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温和性评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78155发布日期:2019-01-02 23:49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温和性(或皮肤损伤性)的评估方法。本发明评估方法可有效地对所述化合物的温和性(皮肤损伤性)进行定量描述。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日化产品日益进入人们的生活。一部分日化产品(例如洁肤类产品等)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皮肤;另一部分日化产品(例如洗洁精、洗衣粉等)在使用时不可避免地会与人们的皮肤接触。

例如洁肤类产品早已成为日常生活必备产品。洁肤类产品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表面活性剂去除附着在皮肤上的油脂、脏污等。在洁肤类产品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对赃物及油脂进行溶解,从而帮助清洁。然而,重复的清洁过程可能会造成皮肤紧绷、干燥、角质层屏障功能破坏、发红、刺激、发痒等不适症状。

这些不适症状表征了产品对于皮肤而言是否温和,即是否对皮肤有刺激性,是否可能损伤皮肤。因此产品的温和性在日化产品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研发、生产日化产品时,需要对日化产品是否会损伤皮肤进行评估,该评估也称为温和性评估。目前,日化产品的温和性评估方法分为生物体外实验方法和生物体实验方法,其中生物体实验方法可分为动物实验方法和人体实验方法。

生物体外实验方法包括玉米醇溶蛋白溶解实验、脂质溶解/提取实验、脂质体溶解实验、鸡胚尿囊膜实验、红细胞溶血实验和中性红摄取实验等方法。生物体外实验方法简单易操作,可大批量进行,但其得到的结果与人体实际使用反应的情况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很好地表征实际使用时的状况。另外,还存在对于同样两种清洁类产品或表面活性剂用不同的生物体外实验方法评估,得到的温和性趋势可能不一致的问题。

动物实验方法包括动物皮肤刺激评价法和家兔眼刺激评价法,其可操作性强,实验结果一般通过肉眼观察来进行判断。虽然可以比较直观地观察到实验结果,但因此存在评分标准主观性强、实验室间检测结果重复性差的问题。而且,动物与人体在生物种属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动物实验不能完全表征在人体中的实际使用状况。另外,随着社会对道德要求的提高,动物实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谴责,并在一些国家中受到限制。

人体实验法根据最终的评价方式可分为专家评分法、仪器测试法和消费者自我感知法;根据清洁强度可以分为斑贴实验法、强化清洁法和普通使用法;根据测试部位可分为手肘清洁法、手前臂清洁法、半脸清洁法和手部清洁法。人体实验方法更接近消费者实际使用后的感觉和认知,但实验结果受测试部位及受试者招募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并且难以大批量进行评估。目前存在人体实验方法得到的评估参数众多,每个参数仅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其温和性的问题,无法综合表征洁肤类产品或表面活性剂的温和特性。方云等的“表面活性剂的安全性和温和性”(《日用化学工业》1998年第6期)概述了表面活性剂的安全性和温和性、相应的评价方法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安全性和温和性的关系。

陆光崇的“温和型表面活性剂”(《日用化学工业》1997年第6期)论述了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及其评定方法。作者认为“同样的化学结构,因为生产厂家、工艺路线和其原料的不同,其刺激性试验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所以文献提供的数据及资料仅作为参考,而在选用时必须进行慎重而仔细的评价”。该文附表给出了一些表面活性剂的刺激程度:

表1一些表面活性剂的刺激强度

cn101257847a公开了一种评价紫外光引起的皮肤损伤程度和皮肤生理衰老程度的方法,其中采用了主成分分析(pca)、simca或knn的统计学方法。但该方法并不能用于评价化合物的温和刺激性。

cn108074644a公开了一种基于皮肤测量的平和体质评估方法,其中采用皮肤检测仪器对用户的皮肤状况进行测试,获得表征皮肤状态的多项生理指标,再根据各项生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生成主成分分析模型。它采用的所述生理指标包括脸颊水分含量平均值、脸颊水分散失量、脸颊油脂、脸颊mi平均值、脸颊ei平均值、脸颊l值、脸颊a值、脸颊b值、脸颊ita值、脸颊光泽的平均值、脸颊弹性r2、脸颊弹性r5、脸颊弹性r7、脸颊ph值、脸颊平均值ra、脸颊平均值rz、脸颊平均值rp、面部皮肤血液灌注量、po2平均值、pco2平均值、红外脸颊平均值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虽然该方法能通过上述生理指标对用户是否属于平和体质进行判断,但是上述方法并不适合对化合物的温和性评估。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化合物温和性的评价方法,该方法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能更精确反映化合物的温和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温和性的评估方法,包括:

