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用咸度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86187发布日期:2019-03-02 00:38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烹饪用咸度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品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用咸度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认为,每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人体对钠的安全摄入量为1000—2500毫克,盐中含40%的钠,也就是每日只能摄入2.5—6克食盐,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盐的摄入量每人每天应在6克以下。除了食盐能够提供钠之外,酱油中含18%的盐,盐腌食品如咸菜、酱制品、咸鸡蛋等都有较高的食盐量。

但即使有着完备的理论研究及充分的应用实效,消费者也很认可作为盐份主要来源的“烹饪食品”中的盐份应加以控制,但由于带来咸味的na+离子本身难以检测,因而市场上却没有出现专用于烹饪的咸度检测装置,以致于家庭烹饪甚至餐厅厨师仍以“口尝”的原始方式确认菜品的咸度,带来较大的卫生隐患以及烹饪的不方便,且实质上还是没有真正控制或至少明了“烹饪食品”中的盐含量;又或者欧美地区多以量杯等器具进行“数字化”的烹饪,过于呆板,缺乏变通,无法根据食材种类及用量变化进行适配的灵活烹饪。

目前在国内已申请的相关专利中,没有关于烹饪用咸度检测装置的现有技术,因而市场上需要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用途广泛、性价比高、可反复使用、易维护、使用寿命长的烹饪用咸度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使用方便、成本低、用途广泛、性价比高、可反复使用、易维护、使用寿命长的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烹饪用咸度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左侧设置有半径0.1mm-0.5mm的拱桥状虹吸管、顶部设置有补液口、右侧设置有与气囊连接的输气孔、底部设置有内置2%硝酸银及1%石蕊的水溶液的功能液容器的玻璃器皿本体,与补液口匹配的密封螺堵,与功能液容器相匹配的对应靠近功能液容器底部1/3区域的折光检测装置及与折光检测装置匹配的控制检测中心;拱桥状虹吸管上设置有对应吸取液体体积的标准刻度;功能液容器上方设置有与补液口、输气孔和拱桥状虹吸管连通的供液体由上至下单向流通的单向通孔;功能液容器底部设置有匹配有密封堵头的卸流孔;控制检测中心内至少包括电源和内置折光率对应咸度数据的分析存储芯片,控制检测中心通过内置电源线的左侧导管和内置电源线、信号信的右侧导管分别与折光检测装置的发射结构和接收结构相连接。

上述的烹饪用咸度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中,拱桥状虹吸管的半径r和外端口至标准刻度弧长度l满足公式πr2×l=nmm3,其中公式中的n代表自然数1-5。

上述的烹饪用咸度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中,功能液容器内初始填充有质量分数2%硝酸银及1%石蕊的水溶液ncm3,其中n代表自然数1-5。

上述的烹饪用咸度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中,所述玻璃器皿本体的制造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准备

①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二氧化硅80份-95份,氧化钠5份-20份;

②工装模具材料准备:准备足量石蜡、足量粘土、足量石英粉、足量氯化铵、足量模数2.8-3.0的水玻璃、足量盐酸、与拱桥状虹吸管和单向通孔相适应的陶瓷丝状型芯、与玻璃器皿本体外形形状尺寸相适应的模具;

2)模壳型芯制造

①将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足量石蜡铸造成为玻璃器皿本体内除拱桥状虹吸管和单向通孔外的其它空腔相适应的形状,然后在石蜡中对应位置插入陶瓷丝状型芯,获得原始蜡模;

②按将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水玻璃、石英粉和粘土按质量比1:(1.3-1.4):(1.9-2.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制成硬化涂料,将硬化涂料均匀涂抹在步骤①获得的原始蜡模表面,获得待处理模壳;

③将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氯化铵混入其质量20倍的去离子水中,获得硬化喷液;将步骤②获得的待处理模壳晾晒3min-5min后在其表面喷洒硬化喷液,静置1min-2min后晾晒8min-10min,获得初硬化模壳;

