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0012发布日期:2019-04-03 04:5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游隙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减速机用于低转速扭矩大的传动设备,能够将马达、电动机、内燃机等高转速的动力,通过输入轴上少齿数的齿轮啮合传到输出轴上大齿轮来达到减速和增大扭矩的目的。

减速机包括轴和箱体,其中箱体上设有与上述轴位于箱体内的端部对应的自动检测轴承的游隙的装置,该装置具体包括信号处理器、双耳止动垫、螺栓、端盖、双屏蔽电缆、调整压板、调整螺钉、电容传感器、调整压盖。

减速机装配时,轴承的游隙大小的调整通常是通过修配隔圈或端盖止口高度来达到目的的;这种方法只能粗略估算轴系的轴承游隙,不能精确的调整轴系的轴承游隙。轴承的游隙的大小对减速机整机性能影响很大,轴承游隙太小会引起轴承发热,甚至在使用中出现轴承烧坏;游隙太大会引起轴向串动、振动、异响、油封漏油,甚至会引起齿轮打齿等一系列问题。

正常工作时,随着轴承滚动体与内外圈的摩擦,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轴承游隙变大,进而出现轴的串动、异响、油封漏油或轴承、齿轮损坏等问题出现,大幅缩短减速机的使用寿命。所以,合适的轴承游隙在减速机装配和维护中非常重要。

如果在使用中的减速机是镶入式的端(透)盖,需要打开箱盖才能进行轴承游隙的调整操作。并且这种情况只能用调整垫进行调整,调整垫的厚度和数量通常配不到理想中轴承的游隙,这种情况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总之,检测和调整轴承的游隙,不仅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还要浪费很多时间,甚至对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减速机在装配和维护时,如何提供一种对轴承的游隙进行自动检测,要求检测精度高、操作方便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并且调整精度很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其中,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开设一个第一圆槽,所述箱体的右侧开设一个第二圆槽;

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嵌于所述第二圆槽内;所述第二轴承嵌于所述第一圆槽内;

调整压板和调整压盖,所述调整压板和所述调整压盖依次从左至右嵌于所述第一圆槽内,并且所述调整压盖的右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左端面;一个定距环嵌于所述第二圆槽内,并且所述定距环的左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右端面;

所述箱体的左端设置有端盖,并且所述端盖的右侧嵌于所述第一圆槽内;所述箱体的右端设置有透盖,并且所述透盖的左侧嵌于所述第二圆槽内;

齿轮轴,所述齿轮轴沿所述第一圆槽和所述第二圆槽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且所述齿轮轴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轴承、所述定距环和所述透盖;所述齿轮轴的右端贯穿所述第二轴承。

上述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其中,包括:一个油封;一个所述油封套于所述齿轮轴上,所述透盖的右端开设一个第一凹槽,所述油封嵌于所述透盖的所述第一凹槽内。

上述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其中,所述端盖的中心处开设一个贯穿其左右侧壁的螺纹孔,一根调整螺钉贯穿所述螺纹孔;所述调整螺钉背向所述调整压板的一侧的外壁圆周阵列有若干个插槽;一块双耳止动垫的一端插于一个所述插槽中,所述双耳止动垫的另一端通过一个螺栓固定在所述端盖的左端面上。

上述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其中,包括:一个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也设置于所述端盖的左端面上,并且所述信号处理器设置于所述调整螺钉的正上方。

上述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其中,所述调整压板的右端面的中心处开设一个第二凹槽,所述调整压盖的左端面的中心处开设一个第三凹槽,并且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相配合;一个左pom槽圈(pom中文名称为聚甲醛,全拼为polyoxymethylene)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且所述左pom槽圈开口指向所述第三凹槽,一块左铜极片设置于所述左pom槽圈内;一个右pom槽圈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内,并且所述右pom槽圈开口指向所述第二凹槽,一块右铜极片设置于所述右pom槽圈内;并且所述左铜极片和所述右铜极片通过tpu圆形填充层(tpu中文名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全拼为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连接固定。

上述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其中,包括:双屏蔽电缆;所述双屏蔽电缆包括两根电线,一根所述电线连接所述左铜极片和所述信号处理器,另一根所述电线连接所述右铜极片和所述信号处理器。

