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的海洋环境探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2894发布日期:2018-06-23 02:0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的海洋环境探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海洋环境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的海洋环境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海洋侦测,又称海洋探测,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及传感器对海洋环境进行侦查与探测。海洋侦测工程与装备是进行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的基础。目前用于海洋研究的传感器主要有:海色传感器、声纳传感器、惯性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微波高度计等。

但是现有的海洋环境探测系统还存在着平衡效果差,容易侧翻,不方便对水内环境进行探测和不能够起到定位效果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智能化的海洋环境探测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海洋环境探测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海洋环境探测系统平衡效果差,容易侧翻,不方便对水内环境进行探测和不能够起到定位效果的问题。一种智能化的海洋环境探测系统,包括浮体,纵向支架,遮雨罩结构,控制显示装置,可调摄像装置,升降装置,可调定位装置,水内探测装置,缠绕电机,缠绕辊,定位管,钢丝绳和定位锚,所述的纵向支架纵向胶接在浮体的中上部;所述的遮雨罩结构胶接在纵向支架的上端;所述的控制显示装置嵌入在纵向支架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可调摄像装置胶接在纵向支架的右上部;所述的升降装置螺栓固定在纵向支架中下部;所述的可调定位装置嵌入在浮体的上部左右连两侧;所述的水内探测装置嵌入在浮体的左下部;所述的缠绕电机胶接在浮体的中上部;所述的缠绕辊键连接在缠绕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定位管纵向胶接在浮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钢丝绳一端缠绕在缠绕辊上,另一端与定位锚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架,辅助加强筋,固定套管,紧固螺栓,驱动电机和螺旋桨,所述的辅助加强筋焊接在固定架的内侧;所述的固定套管纵向焊接在固定架的内侧;所述的紧固螺栓安装在固定套管上;所述的驱动电机螺栓安装在固定架的上部;所述的螺旋桨键连接在驱动电机上部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定位装置包括存放框,侧架,轴承,固定孔,插销,连接环,气囊和充气孔,所述的侧架通过轴承连接在存放框的左侧;所述的固定孔开设在侧架的右侧;所述的插销插接在固定孔内;所述的气囊通过连接环胶接在侧架的左端;所述的充气孔开设在气囊的右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水内探测装置包括T型放置框,T型架,连接轴,雷达传感器,水深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和水温传感器,所述的T型架通过连接轴轴接在T型放置框的内侧下部;所述的雷达传感器,水深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和水温传感器由左至右依次嵌入在T型架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摄像装置包括轴座,一级支架,二级支架,摄像头,防尘罩,照明灯和螺栓轴,所述的一级支架通过螺栓轴轴接在轴座的右下部;所述的二级支架通过螺栓轴连接在一级支架的右下部;所述的摄像头胶接在二级支架的右侧;所述的防尘罩胶接在摄像头的上部;所述的照明灯胶接在摄像头的右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遮雨罩结构包括遮雨罩本体,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框,蓄电池,光伏控制器和风速传感器,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胶接在遮雨罩本体的上部;所述的安装框胶接在遮雨罩本体的内侧下部;所述的蓄电池和光伏控制器分别嵌入在安装框的内侧;所述的风速传感器胶接在遮雨罩本体的中上部;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光伏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的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显示装置包括控制箱,显示屏,无线收发器,PLC和电源开关,所述的显示屏和电源开关分别嵌入在控制箱的前表面;所述的无线收发器和PLC分别嵌入在控制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气囊胶接在连接环上。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锚通过钢丝绳缠绕在缠绕辊上。

优选的,所述的风速传感器的上部还设置有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的插销贯穿固定孔插接在存放框上。

优选的,所述的缠绕电机,显示屏,照明灯和驱动电机分别与PLC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的风速传感器,摄像头,雷达传感器,水深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和水温传感器分别与PLC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的无线收发器与PLC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所述的气囊胶接在连接环上,有利于能够提高对该设备的平衡效果,进而防止刮风时将该设备吹翻,且提高稳定性。

2.本发明中,所述的雷达传感器,水深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和水温传感器分别与PLC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利于方便对海水内的物体、水深、水质和水温进行检测,进而提高智能化程度。

3.本发明中,所述的定位锚通过钢丝绳缠绕在缠绕辊上,有利于方便将定位锚放置到水下,进而提高对该设备的定位效果,且防止刮风时将该设备在海面上吹动。

4.本发明中,所述的风速传感器的上部还设置有指示灯,有利于在夜间方便工作人员看到该设备的位置。

5.本发明中,所述的T型架通过连接轴安装在T型放置框上,有利于在不使用时方便将T型架旋转到T型放置框内,进而能够在不使用时节省占用空间。

6.本发明中,所述的插销贯穿固定孔插接在存放框上,有利于方便将侧架进行固定,进而防止侧架在存放框内晃动。

7.本发明中,所述的螺栓轴分别安装在轴座与一级支架的连接处和一级支架与二级支架的连接处,有利于方便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节摄像头的角度。

