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9312发布日期:2018-07-20 21:5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放射源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放射源广泛分布在地质勘探、无损检验等工业系统中,其中的高能射线能够破坏人体正常细胞,能对人体造成伤、残及死亡的后果。为应对以上问题,业内普遍使用放射源检测装置在作业过程中对移动放射源的辐射剂量进行检测,以验证屏蔽罐内有放射源存在,并确认屏蔽罐的屏蔽性能是否满足行业安全标准,但传统的放射源检测装置仅支持数据检测功能,其功能比较单一。

针对相关技术中放射源检测装置的功能较单一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射源检测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放射源检测装置的功能较单一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射源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通信设备和显示器,其中,所述检测器,用于对待检测放射源的辐射剂量进行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检测器连接,用于将检测到的所述辐射剂量上传至服务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检测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放射源检测装置上显示检测到的所述辐射剂量。

可选地,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移动通信单元,其中,所述移动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检测到的所述辐射剂量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窄带通信单元,其中,所述放射源检测装置通过所述窄带通信单元与所述待检测放射源构建局域网,所述窄带通信单元用于对所述待检测放射源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蓝牙通信单元,其中,所述放射源检测装置通过所述蓝牙通信单元与所述待检测放射源连接,所述蓝牙通信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待检测放射源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入库休眠状态和出库唤醒状态。

可选地,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标识读取单元,其中,所述标识读取单元与所述显示器连接,所述标识读取单元用于通过读取所述待检测放射源携带的标识获取所述待检测放射源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还用于显示所述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通信设备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待检测放射源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待检测放射源执行预定操作。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获取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检测放射源的反馈信息;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获取单元和所述通信设备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生成所述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待检测放射源发送所述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其中,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检测器、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显示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检测器、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显示器提供电能。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源检测器,其中,所述电源检测器与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显示器连接,所述电源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源模块的电量信息,并将所述电量信息发送至所述显示器。

可选地,所述显示器为电容触摸屏。

通过本发明,放射源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通信设备和显示器,其中,检测器,用于对待检测放射源的辐射剂量进行检测;通信设备,与检测器连接,用于将检测到的辐射剂量上传至服务器;显示器,与检测器连接,用于在放射源检测装置上显示检测到的辐射剂量。由于放射源检测装置中携带了通信设备和显示器,可以在检测器对待检测放射源的辐射剂量进行检测的同时,将检测结果上传给服务器,以及将检测结果显示在放射源检测装置上,从而能够同时实现对待检测放射源的辐射剂量的远程监控以及现场查询,因此,可以解决放射源检测装置的功能较单一问题,达到了丰富和强化放射源检测装置的功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三;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四;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五;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六;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七;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八;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九;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一种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一种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放射源检测装置,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1所示,该放射源检测装置100包括:检测器102、通信设备104和显示器106,其中,

检测器102,用于对待检测放射源108的辐射剂量进行检测;

通信设备104,与检测器102连接,用于将检测到的辐射剂量上传至服务器110;

显示器106,与检测器102连接,用于在放射源检测装置上显示检测到的辐射剂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器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碘化钠与光电倍增管结合的方式检测放射源的辐射剂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移动通信单元,其中,该移动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检测到的辐射剂量上传至服务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网络可以但不限于包括:3g网络、4g网络、5g网络等。

通过上述放射源检测装置,由于放射源检测装置中携带了通信设备和显示器,可以在检测器对待检测放射源的辐射剂量进行检测的同时,将检测结果上传给服务器,以及将检测结果显示在放射源检测装置上,从而能够同时实现对待检测放射源的辐射剂量的远程监控以及现场查询,因此,可以解决放射源检测装置的功能较单一问题,达到了丰富和强化放射源检测装置的功能的效果。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2所示,可选地,通信设备104包括:移动通信单元202,其中,移动通信单元202用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检测到的辐射剂量上传至服务器108。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放射源检测装置可以但不限于通过移动通信单元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上传到服务器上,以便于对放射源检测装置的远程管理和信息查看。服务器也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向放射源检测装置发送指令,以实现对该放射源检测装置的远程控制。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三,如图3所示,可选地,通信设备104还包括:窄带通信单元302,其中,放射源检测装置100通过窄带通信单元302与待检测放射源108构建局域网,窄带通信单元302用于对待检测放射源108进行定位。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放射源检测装置可以但不限于通过窄带通信单元接收待检测放射源发送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对待检测放射源的定位。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窄带通信单元可以但不限于将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显示器,并由显示器显示该位置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坐标信息,地图信息等等。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四,如图4所示,可选地,通信设备104还包括:蓝牙通信单元402,其中,放射源检测装置100通过蓝牙通信单元402与待检测放射源108连接,蓝牙通信单元402用于控制待检测放射源108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入库休眠状态和出库唤醒状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放射源检测装置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蓝牙通信单元对待检测放射源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放射源检测装置对待检测放射源的工作状态的远程控制。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五,如图5所示,可选地,通信设备104还包括:标识读取单元502,其中,标识读取单元502与显示器106连接,标识读取单元502用于通过读取待检测放射源108携带的标识获取待检测放射源108的标识信息,并将标识信息发送至显示器106,显示器106还用于显示标识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放射源检测装置可以但不限于通过标识读取单元读取待检测放射源携带的标识,并从中获取待检测放射源标识信息,再通过显示器显示该标识信息,从而实现对待检测放射源的身份识别。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六,如图6所示,可选地,上述放射源检测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器602,其中,控制器602与通信设备104连接,控制器602用于通过通信设备104向待检测放射源108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待检测放射源108执行预定操作。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七,如图7所示,可选地,控制器602包括:获取单元702和控制单元704,其中,