使用皮肤检测仪器对在皮肤上使用化合物前后的受试者的皮肤状况进行测试,获得在皮肤上使用化合物前后的表征皮肤状态的生理指标参数;

将生理指标参数的差值代入由判别分析法而得的皮肤损伤因子函数,得到皮肤损伤因子值,其中,生理指标参数的差值=在皮肤上使用化合物后的生理指标参数-在皮肤上使用化合物前的生理指标参数;

基于皮肤损伤因子值,判断化合物温和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合物温和性的评价方法,该方法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能更精确反映化合物的温和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本发明方法在评价化合物温和性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出了皮肤损伤因子(sdi,skindamageindex)这一概念,发现本发明的皮肤损伤因子能够灵敏地区分各类化合物的温和性,从而为根据应用领域筛选温和性不同的化合物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发明人对皮肤受化合物影响的生理机制进行研究,选择多个皮肤生理参数,通过仪器的测试,确定使用化合物前后的这些皮肤生理参数的差值后,采用判别分析的统计学方法,检验这些皮肤生理参数的判别效果,得出检验显著水平良好的皮肤生理参数及其权重,从而得出皮肤损伤因子函数。通过皮肤损伤因子函数,可以定量地评估化合物温和性。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原理而完成的发明,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评估化合物温和性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本发明的评估化合物温和性的方法在筛选化合物中的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评估方法进行说明。

含表面活性剂的化合物是否对皮肤温和主要取决于其中所用的表面活性剂及清洁条件。含表面活性剂的化合物对皮肤造成损伤的机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反应性:指含表面活性剂的化合物吸附角质层中的蛋白质,导致蛋白质变性。如果吸附的是皮肤屏障相关的蛋白,则这些蛋白质的变性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的下降。

(2)渗入性:指含表面活性剂的化合物经皮渗透的能力,该能力被认为是引发皮肤各种炎症的原因之一。经皮渗透后的含表面活性剂的化合物与角质层中的蛋白结合,会导致蛋白的暂时性卷曲,而蛋白质的卷曲促进了化合物中的表面活性剂向皮肤的更深层次渗入,渗入进皮肤的表面活性剂改变了皮肤的原始结构状态和相邻分子间的相容性,从而引发接触性皮炎、真皮皮炎,造成皮肤刺激作用甚至引起过敏反应,使皮肤上出现刺激和发痒现象。

(3)溶出性:指含表面活性剂的化合物对皮肤本身的保湿成分(如天然保湿因子nmf)、细胞间脂质及角质层中游离氨基酸和脂肪的溶出程度。这些保湿成分的过度溶出将破坏皮肤油脂和表层,使皮肤保水能力下降,引起皮屑脱落,从而造成皮肤紧绷、刺痛和干燥感。更有甚者会对角质层中的细胞有溶解作用。

从以上机理出发,发明人采用以下皮肤生理指标作为评估的参数:

(1)皮肤水合度(简称“水合度”)代表皮肤含水量的多少,水合度越高皮肤含水量越多。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选择corneometercm825来测定皮肤水合度。

(2)鳞屑度(简称“sesc”)代表皮肤干燥度,sesc越大,皮肤越干燥。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选择visioscanvc98来测定鳞屑度。

(3)皮肤ph值(简称“ph”)代表皮肤表面酸碱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选择skin-ph-meterph905来测定皮肤ph值。

(4)皮肤屏障功能也称为经表皮水分流失(transepidermalwaterloss,简称“tewl”),是指通过扩散和蒸发过程而通过表皮从身体内部进入到周围大气中的水分流失。人体的tewl也被称为不可感知的水分流失,因为它是生物体几乎没有生理控制的过程。在本发明中,使用biox公司aquaflux来测定tewl值。

(5)皮肤紧绷度(简称“r0”)代表皮肤在负压条件下被拉起的最大高度,r0越小皮肤越紧绷。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用仪器cutometermpa580测得的r0参数来表征皮肤紧绷度。

本发明中,术语“化合物”是指单一化合物或两种以上化合物的组合。

本发明所评价的化合物可以是任何在使用中可能与人体皮肤接触的化合物。可以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皮肤的化合物,也可以是在使用时与人们的皮肤发生接触的化合物。

