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布点工具及布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53297发布日期:2018-09-29 00:32阅读:24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热电偶布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电偶的布点工具,以及利用该热电偶布点工具进行布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在进行热环境风洞试验前,需要对汽车发动机舱、乘员仓等位置进行热电偶(热电偶是温度传感器的一种)布点,通过热电偶的温度测点采集车上表面温度、管道内部流体温度以及局部区域空气温度。现有的布点方法,一般是直接将热电偶接触点布置在被测位置,没有相应保护隔离措施。该方法存在的客观缺点是:(1)、影响温度采集数据的准确性;(2)、使用不方便,布点效率低。

通常试验过程中会有两种情况影响温度采集数据的准确性。第一种情况:汽车风洞环境模拟试验时会模拟行驶风速,热电偶布置在流场中,气流对热电偶产生晃动,气流扰动热电偶,温度测点会与非测量点物体产生接触,传递温度产生干涉,从而响温度采集的准确性。第二种情况:采集管道内部液体温度时,热电偶布置在管道内部与液体接触进行温度采集。试验时车辆发动模拟路面行驶,整个系统管道内部液体是循环流动,流动使管道内热电偶产生位移。热电偶温度测点与管壁接触,产生温度传递从而影响温度采集的准确性。究其原因,主要是热电偶的温度测点外露,造成与非测量点接触,从而影响温度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专用于热电偶的布点工具,通过该工具能使布设后的热电偶的温度测点被有效地隔离保护起来,避免温度测点与不必要的非测量点接触产生多余温度干涉,从而影响温度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并且温度测点成型快捷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布点的工作效率。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电偶布点工具,包括卷绕主杆和手柄,所述卷绕主杆的后端插入手柄内,卷绕主杆的前端开有轴向延伸的盲孔,所述盲孔的前端口部开有与主杆轴线平行并与盲孔相通的长条形的旋转缺槽,所述旋转缺槽的宽度w大于热电偶传导线的直径,盲孔的深度l1与旋转缺槽的长度l2之差大于热电偶前端温度测点的长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卷绕主杆采用不锈钢制成,主体为圆柱杆,圆柱杆的后端带有横截面为方形的防转段,所述手柄为木质手柄,在木质手柄上设置有与防转段匹配的防转孔,且防转段与防转孔过盈配合。采用木质手柄,提高握持的舒适度;木质手柄与卷绕主杆采用防转结构相连,能有效避免使用过程中木质手柄与卷绕主杆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所述卷绕主杆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或限位划痕,限位台阶或限位划痕位于盲孔后方2—3mm位置处。增加限位台阶或限位划痕,热电偶传导线沿卷绕主杆由前向后缠绕至限位台阶或限位划痕为止,操作更加方便准确。

更进一步,所述旋转缺槽的宽度w为1.5mm,长度l2为5mm,盲孔的深度l1与旋转缺槽的长度l2之差为7—10mm。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热电偶布点工具进行的热电偶布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热电偶前端温度测点插入卷绕主杆的盲孔内,直至热电偶前端温度测点与盲孔底部接触,此时热电偶前端温度测点完全置于盲孔内;

第二步,将热电偶靠近前端温度测点的传导线经旋转缺槽折弯到卷绕主杆外,使热电偶传导线与卷绕主杆成90°折弯后与卷绕主杆外径相切,一手压住热电偶传导线折弯相切的位置,保持与卷绕主杆外壁贴合,一手握住手柄转动数圈,使热电偶传导线沿卷绕主杆由前向后缠绕成螺旋段,直至螺旋段长度大于热电偶前端温度测点伸入盲孔内的长度;

第三步,由后向前推动热电偶的螺旋段,使热电偶从热电偶布点工具上退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卷绕主杆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或限位划痕,限位台阶或限位划痕位于盲孔后方2—3mm位置处,所述热电偶传导线沿卷绕主杆由前向后缠绕至限位台阶或限位划痕为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卷成形后的热电偶前端温度测点,被热电偶传导线围绕始终处于中心位置,避免数据采集时前端温度测点与非测量点接触产生多余温度干涉,对前端温度测点起到有效的隔离保护作用,从而保证温度采集的准确可靠性;且成型快捷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布点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热电偶布点工具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热电偶布点工具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卷绕主杆的放大图。

