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进气道试验的翼身组合模型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0027发布日期:2019-04-03 04:5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进气道试验的翼身组合模型支撑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进气道试验的翼身组合模型支撑装置,属于发动机进气道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进气道出口流场品质是影响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先进的发动机必须有性能优越的进气道相匹配才能组成高性能的动力装置。

进气道试验目的在于测量发动机的静动态特性,为进气道设计提供试验数据。设计的进气道通过缩比模型在风洞中进行吹风试验,在进气道出口安装流量调节装置,改变进入进气道的空气流量,同时与风洞和进气道模型相匹配。通过发动机进气道试验数据分析和评定进气道的性能和特性,验证所配装发动机在进气畸变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

进气道模型应与飞行器保持几何相似,即翼身组合模型,进气道必须满足发动机在多种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流量,并通过调整试验模型的侧滑角与迎角实现发动机进气道各种倾斜角度模拟。气流由进气道模型穿过模型支撑中间的通孔,与流量调节装置相连。目前国内尚没有用于进气道试验的翼身组合模型支撑,可以实现迎角与侧滑角的双向调节,并可安装单双发两种类型发动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单/双发动机进气道试验,设计一种用于翼身组合的模型支撑装置,可满足试验模型多种侧滑角迎角状态的试验需求,模型支撑同时作为走气通道,出口与流量调节及测量装置相连接。

技术方案: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进气道试验的翼身组合模型支撑,包括下部刚性支架3、中部支架2、上部支架组件1、驱动装置5和固定平台4;

下部刚性支架均固定在固定平台上;

所述中部支架为刚性结构体,在刚性结构体下端面开有半圆柱凹槽,从所述半圆柱凹槽到刚性结构体上端面开有气体通路,且在刚性结构体外部延伸有转臂;中部支架上端面为支撑平面;

下部刚性支架为刚性导气管,在导气管的上端形成圆柱形外轮廓结构,且在圆柱形外轮廓结构的两个底面上延伸形成转轴;

所述刚性结构体的半圆柱凹槽盖在所述圆柱形外轮廓结构上,半圆柱凹槽的槽壁面与圆柱形外轮廓结构外壁面之间形状配合,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刚性结构体形成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中部支架与下部刚性支架之间形成滑动配合,所述中部支架能够相对于下部刚性支架转动,且下部刚性支架的导气管与中部支架的气体通路连通;

上部支架组件包括单通道导气管和双通道导气管,所述单通道导气管一端与单发进气道试验模型连通,另一端与中部支架上端面为支撑平面固定连接,且与刚性结构体的气体通路连通;双通道导气管一端与双发进气道试验模型连通,另一端与两条通气软管连通;

驱动装置与刚性结构体的转臂铰接,用于带动转臂以所述转轴为转动中心转动;

当用于单发进气道试验时,所述上部支架组件的单通道导气管与中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单通道导气管、下部刚性支架和中部支架既作为模型的支撑件又作为通气管路为单发进气道模型通气;

当用于双发进气道试验时,所述上部支架组件的双通道导气管与中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双通道导气管一端与双发进气道试验模型连通,另一端与两条通气软管连通,双通道导气管和两条通气软管作为通气管路为双发进气道模型通气,下部刚性支架和中部支架仅仅作为模型的支撑件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软管为金属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下部刚性支架或固定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两部,所述转臂为两个,每个转臂各与一个驱动装置铰接。

更进一步地,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刚性导气管或所述软管内气体流量或压强。

发明效果:1)通过简单的零部件切换,可实现单/双发进气道两种试验;2)本发明不仅作为承力结构件,也作为走气通道使用;3)下部刚性支架与固定平台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可避免与其安装的测量装置发生扭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上部支架组件、中部支架和下部刚性支架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中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下部刚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上部支架组件、中部支架和下部刚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如下:1a单通道导气管、1b-双通道导气管、2-中部支架、3-下部刚性支架、4-固定平台、5-驱动装置、6-半圆柱凹槽、7-圆柱形外轮廓结构、8-气体通路、9-刚性导气管、10-单发进气道试验模型、11-双发进气道试验模型、12-软管、13-转臂、1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一种用于进气道试验的翼身组合模型支撑,包括下部刚性支架3、中部支架2、上部支架组件1、驱动装置5和固定平台4;

下部刚性支架均固定在固定平台上;

所述中部支架为刚性结构体,在刚性结构体下端面开有半圆柱凹槽,从所述半圆柱凹槽到刚性结构体上端面开有气体通路,且在刚性结构体外部延伸有转臂;中部支架上端面为支撑平面;

下部刚性支架为刚性导气管,在导气管的上端形成圆柱形外轮廓结构,且在圆柱形外轮廓结构的两个底面上延伸形成转轴;

所述刚性结构体的半圆柱凹槽盖在所述圆柱形外轮廓结构上,半圆柱凹槽的槽壁面与圆柱形外轮廓结构外壁面之间形状配合,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刚性结构体形成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中部支架与下部刚性支架之间形成滑动配合,所述中部支架能够相对于下部刚性支架转动,且下部刚性支架的导气管与中部支架的气体通路连通;

上部支架组件包括单通道导气管,所述单通道导气管一端与单发进气道试验模型连通,另一端与中部支架上端面为支撑平面固定连接,且与刚性结构体的气体通路连通;

驱动装置与刚性结构体的转臂铰接,用于带动转臂以所述转轴为转动中心转动;

当用于单发进气道试验时,所述单通道导气管与中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单通道导气管、下部刚性支架和中部支架既作为模型的支撑件又作为通气管路为单发进气道模型通气;

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下部刚性支架或固定平台上;所述驱动装置为两部,所述转臂为两个,每个转臂各与一个驱动装置铰接;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刚性导气管内气体流量或压强。

实施例2,一种用于进气道试验的翼身组合模型支撑,包括下部刚性支架3、中部支架2、上部支架组件1、驱动装置5和固定平台4;

下部刚性支架均固定在固定平台上;

所述中部支架为刚性结构体,在刚性结构体下端面开有半圆柱凹槽,从所述半圆柱凹槽到刚性结构体上端面开有气体通路,且在刚性结构体外部延伸有转臂;中部支架上端面为支撑平面;

下部刚性支架为刚性导气管,在导气管的上端形成圆柱形外轮廓结构,且在圆柱形外轮廓结构的两个底面上延伸形成转轴;

所述刚性结构体的半圆柱凹槽盖在所述圆柱形外轮廓结构上,半圆柱凹槽的槽壁面与圆柱形外轮廓结构外壁面之间形状配合,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刚性结构体形成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中部支架与下部刚性支架之间形成滑动配合,所述中部支架能够相对于下部刚性支架转动,且下部刚性支架的导气管与中部支架的气体通路连通;

上部支架组件包括单通道导气管,双通道导气管一端与双发进气道试验模型连通,另一端与两条通气软管连通;

驱动装置与刚性结构体的转臂铰接,用于带动转臂以所述转轴为转动中心转动;

当用于双发进气道试验时,所述上部支架组件的双通道导气管与中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双通道导气管一端与双发进气道试验模型连通,另一端与两条通气软管连通,双通道导气管和两条通气软管作为通气管路为双发进气道模型通气,下部刚性支架和中部支架仅仅作为模型的支撑件使用;所述软管为金属软管;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下部刚性支架或固定平台上;所述驱动装置为两部,所述转臂为两个,每个转臂各与一个驱动装置铰接;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刚性导气管或所述软管内气体流量或压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