作为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皮肤的化合物,可例举用于清洁皮肤的洁肤类产品,如洗面奶、洁面泡沫、洁面皂、沐浴露、洗发水、洁面凝胶、卸妆油、卸妆水等(包括将化合物浸透于无纺布等基材中而成的片状物品,以擦去彩妆污垢或者皮脂污垢)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成分。

作为在使用时与人们的皮肤发生接触的化合物,可例举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洗碗粉、洗碗盐、家用清洁剂、油污去除剂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成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化合物是表面活性剂。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实施例1皮肤损伤因子函数的建立

(1)志愿者选取:选取40名手前臂部位无明显疤痕、无明显干燥脱屑及色素沉着的22~50岁健康女性作为受试者。

(2)受试物选取:选择3种具有代表性的表面活性剂作为受试物:十四酸钾(皂基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k1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月桂酰谷氨酸钠(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配制成12重量%的溶液浓度,并以清水作为对照。

(3)描点及分组:对手前臂部位进行描点和分组,每个志愿者描点面积为2×4cm2,实验共分4组:清水组、十四酸钾组、十二烷基硫酸钠组和月桂酰谷氨酸钠组。

(4)测定皮肤生理参数基础值:用清水清洁受试者手前臂,使受试者在恒温恒湿室内静坐30分钟后,分别用以下仪器对受试者手前臂进行测试。

[表1]

(5)采用受试物对皮肤进行清洁:共清洁皮肤10次,分三天进行,前两天每天4次,最后一天2次,每次间隔1.5h;每次清洁时间为2分钟,清洁后冲洗时间为30s。

(6)测定使用受试物后的皮肤生理参数值:在最后一次清洁后间隔1h,在恒温恒湿室内平衡30分钟后,再次用表1中的仪器测试手前臂部位的皮肤水合度、鳞屑度sesc、皮肤ph、皮肤屏障功能(tewl)及皮肤紧绷度(r0)。

然后,计算各皮肤生理参数的差值δ水合度、δsesc、δph、δtewl、δr0,其中δ水合度、δsesc、δtewl、δph、和δr0分别表示在皮肤上使用受试物后的皮肤水合度、鳞屑度、皮肤屏障功能、皮肤ph值、皮肤紧绷度减去皮肤生理参数基础值中的皮肤水合度、鳞屑度、皮肤屏障功能、皮肤ph值、皮肤紧绷度后得到的差值。

(7)建立皮肤损伤因子(sdi)函数:以不同类别的受试物作为因变量,以δ水合度、δsesc、δph、δtewl、δr0为自变量,通过判别分析方法建立皮肤损伤因子函数;建立的皮肤损伤因子公式为:

sdi=-2.841-0.119×δ水合度+1.231×δsesc+0.037×δtewl+0.603×δph-6.621×δr0

清洗前后各参数差值示于表2。

[表2]

实施例2使用皮肤损伤因子函数评估两种不同受试物

(1)志愿者选取:选取30名手前臂部位无明显疤痕、无明显干燥脱屑及色素沉着的22~50岁健康女性作为受试者。

(2)受试物选取:选择经体外实验方法证实在温和性上存在差异的烷基葡糖苷和月桂醇醚硫酸酯钠作为受试物,配制成12重量%的溶液浓度,并以清水作为对照。

(3)描点及分组:对手前臂部位进行描点和分组,每个志愿者描点面积为2×4cm2,实验共分3组:清水组、烷基葡糖苷组和月桂醇醚硫酸酯钠组。

(4)测定皮肤生理参数基础值:用清水清洁受试者手前臂,使受试者在恒温恒湿室内静坐30分钟后,分别使用表1中记载的仪器对受试者手前臂进行测试。

(5)采用受试物对皮肤进行清洁:共清洁皮肤10次,分三天进行,前两天每天4次,最后一天2次,每次间隔1.5h;每次清洁时间为2分钟,清洁后冲洗时间为30s。

(6)测定使用受试物后的皮肤生理参数值:在最后一次清洁后间隔1h,在恒温恒湿室内平衡30分钟后,再次用表1中的仪器测试手前臂部位的皮肤水合度、鳞屑度sesc、皮肤ph、皮肤屏障功能(tewl)及皮肤紧绷度(r0)。

