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嘴清洗装置、分注装置、分析装置、喷嘴的清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7121发布日期:2019-01-05 09:4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喷嘴清洗装置、分注装置、分析装置、喷嘴的清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喷嘴清洗装置、具备喷嘴清洗装置的分注装置和具备喷嘴清洗装置的分析装置及喷嘴的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具备采集检体的喷嘴的分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检体的采集,检体接触喷嘴的内部及外壁而被污染,因此在采集检体之后对喷嘴的内部及外壁进行清洗。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检查装置中,将整个喷嘴放入清洗槽,将清洗液从喷嘴吐出到清洗槽内而对内部进行清洗,并且通过负压而从清洗槽的上部吸引吐出到清洗槽内的清洗液,从而对喷嘴的外壁进行清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21270号公报

但是,在以往技术中,通过负压而从设于清洗槽的上部的排出口排出从喷嘴吐出到清洗槽内的清洗液。

另外,在检体的采集中,根据检体的量少的情况或从检体的液面附近采集检体等的检体的状况或检体的采集方法,在喷嘴的外壁的前端部会附着检体,但在喷嘴的外壁的上部有时不会附着检体。但是,在上述的清洗槽的结构上,即便在被检体污染的喷嘴的外壁的范围限于喷嘴的前端部,但供给到清洗槽的清洗液的量、清洗时间是固定的。由此,导致清洗液、清洗时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述的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减少喷嘴的清洗液的消耗量、清洗的所需时间。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采集检体的喷嘴清洗装置。该喷嘴清洗装置具备:清洗槽,其收纳用于采集检体的喷嘴;第一排出口,其从所述清洗槽的上部排出供给到所述清洗槽内的清洗液;第二排出口,其从所述清洗槽的低于所述第一排出口的位置排出供给到所述清洗槽内的清洗液;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喷嘴的外壁与所述检体接触的范围;控制部,其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检测结果,从所述第一排出口及所述第二排出口的一个排出口排出供给到所述清洗槽内的清洗液。

并且,还具备:第一开闭阀,其开闭所述第一排出口;第二开闭阀,其开闭所述第二排出口,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检测结果来切换所述第一开闭阀和/或所述第二开闭阀的开闭。

并且,所述检测部根据所述检体的量及所述喷嘴采集所述检体时的移动量的至少一个来检测所述喷嘴的外壁与所述检体接触的范围。

并且,在所述喷嘴的外壁与所述检体接触的范围小于规定范围的情况下,清洗装置中的所述控制部选择所述第二排出口,在所述喷嘴的外壁与所述检体接触的范围不小于规定范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选择所述第一排出口。

并且,本发明的方式包括具备上述喷嘴清洗装置的分注装置、分析装置,或者,与上述清洗装置、分注装置及分析装置分别对应的方法的发明。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喷嘴的清洗液的消耗量、清洗的所需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喷嘴清洗装置的清洗槽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3是分析装置中的清洗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是表示求出检体的液面高度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求出检体的液面高度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喷嘴的清洗的流程的流程图。

(符号的说明)

1分析装置

3控制部

10喷嘴

41清洗槽

42a第一排出口

42b第二排出口

42c第三排出口

44a第一开闭阀

44b第二开闭阀

44c第三开闭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在该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并不会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分析装置1是对检体进行规定的分析的装置,具备收纳在壳体2内的控制部3、放置部4、喷嘴10、显示部18。在放置部4上放置有收纳检体的容器(称为检体容器)。喷嘴10从放置在放置部4的检体容器通过吸引来采集检体,在设置在移送到放置部4的试纸上的多个试剂盘上滴下(点样)检体。另外,作为检体,可例示尿、血液及体液。并且,作为检体容器,可例示取尿杯、或试管(包括尖底管)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用试剂盘的尿分析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分析装置。

关于点样到试剂盘的检体,通过设置在分析装置1的内部的光学系统而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吸収等,将基于其测量结果而得到的检查结果输出到显示部18。

