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路注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2318发布日期:2018-10-09 20:4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将抽吸的试样的一部分导入样品环路内并与流动相一起供给到色谱柱的环路注入机构。



背景技术:

例如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仪中,利用环路注入方式来注入试样(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在环路注入方式中,在将试样导入样品环路内后切换流路,将流动相供给到样品环路内,由此能够使样品环路内的试样与流动相一起流入色谱柱。此时,使用六通阀等流路切换部,在使试样导入样品环路内的导入状态与使流动相经由样品环路而流入色谱柱的分析状态之间切换流路。

在利用这样的环路注入方式而将试样供给到色谱柱的环路注入机构中,在清洗样品环路内时,将流路切换到使清洗液流入样品环路内的清洗状态。在该清洗状态下清洗了样品环路内后,再次将流路切换到分析状态,由此能够完全除去样品环路内的试样而防止在下一次的分析时产生基于上一次的试样成分的峰出现的现象(所谓的残留)。

在自动进行流路的切换的情况下,由用户预先设定给予控制部的多个控制命令,通过控制部依次执行该设定的多个控制命令来切换流路。在以往的环路注入机构中,这样的控制命令的设定是用户任意选择多个控制命令并加以组合来进行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7540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那样的控制命令的设定对于经验不足的用户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有时会错误地设定或进行不当的设定。例如,在忘记设定用于将流路切换到清洗状态的命令的情况下,在下一次的分析时可能会产生残留。此外,即使在设定了用于将流路切换到清洗状态的命令的情况下,如果该切换的时机的设定不当,则可能会给检测器中的试样的检测结果带来不良影响。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控制命令的设定的环路注入机构。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环路注入机构具有样品环路、流动相供给部、色谱柱、流路切换部、命令执行处理部、选择受理处理部和命令设定处理部。所述试样供给部供给试样。试样被导入所述样品环路。所述流动相供给部将流动相供给到所述样品环路内。试样与流动相一起从所述样品环路内流入所述色谱柱。所述流路切换部可以将流路切换到使试样导入所述样品环路内的导入状态、使流动相经由所述样品环路而流入所述色谱柱的分析状态、或者使清洗液流入所述样品环路内的清洗状态。所述命令执行处理部执行预先设定的多个控制命令。所述选择受理处理部受理是否进行流路从所述分析状态向所述清洗状态的切换的选择。所述命令设定处理部在由所述选择受理处理部受理了进行流路从所述分析状态向所述清洗状态的切换的选择的情况下,使得用于将流路从所述分析状态切换到所述清洗状态的第一切换命令、以及用于使流路从所述清洗状态返回到所述分析状态的第二切换命令自动地包含于所述多个控制命令。

根据这样的构成,用户仅通过选择是否进行流路从分析状态向清洗状态的切换,就能够设定自动地包含第一切换命令和第二切换命令的多个控制命令。即,用户自身无需进行选择第一切换命令和第二切换命令并加以组合的作业,只要进行是否进行流路从分析状态向清洗状态的切换的选择即可,因此即使是对经验不足的用户来说也容易理解,能够容易地进行控制命令的设定。

(2)也可以是,所述选择受理处理部在受理了进行流路从所述分析状态向所述清洗状态的切换的选择的情况下,受理是否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设定的选择,所述开始时间是将流路从所述分析状态切换到所述清洗状态的时间,所述结束时间是流路从所述清洗状态返回到所述分析状态的时间。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用户选择了进行流路从分析状态向清洗状态的切换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选择是否自动设定该流路的切换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选择了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定的情况下,用户自身无需进行设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作业,因此能够更容易进行控制命令的设定。

(3)也可以是,在由所述选择受理处理部受理了自动进行所述开始时间和所述结束时间的设定的选择的情况下,所述命令设定处理部使自动开始命令自动地包含于所述多个控制命令中,所述自动开始命令用于将相对于流路从所述导入状态切换到所述分析状态的时间经过了第一等待时间的时间设定为所述开始时间。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用户选择了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定的情况下,能够自动设定更适当的开始时间。具体地说,由于将相对于流路从导入状态切换到分析状态的时间经过了第一等待时间的时间设定为开始时间,所以,能够在试样完全从样品环路内流出后将流路从分析状态切换到清洗状态而使清洗液流入样品环路内。

