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式储罐连续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2832发布日期:2018-06-23 02:0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爬行式储罐连续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爬行式储罐连续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罐壁、管道等金属物体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具有保护、储存和传递能量的作用,但是因为其所处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极易造成腐蚀等现象,其腐蚀速率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非常大,在高温部位表现尤其突出,这样便会对装置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从而威胁人身安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便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现在的检测装置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结构复杂,检测装置偏大偏重,携带不方便,检测效率低,测量不准确,制造成本高等,故难以满足适应高效检测的需要。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720589246 .6,名称为“一种便携式超声测厚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超声测厚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超声测厚仪,超声测厚仪的壳体上装有耦合剂注射器,耦合剂注射器的出料端装有胶管,胶管前端的管体上设置有流量开关,流量开关与耦合剂注射器的出料端之间的胶管上套装有挤压式滑动开关,该实用新型添加耦合剂方便,可根据需要推动活塞芯杆添加耦合剂进行涂抹,随测随涂抹,耦合接触更佳,整个装置结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但是该方案不适合用于需要连续测厚的场合,而且对于人工操作过于依赖,容易产生误差等不良影响,这在一些环境复杂的场合是很难被采用的。申请号为201610251521.3,名称为“一种现场管道探伤装置”的一种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现场管道探伤装置,包括支撑架、轨道和行走机构,支撑架安装在待测管道外表面,轨道安装在支撑架上,行走机构位于轨道和待测管道之间,支撑架给整个装置提供稳定支撑,轨道与行走机构的组合使X射线机在待测管道外表面自由绕行,方便X射线机找准探伤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探伤效率。但是其整体装置体积太大,携带不变,而且安装麻烦,不能一次性的进行连续测厚和确定管道损伤程度,整体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爬行式储罐连续自动检测装置,本发明检测装置采用爬行式连续测厚的方式对储罐进行检测,能够满足连续快速地检测储罐;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携带方便、原理鲜明、测量结果准确、工作效率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爬行式储罐连续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底座和固定装置、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储能装置、检测装置、减震装置;所述的小车底座和固定装置上左右两端分别设置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传动机构,在两驱动装置之间的小车底座和固定装置上设置储能装置、检测装置,所述的储能装置与检测装置相连,所述的减震装置设置于驱动装置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小车底座和固定装置由第一小车底座、第二小车底座、固定带、车轮组成,第一小车底座左右两侧连接第二小车底座,第二小车底座的两端设置车轮,固定带设置在第一小车底座上,车轮与传动机构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轮由两个轮体组成,两个轮体由传动机构串接在一起且两个轮体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驱动装置由四个独立的驱动电机与固定支架组成,每个独立的驱动电机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小车底座上,驱动电机对称分布在第二小车底座上的四个位置处。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传动机构由第一联轴器与传动轴组成,第一联轴器的一端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联轴器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传动轴一端相连,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在车轮上。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轴承上罩设有轴承盖。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储能装置由水箱、电池和磁圈组成,水箱和电池分别由固定带固定设置在第一小车底座上,磁圈分别套在传动轴上并夹杂于两个轮体之间的间隙中。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检测装置由两根水管、微型水泵、检测电机、第二联轴器、丝杠螺母、丝杠、探测笔构成,两根水管分别与微型水泵连接,微型水泵连接的一根水管的另一端接于水箱正中心位置,另一根水管的另一端对准探测笔的检测点位置,检测电机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设置在第二小车底座上的检测电机固定板上,检测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联轴器,第二联轴器的另一端连接丝杠,丝杠螺母配合连接于丝杠上,探测笔连接在丝杠螺母上,并且探测笔的探头垂直于小车底座左右方向表面的平分线。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减震装置设置于驱动装置的中心处,所述的减震装置由橡胶减震器和套筒组成,橡胶减震器设置于驱动装置的两驱动电机之间,套筒套设于橡胶减震器外。

具体地,探测笔连接在丝杠螺母上的指定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爬行式储罐连续自动检测装置,其检测效率高、动力充足,可以克服相关复杂问题;如待测表面凹凸不平、跨越焊缝等,通过遥控使得小车灵活运动,最大速度可达6m/min,可以快速对多个位置进行检测。连续工作时间长,而且采用大电量电池和容量大的水箱,故可长时间不用充电等,所以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2)本发明检测结果准确,通过微型水泵向指定位置喷射液体之后,待探测接触到待测表面时便由电脑记录相关数据,而且是针对指定点进行检测,可以快速测量多次求平均值,故结果更加准确。

(3)本发明减震效果好,前后采用两个橡胶减震器,在满足要求的同时,不仅减少了减震器数量,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

