dCB为利用故障行波到达线路C端和B端时间计算得到故障点距C端的距离,tA0为故障行波零模分量到达线路A端的时间,tA1为故障行波线模分量到达线路A端的时间,tB0为故障行波零模分量到达线路B端的时间,tB1为故障行波线模分量到达线路B端的时间,tC0为故障行波零模分量达到C端时间,tC1为故障行波线模分量达到C端时间,lATB为线路AB的长度,lATC为线路AC的长度,lBTC为线路BC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器还配置为基于所述差值和预设阈值确定故障点所在的支路,以及基于故障点到达故障点所在支路的两端的时间定为故障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器还配置为当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差值都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故障发生在T型输电线路节点处;

当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差值中只有一端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比较剩下两端到故障点的距离与本端支路长度,并确定故障发生在小于本端支路长度的支路上;

当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差值中只有一端的差值小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故障发生在该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支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预设阈值的范围包括[100m,400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