图4是卷成形后的热电偶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3所示,一种热电偶布点工具,主要由卷绕主杆1和手柄2两部分组成。

卷绕主杆1的后端插入手柄2内,设置手柄2,方便操作者握持。卷绕主杆1的前端开有轴向延伸的盲孔1a,盲孔1a的前端口部开有与主杆1轴线平行并与盲孔1a相通的长条形的旋转缺槽1b。旋转缺槽1b的宽度w大于热电偶传导线的直径,以确保热电偶传导线能经旋转缺槽1b穿出。盲孔1a的深度l1与旋转缺槽1b的长度l2之差大于热电偶前端温度测点的长度,以确保前端温度测点能完全置于盲孔1a内。

最好是,卷绕主杆1采用不锈钢制成,主体为圆柱杆,圆柱杆的后端带有横截面为方形的防转段1c。手柄2为木质手柄,在木质手柄上设置有与防转段1c匹配的防转孔2a,且防转段1c与防转孔2a过盈配合。

另外,卷绕主杆1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或限位划痕(图中未示出),限位台阶或限位划痕位于盲孔1a后方2—3mm位置处,热电偶传导线沿卷绕主杆1由前向后缠绕成的螺旋段,大约超过热电偶前端温度测点3圈为宜,便于精确控制热电偶传导线缠绕成的螺旋段的长度,确保对热电偶前端温度测点3最好的保护状态,同时又能避免螺旋段过长不便于布置,操作起来也更加方便。

最好是,旋转缺槽1b的宽度w为1.5mm,长度l2为5mm,盲孔1a的深度l1与旋转缺槽1b的长度l2之差为7—10mm为宜,但不限于此。

利用上述的热电偶布点工具进行的热电偶布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热电偶前端温度测点插入卷绕主杆1的盲孔1a内,直至热电偶前端温度测点与盲孔1a底部接触,此时热电偶前端温度测点完全置于盲孔1a内。

第二步,将热电偶靠近前端温度测点的传导线经旋转缺槽1b折弯到卷绕主杆1外,使热电偶传导线与卷绕主杆1成90°折弯后与卷绕主杆1外径相切,一手压住热电偶传导线折弯相切的位置,保持与卷绕主杆1外壁贴合,一手握住手柄2转动数圈,使热电偶传导线沿卷绕主杆1由前向后缠绕成螺旋段,直至螺旋段长度大于热电偶前端温度测点伸入盲孔1a内的长度。

第三步,由后向前推动热电偶的螺旋段,使热电偶从热电偶布点工具上退出。

最好是,卷绕主杆1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或限位划痕,限位台阶或限位划痕位于盲孔1a后方2—3mm位置处,热电偶传导线沿卷绕主杆1由前向后缠绕至限位台阶或限位划痕为止。

如图4所示,被卷成形后的热电偶的前端温度测点a,被热电偶的传导线b围绕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对前端温度测点a起到有效的隔离保护作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偶布点工具,包括卷绕主杆和手柄,所述卷绕主杆的后端插入手柄内,卷绕主杆的前端开有轴向延伸的盲孔,所述盲孔的前端口部开有与主杆轴线平行并与盲孔相通的长条形的旋转缺槽,所述旋转缺槽的宽度W大于热电偶传导线的直径,盲孔的深度L1与旋转缺槽的长度L2之差大于热电偶前端温度测点的长度。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热电偶布点工具进行的热电偶布点方法。通过该工具能使布设后的热电偶的温度测点被有效地隔离保护起来,避免温度测点与不必要的非测量点接触产生多余温度干涉,从而影响温度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并且温度测点成型快捷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布点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欧川云;周舟;王勇;石锋;周龙;夏春波;谭文林;曾祥懿;曾翌;王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8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