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牵引装置和辐射成像检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9520发布日期:2019-02-22 21:0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车辆牵引装置和辐射成像检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辐射检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牵引装置和辐射成像检查系统。



背景技术:

辐射成像检查系统是海关、民航机场和铁路系统必需的检测设备。该检测设备包括检测通道以及安装在该检测通道内的辐射源和阵列探测器。当被检测车辆通过检测通道,并经过辐射源时,由辐射源发出的射线束透过被检测车辆,并由阵列探测器接收,该阵列探测器用于将射线束的强度变换成图像灰度,即获得被检测车辆装载的物体的透视图像。

目前通常需要借助车辆牵引装置通过固定被检测车辆的前轮以拖动被检测车辆前进并通过检测通道。相关技术中的车辆牵引装置是将轨道及牵引小车装置设置在地面以下,以避免小车遮挡被检测车辆而对扫描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但该种车辆牵引装置由于设置在地下,因此其生产制造以及维护成本较大,而且实际使用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牵引装置和辐射成像检查系统,以对被检测车辆进行辐射检查。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牵引装置,用于牵引被检测车辆通过检测通道,包括:

架体,在垂直于射线的发射方向的扫描面上,架体被配置为不阻挡用于检测被检测车辆的射线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架体位于被检测车辆的边缘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架体包括位于纵向端部的门形框架以及与门形框架连接的连接架,门形框架和连接架均位于被检测车辆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牵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架上的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沿纵向方向间隔布置以分别固定被检测车辆的前车轮和后车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架包括位于下侧的下连接杆,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均设置于下连接杆上,其中,下连接杆的长度可调节设置;和/或,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中的至少一个在下连接杆上的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架体包括相对设置于纵向两端的两个门形框架,连接架包括位于两个门形框架之间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均设置于下连接杆上,上连接杆和/或下连接杆的长度可调节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连接杆包括相互分隔设置的第一分连接杆和第二分连接杆,第一分连接杆的第一端与两个门形框架中的一个门形框架连接,第一分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分连接杆的第一端与两个门形框架中的另一个门形框架连接,第二分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固定结构,上连接杆包括伸缩结构以改变第一分连接杆与第二分连接杆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分别位于横向两侧的两个叉臂结构,叉臂结构抬起前车轮并固定前车轮;和/或,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分别位于横向两侧的两个叉臂结构,叉臂结构抬起后车轮并固定后车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叉臂结构包括叉臂和顶升结构,顶升结构用于驱动叉臂起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牵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架体下侧的行走轮;和/或,车辆牵引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架体移动。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辐射成像检查系统,包括检测通道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车辆牵引装置,车辆牵引装置用于牵引待检测车辆通过检测通道。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牵引装置和辐射成像检查系统,车辆牵引装置包括架体,在垂直于射线的发射方向的扫描面上,架体被配置为不阻挡用于检测被检测车辆的射线。本发明的架体被配置为不阻挡用于检测被检测车辆的射线,因此可减小对被检测车辆的遮挡,提高成像质量。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牵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车辆牵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车辆牵引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车辆牵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车辆牵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车辆牵引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a至图7c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叉臂结构的工作过程图;

图8a至图8c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叉臂结构的工作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牵引装置用于牵引被检测车辆c通过检测通道。该车辆牵引装置包括:

架体1,在垂直于射线的发射方向的扫描面上,架体1被配置为不阻挡用于检测被检测车辆c的射线的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架体被配置为不阻挡用于检测被检测车辆的射线的结构,因此可减小对被检测车辆的遮挡,提高成像质量。

例如当辐射源从被检测车辆c的侧面发射时,此时架体1在被检测车辆的侧面方向上不阻挡射线。当辐射源从被检测车辆c的顶面或底面发射时,架体1在被检测车辆的顶面或底面方向上不阻挡射线即可。

在以下描述中,纵向方向指的是被检测车辆的纵向方向。

如图1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架体1位于被检测车辆的边缘的外侧。也就是说,架体1的边框均位于被检测车辆的边缘的外侧,从而架体1的边框对被检测车辆不形成遮挡,从而提高成像质量。

具体地,架体1包括位于纵向端部的门形框架11以及与门形框架11连接的连接架,门形框架11和连接架均位于被检测车辆的外侧。

车辆牵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架上的第一固定结构2和第二固定结构3,第一固定结构2和第二固定结构3沿纵向方向间隔布置以分别将被检测车辆的前车轮和后车轮固定。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也可以用来固定被检测车辆的后车轮,而第二固定结构也可以用来固定被检测车辆的前车轮。因此本实施例的架体1可从被检测车辆的前向或后向对被检测车辆进行双向牵引操作,控制方式灵活。在一些空间有限的区域,本实施例的车辆牵引装置避免掉头等动作可以简化牵引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架体1包括分别位于纵向两端的两个门形框架11以及设置于两个门形框架1之间的连接架。如图1所示,连接架包括上连接杆12以及下连接杆13。车辆牵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下连接杆上的第一固定结构2和第二固定结构3,其中第一固定结构2用于固定被检测车辆的前车轮,第二固定结构3用于固定被检测车辆的后车轮。

