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特性的方法及试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2040发布日期:2018-11-14 00:2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吸水透水特性的方法及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垃圾已成为我国城市中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制约经济发展,对其资源化再利用迫在眉睫。此外,我国城市大面积的混凝土路面缺乏透气性、透水性,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若利用建筑垃圾制备透水混凝土并应用于路面工程,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共赢。

透水性混凝土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可实现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的水、气交换,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缓解热岛效应。传统透水混凝土强度、透水性等性能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且颇有成效,但由于建筑垃圾具有良好的吸水性,用其制备透水混凝土时不能忽略其本身的吸水、释水能力,这一方面国内外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而制约其研究与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吸水透水性能的检测、评价方法。

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检测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吸水透水特性的方法及试验装置,为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提供技术设备和试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准确地测定雨强、降雨时间、积水高度与再生混凝土吸水能力及透水能力的关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检测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吸水透水特性的试验装置,包括:

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包括进水管、集水桶、水位刻度标记、出水管、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装置包括进水管、集水桶、水位刻度标记、出水管、阀门,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流量表,进水管与所述集水桶相连,所述集水桶一侧刻有水位刻度标记,集水桶底部出水口安装三个出水软管和一个四通管;

降雨模拟装置,所述降雨模拟装置包括进水管、流量表、分水喇叭口、级配卵石分流层、钢丝纱网反滤层及钢丝纱网固定卡槽、出水软管、水位刻度标记、超疏水玻璃外罩,所述降雨模拟装置通过四通管与集水装置连接,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流量表,进水管通过分水喇叭口与级配卵石分流层连接,所述级配卵石分流层通过钢丝纱网反滤层及钢丝纱网固定卡槽固定在超疏水玻璃外罩上,所述超疏水玻璃外罩一边刻有水位刻度标记,超疏水玻璃外罩上端出水口处连接出水软管,实现不同降雨强度的模拟;

试件测试装置,所述试件测试装置包括试件固定卡槽、高分子防水材料、出水软管、量杯,所述试件测试装置通过试件固定卡槽固定在降雨模拟装置下方,所述试件固定卡槽中设有连接卡槽,试件固定卡槽通过连接卡槽固定在超疏水玻璃外罩内壁,所述试件固定卡槽内设有高分子防水材料,所述超疏水玻璃外罩的底端出水口位置设有出水软管,出水软管的下端放入量杯内。

所述的进水及出水管为软式硅胶管;

所述测定装置的各部分是可拆卸的;

所述出水软管的数量可以为2个或3个但不仅限于2个或3个;

所述级配卵石分流层的厚度、钢丝纱网固定卡槽中钢丝纱网的孔径大小可调整;

所述的超疏水玻璃外罩、量杯外应标明刻度;

所述的再生混凝土试件周围用橡胶皮密封,保证水不会从试件侧面流下;

所述的试件尺寸为100×100×100mm,还可经调整适用150×150×150mm,400×100×100mm。

一种检测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吸水透水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打开进水阀门,通过流量表调节水流量,使进水量在试验设定的范围内;其次,用出水阀门控制出水管的数目,调节降雨强度,模拟不同的降雨强度;再次,通过出水管中的四通管连接集水装置与降雨模拟装置,水经过进水管流入级配卵石分流层,调整级配卵石厚度,控制降雨强度,积水厚度较大时多余的水从左侧排水软管流出;再次,通过连接卡槽安装试件测试装置,水分从左侧流入量杯内;最后,设定的试验时长,取出试件,记录时间、量杯的读数和试件的质量;根据水量平衡方程,得出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吸水、透水量,进而准确地测定雨强、降雨时间、积水高度与再生混凝土吸水能力及透水能力的关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本发明的测定装置各部分是可拆卸的,操作简单;

第二,本发明的测定装置可模拟不同的降雨强度及测定不同雨强条件下再生混凝土的吸水、透水动态规律;