(4)本发明结构紧凑,整体体积和质量均合理,所占空间小,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爬行式储罐连续自动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爬行式储罐连续自动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爬行式储罐连续自动检测装置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爬行式储罐连续自动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1为驱动装置,101为驱动电机,102为固定支架;2为小车底座和固定装置,201为第一小车底座,202为固定带,203为第二小车底座,204为检测电机固定板,205为轴承盖,206为车轮;3为传动机构,301为第一联轴器,302为传动轴;4为储能装置,401为水箱,402为电池,403为磁圈;5为检测装置,501为水管,502为微型水泵,503为检测电机,504为第二联轴器,505为丝杠螺母,506为丝杠,507为探测笔;6为减震装置,601为橡胶减震器,602为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所示,本发明一种爬行式储罐连续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小车底座和固定装置2、驱动装置1、传动机构3、储能装置4、检测装置5、减震装置6;所述的小车底座和固定装置2上左右两端分别设置驱动装置1,所述的驱动装置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传动机构3,在两驱动装置1之间的小车底座和固定装置2上设置储能装置4、检测装置5,所述的储能装置4与检测装置5相连,所述的减震装置6设置于驱动装置2上。

所述的小车底座和固定装置2由第一小车底座201、第二小车底座203、固定带202、车轮206组成,第一小车底座201左右两侧连接第二小车底座203,第二小车底座203的两端设置车轮206,固定带202设置在第一小车底座201上,车轮206与传动机构3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轮206由两个轮体组成,两个轮体由传动机构3串接在一起且两个轮体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的驱动装置1由四个独立的驱动电机101与固定支架102组成,每个独立的驱动电机101安装在固定支架102上;固定支架102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小车底座203上,驱动电机101对称分布在第二小车底座203上的四个位置处。

所述的传动机构3由第一联轴器301与传动轴302组成,第一联轴器301的一端连接于驱动电机101的输出轴上,第一联轴器30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传动轴302一端相连,传动轴302的另一端连接在车轮206上,所述的轴承上罩设有轴承盖205;所述的传动机构3可以防止过大的扭矩的影响。

所述的储能装置4由水箱401、电池402和磁圈403组成,水箱401和电池402分别由固定带202固定设置在第一小车底座201上,这样可以防止水箱401和电池402窜动,磁圈403分别套在传动轴302上并夹杂于两个轮体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的检测装置5由两根水管501、微型水泵502、检测电机503、第二联轴器504、丝杠螺母505、丝杠506、探测笔507构成,两根水管501分别与微型水泵502连接,微型水泵502连接的一根水管501的另一端接于水箱401正中心位置,另一根水管501的另一端对准探测笔507的检测点位置,检测电机503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设置在第二小车底座203上的检测电机固定板204上,检测电机50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联轴器504,第二联轴器504的另一端连接丝杠506,丝杠螺母505配合连接于丝杠506上,探测笔507连接在丝杠螺母505上,并且探测笔507的探头垂直于小车底座左右方向表面的平分线。

上述的两根水管501分别与微型水泵502连接,微型水泵502连接的一根水管501的另一端接于水箱401正中心位置,另一根水管501的另一端对准探测笔507的检测点位置;这样通过微型水泵502、水管501,用于向指定的探测笔507检测点位置喷射液体,探测笔507则由检测电机503决定升降。

所述的减震装置6设置于驱动装置1的中心处,所述的减震装置6由橡胶减震器601和套筒602组成,橡胶减震器601设置于驱动装置1的两驱动电机101之间,通过套筒602套设于橡胶减震器601外,来对橡胶减震器601加以固定。

具体地,探测笔507连接在丝杠螺母505上的指定位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初始状态下,通过磁圈403提供的磁力使小车紧贴管壁,通过遥控控制驱动电机101的转向,经过第一联轴器301和传动轴302传递能量,从而决定车轮206的转向,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旋转(可原地360度旋转)等动作,驱动电机101所提供的动力足以使整个装置轻松跨过12mm高的焊缝连接处(4个独立的驱动电机101分别驱动),而且电池402储存电量足以使该装置在任何情况下连续工作8h以上。

当小车到达指定位置后,微型水泵502开始工作,向指定位置喷射一定量的液体后停止,水箱401携带水量充足,并能平衡装置重力,使其左右重力均匀,随后通过驱动检测电机503的转向,通过第二联轴器504的传动带动丝杠506转动,使丝杠螺母505向下运动,并带动探测笔507达到指定位置,待探测笔507的探头接触管壁,停止运动,开始测量,数据通过超声波传输到电脑上,并做好记录。接着驱动检测电机503反向旋转,同理使探测笔507返回到原来位置,等待下一次检测。减震装置6的橡胶减震器601的作用是克服待检测表面可能凹凸不平和跨越焊缝等意外情况带来的不良影响。

待长时间检测之后,将小车取下,对电池402进行充电,控制微型水泵502工作对水箱401进行水量的补充,这样便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次的检测了。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局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的发明内容。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