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记录仪及其控制方法、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78280发布日期:2018-09-07 23:4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测温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温湿度记录仪、一种用于温湿度记录仪的控制方法、一种用于温湿度记录仪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温湿度记录仪多用于医药、生鲜运输领域。现有的温湿度记录仪大多有一个按钮开关来控制记录仪的供电,缺点是需要手动按下才能给记录仪上电或断电、浪费操作时间,如运输开始时忘记按下开关,则记录仪不工作;运输结束时忘记按下开关,则记录仪电量耗尽,再次使用时需重新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温湿度记录仪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其与外部的连接设备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温湿度记录仪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湿度记录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温湿度记录仪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温湿度记录仪的第一运行状态以及对应于第一运行状态的第一运行周期;根据第一运行周期向与温湿度记录仪相连的连接设备交互数据;接收切换指令,并根据切换指令确定温湿度记录仪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后的第二运行状态,以及对应于第二运行状态的第二运行周期;根据第二运行周期向与温湿度记录仪相连的连接设备交互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温湿度记录仪的运行状态分为两个,并根据两种状态对应设置两种连接设备与温湿度记录仪交互数据的运行周期,即第一运行状态对应第一运行周期,第二运行状态对应第二运行周期,以满足用户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控制温湿度记录仪与对侧的连接设备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以达到省电的目的,打破了现有温湿度记录仪的局限性,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运行周期小于或等于第二运行周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运行周期小于或等于第二运行周期,以使温湿度记录仪由工作状态(第一运行状态)进入非工作状态(第二运行状态),这样一来,相对于温湿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延长了其在非工作状态时与连接设备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从而减少因交互数据时造成电量的浪费,延长使用时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运行周期大于第二运行周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运行周期大于第二运行周期,以使温湿度记录仪由非工作状态(第一运行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第二运行状态),这样一来,相对于温湿度记录仪的非工作状态,缩短了其在工作状态时与连接设备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以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温湿度记录仪本身及其外部环境的状态变化,便于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数据包括电量数据、设备数据、外部环境的温度数据、外部环境的湿度数据、电量异常数据、外部环境的温度异常数据、外部环境的湿度异常数据和设备异常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上述数据与连接设备进行交互,以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外部环境以及温湿度记录仪本身的状态变化,便于用户同一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及对温湿度记录仪本身进行更新和维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数据为温度数据和/或湿度数据时,还包括:获取温湿度记录仪的第三运行周期;根据第三运行周期检测外部环境的温度数据和/或湿度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三运行周期检测外部环境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以使用户可以实时观察外部环境的数据变化,并及时准确作出相应处理。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温湿度记录仪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温湿度记录仪的第一运行状态以及对应于第一运行状态的第一运行周期;第一传输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运行周期向与温湿度记录仪相连的连接设备交互数据;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接收切换指令,并根据切换指令获取温湿度记录仪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后的第二运行状态,以及对应于第二运行状态的第二运行周期;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根据第二运行周期向与温湿度记录仪相连的连接设备交互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温湿度记录仪的运行状态分为两个,并根据两种状态对应设置两种连接设备与温湿度记录仪交互数据的运行周期,即第一运行状态对应第一运行周期,第二运行状态对应第二运行周期,以满足用户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控制温湿度记录仪与对侧的连接设备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以达到省电的目的,打破了现有温湿度记录仪的局限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控制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运行周期小于或等于第二运行周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运行周期小于或等于第二运行周期,以使温湿度记录仪由工作状态(第一运行状态)进入非工作状态(第二运行状态),这样一来,相对于温湿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延长了其在非工作状态时与连接设备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从而减少因交互数据时造成电量的浪费,延长使用时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运行周期大于第二运行周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运行周期大于第二运行周期,以使温湿度记录仪由非工作状态(第一运行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第二运行状态),这样一来,相对于温湿度记录仪的非工作状态,缩短了其在工作状态时与连接设备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以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温湿度记录仪本身及其外部环境的状态变化,便于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数据包括电量数据、设备数据、外部环境的温度数据、外部环境的湿度数据、电量异常数据、外部环境的温度异常数据、外部环境的湿度异常数据和设备异常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上述数据与连接设备进行交互,以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外部环境以及温湿度记录仪本身的状态变化,便于用户同一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及对温湿度记录仪本身进行更新和维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数据为温度数据和/或湿度数据时,还包括: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温湿度记录仪的第三运行周期;检测单元,用于根据第三运行周期检测外部环境的温度数据和/或湿度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三运行周期检测外部环境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以使用户可以实时观察外部环境的数据变化,并及时准确作出相应处理。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温湿度记录仪,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温湿度记录仪,采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控制系统,因而具备该控制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温湿度记录仪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控制系统,200连接设备,温湿度记录仪300,10第一获取单元,20第一传输单元,30第二获取单元,40第二传输单元,50第三获取单元,60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湿度记录仪300及其控制方法、系统进行具体说明。

