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的噪声源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17294发布日期:2018-07-24 23:52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汽车制造及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的噪声源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噪声污染是一种环境问题,因此,各国有专门的法规(例如GB1495-2002、ISO 362-1-2007、ECE R51-03等)将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列为强制性限定,且日益严格(每隔一段时间法规要求降低2~3dB),不能满足要求的车辆不能在市场上销售。

加速行驶车外噪声的主要噪声源通常可划分为发动机本体噪声、排气消声器噪声、冷却风扇噪声等。不同的噪声源采取不同的噪声治理方案,只有判断出主要噪声源才能针对性进行噪声改进。

现有技术中,冷却风扇噪声可以通过人为取消风扇转动来考察其是否为主要噪声源,而发动机本体噪声与排气消声器噪声通常频率相近,无法通过频谱特征进行判断,且排气口通常裸露在外,如果排气消声器为主要噪声源,必须通过改进这个零部件才可以有效解决问题。

在现有的车辆中,大部分车辆的排气口的朝向通常朝向后部或朝后的同时也偏向下的方向。这种朝向在试验测试时,对于标准测量场所的左、右侧的测点来说,排气口噪声对于左右影响差别不够大,不能区分出排气噪声是否为主要噪声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的噪声源识别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的噪声源识别方法,所述噪声源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将加速行驶的车辆的车外噪音源进行分类,分为三大类,即发动机本体噪声、排气消声器噪声和冷却风扇噪声;

步骤2:将正常行驶的车辆加速行驶通过噪音测量区,然后测量得到噪音比对值;

步骤2:对冷却风扇噪声的判断与识别,通过取消或开启冷却风扇,再将车辆加速通过噪音测量区,然后根据测量结果与步骤2得到的噪音比对值进行计算,得到噪音声压级,然后根据噪音声压级判断该噪声是否为噪声源;

步骤3:在噪声源不是冷却风扇噪声时,对排气消声器噪声进行判断与识别,先测量得到排气消声器的噪音值,然后再根据测量结果得到的噪音值与步骤2得到的噪音比对值进行计算,得到噪音声压级,然后根据噪音声压级判断该噪声是否为噪声源;

步骤4:在噪声源不是排气消声噪声时,利用排除法确定噪声源为发动机本体噪声。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该冷却风扇噪声的判断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关闭冷却风扇,然后将车辆加速通过噪音测量区,记录放置在噪音测量区左、右两侧的测量传声器得到的噪音数据1;

(3)然后根据计算声压级的公式:,其中:P为噪音数据1,P0为噪音比对值,得到声压级;

(4)当得到的声压级大于等于3dB时,则噪音源为该冷却风扇噪声。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对排气消声器噪声进行判断与识别包括以下具体方法:

(1)在排气消声器的排气口上安装一可调节排气口朝向的排气口变向装置;

(2)先将排气口变向装置的朝向调节成向左、右侧方向中的一侧,并将车辆加速通过噪音测量区,然后记录下放置在噪音测量区左、右侧的测量传声器得到的噪音数据2和噪音数据3;

(3)比较噪音数据2与噪音数据3,当两者的变化值大于3dB时,该噪音源为排气消声器噪声。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车辆排气口安装于右侧时,该排气口变向装置的朝向为左;车辆排气口安装于左侧时,该排气口变向装置的朝向为右。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的排气口变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体、变向连接管体、第二直连管体以及第三弯折管体,所述第一连接管体包括固定连接端和活动连接端,该固定连接端通过卡箍可拆卸地固定装设在车辆排气口处,且该固定连接端配合套设于排气口内,第一连接管体的活动连接端可转动地倾斜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变向连接管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管体的活动连接端及第二直连管体相连接,所述第二直连管体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变向连接管体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一连接弯头管与所述第三弯折管体相连接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管体的外直径小于车辆排气口的内直径。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管体的活动连接端向下倾斜的角度为30°-45°。

