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定在红外、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24663发布日期:2018-11-02 23:3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定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方法,还涉及到一种设定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成像技术是一项前途广阔的高新技术。比0.78微米长的电磁波位于可见光光谱红色以外,称为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0.78-1000微米的电磁波,其中波长为0.78-2.0微米的部分称为近红外,波长为2.0-1000微米的部分称为热红外线。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仪测量目标本身与背景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热红外线形成的红外图像。在夜间观察遇到的最大难点是光强不足及对比度差,在夜视技术没出现之前或技术不发达时,单凭人眼是很难在夜间观察目标及环境的,因此,夜间也就成为非法活动如抢劫、恐怖活动等频繁发生时间段。据统计,世界上47%的暴力犯罪案件发生在晚6点到早6点之间。原因很简单,在夜幕的笼罩下,罪犯分子易于隐蔽,易于接近受害者,犯罪场面也不容易被看见。夜间同样是军事活动的频繁发生时间,如夜间行军、劫营、伏击等,我军在抗战及解放战争期间就是以夜战出名。现代战争中,美国都是选择在夜间发动战争的,如伊拉克战争等,原因就是对方没有夜视技术,而美方装备有先进的夜视设备,进行一场不对等的战争。

雷达成像可分为侧视、斜视、多普勒锐化和聚束测绘等工作方式。利用合成的天线技术获取良好的方位分辨率,利用脉冲压缩技术获取良好的距离分辨率。它的基本原理是把很多小天线单元叠加在一起,构成一个长长的天线。由于雷达天线大小和分辨率高低成正比关系,所以天线一般做得很大,有的达10米长。于是,人们研制出了合成孔径雷达,它利用电子扫描的方式来代替机械式的天线单元辐射,让小天线也能起到大天线的作用。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是分辨率高,能全天候工作,能有效地穿透某些掩盖物和识别伪装。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新型侦察遥感设备,在空中、空间侦察与监视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机载侦察雷达主要使用合成孔径雷达,如美国的e-8c战场监视飞机、tr-1a高空战术侦察机、和u-2r战略侦察机等均装有合成孔径雷达。“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也装有这种雷达。普通雷达只能发现金属物体反射的电磁波,为什么合成孔径雷达却具有“透视”功能呢,这还要从它所使用的电磁波频谱说起。合成孔径雷达使用的是13厘米~30厘米的微波波段,由于微波比可见光和红外辐射穿透能力更强,所以通常用来探测云雾笼罩着的目标,以及深埋于地下或积雪下的物体。用合成孔径雷达探测不含水分的土壤时,可穿透30米的地层探测到深埋在地下的物体。

上述两种成像技术都能用于成像,但如何在上述成像技术中区别对比目标其它观测的目标,这在某些场合是需要的,比如警方卧底区别于毒贩、我方侦查人员区别与敌人,以免在进攻时误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设定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方法,较好的解决了红外探测场景中区别对比目标的问题。本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可识别对比目标外缘、内部和/或相距特定距离的特定方位的邻近处设置一个或超过一个特定的热辐射源,可进一步明确上述特定的热辐射源是可调的;上述可识别对比目标可为自身具有热辐射的目标也可为自身不具有热辐射的目标。上述特定的热辐射源的特定可以是发热温度特定,可以是发热温度变化遵循特定规律,可以是发热温度组合特定,还可以是发热温度组合变化遵循特定规律,相应的特定的热辐射源可调则分别可以是发热温度可调、发热温度变化遵循规律可调、发热温度组合可调及发热温度组合变化遵循规律可调;上述特定的热辐射源可以是该热辐射源可以在红外成像中形成特定形状或此形状还可变化并遵循特定规律,相应的特定的热辐射源可调则可以是上述成像形状可调或上述成像形状变化还遵循的规律可调;

可以特定的热辐射源传递信息,这样不容易被发觉,这样就形成一种利用特定的热辐射源传递信息的方法,其技术方案为:

