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油站试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9202发布日期:2019-01-05 09:13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稀油站试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设备,尤其是一种能自定进行试验并输出试验结果的稀油站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稀油站是稀油循环润滑系统的心脏,作用为将润滑油液强制地压送到机器摩擦部位。主要用于冶金、矿山、水泥等机械设备的动静压或滑履轴承的集中润滑系统中,通常安装在机器附近的地下油库或地坑中。

稀油站由油箱、油泵装置、过滤器(双筒网片式过滤器和磁性过滤器)、列管式油冷却器以及电控箱、仪表盘、管道、阀门等组成。工作时,油液由齿轮泵从油箱吸出,经单向阀、双筒网片式滤油器、列管式油冷却器被直接送到设备的润滑部位,使相对运动部位得到润滑,并带走运动时磨损的金属微粒,再经过磁性过滤器,去处除带磁性的铁屑及磨料,回到油箱,形成稀油循环润滑系统。油站的最高工作压力为0.4mpa,最低工作压力为0.1mpa,根据润滑部位的要求,通过调节安全阀确定使用压力。当油站的工作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打开,多余的油液即流回油箱。稀油站作为润滑系统的心脏其自身的性能和可靠性是润滑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因此需要在稀油站投入使用前对其进行试验检测。

现有的稀油站试验主要是通过人工方式来实现,试验稀油站的压力、流量及温升,同时还要试验稀油站工作时的油品清洁度。试验的参数都需要有记录,便于用户查询等。但是稀油站测试需要持续运行至少4个小时,人工测试耗时太长,因此会缩短试验的时间,此时又可能造成稀油站的试验数据错误,无法真实反应稀油站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稀油站通过人工的方式来进行试验,耗时长,试验数据容易错误的缺陷,提供一种稀油站试验系统,通过配置外接装置,建立稀油站工作回路,由外接装置对稀油站进行试验并获得试验参数,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化,满足稀油站足量试验时间,试验结果真实准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稀油站试验系统,包括一个用于支撑待试验稀油站的试车台底架、给稀油站供油的供油系统、与稀油站形成外部回路的外接试验装置及控制中心。试车台底座用于支撑稀油站,同时承接试验过程中油液的渗泄、试验完毕后稀油站内部油箱及管道中的剩余油液;供油系统在试验之前给待试验稀油站的内部油箱进行供油,如果是自身不带油箱的板式油站,则供油系统作为试验用的油箱纳入到试验循环中;外接试验装置与待试验稀油站形成外部回路,通过试验中油液的循环,这些外接试验装置对稀油站的各种参数进行测试,主要测试压力、流量、温升等参数,控制中心对整个系统进行自动控制,显示、记录各种测试数据,并把用户要求的参数发送至大型显示屏,显示屏位于试验台旁边,用户来验收时可以直观看出各项参数,并由电脑直接记录,绘出性能曲线,现场打印报告;整个系统能对稀油站自动进行试验,试验方便,连续试验时间按规程是不低于4小时,可持续性好,在额定要求下运行0.5/1.0/2.0/4.0小时时电机的温升、电流,机组的噪音以及稀油站内泵切换的时间差等参数,试验结果真实可靠。

作为优选,外接试验装置通过辅助软管与待试验稀油站进油口和出油口相接,外接试验装置包括串接在外部回路上的流量计、压力表和温度表,外接装置与供油之间接有控制阀门。外接试验装置根据试验需要的参数进行选择,通过控制阀门即可控制外接试验装置是否参与整个油液循环。

作为优选,流量计分为两个,一个大流量计和一个小流量计,两流量计相互并联,每个流量计的前后均连接有切断阀。选配两个流量计,主要是为了扩大试验的稀油站的规格,并使得试验精度提高,小流量计的检测范围一般为20-400升每分钟,大流量计的检测范围一般为200-1500升每分钟。

作为优选,外部回路上还接有颗粒计数仪。颗粒计数仪在线检测循环油液的清洁度,看清洁度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进而可以知道稀油站运行是否会对油液产生污染。

作为优选,外部回路与供油系统之间连接切断阀,切断阀接稀油站的进油口一端。根据待试验稀油站的类型,供油系统是否要纳入到油液循环中,通过切断阀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供油系统包括油箱,油箱分为主油箱和副油箱,主油箱连接有供油泵并通过供油泵给待试验稀油站供油,供油泵还与副油箱相连,主油箱还直接与外部回路相接作为待试验稀油站泄油。主油箱的容量会大于副油箱的容量,平常使用这个主油箱的油来试验,当主油箱的油不够时,从其他地方取油,主油箱还要承担待试验稀油站本身不带油箱时的测试任务,主油箱和副油箱两个配合使用,以延长油液的使用寿命和换油量,从而节约成本,试验完成后,油液返回主油箱;根据需要,供油泵可以有多个取油方向。