更进一步,所述第二直连管体还通过固定卡环与车辆相固定连接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第三弯折管体的朝向为左、右朝向中的任意一种。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首先判断冷却风扇噪声,通过人为取消风扇转动来考察其影响,并通过设置的声压级公式,数据化地判断和识别该冷却风扇噪音是否为噪音源;当确定冷却风扇不是最主要噪声源后,再判断排气消声器噪声,通过安装可调整改变排气孔方向的排气口变向装置,再通过噪音测量区左、右侧的测量传声器得到的不同噪音数据,并比对该数据,判断该噪音源是否为排气消声器噪音;当确定排气消声器不是最主要噪声源后,就可以用排除法直接确认噪音源为发动机本体噪声。本噪声源识别方法不仅可以非常方便准确地确认该噪音源,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本体噪声与排气消声器噪声频率相近,无法通过频谱特征进行判断的问题,而且不增加或改变测量场景,方便、实用及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排气口变向装置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进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的噪声源识别方法,所述噪声源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将加速行驶的车辆的车外噪音源进行分类,分为三大类,即发动机本体噪声、排气消声器噪声和冷却风扇噪声;

步骤2:将正常行驶的车辆加速行驶通过噪音测量区,然后测量得到噪音比对值;

步骤2:对冷却风扇噪声的判断与识别,通过取消或开启冷却风扇,再将车辆加速通过噪音测量区,然后根据测量结果与步骤2得到的噪音比对值进行计算,得到噪音声压级,然后根据噪音声压级判断该噪声是否为噪声源;

步骤3:在噪声源不是冷却风扇噪声时,对排气消声器噪声进行判断与识别,先测量得到排气消声器的噪音值,然后再根据测量结果得到的噪音值与步骤2得到的噪音比对值进行计算,得到噪音声压级,然后根据噪音声压级判断该噪声是否为噪声源;

步骤4:在噪声源不是排气消声噪声时,利用排除法确定噪声源为发动机本体噪声。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该冷却风扇噪声的判断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关闭冷却风扇,然后将车辆加速通过噪音测量区,记录放置在噪音测量区左、右两侧的测量传声器得到的噪音数据1;

(3)然后根据计算声压级的公式:,其中:P为噪音数据1,P0为噪音比对值,得到声压级;

(4)当得到的声压级大于等于3dB时,则噪音源为该冷却风扇噪声。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对排气消声器噪声进行判断与识别包括以下具体方法:

(1)在排气消声器的排气口上安装一可调节排气口朝向的排气口变向装置;

(2)先将排气口变向装置的朝向调节成向左、右侧方向中的一侧,并将车辆加速通过噪音测量区,然后记录下放置在噪音测量区左、右侧的测量传声器得到的噪音数据2和噪音数据3;

(3)比较噪音数据2与噪音数据3,当两者的变化值大于3dB时,该噪音源为排气消声器噪声。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车辆排气口安装于右侧时,该排气口变向装置的朝向为左;车辆排气口安装于左侧时,该排气口变向装置的朝向为右。

如图1所示,所述步骤(1)中的排气口变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体1、变向连接管体2、第二直连管体3以及第三弯折管体4,所述第一连接管体1包括固定连接端11和活动连接端12,该固定连接11端通过卡箍5可拆卸地固定装设在车辆排气口处,且该固定连接端12配合套设于排气口内,第一连接管体1的活动连接端12可转动地倾斜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变向连接管体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管体1的活动连接端12及第二直连管体3相连接,所述第二直连管体3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6与所述变向连接管体2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一连接弯头管与所述第三弯折管体4相连接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管体1的外直径小于车辆排气口的内直径。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管体1的活动连接端12向下倾斜的角度为30°-45°。

更进一步,所述第二直连管体3还通过固定卡环与车辆相固定连接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第三弯折管体4的朝向为左、右朝向中的任意一种。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首先判断冷却风扇噪声,通过人为取消风扇转动来考察其影响,并通过设置的声压级公式,数据化地判断和识别该冷却风扇噪音是否为噪音源;当确定冷却风扇不是最主要噪声源后,再判断排气消声器噪声,通过安装可调整改变排气孔方向的排气口变向装置,再通过噪音测量区左、右侧的测量传声器得到的不同噪音数据,并比对该数据,判断该噪音源是否为排气消声器噪音;当确定排气消声器不是最主要噪声源后,就可以用排除法直接确认噪音源为发动机本体噪声。本噪声源识别方法不仅可以非常方便准确地确认该噪音源,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本体噪声与排气消声器噪声频率相近,无法通过频谱特征进行判断的问题,而且不增加或改变测量场景,方便、实用及准确。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