(4)也可以是,在由所述选择受理处理部受理了自动进行所述开始时间和所述结束时间的设定的选择的情况下,所述命令设定处理部使自动结束命令自动地包含于所述多个控制命令中,所述自动结束命令用于将预先设定的分析结束的时间设定为所述结束时间。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用户选择了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定的情况下,能够自动设定更适当的结束时间。具体地说,由于将预先设定的分析结束的时间设定为结束时间,所以不会出现如下问题:在试样由检测器所检测的中途从清洗状态返回到分析状态而导致样品环路内的清洗液与各试样成分一起到达检测器,从而给检测结果带来不良影响。

(5)所述命令设定处理部使待机命令自动地包含于所述多个控制命令中,所述待机命令用于在相对于所述结束时间经过了第二等待时间后使下一次的分析开始。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用户选择了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定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在预先设定的分析结束的时间从清洗状态返回到分析状态后且经过第二等待时间前就开始下一次的分析的问题。由此,能够在样品环路内的清洗液完全通过了色谱柱后开始下一次的分析,所以不会出现清洗液给下一次的分析时的检测结果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

(6)也可以是,所述环路注入机构还具有时间输入受理处理部,该时间输入受理处理部在由所述选择受理处理部受理了不自动进行所述开始时间和所述结束时间的设定的选择的情况下,受理所述开始时间和所述结束时间的输入。在此情况下,在由所述时间输入受理处理部受理了所述开始时间和所述结束时间的输入的情况下,所述命令设定处理部使单个开始命令和单个结束命令自动包含于所述多个控制命令中,该单个开始命令在相对于流路从所述导入状态切换到所述分析状态的时间经过了所述开始时间时执行所述第一切换命令,该单个结束命令在相对于流路从所述导入状态切换到所述分析状态的时间经过了所述结束时间时执行所述第二切换命令。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用户选择了不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定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任意设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因此,用户能够通过确认检测器中的检测结果等来设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从而单个地设定更适当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用户自身无需进行选择第一切换命令和第二切换命令并加以组合的作业,只要进行是否进行流路从分析状态向清洗状态的切换的选择即可,所以即使是对经验不足的用户来说也容易理解,能够容易地进行控制命令的设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环路注入机构的流路图,示出了流路为分析状态的情况。

图2是环路注入机构的流路图,示出了流路为导入状态的情况。

图3是环路注入机构的流路图,示出了流路为清洗状态的情况。

图4是示出环路注入机构的电气构成的一例的方框图。

图5是示出切断环路设定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由命令设定处理部所设定的控制命令的组合的一例的图,示出选择了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定的情况。

图7是示出由命令设定处理部所设定的控制命令的组合的另一例的图,示出选择了不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定的情况。

图8是示出进行控制命令的设定时的控制部所进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环路注入机构的整体构成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环路注入机构的流路图,示出了流路为分析状态的情况。该环路注入机构用于例如超临界流体色谱仪,利用环路注入方式而将试样注入色谱柱9。环路注入机构具有流动相存积部1、改性剂(modifier)存积部2、第一泵3、第二泵4、混合器5、六通阀6、样品环路7和注射针8等。

在流动相存积部1中,以液体状态存积着作为流动相的二氧化碳。另外,在改性剂存积部2中,存积着改性剂溶液。改性剂溶液由例如乙醇或甲醇等有机溶剂构成。流动相存积部1内的流动相由第一泵3送出,在混合器5中,与由第二泵4从改性剂存积部2送出的改性剂溶液混合。与改性剂溶液混合了的流动相从混合器5被送往六通阀6。此时,作为流动相的二氧化碳在背压的作用下被维持为超临界状态。

六通阀6具有由第一端口61、第二端口62、第3端口63、第4端口64、第5端口65和第6端口66构成的六个端口61~66,能够切换这些端口61~66之间的连接状态。第一端口61连接着混合器5,流动相从第一端口61流入六通阀6。第二端口62连接于色谱柱9。

在第3端口63连接着样品环路7的一端,在第6端口66连接着样品环路7的另一端。试样被导入样品环路7,导入试样后的样品环路7如图1所示经由第3端口63和第二端口62而连接于色谱柱9,由此样品环路7内的试样与流动相一起流入色谱柱9内。此时,流动相存积部1、改性剂存积部2和混合器5构成经由第一端口61和第6端口66而将流动相供给到样品环路7内的流动相供给部。