按照温湿度记录仪的行业法律gsp规定,设备正常工作时要每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5分钟连接网络传输一次数据,以便人们实时观察数据变化。由于电子设备连接网络交互数据是非常耗电的,在不使用时由于用户没有及时关闭,致使记录仪的电量耗尽,再次使用时需重新充电。为了克服这一技术问题,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个实施例中,该温湿度记录仪300所采用的控制方法,通过切换运行状态以使其延长与对侧的连接设备200交互数据的运行周期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如图1所示,具体地,该控制方法包括:

s100,获取温湿度记录仪300的第一运行状态以及对应于第一运行状态的第一运行周期;

s200,根据第一运行周期向与温湿度记录仪300相连的连接设备200交互数据;

s300,接收切换指令,并根据切换指令确定温湿度记录仪300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后的第二运行状态,以及对应于第二运行状态的第二运行周期;

s400,根据第二运行周期向与温湿度记录仪300相连的连接设备200交互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将温湿度记录仪300的运行状态分为两个,并根据两种状态对应设置两种连接设备与温湿度记录仪300交互数据的运行周期,即第一运行状态对应第一运行周期,第二运行状态对应第二运行周期,以满足用户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控制温湿度记录仪300与对侧的连接设备200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以达到省电的目的,打破了现有温湿度记录仪300的局限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而言,第一运行周期和第二运行周期的设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1

第一运行周期小于或等于第二运行周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运行周期小于或等于第二运行周期,以使温湿度记录仪300由工作状态(第一运行状态)进入非工作状态(第二运行状态),这样一来,相对于温湿度记录仪300的工作状态,其在非工作状态时延长了与连接设备200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从而减少因交互数据时造成电量的浪费,延长使用时间。

实施例2

第一运行周期大于第二运行周期。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运行周期大于第二运行周期,以使温湿度记录仪300由非工作状态(第一运行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第二运行状态),这样一来,相对于温湿度记录仪300的非工作状态,缩短了其在工作状态时与连接设备200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以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温湿度记录仪300本身及其外部环境的状态变化,便于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可选地,数据包括电量数据、设备数据、外部环境的温度数据、外部环境的湿度数据、电量异常数据、外部环境的温度异常数据、外部环境的湿度异常数据和设备异常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上述数据与连接设备200进行交互,以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外部环境以及温湿度记录仪300本身的状态变化,便于用户同一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及对温湿度记录仪300本身进行更新和维护。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当数据为温度数据和/或湿度数据时,在获取温湿度记录仪300的第一运行状态以及对应于第一运行状态的第一运行周期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

s500,获取温湿度记录仪300的第三运行周期;

s600,根据第三运行周期检测外部环境的温度数据和/或湿度数据。以使用户可以实时观察外部环境的数据变化,并及时准确作出相应处理。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当数据为温度数据和/或湿度数据时,在根据第二运行周期向与温湿度记录仪300相连的连接设备200交互数据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

s500,获取温湿度记录仪300的第三运行周期;

s600,根据第三运行周期检测外部环境的温度数据和/或湿度数据。

其中,第三运行周期为5min-30min,可选值为10min、15min和20min。

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用于温湿度记录仪300的控制系统100,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温湿度记录仪300的第一运行状态以及对应于第一运行状态的第一运行周期;第一传输单元20,用于根据第一运行周期向与温湿度记录仪300相连的连接设备200交互数据;第二获取单元30,用于接收切换指令,并根据切换指令获取温湿度记录仪300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后的第二运行状态,以及对应于第二运行状态的第二运行周期;第二传输单元40,用于根据第二运行周期向与温湿度记录仪300相连的连接设备200交互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将温湿度记录仪300的运行状态分为两个,并根据两种状态对应设置两种连接设备与温湿度记录仪300交互数据的运行周期,即第一运行状态对应第一运行周期,第二运行状态对应第二运行周期,以满足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控制温湿度记录仪300与对侧的连接设备200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以达到省电的目的,打破了现有温湿度记录仪300的局限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指令可由对侧的连接设备200发出,替换了温湿度记录仪300上的按钮,以使用户不需要按动任何开关,实现无人干预的自动工作;或者切换指令也可通过温湿度记录仪300上的按钮发出,实现温湿度记录仪300可手动切换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在温湿度记录仪300无法连接或被连接时依然可以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第一运行周期和第二运行周期的设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3