可以用特定的发热温度传递特定的含义,比如40度代表有4个毒贩、30度代表有3个毒贩,也可以用特定的发热温度传递特定的代码,比如40度代表0、30度代表1,再通过上述代码表示某种含义,如代码1表示主犯在现场。可用特定的发热温度变化遵循规律传递特定的含义,从40度降低到30度表示有4个毒贩、从30度上升到40度代表有3个毒贩,也可以用特定的发热温度变化遵循规律传递特定的代码再通过上述代码表示含义,从40度降低到30度表示代码1,从30度上升到40度代表代码0,后面的例子可以参考,就不再举例了。可用特定的发热温度组合传递特定的含义,也可用特定的发热温度组合传递特定的代码再通过上述代码表示含义。可用特定的发热温度组合变化遵循规律传递特定的含义,也可用特定的发热温度组合变化遵循规律传递特定的代码再通过上述代码表示含义。可用特定的成像形状传递特定的含义,也可用特定的成像形状传递特定的代码再通过上述代码表示含义。可用在红外成像中形成特定形状变化规律传递特定的含义,也可用在红外成像中形成特定形状的变化规律传递特定的代码再通过上述代码表示含义。可用超过一个的上述特定的热辐射源组合传递特定的含义,也可用超过一个的上述特定的热辐射源组合传递特定的代码再通过上述代码表示含义。为了方便用特定的热辐射源传递信息,需要事先做好具备相应功能特点的热辐射源,以便可以准确的传递信息,这样用起来方便。相比于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传递信息的方式更隐蔽,所以更安全。

上述方法可以综合应用,从而形成一种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的运用方法,其技术方案是:

把一个或超过一个按上述设定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方法设定的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和没有设置特定的热辐射源的其它目标放在同一个探测范围内并通过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实现和其它目标的区别,比如在一个哨位附近如基地门口,自己人通过佩戴一个特定的热辐射源可以实现自己人识别,其他人没有佩戴一个特定的热辐射源则不可以实现自己人识别,这样就可以实现区别并可根据这种区别进行预警。还可同时其中至少一个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还可按照上述利用特定的热辐射源传递信息的方法传递信息,比如传递周围正常或不正常的信息。也可把一个或超过一个按上述设定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方法设定的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放在能够探测的范围内并通过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实现可识别,这种情况就适用于前面说过的卧底、侦查人员的情况,同样同时其中至少一个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还可按照上述的利用特定的热辐射源传递信息的方法传递信息,这样观测的人还可据此获得相关的情报,有利于行动指挥。

上述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的运用方法可以根据具体场景进一步细化。技术方案1: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人,比如卧底,可以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周围其他人/目标,当然还可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2: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人,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仅仅是识别,可以不用区别,后文类似情况不再说明),还可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3: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人,如侦查人员,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敌人/其它目标,当然还可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4: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人,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仅仅是识别,可以不用区别),还可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5: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机械装置,比如侦查车,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周围其他目标,还可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6: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机械装置,如侦查车,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还可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7: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机械装置,如侦查车,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其它目标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8: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机械装置,如侦查车,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还可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9: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电子装置,如通讯器,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周围其他目标,还可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0: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电子装置,如通讯器,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还可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1: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电子装置,如通讯器,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其它目标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2: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电子装置,如通讯器,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还可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3: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动物,如警犬,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周围其他人/目标,还可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4: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动物,如警犬,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还可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5: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动物,如军犬,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敌人/其它目标,还可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6: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动物,如军犬,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还可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7: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动物,如大熊猫,可进一步明确运用到动物观测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周围其他动物/目标,还可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来传递信息。

上述设定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方法可以拓展为一种设定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方法,其技术方案为:

将上述设定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方法中的特定的热辐射源替换为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由于雷达探测和红外探测的技术完全不同,因此红外探测中可以利用的一些特性这里不能再用,而只能使用雷达成像本身的一些特性。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可为自身能够反/散雷达波的目标,也可为自身不能够反/散雷达波的目标。上述特定的雷达波反射物的特定可以是反/散特定频率的雷达波或是指反/散特定频率组合的雷达,可进一步明确上述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可调则相应的是反/散雷达波的频率可调;上述特定的雷达波反射物可以在雷达成像中形成特定形状的物体,可进一步明确上述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可调则相应的是在雷达成像中形成的特定形状可调;上述特定的雷达波反射物可以是在雷达成像中形成变化的特定形状且这种变化遵循特定的规律的物体,可进一步明确可调则相应的是上述变化遵循特定的规律可调。

可以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传递信息,这样不容易被发觉,这样就形成一种利用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传递信息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

可用反/散特定频率的雷达波传递特定的含义,也可用反/散特定频率的雷达波传递特定的代码再通过上述代码表示含义。可用在雷达成像中形成特定形状传递特定的含义,比如细长型代表目标在现场,圆形代表目标不在现场,也可用在雷达成像中形成特定形状传递特定的代码再通过上述代码表示含义,比如细长型代表1,圆形代表0,再用此1和0代表不同的含义。可用在雷达成像中形成变化的特定形状且这种变化遵循特定的规律传递特定的含义,也可用在雷达成像中形成变化的特定形状且这种变化遵循特定的规律传递特定的代码再通过上述代码表示含义。

上述方法可以综合应用,从而形成一种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的运用方法,其技术方案是:

可把一个或超过一个按上述设定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方法设定的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和没有设置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的其它目标放在同一个探测范围内并通过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实现和其它目标的区别,可同时其中至少一个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还可按照上述利用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传递信息的方法传递信息。也可把一个或超过一个上述述的设定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方法设定的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放在能够探测的范围内并通过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实现可识别,也可同时其中至少一个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还可按照上述利用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传递信息的方法传递信息。相关说明可参见前述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的运用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的运用方法,其技术方案是:

技术方案1: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人,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周围其他人/目标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2: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人,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3: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人,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敌人/其它目标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4: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人,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5: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机械装置,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周围其他目标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6: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机械装置,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7: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机械装置,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其它目标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8: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机械装置,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9: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电子装置,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周围其他目标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0: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电子装置,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1: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电子装置,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其它目标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2: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电子装置,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3: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动物,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周围其他人/目标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4: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动物,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警务工作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5: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动物,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敌人/其它目标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6: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动物,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战争场景探测中以实现可识别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技术方案17: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为动物,或者进一步明确运用到动物观测场景探测中以区别于周围其他动物/目标或还用其所设置的特定的雷达波反/散射物来传递信息。相关说明可参见前述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的运用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设定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方法,较好的解决了红外探测场景中区别对比目标的问题,这在某些场合是需要的,比如警方卧底区别于毒贩、我方侦查人员区别与敌人,以免在进攻时误伤。同时还能通过特定的热辐射源传递信息,非常隐蔽,能够在保护可识别对比目标的前提下实现信息传递,这在上述场景中也非常有用。设定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方法是上述方法的变种,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设定在红外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方法在卧底打击黑社会中的运用

卧底探员和其混进的某帮派成员一起在某房间内密谋进行抢劫,卧底探员所带手链有一个30度40度可调的热辐射源,先是调为30度,外面的观测警员通过这一个特点将他区别于其他人员。当其他帮派成员拿出武器即将开始着手实时抢劫时,卧底探员将热辐射源的温度调为40度,提示外面开始进攻。外面的观测警员发现这一变化后,立即报告指挥官,指挥官当即下令狙击手用可以穿透墙壁的狙击步枪对除卧底探员以外的目标进行射击,全部予以击毙。

实施例2

一种设定在雷达探测中可识别对比目标方法在侦查标示敌人据点中运用

采用一架在雷达探测中可成像为圆形的小型无人机开始进行侦查,发现敌人据点后立即降落到该据点屋顶对该据点进行标示。然后用具有雷达成像能力大型无人机飞到附近用雷达观测到该无人机并根据其形状识别后,开始投放炸弹将该据点炸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