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事件实时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9391发布日期:2019-01-19 00:1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污染事件实时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特别涉及一种污染事件实时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

按照监测对象,环境监测分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两种。其中污染源监测主要是用环境监测手段确定污染物的排放来源、排放浓度、污染物种类等。污染物种类一般包括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以及voc等。

当前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单机监测方式来监测污染源,没有实现大范围内的联网监测,实时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事件实时报警系统,它能对监测地点的气体污染源含量数据进行储存并经及时对比分析后发布报警信息。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染事件实时报警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在预定地点设置站点,由站点完成对应区域内污染源含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s2设置与站点连通的中心计算机,中心计算机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储存分析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以及中央处理器模块;s3中央处理器模块按照预订频次激活信息采集模块,由信息采集模块接收各站点传输过来的信息;s4信息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储存分析模块;s5储存分析模块存储监测数据并将数据与阈值对比分析,自动识别哪些数据序列构成污染源事件的发生和结束,并将结果发送至显示模块;s6显示模块显示所有结果且联通报警模块;s7报警模块发布报警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站点能对环境中气体污染源含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中心计算机,由中心计算机对比分析,当出现某项污染源含量超标时,报警模块能及时的将报警信息展示给监控人员,使得空气中气体污染源含量超标时能及时发现,便于及时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处理,保护环境。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中心计算机还包括设置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污染源含量阈值进行调整时,可以通过设置模块进行更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中心计算机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计算机获取了报警信息后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手机端,使得监控室外的监控人员也能获取报警信息,使用更为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报警模块在发布报警信息时会同步激活储存分析模块对报警信息进行储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后期监控人员对报警信息进行查看,分析事件频发地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方便的观察报警信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手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时观察报警信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机具有震动或响铃的提醒功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突发性事件时可以及时为监控人员提供消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污染事件实时报警系统能及时的将报警信息展示给监控人员,使得空气中气体污染源含量超标时能及时发现,便于及时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处理,保护环境;

2、通过设置模块,方便后期对阈值进行调整;

3、通过设置无线通讯模块,方便监控室外的监控人员获取报警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体现监测数据传输的流程图;

图2是体现站点的系统框图;

图3是体现中心计算机组成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污染事件实时报警系统,参照图1,污染源监测系统的组建中,首先要设定站点,站点一般设置在工业源、工地、交通源、散煤、基础网络以及voc等重要场地。站点监测到的数据先发送至调制解调器,由调制解调器转换成可传输的载波信号,传入公众电话交换网,由公众电话交换网转送后,再由调制解调器将电气信号转变成通用数据格式,供中心计算机使用。

参照图2,站点由前端传感器、微处理器、预处理机组成,该部分从控制的角度讲也可以称作下位机,放在户外,而中心计算机则可以称为上位机,放在控制室内。

前端传感器主要包括颗粒物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臭氧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以及voc传感器。前端传感器负责把外界污染物含量信号转化成处理电路可以接受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微处理器直接与各个前端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连接,负责把信号采集出来,并做初步处理,如滤波、分类等。微处理器得出的数据传输给预处理机进行处理。预处理机与微处理器相连,并通过调制解调器与中心计算机通信。它从微处理器那里得到污染要素的原始数据并做初步处理,处理且储存后,将处理的结果传输给中心计算机,由中心计算机进行处理、显示、储存和发布。

参照图3,中心计算机是一台专用的污染源监测数据处理计算机,其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储存分析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设置模块以及中央处理器模块。信息采集模块负责采集预处理机整合后的数据;储存分析模块将各污染源含量数据与阈值对比分析并储存;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对比后的各项数据;数据出现异常时,报警模块提供报警指示;同时储存分析模块储存一次异常信息;设置模块用于人工对报警模块中的阈值进行更新设定;中央处理器模块用于管理控制各模块。中心计算机还可以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采用gsm、gprs、3g、4g、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中心计算机获取的报警信息还可以经由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移动手机网络。

本实施例中,手机端获得报警信息的过程如下:首先,s1在预定地点设置站点,由站点完成对应区域内污染源含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s2设置与站点连通的中心计算机,中心计算机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储存分析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设置模块以及中央处理器模块;s3中央处理器模块按照预订频次激活信息采集模块,由信息采集模块接收各站点传输过来的信息;s4信息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储存分析模块;s5储存分析模块存储监测数据并将数据与阈值对比分析,自动识别哪些数据序列构成污染源事件的发生和结束,并将结果发送至显示模块;s6显示模块显示所有对比数据且联通报警模块;s7报警模块激活显示模块中部分区域用于显示报警信息并同时激活无线通讯模块,由无线通讯模块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移动手机网络。当阈值需要调整时,可以通过设置模块进行设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事件实时报警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S1在预定地点设置站点,由站点完成对应区域内污染源含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S2设置与站点连通的中心计算机,中心计算机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储存分析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以及中央处理器模块;S3中央处理器模块按照预订频次激活信息采集模块,由信息采集模块接收各站点传输过来的信息;S4信息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储存分析模块;S5储存分析模块存储监测数据并将数据与阈值对比分析,自动识别哪些数据序列构成污染源事件的发生和结束,并将结果发送至显示模块;S6显示模块显示所有结果且联通报警模块;S7报警模块发布报警信息。本发明解决了环境中气体污染源含量超标无法及时发现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管祖光;高飞;贾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泛测(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0
技术公布日:2019.0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