获取单元702,用于获取待检测放射源的反馈信息;

控制单元704,与获取单元702和通信设备104连接,用于根据反馈信息生成控制信号,并通过通信设备104向待检测放射源108发送控制信号。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放射源检测装置可以但不限于通过控制器对待检测放射源进行远程控制。控制器中可以嵌入开发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放射源检测装置功能的扩展。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八,如图8所示,可选地,上述放射源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电源模块802,其中,电源模块802与检测器102、通信设备104和显示器106连接,电源模块802用于为检测器102、通信设备104和显示器106提供电能。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九,如图9所示,可选地,上述放射源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电源检测器902,其中,电源检测器902与电源模块802和显示器106连接,电源检测器902用于检测电源模块802的电量信息,并将电量信息发送至显示器106。

可选地,上述显示器106可以但不限于为电容触摸屏。上述电容触摸屏可以但不限于为5英寸电容触摸屏。

下面结合本发明可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射源检测装置。该放射源检测装置包括:内置2节可更换26650a锂电池、2.4英寸tft显示屏、全网通蜂窝通信单元,蓝牙单元,定量辐射剂量探测单元,uhf超高频读卡器,北斗定位系统,窄带通信单元,声光报警器以及arm主控芯片。

可选地,传统辐射检测手持机通常都是只提供单人检测单人查看功能,不具备在线远传及放射源身份识别、单兵定位及其它中、近场通讯功能。本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放射源检测装置具备蓝牙、窄带、蜂窝移动及北斗辅助通讯等多路通讯功能,能将放射源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辐射剂量数据、身份信息、电量信息等数据可以通过4g信号或北斗报文的方式传回后台数据库。

可选地,传统放射源检测装置在发射源遗失的情况下,通常将素手无策,本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放射源检测装置内置窄带通讯单元,在野外区域,放射源检测装置与放射源罐载终端能在3公里范围内(空旷)构建成局域网,并由罐载监测终端向放射源检测装置回传位置信息,通过本地计算后,在放射源检测装置上显示放射源的相对位置及距离信息,极大提升放射源在丢失情况下的寻回可能。

可选地,本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放射源检测装置将移动手持电脑(pda)与辐射剂量定量检测装置实现了嵌入式集成,一方面支持辐射剂量的定量检测,另一方面也支持在pda上进行各项扩展控制开发的需求,解决了传统放射源检测装置所不具备的后期对应用需求的灵活定制能力。

本产品是放射源现场作业人员使用的集成有伽玛射线定量检测功能的手持监控设备,将辐射探测器(碘化钠+光电倍增管)检测到的源罐id及辐射强度数据在内置的pda上显示出来,并通过pda的4g上传后台服务器,实现对放射源全过程的在线检查、记录及辐射剂量定量检测。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一种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示意图一,如图10所示,该放射源检测装置整机采用了一体化设计,使用悬垂拎式设计,且pda屏幕观察位置朝上,易于握持、操作及观察检测数据。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一种放射源检测装置的示意图二,如图11所示,该放射源检测装置内置pda(含锂电池、5英寸触摸屏、蓝牙4.0模块、全网通4g模块)、辐射探测器。该放射源检测装置支持篮牙4.0通信传输,全网通4g通信,5英寸电容触摸屏显示,可充电锂电池可以为放射源检测装置提供所需的电能,该放射源检测装置还支持专用定制app的嵌入。

可选地,上述辐射探测器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碘化钠+光电倍增管的方式检测放射源辐射强度,检测到的数据可以直接接入pda。

可选地,上述5英寸触摸屏可以显示并每秒更新探测到的辐射剂量信息,并可以进行触控操作。

可选地,pda内置蓝牙4.0模块,可以实现控制源罐监控设备入库休眠和出库唤醒,实现源罐监控终端的省电控制。

可选地,上述放射源检测装置采用垂悬式设计,拿握平衡感强,符合人体工学设计。pda接入碘化钠闪烁晶体光电倍增管,实现在pda本机上的辐射剂量定量检测。通过pda的通讯功能与外部网络实现数据交换。通过pda应用程序开发及串口控制实现对辐射剂量检测及管理的可扩展性应用。将辐射剂量检测功能、pda以及rfid身份识别功能集成在同一个手持设备上。

可选地,上述放射源检测装置中的辐射剂量监控元器件可以采用半导体元器件,也可以是盖革管等小型化辐射剂量监测元器件。

可选地,上述放射源检测装置电源可以采用无线充电式,也可以是插拔式电池方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为准。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