当检体向试剂盘的点样结束时,通过清洗液来清洗包括喷嘴10的内部的检体的流路及喷嘴10的外壁。因此,分析装置1具有喷嘴清洗装置20(参照图3)。图2是表示喷嘴清洗装置20(参照图3)的清洗槽41的概略结构的图。在清洗槽41中形成有贮存清洗液的贮存部41a。在贮存部41a中设有成为收纳喷嘴10时的喷嘴10的进入口的开口部41b。并且,清洗槽41具备用来从贮存部41a排出清洗液的第一排出口42a、第二排出口42b、第三排出口42c。第一排出口42a设于清洗槽41的上部。第三排出口42c设于清洗槽41的底部。第二排出口42b在清洗槽41的上部与底部之间的中间部,设于比第一排出口42a低的位置。例如,在图2的例子中,第二排出口42b设于比清洗槽41的中央稍微靠下侧的位置。另外,第二排出口42b只要位于比第一排出口42a低的位置,则可设于中间部的任何位置。

第三排出口42c用来排出未能从第一排出口42a、第二排出口42b排出干净而残留于清洗槽41的清洗液。

图3是分析装置1中的喷嘴清洗装置20的概略结构图。喷嘴10连接到点样泵34。点样泵34连接到第一切换阀35的第一端口35a。第一切换阀35除了具备第一端口35a之外,还具备第二端口35b及共用端口35c。第一切换阀35将第一端口35a或第二端口35b的任意一个端口和共用端口35c连通。第一切换阀35的第二端口35b连接到清洗液瓶36,第一切换阀35的共用端口35c连接到吸引泵37。在清洗液瓶36中贮存有清洗液。

清洗槽41的第一排出口42a介由第一开闭阀44a而与吸排切替瓶43的第一端口43a连接,清洗槽41的第二排出口42b介由第二开闭阀44b而与吸排切替瓶43的第一端口43a连接,清洗槽41的第三排出口42c介由第三开闭阀44c而吸排切替瓶43的第一端口43a连接。吸排切替瓶43的第一端口43a在吸排切替瓶43内部的比较高的、贮存在吸排切替瓶43内的液体触不到的位置处开口。

并且,在吸排切替瓶43中设有第二端口43b,该吸排切替瓶43的第二端口43b介由第四开闭阀44d而与废液槽45连接。

吸排切替瓶43的第二端口43b在吸排切替瓶43内部的比较低的、贮存在吸排切替瓶43内的液体内开口。

进而,在吸排切替瓶43中设有第三端口43c,该吸排切替瓶43的第三端口43c介由第二切换阀47而与空气泵48的吸引端口48a连接。吸排切替瓶43的第三端口43c在吸排切替瓶43内部的比较高的、贮存在吸排切替瓶43内的液体触不到的位置处开口。

第二切换阀47使吸排切替瓶43的第三端口43c或大气的任一个和空气泵48的吸引端口48a连通。并且,空气泵48中设有排气端口48b,该空气泵48的排气端口48b介由第三切换阀49而与吸排切替瓶43的第三端口43c或大气的任一个连接。当空气泵48进行动作时,从吸引端口48a吸入空气,从排气端口48b排出空气。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框图。控制部3具备cpu11、rom12、ram13、eeprom14及接口电路15,通过总线16而相互连接。在接口电路15上连接有显示部18、操作部19、马达驱动部21、泵驱动部22、阀驱动部23及液面检测部24。

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11基于存储于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12且读入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3的程序而进行动作,对分析装置1进行整体控制。在rom12中存储有用于使cpu11进行动作的程序、数据。ram13向cpu11提供工作区域,临时存储各种数据、程序。eeprom14存储各种设定数据等。接口电路15对cpu11与各种电路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显示部18具备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通过cpu11控制而显示各种信息、检查结果等。操作部19具备钥匙开关组等,将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供给到cpu11。

喷嘴10通过马达驱动部21而在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上移动。

点样泵34、吸引泵37及空气泵48通过泵驱动部22而驱动。第一切换阀35、第二切换阀47、第三切换阀49及第一开闭阀44a、第二开闭阀44b、第三开闭阀44c、第四开闭阀44d通过阀驱动部23而驱动。液面检测部24检测检体容器内的液面的高度。对此,将后述。通过控制部3的cpu11而对显示部18、操作部19、马达驱动部21、泵驱动部22、阀驱动部23及液面检测部24进行控制。

接着,对吸引检体时及清洗喷嘴10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吸引检体时,通过cpu11来控制马达驱动部21,喷嘴10移动到检体容器的上方,之后下降到检体容器内。并且,第一切换阀35切换成第一端口35a和共用端口35c连通的状态,向吸引方向驱动吸引泵37。从而,吸引泵37内的圧力成为负压,点样泵34内的圧力也成为负压。这样,点样泵34内的圧力成为负压,从而从喷嘴10吸引检体,向点样泵34内供给检体。