第4端口64连接着注入端口81。注入端口81能够连接可移动的注射针8,能够将由注射针8从试样容器(未图示)抽吸的试样注入至注入端口81。第5端口65成为用于进行排液的排出端口。

2.流路的切换

图2和图3是环路注入机构的流路图,图2示出了流路为导入状态的情况,图3示出了流路为清洗状态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切换六通阀6中的各端口61~66之间的连接状态而成为图1的分析状态、图2的导入状态、图3的清洗状态中的任一种。即,六通阀6构成将流路切换到分析状态、导入状态或清洗状态的流路切换部。

在图2的导入状态下,六通阀6的第一端口61与第二端口62连接,从而与色谱柱9连通的流动相的流路从样品环路7分离。另一方面,第3端口63与第4端口64连接且第5端口65与第6端口66连接,由此样品环路7的一端与注入端口81连通而另一端与排出端口连通。

在将试样导入样品环路7时,预先将注射针8插入试样容器内,在与注射针8连通的泵(未图示)的驱动下试样被抽吸到注射针8内。然后,如图2所示,注射针8连接于注入端口81,在泵的驱动下试样从注射针8被注入至注入端口81内。由此,试样从注入端口81经由第4端口64和第3端口63而被导入样品环路7内。

在试样被导入样品环路7内后,使用六通阀6来切换流路,由此从图2的导入状态成为图1的分析状态。即,样品环路7的一端经由第3端口63和第二端口62而与色谱柱9连通,另一端经由第6端口66和第一端口61而与混合器5连通。由此,在与色谱柱9连通的流动相的流路中夹设有样品环路7,所以,样品环路7内的试样与流动相一起流入色谱柱9内。试样在通过色谱柱9的过程中被分离成各试样成分,被分离的各试样成分由检测器(未图示)检测出来。

在上述那样将流路从导入状态切换到分析状态后,在预先设定的时机使用六通阀6来切换流路,由此从图1的分析状态成为图3的清洗状态。即,第3端口63与第4端口64连接且第5端口65与第6端口66连接,由此样品环路7的一端与注入端口81连通而另一端与排出端口连通。由此,与色谱柱9连通的流动相的流路从样品环路7再次分离。

在图3的清洗状态下,注射针8连接于注入端口81。在该状态下,上述泵被驱动,由此清洗液从清洗液存积部(未图示)经由注射针8而被注入至注入端口81。被注入至注入端口81的清洗液在经由第4端口64和第3端口63而流入了样品环路7内后,经由第6端口66和第5端口65而被排液到排出端口。由此,样品环路7内被清洗液清洗。

在这样清洗了样品环路7内后,在预先设定的时机使用六通阀6来切换流路,由此从图3的清洗状态成为图1的分析状态。即,样品环路7的一端经由第3端口63和第二端口62而与色谱柱9连通,另一端经由第6端口66和第一端口61而与混合器5连通。此时,在与色谱柱9连通的流动相的流路中夹设有样品环路7,所以,残存在样品环路7内的清洗液在一定时间流入色谱柱9内。

3.环路注入机构的电气构成和设定方法

图4是示出环路注入机构的电气构成的一例的方框图。本实施方式的环路注入机构具有控制部10、流路切换部11、存储部12和操作部13等。控制部10是包括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在内的构成,cpu执行程序,由此作为命令执行处理部101、命令设定处理部102、选择受理处理部103和时间输入受理处理部104等发挥作用。

命令执行处理部101执行预先设定的多个控制命令30,由此控制环路注入机构的各部的动作。多个控制命令30与它们的执行顺序一起被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2,命令执行处理部101依次执行各控制命令30,由此自动控制包括六通阀6在内的流路切换部11等的动作。

命令设定处理部102设定多个控制命令30以及执行顺序,并使之存储于存储部12。该控制命令30的设定是基于用户所进行的操作部13的操作而进行的。即,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部13来任意选择多个控制命令30,通过按任意的执行顺序来组合这些控制命令30而能够进行命令设定。

选择受理处理部103基于用户所进行的操作部13的操作,受理是否进行流路从图1的分析状态向图3的清洗状态的切换的选择。如上述那样用户选择多个控制命令30并将它们组合来进行命令设定的作业并不容易。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选择受理处理部103受理进行流路从分析状态向清洗状态的切换的选择的情况下,由命令设定处理部102自动设定为此所需的控制命令30。