第三,本发明的测定装置可获得雨强、积水高度、再生混凝土吸水透水能力与降雨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再生吸水透水混凝土提供试验方法和手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降雨模拟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集水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试件测试装置示意图。

图中1.进水阀门,2.进水管,3.流量表,4.集水桶,5.水位刻度标记,

6.四通管,7.出水阀门,8.分水喇叭口,9.级配卵石分流层,

10.钢丝纱网反滤层及钢丝纱网固定卡槽,11.超疏水玻璃外罩,12.出水软管,

13.高分子防水材料,14.试件固定卡槽,15.连接卡槽,16.量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检测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吸水透水特性的试验装置,它包括集水装置、降雨模拟装置、试件测试装置及基座;

其中,所述集水装置包括进水阀门(1)、进水管(2)、流量表(3)、集水桶(4)、水位刻度标记(5)、四通管(6)、出水软管(12)、出水阀门(7),所述进水管(2)与集水桶(4)相连,进水口依次连接进水阀门(1)、流量表(3),所述集水桶(4)的底部出水口处设置三个或多个出水管,出水管由一个四通管(6)、三个出水软管(12)组成,所述四通管(6)连接集水装置与降雨模拟装置,所述进水阀门(1)用于控制流量表(3),所述流量表(3)用于调节水流量,使流量在试验设定的范围,进入所述集水桶(4)的水流为均匀流;

所述降雨模拟装置包括进水管(2)、流量表(3)、分水喇叭口(8)、级配卵石分流层(9)、钢丝纱网反滤层及钢丝纱网固定卡槽(10)、出水软管(12)、水位刻度标记(5)、超疏水玻璃外罩(11),所述降降雨模拟装置与集水装置连接处有流量调节器(3)和分水喇叭口(8),分水喇叭口(8)中放置级配卵石分流层(9),所述级配卵石分流层(9)通过调整级配卵石厚度来控制降雨强度,当降雨强度较小时,水在级配卵石分流层均匀分布,使得透下去的水均匀滴到试件表面,使较小的降雨也能模拟,水均匀滴到试件上,所述级配卵石分流层(9)下面设置所述钢丝纱网反滤层及钢丝纱网固定卡槽(10),用以固定级配卵石分流层(9);

所述试件测试装置包括试件固定卡槽(14)、连接卡槽(15)、高分子防水材料(13)、出水软管(12)、量杯(16),所述试件测试装置中试件固定卡槽(14)中设有连接卡槽(15),便于试件测试装置拆装;所述超疏水玻璃外罩(11)的下端出水口连接出水软管(12),出水软管(12)下端放入量杯(16)中。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2中一种检测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吸水透水特性的方法,根据图3固定集水装置。打开进水阀门(1),调节水流量,采用雨强测定方法,调节降雨强度;进水管(2)采用的是直径为10mm的软式硅胶管;流量表(3)距离集水桶200mm,进水阀门(1)距离流量表(3)为200mm,进水管(2)距离集水桶(4)底部150mm,集水桶(4)底部宽200mm;阀门用以控制出水管的数目,调节降雨强度,模拟不同的降雨强度;降雨强度较小时,设置一个或两个出水口;当降雨强度较大时,设置三个出口。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3中一种检测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吸水透水特性的方法,根据图2安装降雨模拟装置。水经过进水管流入级配卵石分流层(9),调整级配卵石厚度,控制降雨强度;模拟的降雨较密时,安装上孔径小的钢丝纱网,也可以上面放孔径大的,第二层放孔径小的积水厚度较大时,将多余的水从左侧排水软管(12)流出。

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4中一种检测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吸水透水特性的方法,实验前,再生混凝土试件作干燥处理,再用高分子防水材料(13)止水,四周密封处理,确保水只能从试件内部流下,最后流入量杯(16)内。设定的试验时长,取出试件,记录时间、量杯(16)的读数和试件的质量。根据水量平衡方程,得出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吸水、透水量,进而准确地测定雨强、降雨时间、积水高度与再生混凝土吸水能力及透水能力的关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