第一运行周期小于或等于第二运行周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运行周期小于或等于第二运行周期,以使温湿度记录仪300由工作状态(第一运行状态)进入非工作状态(第二运行状态),这样一来,相对于温湿度记录仪300的工作状态,其在非工作状态时延长了与连接设备200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从而减少因交互数据时造成电量的浪费,延长使用时间。

实施例4

第一运行周期大于第二运行周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运行周期大于第二运行周期,以使温湿度记录仪300由非工作状态(第一运行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第二运行状态),这样一来,相对于温湿度记录仪300的非工作状态,其在工作状态时缩短了与连接设备200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以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温湿度记录仪300本身及其外部环境的状态变化,便于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可选地,数据包括电量数据、设备数据、外部环境的温度数据、外部环境的湿度数据、电量异常数据、外部环境的温度异常数据、外部环境的湿度异常数据和设备异常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上述数据与连接设备200进行交互,以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外部环境以及温湿度记录仪300本身的状态变化,便于用户同一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及对温湿度记录仪300本身进行更新和维护。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中,当数据为温度数据和/或湿度数据时,还包括:第三获取单元50,用于获取温湿度记录仪300的第三运行周期;检测单元60,用于根据第三运行周期检测外部环境的温度数据和/或湿度数据,以使用户可以实时观察外部环境的数据变化,并及时准确作出相应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单元包括但不限于读取器、编码器等具有数据读取功能或编辑功能的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和第三获取单元为同一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和第三获取单元为相同类型,不同型号的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和第三获取单元为不同类型的设备。

其中,检测单元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探测器、温度计,也可采用其他具有检测功能的设备。

其中,传输单元包括但不限于连接器、usb接口,也可采用其他具有连接功能的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为同一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为相同类型,不同型号的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为不同类型的设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第一运行周期为5min-60min,可选值为20min、30min、40min;第二运行周期为5min-60min,可选值为10min、20min和30min。

其中,第一运行周期、第二运行周期和第三运行周期可以预设在控制系统内,减少用户手动设置运行周期的步骤,使得温湿度记录仪300能够及时相应用户的操作指令,操作更加简单;也可通过温湿度记录仪300上的按钮手动设置,以使用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运行周期,操作更加方便,效率更高;且用户也可通过按钮实现对温湿度记录仪300其他功能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设备可以为其他温湿度记录仪300、手机、平板电脑、服务器(温湿度数据云平台)和打印机中的至少一个,当然连接设备并不局限于此,也适用于其他适于连接的电子设备,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这些技术方案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且均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值得说明的是,温湿度记录仪300与连接设备200的连接可通过蓝牙连接、gfsk连接、zigbee连接和wifi连接等无线连接方式,无需进行复杂的网络布线,节省了费用,而且安装和维护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当无线连接方式为上述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时,传输方式更加多样化,可以满足多种应用场景并且大大提高了温湿度记录仪300的扩展性;也可通过网线等有线连接方式实现连接,以使温湿度记录仪300与连接设备200交互数据更加稳定。

当连接设备为其他温湿度记录仪300时,能够实现各个温湿度记录仪300之间的数据交互,可使用户对不同区域进行状态信息的采集,从而达到集中管理的目的;并有效实现了低成本、网络化、低功耗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温湿度记录仪300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设备,是用于支持实现用于温湿度记录仪300的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运行的服务器,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温湿度记录仪300在非工作状态下延长其进行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而达到省电的目的,延长使用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温湿度记录仪300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安装在支持实现用于温湿度记录仪300的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运行的服务器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通过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以使温湿度记录仪300在非工作状态下延长其进行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而达到省电的目的,延长使用时间。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湿度记录仪300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其出厂状态为非工作状态(妥投状态),即电池安装后即可进入非工作状态,无需再按电源开关键,便于操作使用。将温湿度记录仪300的运行状态分为两个,并根据两种状态对应设置两种运行周期,即第一运行状态对应第一运行周期,第二运行状态对应第二运行周期,以满足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控制温湿度记录仪300与对侧的连接设备200交互数据的时间间隔,打破了现有温湿度记录仪300的局限性,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