④再重复步骤②-③2次-3次,获得待烧结模壳,然后采用900℃-950℃温度烧结15min-20min,获得模壳型芯;

3)玻璃器皿本体制造

①将阶段2)获得的模壳型芯与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与玻璃器皿本体外形形状尺寸相适应的模具固定好,获得组合模具;

②将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钠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烧铸造至步骤①获得的组合模具中,待冷却后采用盐酸熔失模壳,即获得所需玻璃器皿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对无还原性的盐类敏感的、与水互溶的2%硝酸银及1%石蕊的水溶液检测液体中的盐含量(主要是糊化淀粉、蔗盐),针对性地对烹饪用涉及盐分进行测量,针对性好,易于使用。(2)通过设置标准刻度控制单次吸取溶液体积规避了普通消费者没有专业滴定工具及技术手段的常规技术难点,便于消费者“傻瓜式”使用。(3)又通过设置固定数初始体积的硝酸银石蕊溶液及每次摄入的量,可以以线性节点的方式设置内储的对比分析数据,规避了建立复杂数据模型的技术难点,使基础性技术门槛变成简单的线性点阵建立,适宜工业推广。(4)通过结构设计简单明了地实现吸取—滴定—测量—分析的实用化功能,成本低、经济性好、易于使用、易于检测与维护。(5)卸流与补液结构的设计使本发明在本就可以多次循环使用的基础上增长了使用寿命,提升了消费体验。因此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用途广泛、性价比高、可反复使用、易维护、使用寿命长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a-a剖视图;

图中:玻璃器皿本体1、拱桥状虹吸管2、标准刻度3、密封螺堵4、补液口5、气囊6、输气孔7、单向通孔8、功能液容器9、折光检测装置10、控制检测中心11、左侧导管12、卸流孔13、右侧导管1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和检测原理:

吸取固定量体积的烹饪原液,通过气囊6排空后膨胀产生的反向气压吸入空腔后,再通过气囊6收缩产生的正向气压完全挤入单向通孔8,最终滴入功能液容器9,根据本发明的设计,单次吸入的液体体积为功能液容器9内2%硝酸银及1%石蕊的水溶液初始体积的1/200-1/5000,与适配相应敏感度的折光检测装置(当然不同敏感度的折光检测装置成本也不同)配合可以多次循环使用,实现原理为原硝酸银溶液呈弱酸性,通入盐(主要是氯化钠)后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呈中性,随着盐份的增加,功能液中的硝酸银逐渐减少,硝酸钠逐渐增多,溶液逐渐向中性转变,而作用水溶性酸碱指示剂的石蕊也随之逐渐变色,带来可被直观检测的折光度的变化。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方法为每次使用前检测基准咸度,抽取固定量液体检测出实时咸度,其差值通过芯片对比数据处理后显示本次抽取原液的咸度,供消费者参考。当数值进行高咸度的数据钝化区间(单次提升的咸度数值变化已在多次积累的咸度数据中变得不再敏感,较难分析)后,提示消费者通过卸流口13卸流出所有功能液并重新封堵上密封堵头后,通过开启补液口5的密封螺堵4再重新补入功能液,又可以重复使用了。

实施例1:

一种烹饪用咸度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左侧设置有半径0.1mm的拱桥状虹吸管2、顶部设置有补液口5、右侧设置有与气囊6连接的输气孔7、底部设置有内置1ml(1cm3)含质量分数2%硝酸银及1%石蕊的水溶液的功能液容器9的玻璃器皿本体1,与补液口5匹配的密封螺堵4,与功能液容器9相匹配的对应靠近功能液容器9底部1/3区域的折光检测装置10及与折光检测装置10匹配的控制检测中心11;拱桥状虹吸管2上设置距拱桥状虹吸管2入口端31.8mm的标准刻度3(对应单次吸入体积1mm3);功能液容器9上方设置有与补液口5、输气孔7和拱桥状虹吸管2连通的供液体由上至下单向流通的单向通孔8;功能液容器9底部设置有匹配有密封堵头的卸流孔13;控制检测中心11内至少包括电源和内置折光率对应咸度数据的分析存储芯片,控制检测中心11通过内置电源线的左侧导管12和内置电源线、信号信的右侧导管14分别与折光检测装置10的发射结构和接收结构相连接;