本实施例的上连接杆12和下连接杆13均相对于架体的纵向中分线相对设置。

由于不同车辆的轮距d不同,因此为了使本实施例的车辆牵引装置能够适应于不同轮距的车辆从而提高其适应性,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结构2和第二固定结构3之间的距离d可调节地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下连接杆13包括第一分连接杆131和第二分连接杆132。第一分连接杆131的第一端与两个门形框架11中的一个门形框架11连接,第二分连接杆13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2,第二分连接杆132的第一端与两个门形框架11中的另一个门形框架11连接,第二分连接杆13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固定结构3。而第一分连接杆131与第二分连接杆132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地设置从而使得第一固定结构2和第二固定结构3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上连接杆12的第一端与两个门形框架中的一个门形框架连接,上连接杆12的第二端与两个门形框架中的另一个门形框架连接。且本实施例的上连接杆12的长度可调节地设置以调节第一分连接杆131和第二分连接杆132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上连接杆12包括伸缩结构。伸缩结构包括套筒和可伸缩地设置于套筒内的杆件,套筒的底端与两个门形框架11中的一个门形框架连接,杆件的一端插设于套筒内,杆件的另一端与两个门形框架11中的另一个门形框架连接。控制杆件相对于套筒伸缩从而改变两个门形框架之间的距离,而第一分连接杆131与一个门形框架连接,第二分连接杆132与另一个门形框架连接从而改变第一分连接杆131和第二分连接杆132之间的距离,也就使得第一固定结构2和第二固定结构3之间的距离改变从而适应于不同轮距的车辆。

在其他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分连接杆和/或第二分连接杆本身也可以包括伸缩结构从而直接改变第一分连接杆与第二分连接杆之间的距离。

在其他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架体还可以包括设置于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之间的中间连接杆,该中间连接杆设置为高于被检测车辆的最高边缘的位置以避免对射线形成遮挡。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架体1包括位于纵向端部的一个门形框架11以及与门形框架11连接的连接架。而连接架包括位于下侧的下连接杆13,第一固定结构2和第二固定结构3均设置于下连接杆13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2或第二固定结构3在下连接杆13上的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例如第一固定结构2或第二固定结构3可滑动地设置于下连接杆13上。

在其他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下连接杆13的长度可调节设置。此时可以使第一固定结构2和第二固定结构3固定设置于下连接杆13上,因此调节下连接杆13的长度进而可以调节第一固定结构2和第二固定结构3之间的距离。

如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辆牵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架体1下侧的行走轮4。且车辆牵引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驱动装置驱动架体1移动。本实施例的车辆牵引装置可采用agv运行模式。其中行走轮4可以是全向轮,也可以是麦克纳姆轮等。

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固定结构2包括分别位于横向两侧的两个叉臂结构。叉臂结构抬起前车轮并固定前车轮。第二固定结构3包括分别位于横向两侧的两个叉臂结构,叉臂结构抬起后车轮并固定后车轮。

下面对第一固定结构2的一个叉臂结构的结构及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固定结构2的另一个叉臂结构以及第二固定结构3的叉臂结构的结构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a、7b及7c所示,叉臂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叉臂21。而且叉臂21可绕转轴20转动。在初始状态,叉臂21沿整个架体1的纵向方向延伸,当架体1行走至被检测车辆的设定位置后(第一固定结构2至前车轮处,第二固定结构3至后车轮处),如图7a至7b所示叉臂21绕转轴20向内侧转动至如图7b的状态以夹持前车轮w。此时如图7b至7c所示,叉臂21继续向内侧转动从而继续夹紧前车轮w而实现对前车轮w的抬起。

在另一实施例中,叉臂结构还包括顶升结构,顶升结构用于驱动叉臂起升。如图8a、8b及8c所示,在初始状态,叉臂21沿整个架体的纵向方向延伸,当架体1行走至被检测车辆的设定位置后(第一固定结构2至前车轮处,第二固定结构3至后车轮处),如图8a至8b所示,叉臂21绕转轴20向内侧转动至如图7b的状态以夹持前车轮w。然后控制顶升结构动作以驱动叉臂21起升从而实现对前车轮w的抬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辐射成像检查系统,包括检测通道和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牵引装置,车辆牵引装置用于牵引待检测车辆通过检测通道。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