并且,在点样时,通过cpu11而控制马达驱动部21,喷嘴10移动到试纸的试剂盘上。进而,通过cpu11而控制泵驱动部22,并向吐出方向驱动点样泵34,从点样泵34向喷嘴10吐出检体。并且,从喷嘴10向试剂盘点样规定量的检体。将这样的动作重复进行与设置在试纸上的试剂盘的数对应的次数而结束点样工序。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对点样了检体的各个试剂盘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显示到显示部18。另外,上述工序仅为例示,只要包括喷嘴10从检体容器吸引检体的工序即可。

另外,在结束点样之后,进行喷嘴10的清洗。在结束点样之后,通过cpu11来控制马达驱动部21,将喷嘴10移动到清洗槽41上,之后,下降到清洗槽41内。从而,整个喷嘴10位于清洗槽41的内部。并且,通过cpu11而对阀驱动部23进行控制,在第一切换阀35的第二端口35b和共用端口35c连通的状态下,通过cpu11而对泵驱动部22进行控制,向吸引方向驱动吸引泵37。从而,当吸引泵37内成为负压时,从清洗液瓶36向吸引泵37吸引规定量的清洗液。

接着,通过cpu11而对阀驱动部23进行控制,使第一切换阀35的第一端口35a和共用端口35c连通,打开第三开闭阀44c,并打开第一开闭阀44a及第二开闭阀44b的任一个开闭阀,打开第四开闭阀44d,并且第二切换阀47使空气泵48的吸引端口48a和吸排切替瓶43的第三端口43c连通,第三切换阀49使空气泵48的排气端口48b和大气连通。在该状态下,通过cpu11而对泵驱动部22进行控制,并驱动空气泵48,且向吐出方向驱动吸引泵37。从而,收纳在吸引泵37的内部的清洗液通过包括喷嘴10的检体的流路而从喷嘴10吐出到清洗槽41的内部。此时,通过空气泵48而对吸排切替瓶43的内部进行吸引,因此吐出到清洗槽41的内部的清洗液通过负压而吸引到吸排切替瓶43的内部。并且,在从喷嘴10吐出到清洗槽41的清洗液的一部分从喷嘴10的前端到达第一排出口42a或第二排出口42b为止的期间,对喷嘴10的外壁进行清洗。

之后,通过cpu11而对阀驱动部23进行控制,打开第四开闭阀44d,并打开第一开闭阀44a、第二开闭阀44b、第三开闭阀44c,并且第二切换阀47使空气泵48的吸引端口48a与大气连通,第三切换阀49使空气泵48的排气端口48b与吸排切替瓶43的第三端口43c连通。此时,空气泵48被驱动,因此空气被送入吸排切替瓶43的内部,吸排切替瓶43内成为正圧。从而,吸排切替瓶43的内部的清洗液从第二端口43b被挤出,作为废液而吐出到废液槽45。这样,通过清洗液而对喷嘴10的内部及外壁进行清洗。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清洗喷嘴10时,根据在检体的采集中喷嘴10的外壁与检体接触的范围(以下,称为接触范围)而变更清洗喷嘴10的外壁的范围。此时,作为排出清洗液的排出口,通过cpu11而选择第一排出口42a及第二排出口42b中的任一个排出口。并且,在选择了第一排出口42a的情况下,打开第一开闭阀44a,并关闭第二开闭阀44b。另外,在选择了第二排出口42b的情况下,关闭第一开闭阀44a,打开第二开闭阀44b。

在此,即便在检体容器内喷嘴10下降相同的距离,但通过收纳在检体容器中的检体的量(也可以是液面高度),喷嘴10的接触范围发生改变。即,在采集检体时,在喷嘴10朝向检体容器下降的距离固定的情况下,检体的量越少(检体的液面越低),接触范围越小。这样,接触范围与检体的液面的高度对应地发生变化。另外,根据分析内容,既有采集位于表层的检体的情况,也有采集位于底层的检体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喷嘴10采集检体的位置(喷嘴高度)被调整,因此喷嘴10的移动距离(下降距离)发生改变。因此,即便收纳在检体容器内的检体的量相同,喷嘴10的接触范围也会发生变化。这样,通过检测检体量和/或采集检体时的喷嘴的移动距离而能够检测出喷嘴10的接触范围。