然后,计算各皮肤生理参数的差值δ水合度、δsesc、δph、δtewl、δr0。

(7)将各皮肤生理参数的差值代入实施例1所得的皮肤损伤因子函数中,计算两种受试物的sdi值,结果示于表3。

[表3]烷基葡糖苷和月桂醇醚硫酸酯钠皮肤损伤因子(sdi)值(x±sd)(n=20)

由表3可知,烷基葡糖苷与月桂醇醚硫酸酯钠的sdi值有显著的差异。

另外,事先用本领域公知的体外实验方法玉米醇溶蛋白溶解实验及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来测定使用的受试物,发现烷基葡糖苷(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温和性优于月桂醇醚硫酸酯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实施例2中,采用实施例1所得的皮肤损伤因子函数来评估烷基葡糖苷和月桂醇醚硫酸酯钠的温和性,证实了该方法能够区分温和性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且烷基葡糖苷的温和性优于月桂醇醚硫酸酯钠,这与体外方法得到的结论一致。

实施例3皮肤损伤因子值在区分化合物的温和性方面的灵敏度

在实施例3中,选择通常被认为十分温和的化合物(哈罗闪婴儿温和洗发沐浴乳),将其的sdi值与清水的sdi值进行比较,证明了皮肤损伤因子函数能够将十分温和的化合物与清水区别开,具备较高的灵敏度。

(1)志愿者选取:选取20名手前臂部位无明显疤痕、无明显干燥脱屑及色素沉着的22~50岁健康女性作为受试者。

(2)受试物选取:选择哈罗闪婴儿温和洗发沐浴乳作为受试物,并以清水作为对照。

(3)描点及分组:对手前臂部位进行描点和分组,每个志愿者描点面积为2×4cm2,实验共分2组:清水组、哈罗闪组。

(4)测定皮肤生理参数基础值:用清水清洁受试者手前臂,使受试者在恒温恒湿室内静坐30分钟后,分别使用表1中记载的仪器对受试者手前臂进行测试。

(5)采用受试物对皮肤进行清洁:共清洁皮肤10次,分三天进行,前两天每天4次,最后一天2次,每次间隔1.5h;每次清洁时间为2分钟,清洁后冲洗时间为30s。

(6)测定使用受试物后的皮肤生理参数值:在最后一次清洁后间隔1h,在恒温恒湿室内平衡30分钟后,再次用表1中的仪器测试手前臂部位的皮肤水合度、鳞屑度sesc、皮肤ph、皮肤屏障功能(tewl)及皮肤紧绷度(r0)。

然后,计算各皮肤生理参数的差值δ水合度、δsesc、δph、δtewl、δr0。

(7)将各皮肤生理参数的差值代入实施例1所得的皮肤损伤因子函数中,计算受试物和清水的sdi值,结果示于表4。

[表4]

由表4可知,如果仅采用单个皮肤生理参数的变化(δ水合度、δsesc、δtewl、δph及δr0)来比较哈罗闪婴儿温和洗发沐浴乳和清水,则难以将两者区分开。具体而言,如果分别单独比较哈罗闪婴儿温和洗发沐浴乳和清水的δsesc、δph、δr0,则将发现难以将哈罗闪婴儿温和洗发沐浴乳和清水明显区分开;如果分别单独比较哈罗闪婴儿温和洗发沐浴乳和清水的δ水合度和δtewl,则将发现δ水合度和δtewl均值的差异度虽然大于sdi,但这两个参数的标准偏差相对于其均值更大,难以将其单独用于区分哈罗闪婴儿温和洗发沐浴乳和清水。

但在将δ水合度、δsesc、δtewl、δph及δr0代入实施例1所得的皮肤损伤因子函数中、得到sdi值后,能够得到有明显区分度的两个sdi值,且哈罗闪婴儿温和洗发沐浴乳的sdi值大于清水的sdi值,说明哈罗闪婴儿温和洗发沐浴乳的温和性比清水差。

通过表4,发现对于温和度比较接近的化合物,在利用单个皮肤生理参数无法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的情况下,如果采用皮肤损伤因子函数则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因此本研究的皮肤损伤因子函数在评价产品温和性方面更灵敏,适于温和型化合物、尤其是温和性洁肤类产品的开发。

根据以上实施例,证实了本发明通过判别分析函数来有效地对含表面活性剂的化合物温和性进行定量描述,从而评估化合物温和性,所使用的生理指标参数通过仪器客观测试得到,因此能够定量地得到最终的评估指标,并且与传统的人体评估方法相比,该评估指标更客观、更全面、更灵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