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像仪数据传输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17201发布日期:2019-08-24 09:32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像仪数据传输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设备红外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热像仪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热像仪是通过非接触探测红外热量,并将其转换生成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的热图像和温度值,进而将其显示在显示器上,并可以对温度值进行计算的一种检测设备。红外热像仪在各种设备维护场景中,例如变电站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各类设备进行热像拍摄,获取各类设备的热像温度分布图,通过热像温度分布图能够发现或者预测出各类设备的隐患,从而提前消除隐患。

现有的变电站设备红外热图的拍摄,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巡视,第二种是精细拍摄,第三种是连续监测。对于第一种,主要是变电站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当中,携带热像仪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巡视,用以发现潜在缺陷;第二种,一般是在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前,对变电站中的每个设备进行精确拍摄,保证用电高峰期设备的稳定运行;第三种,一般是当变电站某设备出现潜在隐患或需要对变电站某设备进行连续观察时,对该设备进行的长时间连续监测。这三种拍摄当中,最为重要的红外拍摄为第二种,其保障了变电站设备的稳定运行。但是,由于变电站设备的特点是种类不多,数量多,且外形相似,所以往往拍摄会遇到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拍摄时漏拍;第二,拍摄完成后,归档时,面对大量相似图片,无法将图片和设备对应起来,因此,需要一种热像仪数据传输方法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拍摄时可不遗漏设备,拍摄后红外热图的名称和设备一一对应,且拍摄任务包制作简单,并且保障拍摄人员人生安全的高效、智能化的一种热像仪数据传输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像仪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建立相关的基础信息,上述基础信息包括根据变电站的位置及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的间隔距离;

步骤二、建立模型,根据变电站、变电站间隔的基础资料建立变电站和变电站区间间隔的模型,并在电子地图的对应位置上显示出来;

步骤三、划分区域,根据现实中变电站的情况在电子地图上的变电站间隔的模型上划分出危险区和工作区;

步骤四、建立热像仪模型,通过gps获取热像仪所处的经纬度,让已建立好的热像仪模型在电子地图的对应位置上显示出来;

步骤五、热像仪根据热像仪所处在变电站的位置,自动规划出拍摄的路径图,并在电子地图的对应位置上显示出来;

步骤六、根据热像仪所处的位置坐标判断拍摄人员所处的区域,当拍摄人员进入危险区时,热像仪发出已进入危险区的警告信号,并提示拍摄人员离开危险区;当拍摄人员进入工作区时,热像仪发出已进入工作区的提示,提示拍摄人员可以进行红外热图的拍摄;当拍摄人员进入工作区后,热像仪判断拍摄人员所处在区间间隔中的位置,提示拍摄人员进行拍摄,并在拍摄的红外热图中自动关联记录被拍摄设备的名称;

步骤七、危险报警,当热像仪所处的位置出现异常情况时,其热像仪通过gps接收模块将其所拍摄到的图像传输到电子地图上,并且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危险信号,于此同时,热像仪会通过gps接收模块对相邻的拍摄人员发出警报,示意拍摄人员退出该区域,等待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进一步,所述热像仪包括用于制作任务包的计算机、可装载任务包和内含变电站区间间隔数据库的红外热像仪,该红外热像仪至少具备gps接收模块和任务包导入装置,任务包导入装置把计算机制作的任务包中的变电站和变电站区间间隔的基础资料导入到红外热像仪的存储器中,红外热像仪通过gps接收模块获取拍摄人员的位置坐标数据并根据所处在变电站区间间隔中的相对位置,调用变电站区间间隔的设备树,根据特定的规则进行拍摄导航,报警模块用于对所处的位置出现异常情况进行报警。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热像仪判断所处在变电站区间间隔中的位置后,判断出该区间间隔的类型,并根据该类型,从热像仪的数据库中检索出该类区间间隔的设备树,并根据此设备树提示拍摄人员的拍摄顺序,并根据此设备树将拍摄的红外热图与设备的名称一一对应。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热像仪判断所处在变电站区间间隔中的位置后,判断出该区间间隔的类型,并根据该类型,从热像仪的数据库中检索出该类区间间隔的设备树,并根据此设备树提示拍摄人员的拍摄顺序,并根据此设备树将拍摄的红外热图与设备的名称一一对应。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任务包中包含有重点拍摄项,当拍摄人员遇到重点拍摄项时,热像仪会发出重点拍摄的提示信息。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无线的方式把现场的拍摄情况传输回后台,后台指挥现场进行拍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热像仪数据传输方法,拍摄时可不遗漏设备,拍摄后红外热图的名称和设备一一对应,且拍摄任务包制作简单,并且保障拍摄人员人生安全的高效、智能化,当遇到危险紧急状况时会同步发送信号给相邻拍摄人员及总部,从便于及时的排除险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热像仪数据传输方法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热像仪数据传输方法的热像仪判断拍摄人员的位置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热像仪数据传输方法的热像仪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像仪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建立相关的基础信息,上述基础信息包括根据变电站的位置及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的间隔距离;