其中所述玻璃器皿本体1的制造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准备

①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二氧化硅95g,氧化钠5g;

②工装模具材料准备:准备足量石蜡、足量粘土、足量石英粉、足量氯化铵、足量模数3.0的水玻璃、足量盐酸、与拱桥状虹吸管2和单向通孔8相适应的陶瓷丝状型芯、与玻璃器皿本体1外形形状尺寸相适应的模具;

2)模壳型芯制造

①将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足量石蜡铸造成为玻璃器皿本体1内除拱桥状虹吸管2和单向通孔8外的其它空腔相适应的形状,然后在石蜡中对应位置插入陶瓷丝状型芯,获得原始蜡模;

②按将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水玻璃、石英粉和粘土按质量比1:1.3:1.9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制成硬化涂料,将硬化涂料均匀涂抹在步骤①获得的原始蜡模表面,获得待处理模壳;

③将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氯化铵混入其质量20倍的去离子水中,获得硬化喷液;将步骤②获得的待处理模壳晾晒5min后在其表面喷洒硬化喷液,静置2min后晾晒10min,获得初硬化模壳;

④再重复步骤②-③3次,获得待烧结模壳,然后采用950℃温度烧结20min,获得模壳型芯;

3)玻璃器皿本体1制造

①将阶段2)获得的模壳型芯与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与玻璃器皿本体1外形形状尺寸相适应的模具固定好,获得组合模具;

②将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钠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烧铸造至步骤①获得的组合模具中,待冷却后采用盐酸熔失模壳,即获得所需玻璃器皿本体1。

实施例2:

整体与实施例1一致,差异之处在于:

拱桥状虹吸管2的半径为0.2mm;功能液容器9的底部设置有内置5ml(5cm3)含质量分数2%硝酸银及1%石蕊的水溶液;

其中所述玻璃器皿本体1的制造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准备

①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二氧化硅80g,氧化钠20g;

②工装模具材料准备:准备足量石蜡、足量粘土、足量石英粉、足量氯化铵、足量模数2.8的水玻璃、足量盐酸、与拱桥状虹吸管2和单向通孔8相适应的陶瓷丝状型芯、与玻璃器皿本体1外形形状尺寸相适应的模具;

2)模壳型芯制造

②按将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水玻璃、石英粉和粘土按质量比1:1.4:2.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制成硬化涂料,将硬化涂料均匀涂抹在步骤①获得的原始蜡模表面,获得待处理模壳;

③将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氯化铵混入其质量20倍的去离子水中,获得硬化喷液;将步骤②获得的待处理模壳晾晒3min后在其表面喷洒硬化喷液,静置1min后晾晒8min,获得初硬化模壳;

④再重复步骤②-③2次-3次,获得待烧结模壳,然后采用900℃温度烧结15min,获得模壳型芯;

实施例3:

整体与实施例1一致,差异之处在于:

原材料准备:准备二氧化硅90g,氧化钠10g

拱桥状虹吸管2的半径为0.5mm;功能液容器9的底部设置有内置1ml(1cm3)含质量分数2%硝酸银及1%石蕊的水溶液;

实施例4:

整体与实施例1一致,差异之处在于:

原材料准备:准备二氧化硅92g,氧化钠8g

拱桥状虹吸管2的半径为0.08mm;功能液容器9的底部设置有内置0.64ml(0.64cm3)含质量分数2%硝酸银及1%石蕊的水溶液;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仅为了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