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正负反插报警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7478发布日期:2019-02-01 18:5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传感器正负反插报警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感器正负反插报警电路。



背景技术:

每一个大型数据中心都有近上万节ups蓄电池,ups蓄电池健康状态直接影响数据中心安全运营,而每个ups蓄电池需要电池监控传感器来监控其健康状态。即大型数据中心在部署ups蓄电池状态监测时,会安装上万个电池监控传感器。

安装工人在蓄电池安装电池监控传感器过程中,经常会出电池监控传感器的正负极安装反了情况。虽然现在大多电池监控传感器电路都添加反接保护电路,多数情况不会对传感器及蓄电池带来损害。但因为传感器数量多,反接后,不易察觉,会带来系统调试问题。

本发明就要解决所述问题。让工人在安装电池监控传感器,正负极反接的瞬间,发出报警,特别是声光警报,可以有效提示安装者,提前终止操作,修正错误,避免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传感器正负反插报警电路,正负极反接的瞬间,发出声光报警,特别是声音,可以有效提示安装者,提前终止操作,修正错误,避免发生事故的传感器正负反插声光报警电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传感器正负反插报警电路,包括第一反向二极管,第二反向二极管和声光电路,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极;所述声光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之间;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性与所述声光电路相反,从而在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导通时,驱使所述声光电路导通。

优选的,所述声光电路包含:并联的发光电路和警示音电路。

优选的,所述发光电路包括:第一阻抗单元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阻抗单元和发光二极管串联。

优选的,所述警示音电路包括第二阻抗单元,第三阻抗单元,警示音产生元件和三极管,三极管的栅极连接第三阻抗单元,漏极连接警示音产生元件,源极连接至第二反向二极管的正级,第二阻抗单元的一端连接至第三阻抗单元和警示音产生元件。

优选的,所述警示音产生元件为蜂鸣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电压高于所述声光电路的电压。

实施本发明的传感器正负反插声光报警电路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接反时产生的反向电压、电流,驱动声光电路工作,及时提示有误操作;

2、采用第一反向二极管与第二反向二极管,提高反向耐压。从根本上解决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直接上电时对声光电路产生冲击的问题。并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正确连接时,可减少漏电流,而降低工作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传感器正负反插声光报警电路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声光电路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图;以及

图3为本发明传感器正负反插声光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传感器正负反插声光报警电路,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所述传感器正负反插声光电路包括第一电极1、第一反向二极管2、声光电路3、第二反向二极管4和第二电极5。

所述电路包括第一反向二极管2,第二反向二极管4和声光电路3,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极;

所述声光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之间;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性与所述声光电路相反,从而在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导通时,驱使所述声光电路导通。

所述声光电路3包含并联的发光电路32和警示音电路34。

所述发光电路32包括:第一阻抗单元322和发光二极管324,所述第一阻抗单元322和发光二极管324串联。

所述警示音电路34包括第二阻抗单元342,第三阻抗单元344,警示音产生元件346和三极管348,三极管的栅极连接第三阻抗单元,漏极连接警示音产生元件,源极连接至第二反向二极管的正级,第二阻抗单元342的一端连接至第三阻抗单元344和警示音产生元件346。

优选的,所述警示音产生元件为蜂鸣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2与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4的电压高于所述声光电路3的电压。

具体而言,第一阻抗单元322的一端以及第二阻抗单元342的一端电性并联相接,且电性连接至第一反向二极管2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324的一端为电性连接第一阻抗单元322的另一端。第三阻抗单元344的一端与警示音产生元件346并联相接,且电性连接至第二阻抗单元342的另一端。警示音产生元件346更电性连接至晶体管348,且第三阻抗单元344的另一端亦是电性连接晶体管348,也就是第三阻抗单元344与警示音产生元件346并联且电性连接至晶体管348。

其中,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5分别用于连接储能单元的正负极,其中,储能单元为可重复使用的干电池或蓄电池。储能单元有其健康状态,本实施例中,泛指一般蓄电池,其可为铅酸蓄电池、镍镉电池、镍铁电池、镍氢电池(低自放电镍氢电池)、镍锂电池、镍锌电池、锂空气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磷酸锂铁电池、锂钛电池、锂硫电池、纳米线电池、钾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锌溴电池、锌铈电池、铝离子电池。

其中,第一反向二极管2与第二反向二极管4为反向偏置的二级管,借此提高反向耐压,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2与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4的耐压高于所述声光电路3的耐压。从电性根本上解决传感器正确连接,以及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5在未有第一反向二极管2与第二反向二极管4而上电时,避免上电的突波对声光电路3冲击的问题。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5并在正确连接时,第一反向二极管2与第二反向二极管4有效的减小声光电路3漏电流,因而降低整理电路的工作功耗。

具体而言,第一反向二极管2与第二反向二极管4的所加电压为反向偏置。这种情况下,因为n型区域被注入空穴,p型区域被注入电子,两个区域内的主要载流子都变为不足,因此结合部位的耗尽层变得更宽,内部的静电场也更强,扩散电位也跟着变大。这个扩散电位与外部施加的电压互相抵销,让反向的电流更难以通过,因而减少电流通过声光电路3,借此降低整理电路的工作功耗。

其中,所述警示音产生元件346为一蜂鸣器。晶体管348可为双极性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双极性晶体管具有三个极,发射极(emitter)、基极(base)和集电极(collector)射极到基极的微小电流,会使得发射极到集电极之间的阻抗改变,从而改变流经的电流,借以控制其他电路元件;场效应晶体管具有三个极,源极(source)、闸极(gate)和漏极(drain)。在闸极与源极之间施加电压能够改变源极与漏极之间的阻抗,从而控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借以控制其他电路元件。第一阻抗单元322、第二阻抗单元342与第三阻抗单元344通常可以是电阻或其他提供等效阻抗的电路元件,例如:电感、电容或晶体管。

其中,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5因反接蓄电池的电性,而驱使第一反向二极管2与第二反向二极管4因反向偏置而导通,发光二极管324与警示音产生元件346会对应产生警示光与警示声音。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传感器正负反插声光报警方法,如图3所示。图3中,所述传感器正负反插声光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依据第一电极、第一反向二极管、第二反向二极管与第二电极与电池储能单元接触;

步骤s02判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是否产生反向电压至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

步骤s03驱使所述声光电路警示声音与警示光;以及

步骤s04无法驱动所述声光电路。

在步骤s01中,并请参照图1,第一电极1、第一反向二极管2、第二反向二极管4与第二电极5电性连接至声光电路3,第一反向二极管2、第二反向二极管4与声光电路3的电性相反于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5,因此在正常电性连接的状态下,声光电路3的发光电路32与警示音电路34无法被驱动,而无法发出警示光与警示声音。透过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5电性接触电池(图未示)。

在步骤s02中,借由第一反向二极管2、第二反向二极管4与声光电路3的电性相反于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5的电性特点,而判断储能单元导致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5传导至第一反向二极管2与第二反向二极管4电性是否相反。当正常连接时,执行步骤s04,无法驱动所述声光电路3;因此接续执行步骤s01继续电性接触另一储能单元或反向电性接触。当反向连接时,执行步骤s03,也就是受到第一反向二极管2与第二反向二极管4电性相反于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5,因而让第一反向二极管2与第二反向二极管4导通,而驱动声光电路3的发光电路32与警示音电路34,进而发出警示光与警示声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