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8069发布日期:2018-10-26 18:5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测试仪,特别是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属于漆膜试验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漆膜冲击试验机层耐冲击试验适用检评价色漆,清漆或相关产品的干膜涂层在标准实验条件下受不同球体的冲击而产生变形时其涂层抵抗从底材上剥落或开裂的能力,表现了被实验涂层的强性和对底材的附着力;目前涂料行业中漆膜的耐冲击性能主要通过漆膜冲击试验器来测定,以固定质量的重锤落于试板上而不引起漆膜破坏的最大高度来作为耐冲击的性能指标,漆膜冲击强度是评定漆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现有漆膜冲击器测试过程中,往往只是在试板垂直方向进行冲击试验,而真实的撞击大多情况下则是发生在板材的各个方向,如果板材在斜向方向受到冲击力时,不仅是冲击力度的问题,还有摩擦力的问题,当摩擦力和冲击力共同作用于板材时,漆膜涂层便在摩擦力的撕扯后接着被冲击,如果漆膜在受到摩擦力作用后,已弱化了其强度或粘附性,在接着的冲击力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开裂和剥落的问题。

申请号为201621216032.6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油漆漆膜冲击测试仪,包括高度限位环、导管和底座,所述导管上设置的导轨旁设置有刻度,且导管内部安装的重锤沿导轨运动,所述高度限位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导管的上端,且安装在转头上侧的重锤支撑环套在导管上,所述导管穿过转头通过安装在转头正面的导管固定螺丝和安装在转头侧面的导管锁紧转把固定在转头上,且导管通过冲头安装套与冲头连接,所述转头通过转轴固定座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自前到后依次安装有水平检测装置、载物台和固定座,且底座的下方均匀的安装有水平调节底脚螺丝。该实用新型虽然可以使得冲头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冲击试验,模拟不同角度得到相对准确的试验结果,但冲头在斜向管里的活动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减弱冲击力,并且由于冲头重量较大,在斜向冲击板材后,会发生微弹然后二次下落冲击板材,而真实的冲击过程通常在一次撞击后就弹开,因此二次冲击会对板材漆膜造成额外的损坏,对真实的试验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真实模拟撞击的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包括底板、导轨、滑车、滑杆、重力杆,所述底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轨,所述导轨的一端连接在靠近通孔的底板表面,另一端与底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导轨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所述滑车设置在导轨的边缘上,所述滑杆卧式设在两个导轨上部,滑杆上具有滑座,贯穿滑座设置有垂直于地面的通孔,所述重力杆立式设置于滑车上方,重力杆的下端贯穿滑车,重力杆下端部边缘设置有一对销轴,销轴转动限位在滑车上,销轴垂直于滑车的前进方向,该端部还设置有冲击头,所述重力杆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贯穿活动于滑座的通孔,两个导轨靠近底板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弧形的导条,所述滑车沿导轨和导条移动,所述导条距离冲击测试板的距离小于冲击头的长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滑车的分为前车体、缓冲体、后车体,所述前车体的两侧以及后车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在导轨的边缘上滚动,所述前车体和后车体分别铰接在缓冲体的前后部,所述重力杆的下端贯缓冲体,重力杆下端部的一对销轴转动限位在缓冲体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滚轮的圆周方向上开设有槽体,所述导轨的边缘位于槽体中,槽体与导轨之间间隙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的。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条为韧性材质制成。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导轨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30°-60°。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导轨的长度为50cm-150cm。

本发明的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可以真实模拟板材上涂层在受到斜向的外力冲击时的剥落或开裂情况,以准确判断漆膜涂层的强性以及对底材的附着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滑车的侧视图;

图3是滑车的俯视图;

其中,1-底板,2-导轨,3-滑车,4-滑杆,5-重力杆,6-支撑杆,7-滑座,8-限位杆,9-导条,10-冲击头,11-前车体,12-缓冲体,13-后车体,14-滚轮,15-槽体,16-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包括底板1、导轨2、滑车3、滑杆4、重力杆5,所述底板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轨2,导轨2呈斜向放置,较低一端靠近通孔的底板1表面,较高一端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支撑杆6,两个导轨2在俯视状态下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导轨2的长度为50cm-150cm,导轨2与底板1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导轨2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

所述滑车3设置在导轨2的边缘上,滑车3在u形结构的两个端部上沿导轨2长度方向活动;

所述滑杆4卧式设在两个导轨2上部,滑杆4上具有滑座7,贯穿滑座7设置有垂直于地面的通孔,所述重力杆5立式设置于滑车3上方,重力杆5的下端贯穿滑车3,重力杆5下端部边缘设置有一对销轴,销轴转动限位在滑车3上,使滑车3相对重力杆5下端发生角度偏转,销轴垂直于滑车3的前进方向,该端部还设置有冲击头10,所述重力杆5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杆8,限位杆8贯穿活动于滑座7的通孔,限位杆8可在通孔内移动,保证重力杆5始终以立式的状态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活动;

两个导轨2靠近底板1的端部之间设置有两根弧形的导条9,两根导条9之间与底板1通孔是共通的,所述导条9为韧性材质制成,所述滑车3沿导轨2和导条9移动,所述导条9距离冲击测试板的距离小于冲击头10的长度。

使用时,先将滑车3移动至一侧导轨2的最高点,此时滑座7也位于滑杆4的一端,丢开滑车3,在重力的影响下,重力杆5带动滑车3向该导轨2最低点加速移动,通过限位杆8在滑座7通孔内的活动,重力杆5同时也带动滑座7在滑杆4上活动,保持自身始终为立式状态,当滑车滑动到导条9上时,也是整个重力杆5活动的最低点,此时冲击力最大,冲击头10直接从斜向撞击涂有漆膜的板材,由于惯性,滑车3会继续先前(即另一侧导轨2)活动,从而从另一侧导轨2的最低点向该侧最高点减速移动,冲击头10在一次撞击完成后迅速脱离撞击范围,接着固定住滑车3,等待下次使用,最后对一次斜向撞击的板材进行评估。

进一步的说,所述滑车3的分为前车体11、缓冲体12、后车体13,所述前车体11的两侧以及后车体13的两侧均设置有滚轮14,所述滚轮14在导轨2的边缘上滚动,所述前车体11和后车体13分别铰接在缓冲体12的前后部,所述重力杆5的下端贯缓冲体12,重力杆5下端部的一对销轴转动限位在缓冲体12上,这样可以避免冲击头10因为长度过长,在撞击板材后,反作用力撑起滑车3的问题,也可以避免滑车3脱离导轨2的问题,使冲击头10在撞击后,反作用力作用在缓冲体12上,缓冲体12被撑起,而前车体11和后车体13依然接触在导轨2上。

更进一步的说,缓冲体12上分别朝向前车体11和后车体13方向延伸设置有挡块16,防止缓冲体12的水平高度相当于前车体11和后车体13过低,挡块16设在缓冲体12上表面,不影响缓冲体12相对前车体11和后车体13向上升起移动。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滚轮14的圆周方向上开设有槽体15,所述导轨2的边缘位于槽体15中,槽体15与导轨2之间间隙配合,大大保证了滚轮14不会脱离导轨2的边缘;

所述支撑杆6为可伸缩的,相应的,导轨2靠近底板1通孔的一端就与底板1相互铰接,调节支撑杆6的长度就可以调节导轨2和底板1之间的角度,支撑杆6长度越长,滑车3在导轨2上的势能就越大,相对下滑速度和冲击头10的冲击力和摩擦力就越大,适合不同撞击力的试验调节。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