8.本发明中,所述的螺旋桨设置有两个,所述的螺旋桨分别键连接在驱动电机的上部,有利于能够方便将该设备升起,进而方便在空中利用摄像头进行检测海洋环境。

9.本发明中,所述的辅助加强筋焊接在固定架的夹角处,有利于提高使用时的固定效果。

10.本发明中,所述的照明灯的设置,有利于能够在夜间时,使摄像头照射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遮雨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控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可调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可调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水内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浮体;2、纵向支架;3、遮雨罩结构;31、遮雨罩本体;32、太阳能电池板;33、安装框;34、蓄电池;35、光伏控制器;36、风速传感器;37、指示灯;4、控制显示装置;41、控制箱;42、显示屏;43、无线收发器;44、PLC;45、电源开关;5、可调摄像装置;51、轴座;52、一级支架;53、二级支架;54、摄像头;55、防尘罩;56、照明灯;57、螺栓轴;6、升降装置;61、固定架;62、辅助加强筋;63、固定套管;64、紧固螺栓;65、驱动电机;66、螺旋桨;7、可调定位装置;71、存放框;72、侧架;73、轴承;74、固定孔;75、插销;76、连接环;77、气囊;78、充气孔;8、水内探测装置;81、T型放置框;82、T型架;83、连接轴;84、雷达传感器;85、水深传感器;86、水质传感器;87、水温传感器;9、缠绕电机;10、缠绕辊;11、定位管;12、钢丝绳;13、定位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海洋环境探测系统,包括浮体1,纵向支架2,遮雨罩结构3,控制显示装置4,可调摄像装置5,升降装置6,可调定位装置7,水内探测装置8,缠绕电机9,缠绕辊10,定位管11,钢丝绳12和定位锚13,所述的纵向支架2纵向胶接在浮体1的中上部;所述的遮雨罩结构3胶接在纵向支架2的上端;所述的控制显示装置4嵌入在纵向支架2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可调摄像装置5胶接在纵向支架2的右上部;所述的升降装置6螺栓固定在纵向支架2中下部;所述的可调定位装置7嵌入在浮体1的上部左右连两侧;所述的水内探测装置8嵌入在浮体1的左下部;所述的缠绕电机9胶接在浮体1的中上部;所述的缠绕辊10键连接在缠绕电机9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定位管11纵向胶接在浮体1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钢丝绳12一端缠绕在缠绕辊10上,另一端与定位锚13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6包括固定架61,辅助加强筋62,固定套管63,紧固螺栓64,驱动电机65和螺旋桨66,所述的辅助加强筋62焊接在固定架61的内侧;所述的固定套管63纵向焊接在固定架61的内侧;所述的紧固螺栓64安装在固定套管63上;所述的驱动电机65螺栓安装在固定架61的上部;所述的螺旋桨66键连接在驱动电机65上部的输出轴上。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定位装置7包括存放框71,侧架72,轴承73,固定孔74,插销75,连接环76,气囊77和充气孔78,所述的侧架72通过轴承73连接在存放框71的左侧;所述的固定孔74开设在侧架72的右侧;所述的插销75插接在固定孔74内;所述的气囊77通过连接环76胶接在侧架72的左端;所述的充气孔78开设在气囊77的右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水内探测装置8包括T型放置框81,T型架82,连接轴83,雷达传感器84,水深传感器85,水质传感器86和水温传感器87,所述的T型架82通过连接轴83轴接在T型放置框8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雷达传感器84,水深传感器85,水质传感器86和水温传感器87由左至右依次嵌入在T型架82的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摄像装置5包括轴座51,一级支架52,二级支架53,摄像头54,防尘罩55,照明灯56和螺栓轴57,所述的一级支架52通过螺栓轴57轴接在轴座51的右下部;所述的二级支架53通过螺栓轴57连接在一级支架52的右下部;所述的摄像头54胶接在二级支架53的右侧;所述的防尘罩55胶接在摄像头54的上部;所述的照明灯56胶接在摄像头54的右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遮雨罩结构3包括遮雨罩本体31,太阳能电池板32,安装框33,蓄电池34,光伏控制器35和风速传感器3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32胶接在遮雨罩本体31的上部;所述的安装框33胶接在遮雨罩本体3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蓄电池34和光伏控制器35分别嵌入在安装框33的内侧;所述的风速传感器36胶接在遮雨罩本体31的中上部;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32与光伏控制器35电性连接;所述的光伏控制器35与蓄电池34电性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控制显示装置4包括控制箱41,显示屏42,无线收发器43,PLC44和电源开关45,所述的显示屏42和电源开关45分别嵌入在控制箱41的前表面;所述的无线收发器43和PLC44分别嵌入在控制箱41的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气囊77胶接在连接环76上。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定位锚13通过钢丝绳12缠绕在缠绕辊10上。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风速传感器36的上部还设置有指示灯37。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插销75贯穿固定孔74插接在存放框71上。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缠绕电机9,显示屏42,照明灯56和驱动电机65分别与PLC4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的风速传感器36,摄像头54,雷达传感器84,水深传感器85,水质传感器86和水温传感器87分别与PLC4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的无线收发器43与PLC44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

本发明在工作过程中,首先根据使用需求,利用驱动电机65带动螺旋桨66旋转,并将该设备带动到所需海面上,同时可利用摄像头54进行照射观察探测,然后将该设备放置到海面上,并使缠绕电机9逆时针转动将钢丝绳12在缠绕辊10上转出,利用定位锚13沉入水底,对其起到定位作用,以便能够对该设备起到定位效果,同时将T型架82在T型放置框81内排出,并利用雷达传感器84,水深传感器85,水质传感器86和水温传感器87对海水内的物体、水深、水质和水温进行检测,白天时利用太阳能电池板32吸收太阳能,同时利用光伏控制器35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蓄电池34内,在风浪较大时,将侧架72向存放框71的两侧掰开,并利用插销75贯穿固定孔74将其固定在存放框71上,接着利用充气孔78向气囊77内添加气体,以便提高该设备两侧的稳定性。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