作为优选,主油箱与外部回路之间还连接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主要是为了对油液进行加热,尤其是冬天油温较低时,通过加热装置对油液进行升温,节约试验时间,并使得试验的油液符合正常工作时的温度;润滑油的最佳性能是在40℃左右,因此将油液温度尽量控制在40℃时进行试验。

作为优选,试车台底架包括相互连接的集油盘、精细滤油车,精细滤油车与副油箱相连,集油盘与供油泵相连。

作为优选,待试验稀油站连接有控制柜,控制柜与本系统的控制中心相连。

作为优选,外部回路与供油系统之间连接有差压变送器。差压变送器一是用于检测油站的总压降,二是检测外部管路的连接正确与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外接试验装置与待试验稀油站形成外部回路,通过试验中油液的循环,这些外接试验装置对稀油站的各种参数进行测试,主要测试压力、流量、温升等参数,控制中心对整个系统进行自动控制,显示、记录各种测试数据,并把用户要求的参数发送至大型显示屏,显示屏位于试验台旁边,用户来验收时可以直观看出各项参数,并由电脑直接记录,绘出性能曲线,现场打印报告,试验方便,试验结果真实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中:1、集油盘,2、集油槽,3、精细滤油车,4、供油泵,5、主油箱,6、副油箱,7、加热器,8、控制中心,9、颗粒计数仪,10、流量计,11、稀油站控制柜,12、出油口,13、进油口,14、稀油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稀油站试验系统(参见图1),包括一个用于支撑待试验稀油站的试车台底架、给稀油站供油的供油系统、与稀油站形成外部回路的外接试验装置及控制中心8。

试车台底架包括集油盘1、精细滤油车3,集油盘呈倾斜状,集油盘的最低处连接有集油槽2,集油槽侧边连接有液位变送器,集油槽与精细滤油车相连。

外接试验装置通过辅助软管与待试验稀油站进油口13和出油口12相接,外接试验装置包括串接在外部回路上的流量计10、压力表和温度表,外接装置与供油之间接有控制阀门。压力表采用压力变送器pt和机械压力表pg,温度表采用温度变送器tt和普通温度表tg。流量计分为两个,一个大流量计和一个小流量计,两流量计相互并联,每个流量计的前后均连接有切断阀。小流量计的检测范围为20-400升每分钟,大流量计的检测范围为200-1500升每分钟。外接试验装置还包括有颗粒计数仪9,颗粒计数仪与流量计形成并联连接。连接进油口的辅助软管上连接有控制阀门和机械压力表pg及温度变送器tt,连接出油口的辅助软管上连接有控制阀门和压力变送器pt和机械压力表pg,压力变送器与控制中心相连。

供油系统包括油箱和供油泵4,油箱分为主油箱5和副油箱6,主油箱通过供油泵给待试验稀油站14供油,供油泵与进油口相连,供油泵采用螺杆泵,供油泵还连接副油箱和集油槽并形成三种供油方式。精细滤油车与副油箱相连。连接进油口的辅助软管还与主油箱和副油箱相连形成泄油回路,连接主油箱的泄油回路上并接有加热器7,加热器两端连接有控制阀,连接进油口的辅助软管与供油系统之间连接有控制阀门。连接出油口的辅助软管与供油泵之间连接有差压变送器pdt。

颗粒计数仪、集油槽的液位变送器lt、供油泵电机精细滤油车电机、差压变送器、供油回路上的压力变送器pt均与控制中心相连。控制中心的电源采用交流和直流,适应范围从110v-660v,且能按照110kw或55kw或2kw的功率运行。

本试验中的稀油站14内部带有循环用的内部油箱,试验时,首先通过供油泵经连接进油口的辅助软管向内部油箱供油,供油到合适液位,供油泵与辅助软管之间的控制阀门关闭,外接试验装置通过两辅助软管与稀油站形成外部循环回路。启动稀油站,控制中心通过外接试验装置获得压力、流量、温升和清洁度等参数,显示、记录各种测试数据,并把用户要求的参数发送至大型显示屏,显示屏位于试验台旁边,用户来验收时可以直观看出各项参数,并由电脑直接记录,绘出性能曲线,现场打印报告。试验结束后,排油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由待试验稀油站的油泵通过外部管路将油打入主油箱,剩余部分(油泵抽不了的)泄入集油盘;二是通过油箱排污口直接泄入集油盘,集油槽经精细滤油车排向副油箱。供油泵与主油箱之间还连接供油管路,通过供油泵平衡主油箱和副油箱的液位。

实施例2:一种稀油站试验系统,用户要求油泵联锁、保护、启停等功能时,将稀油站控制柜11与待试验稀油站14相连,并将稀油站控制柜与控制中心相连,共同纳入到试验对象。通过稀油站控制柜控制稀油站,在额定要求下运行0.5/1.0/2.0/4.0小时时电机的温升、电流,机组的噪音以及双泵切换的时间差等参数。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两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