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旋转调整螺钉可将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游隙调整到合适的数值,并且通过双耳止动垫将调整螺钉通过螺栓固定在端盖上,防止旋转螺钉发生相对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的端盖与电容传感器连接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的电容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的双耳止动垫与调整螺钉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

1、信号处理器;2、双耳止动垫;3、螺栓;4、端盖;5、双屏蔽电缆6、调整压板;7、调整螺钉;8、电容传感器;801、左pom槽圈;802、左铜极片;803、tpu圆形填充层;804、右铜极片;805、右pom槽圈;9、调整压盖;10、齿轮轴;11、第一轴承;12、定距环;13、透盖;14、油封;15、箱体;16、第二轴承;17、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的端盖与电容传感器连接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的电容传感器的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检测轴承游隙的装置的双耳止动垫与调整螺钉的连接示意图。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其中,包括:

箱体15,箱体15的左侧开设一个第一圆槽,箱体15的右侧开设一个第二圆槽。

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6,第一轴承11嵌于第二圆槽内;第二轴承16嵌于第一圆槽内。

调整压板6和调整压盖9,调整压板6和调整压盖9依次从左至右嵌于第一圆槽内,并且调整压盖9的右端面贴合于第二轴承16的左端面;一个定距环12嵌于第二圆槽内,并且定距环12的左端面贴合于第一轴承11的右端面。

箱体15的左端设置有端盖4,并且端盖4的右侧嵌于第一圆槽内;箱体15的右端设置有透盖13,并且透盖13的左侧嵌于第二圆槽内。

齿轮轴10,齿轮轴10沿第一圆槽和第二圆槽的轴向设置于箱体15内;并且齿轮轴10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第一轴承11、定距环12和透盖13;齿轮轴10的右端贯穿第二轴承16。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一个油封14;一个油封14套于齿轮轴10上,透盖13的右端开设一个第一凹槽,油封14嵌于透盖13的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端盖4的中心处开设一个贯穿其左右侧壁的螺纹孔,一根调整螺钉7贯穿螺纹孔;调整螺钉7背向调整压板6的一侧的外壁圆周阵列有若干个插槽17;一块双耳止动垫2的一端插于一个插槽17中,双耳止动垫2的另一端通过一个螺栓固定在端盖4的左端面上。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一个信号处理器1;信号处理器1也设置于端盖4的左端面上,并且信号处理器1设置于调整螺钉7的正上方。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调整压板6的右端面的中心处开设一个第二凹槽,调整压盖9的左端面的中心处开设一个第三凹槽,并且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相配合;一个左pom槽圈801(pom中文名称为聚甲醛,全拼为polyoxymethylene)设置于第二凹槽内,并且左pom槽圈801开口指向第三凹槽,一块左铜极片802设置于左pom槽圈801内;一个右pom槽圈805设置于第三凹槽内,并且右pom槽圈805开口指向第二凹槽,一块右铜极片804设置于右pom槽圈805内;并且左铜极片802和右铜极片804通过tpu圆形填充层803(tpu中文名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全拼为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连接固定。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包括:双屏蔽电缆5;双屏蔽电缆5包括两根电线,一根电线连接左铜极片802和信号处理器1,另一根电线连接右铜极片804和信号处理器1。

除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1.将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6装于齿轮轴10的两端,通过透盖13和定距环12将第一轴承11轴向固定。然后将电容传感器8嵌入调整压板6和调整压盖9中,将其一端连在左铜极片802和右铜极片804上,双屏蔽电缆5穿过调整压板6和端盖4的穿线通孔,并且双屏蔽电缆5的另一端连接至信号处理器1的信号接口端。

2.将带有调整螺钉7的端盖4置于调整压板6的外侧并固定在箱体15上;信号处理器1的5v直流电源加载在电容传感器8的左铜极片802上和右铜极片804上,信号处理器1经信号滤波、放大后测出初始电容值,通过旋转调整螺钉7,当左铜极片802与右铜极片804距离d发生变化时,检测到的电容值将随之变化,并通过液晶屏显示数值;当工作时的电容值与初始电容值有一定的差距时,即可判断该轴系轴承的游隙发生变化。

3.根据需要适当旋转调整螺钉7,同时液晶屏的数值将发生变化,直到液晶屏的数值满足合适的范围,此时停止旋转调整螺钉7;然后将双耳止动垫2一端通过螺栓3固定在端盖4上,另一端置入调整螺钉7端面的插槽17内。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