具体地说,使得用于将流路从图1的分析状态切换到图3的清洗状态的控制命令30(第一切换命令)、以及使流路从图3的清洗状态返回到图1的分析状态的控制命令30(第二切换命令)自动地包含于由命令设定处理部102所设定的多个控制命令30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这样的第一切换命令和第二切换命令自动地包含于多个控制命令30中的设定称为“切断环路(cut-offloop)设定”。

图5是示出切断环路设定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在该设定画面中,包括:设定选择部21,用于选择是否进行切断环路设定;以及时间选择部22,在进行切断环路设定的情况下用于选择是否自动进行时间设定。

在设定选择部21中,不进行切断环路设定的设定(断开设定)为默认值。用户使用操作部13来进行设定选择部21的选择操作,由此如图5那样能够切换到进行切断环路设定的设定(接通设定)。由此,由选择受理处理部103来受理进行流路从分析状态向清洗状态的切换的选择,可进行时间选择部22的选择操作。

在时间选择部22中,能够选择是否自动进行流路从分析状态切换到清洗状态的时间(开始时间)和流路从清洗状态返回到分析状态的时间(结束时间)的设定。用户使用操作部13来进行时间选择部22的选择操作,由此由选择受理处理部103来受理是否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定的选择。在时间选择部22中,默认值为如图5那样地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定。

在通过在时间选择部22选择“自动”而选择了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定的情况下,命令设定处理部102进行如下处理:使得用于将预先确定的时间设定开始时间的控制命令30(自动开始命令)、用于将预先确定的时间设定为结束时间的控制命令30(自动结束命令)等自动地包含于多个控制命令30。

另一方面,在通过在时间选择部22选择“单个”而选择了不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定的情况下,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部13来进行对用于输入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时间输入部23的输入操作。此时,由时间输入受理处理部104来受理对时间输入部23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输入,并基于这些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来进行命令设定处理部102所进行的命令设定。即,命令设定处理部102进行如下处理:使得用于在经过了输入的开始时间时执行第一切换命令的控制命令30(单个开始命令)、用于在经过了输入的结束时间时执行第二切换命令的控制命令30(单个结束命令)等自动地包含于多个控制命令30。

4.控制命令的具体例

图6是示出由命令设定处理部102所设定的控制命令30的组合的一例的图,示出了选择了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定的情况。

在图5的设定选择部21中,在进行了进行流路从分析状态向清洗状态的切换的选择(切断环路设定的接通设定)的情况下,使得用于将流路从分析状态切换到清洗状态的第一切换命令31、以及使流路从清洗状态返回到分析状态的第二切换命令32自动地包含于由命令设定处理部102所设定的多个控制命令30中。

这样,用户仅通过在设定选择部21中选择是否进行流路从分析状态向清洗状态的切换,就能够设定自动地包括第一切换命令31和第二切换命令32在内的多个控制命令30。即,用户自身无需进行选择第一切换命令31和第二切换命令32并加以组合的作业,只要进行是否进行流路从分析状态向清洗状态的切换的选择即可,所以,即使是对经验不足的用户来说也非常容易理解,能够容易地进行控制命令30的设定。

然后,在图5的时间选择部22中选择“自动”或“单个”。即,在用户在设定选择部21中选择了进行流路从分析状态向清洗状态的切换的情况下,能够在时间选择部22中进一步选择是否自动设定该流路的切换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通过在时间选择部22中选择“自动”而选择了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定的情况下,使自动开始命令33和自动结束命令34自动地包含于由命令设定处理部102所设定的多个控制命令30中。在此情况下,用户自身无需进行设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作业,所以能够更容易地进行控制命令30的设定。

自动开始命令33是如下的控制命令30:用于将相对于流路从导入状态切换到分析状态的时间经过了第一等待时间(例如60秒)的时间设定为将流路从分析状态切换到清洗状态的时间(开始时间)。通过将相对于流路从导入状态切换到分析状态的时间经过了第一等待时间的时间设定为开始时间,能够在试样完全从样品环路7内流出后将流路从分析状态切换到清洗状态而使清洗液流入样品环路7内。因此,能够自动设定更适当的开始时间。