在喷嘴10配置在清洗槽41内的清洗时的位置的状态下,在喷嘴10的接触范围的上端部位于比第二排出口42b低的位置的情况下,即便从第二排出口42b排出清洗液,也能够对整个接触范围进行清洗。假设,在接触范围的上端部低于第二排出口42b,与从第二排出口42b到第一排出口42a为止的范围对应的喷嘴10的外壁不需要清洗的情况下,如果从第一排出口42a排出清洗液,则导致清洗液的浪费。并且,清洗液的液面到达第一排出口42a为止的时间比从喷嘴10吐出(供给)的清洗液的液面到达第二排出口42b为止的时间长,因此在从第一排出口42a排出清洗液的情况下,与使用第二排出口42b的情况相比,清洗时间更长。

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检体容器内的检体的液面的高度,由该检测値算出接触范围。并且,在喷嘴10配置在清洗槽41内的清洗位置时,在喷嘴10的接触范围为规定范围以下的情况下,从第二排出口42b排出清洗液,在喷嘴10的接触范围大于规定范围的情况下,从第一排出口42a排出清洗液。规定范围为从喷嘴10的前端起的范围,是在从第二排出口42b排出清洗液的情况下可进行清洗的范围。这样,根据接触范围的检测结果,决定从哪个排出口排出清洗液,控制连接到排出口的开闭阀。另外,在喷嘴10的接触范围的上端部未达到第二排出口42b的情况下(即,接触范围仅为低于第二排出口42b的范围的情况下),即便从第二排出口42b排出清洗液,也能够清洗整个接触范围,因此可以说喷嘴10的接触范围为规定范围以下。另外,在喷嘴10的接触范围达到第二排出口42b的情况下(即,在接触范围包括高于第二排出口42b的范围的情况下),即便从第二排出口42b排出清洗液,也无法清洗接触范围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说喷嘴10的接触范围比规定范围大。

由液面检测部24检测收纳在检体容器的检体的液面高度。并且,可以如下方式检测液面高度。另外,检体的液面的高度在从检体容器吸引检体时一并检测。例如,可将喷嘴10和壳体2考虑为电极,通过检测由喷嘴10与壳体2之间的介电常数构成的电容器的静电电容c的变化量而检测检体的液面高度。

在喷嘴10下降到检体容器内时,在检体进入检体容器内的情况下,当喷嘴10接触检体时,静电电容c发生变化。可由其变化量和检体容器及喷嘴10的位置关系来算出检体的液面高度。关于喷嘴10的位置,既可通过传感器来检测,也可基于致动器的动作时间、供给电力而推测。

另外,也可在不算出液面高度的情况下判断从第二排出口42b是否排出清洗液。例如,如果从静电电容发生变化的位置的喷嘴10的下降量小于阈值,则可判断为喷嘴10的接触范围的上端部位于比第二排出口42b低的位置处,因此从第二排出口42b排出清洗液即可。如果自静电电容发生变化的位置的喷嘴10的下降量为阈值以上,则可判断为喷嘴10的接触范围的上端部位于比第二排出口42b高的位置处,因此从第一排出口42a排出清洗液即可。

并且,除了喷嘴10之外,还将与喷嘴10相同程度的长度的金属管与喷嘴10一起下降到检体容器内,向喷嘴10与金属管之间施加电压。通过此时的喷嘴10与金属管之间的导电状态,能够算出检体的液面高度。

图5及图6是表示求出检体的液面高度的例子的图。如图5及图6所示,与喷嘴10平行地设有金属管91,喷嘴10及金属管91同步地下降到检体容器90内。金属管91由流过电流且不被检体腐蚀的材料构成。另外,在图5及图6所示的喷嘴10中设有绝缘体的前端部100和导体(例如,金属制)的主体部101。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喷嘴10的主体部101未达到液面92,因此即便向喷嘴10与金属管91之间施加电压,几乎不流过电流。另外,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在向喷嘴10与金属管之间施加电压的情况下,流过电流。可由其导电状态发生变化时的检体容器90及喷嘴10的位置关系来算出检体的液面高度。从而,控制部3由检体的液面高度算出接触范围,从而用作本发明中的检测部。

另外,在图5及图6所示的喷嘴10中,也可在不算出液面高度的情况下判断从第二排出口42b是否排出清洗液。例如,如果将前端部100的长度调节成第二排出口42b的高度,则在采集检体时检测到导电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喷嘴10的接触范围位于比第二排出口42b高的位置,因此从第一排出口42a排出清洗液即可。另外,在未检测到导电的情况下,可判断为喷嘴10的接触范围位于比第二排出口42b低的位置处,因此从第二排出口42b排出清洗液即可。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嘴10的清洗的流程的流程图。