步骤二、建立模型,根据变电站、变电站间隔的基础资料建立变电站和变电站区间间隔的模型,并在电子地图的对应位置上显示出来;

步骤三、划分区域,根据现实中变电站的情况在电子地图上的变电站间隔的模型上划分出危险区和工作区;

步骤四、建立热像仪模型,通过gps获取热像仪所处的经纬度,让已建立好的热像仪模型在电子地图的对应位置上显示出来;

步骤五、热像仪根据热像仪所处在变电站的位置,自动规划出拍摄的路径图,并在电子地图的对应位置上显示出来;

步骤六、根据热像仪所处的位置坐标判断拍摄人员所处的区域,当拍摄人员进入危险区时,热像仪发出已进入危险区的警告信号,并提示拍摄人员离开危险区;当拍摄人员进入工作区时,热像仪发出已进入工作区的提示,提示拍摄人员可以进行红外热图的拍摄;当拍摄人员进入工作区后,热像仪判断拍摄人员所处在区间间隔中的位置,提示拍摄人员进行拍摄,并在拍摄的红外热图中自动关联记录被拍摄设备的名称;

步骤七、危险报警,当热像仪所处的位置出现异常情况时,其热像仪通过gps接收模块3将其所拍摄到的图像传输到电子地图上,并且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危险信号,于此同时,热像仪会通过gps接收模块3对相邻的拍摄人员发出警报,示意拍摄人员退出该区域,等待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所述热像仪包括用于制作任务包的计算机1、可装载任务包和内含变电站区间间隔数据库的红外热像仪2,该红外热像仪2至少具备gps接收模块3和任务包导入装置4,任务包导入装置4把计算机1制作的任务包中的变电站和变电站区间间隔的基础资料导入到红外热像仪2的存储器中,红外热像仪2通过gps接收模块3获取拍摄人员的位置坐标数据并根据所处在变电站区间间隔中的相对位置,调用变电站区间间隔的设备树,根据特定的规则进行拍摄导航,报警模块5用于对所处的位置出现异常情况进行报警,还包括以下步骤:热像仪判断所处在变电站区间间隔中的位置后,判断出该区间间隔的类型,并根据该类型,从热像仪的数据库中检索出该类区间间隔的设备树,并根据此设备树提示拍摄人员的拍摄顺序,并根据此设备树将拍摄的红外热图与设备的名称一一对应,还包括以下步骤:热像仪判断所处在变电站区间间隔中的位置后,判断出该区间间隔的类型,并根据该类型,从热像仪的数据库中检索出该类区间间隔的设备树,并根据此设备树提示拍摄人员的拍摄顺序,并根据此设备树将拍摄的红外热图与设备的名称一一对应,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任务包中包含有重点拍摄项,当拍摄人员遇到重点拍摄项时,热像仪会发出重点拍摄的提示信息,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无线的方式把现场的拍摄情况传输回后台,后台指挥现场进行拍摄。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热像仪数据传输方法,拍摄时可不遗漏设备,拍摄后红外热图的名称和设备一一对应,且拍摄任务包制作简单,并且保障拍摄人员人生安全的高效、智能化,当遇到危险紧急状况时会同步发送信号给相邻拍摄人员及总部,从便于及时的排除险情。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