此外,自动结束命令34是如下的控制命令30:用于将预先设定的分析结束的时间设定为使流路从清洗状态返回到分析状态的时间(结束时间)。分析结束的时间是基于预先设定的分析条件而自动决定的。通过将预先设定的分析结束的时间设定为结束时间,不会出现如下问题:在试样由检测器所检测的中途从清洗状态返回到分析状态而导致样品环路7内的清洗液与各试样成分一起到达检测器,由此给检测结果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能够自动设定更适当的结束时间。

在设定了自动结束命令34的情况下,用于在相对于结束时间经过了第二等待时间(例如60秒)后使下一次的分析开始的控制命令30(待机命令35)自动地包含于由命令设定处理部102所设定的多个控制命令30中。在此情况下,不会出现在预先设定的分析结束的时间从清洗状态返回到分析状态后且经过第二等待时间前就开始下一次的分析的问题。由此,能够在样品环路7内的清洗液完全通过了色谱柱9后开始下一次的分析,因此不会出现清洗液给下一次的分析时的检测结果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另外,也可以替代如图6所示使待机命令35自动地包含于控制命令30的最后,而是使待机命令35自动地包含于各控制命令的最初。在此情况下也同样地,即使清洗液在上一次的分析中残存于色谱柱9,也能够在下一次的分析的开始时在样品环路7内的清洗液完全通过了色谱柱9后开始该下一次的分析,因此不会出现清洗液给下一次的分析时的检测结果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

图7是示出由命令设定处理部102所设定的控制命令30的组合的另一例的图,示出了选择了不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定的情况。

在图5的设定选择部21中进行了进行流路从分析状态向清洗状态的切换的选择(切断环路设定的接通设定)的情况下,使得用于将流路从分析状态切换到清洗状态的第一切换命令31、以及使流路从清洗状态返回到分析状态的第二切换命令32自动地包含于由命令设定处理部102所设定的多个控制命令30。

然后,在图5的时间选择部22中选择“单个”而选择不自动进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定、并对用于输入开始时间的结束时间的时间输入部23进行了输入操作的情况下,使单个开始命令36和单个结束命令37自动地包含于由命令设定处理部102所设定的多个控制命令30中。

单个开始命令36是用于在经过了输入的开始时间(例如60秒)时执行第一切换命令31的控制命令30。此外,单个结束命令37是用于在经过了输入的结束时间(例如3分钟)时执行第二切换命令32的控制命令30。用户确认检测器中的检测结果等来任意设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由此能够单个地设定更适当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5.控制命令设定时的处理

图8是示出进行控制命令30的设定时的控制部10所进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5的设定选择部21中,在选择了进行切断环路设定的设定(接通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101中为“是”),然后在时间选择部22根据选择“自动”或“单个”的哪一个而进行不同的处理。

在时间选择部22中选择了“自动”的情况下(步骤s102为“是”),由自动开始命令33将相对于流路从导入状态切换到分析状态的时间(试样注入时)经过了作为第一等待时间的60秒后的时间设定为开始时间(步骤s103),将预先设定的分析结束时间由自动结束命令34设定为结束时间(步骤s104)。另外,由待机命令35设定成相对于结束时间经过了作为第二等待时间的60秒后开始下一次的分析(步骤s105)。

另一方面,在时间选择部22中选择了“单个”的情况下(步骤s102中为“否”),进行对时间输入部23输入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操作。然后,相对于流路从导入状态切换到分析状态的时间(试样注入时),由单个开始命令36来设定输入的开始时间,并由单个结束命令37来设定输入的结束时间(步骤s106)。

6.变形例

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对流路切换部11由六通阀6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这样的构成,只要是能够将流路切换到导入状态、分析状态或清洗状态的构成,也可以使用其它阀,还可以使用阀以外的部件。

此外,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的环路注入机构用于超临界液体色谱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用于例如高速液体色谱仪等其它的分析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流动相存积部

2改性剂存积部

3第一泵

4第二泵

5混合器

6六通阀

7样品环路

8注射针

9色谱柱

10控制部

11流路切换部

12存储部

13操作部

21设定选择部

22时间选择部

23时间输入部

30控制命令

31第一切换命令

32第二切换命令

33自动开始命令

34自动结束命令

35待机命令

36单个开始命令

37单个结束命令

101命令执行处理部

102命令设定处理部

103选择受理处理部

104时间输入受理处理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