本流程图是在结束检体的采集之后,即在需要清洗喷嘴10时通过控制部3来执行的。

在步骤s101中,喷嘴10移动到清洗槽41内。当结束喷嘴10的移动时,进入步骤s103。

在步骤s102中,算出接触范围。在从检体容器吸引到检体时,通过上述的方法来算出检体容器内的检体的液面高度及从液面高度起的喷嘴10的下降距离,并存储到ram13。从液面高度起的喷嘴10的下降距离相当于从喷嘴10的前端起的接触范围的距离。当取得接触范围时,进入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对第一切换阀35进行操作,使第一切换阀35的第二端口35b和共用端口35c连通。当结束第一切换阀35的操作时,进入步骤s104。

在步骤s104中,向吸引方向驱动吸引泵37。从而,从清洗液瓶36向吸引泵37吸引规定量的清洗液。另外,该规定量与接触范围对应地发生变化。即,接触范围越广,使规定量越多。向吸引泵37吸引规定量的清洗液之后,进入步骤s105。

在步骤s105中,判断喷嘴10的接触范围是否仅存在于比第二排出口42b低的范围。即,即便从第二排出口42b排出清洗液,判断是否能够清洗喷嘴10的整个接触范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具备余量的状态,在喷嘴10的接触范围比第二排出口42b低规定距离的情况下,从第二排出口42b排出清洗液。在步骤s105中判定为肯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6,另外,在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7。

在步骤s106中,关闭第一开闭阀44a,打开第二开闭阀44b。即,为了从第二排出口42b排出清洗液,使第二排出口42b和吸排切替瓶43连通。当结束步骤s106的处理时,进入步骤s108。

另外,在步骤s107中,打开第一开闭阀44a,关闭第二开闭阀44b。即,为了从第一排出口42a排出清洗液,使第一排出口42a和吸排切替瓶43连通。当结束步骤s107的处理时,进入步骤s108。

在步骤s108中,打开第三开闭阀44c,关闭第四开闭阀44d,通过操作第一切换阀35而使第一切换阀35的第一端口35a和共用端口35c连通,通过操作第二切换阀而使空气泵48的吸引端口48a和吸排切替瓶43的第三端口43c连通,通过操作第三切换阀49而使空气泵48的排气端口48b与大气连通。即,成为清洗液可通过喷嘴10的内部及外壁的状态。当结束步骤s108的处理时,进入步骤s109。

在步骤s109中,驱动空气泵48。当驱动空气泵48时,进入步骤s110,向吐出方向驱动吸引泵37。这样,通过驱动空气泵48及吸引泵37,从而收纳于吸引泵37的内部的清洗液通过包括喷嘴10的检体的流路而从喷嘴10吐出到清洗槽41的内部。进而,吐出到清洗槽41的内部的清洗液被吸引到吸排切替瓶43的内部。此时,对喷嘴10的接触范围进行清洗。当完成喷嘴10的清洗时,进入步骤s111。

在步骤s111中,关闭第一开闭阀44a、第二开闭阀44b、第三开闭阀44c,打开第四开闭阀44d,操作第二切换阀47而使空气泵48的吸引端口48a与大气连通,操作第三切换阀49而使空气泵48的排气端口48b与吸排切替瓶43的第三端口43c连通。从而,成为可将废液吐出到废液槽45的状态。在将废液全部收纳到废液槽45之后,进入步骤s112而停止空气泵48。这样,通过清洗液而对喷嘴10的内部及外壁进行清洗。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与喷嘴10的接触范围对应地调整清洗的范围,因此可节约清洗液并缩短清洗时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清洗槽41的第一排出口42a与第三排出口42c之间仅设置一个第二排出口42b,而与此代替地,可将第二排出口42b设置2个以上。并且,检测喷嘴10的接触范围,在从可清洗该接触范围的全部的第二排出口42b中,选择位于最低的位置的第二排出口42b而排出清洗液。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排出口42b设置在清洗槽41的中央附近,但不限于此,也可设置在其他的位置。例如,在可预测接触范围的情况下,也可在可清洗其可预测的接触范围的位置设置第二排出口42b。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图3所示的喷嘴清洗装置20而进行了说明,但清洗液的排出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可采用不使用吸排切替瓶43、空气泵48而从清洗槽41排出清洗液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