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自循环的淋雨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4293发布日期:2019-02-22 20:3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自循环的淋雨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淋雨试验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自循环的淋雨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户外设备,防水是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为了测试设备对雨水的耐受程度,通常使用淋雨试验装置,通过喷淋来模拟自然降雨,借此来测试设备的防水性能。而传统的淋雨试验设备在喷淋过后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如果将洒落实验装置外的水进行收集,则需要占地较大的设施,造成试验装置使用不便。

公开号为cn204064553u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可移动式电动自行车防水性能测试淋浴房,虽然可将雨水收集,但是设备整体庞大,且房顶盖板与淋浴房墙板也进一步削弱了设备整体的便捷性与灵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自循环的淋雨实验装置,可轻便快捷的解决淋雨设备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自循环的淋雨实验装置,包括底座、立柱、上喷头、与侧喷头,所述立柱设置在底座上方,并左右对称设置,立柱顶部通过横梁连接,所述上喷头与横梁连接,侧喷头与立柱连接,所述底座内设置水箱,水箱上方开口,水箱通过水泵连接上喷头与侧喷头,所述立柱顶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为折线形,连接杆与横梁围成在竖直方向投影上不超过底座的最外侧边缘,横梁与连接杆均设置可滑动的防水帘。上喷头与侧喷头可多方向喷水,对测试设备的防水性能进行全面模拟,喷出的水可直接流入水箱中进行回收利用,防水帘采用滑动设计,在使用时关闭,打开后可方便的对测试设备进行拿取,使用更加便捷,对于体积较小的设备尤为适用。

优选地,还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通过设置在水箱顶部的导轨与底座连接。工作台通过轨道实现滑动,因此侧面仅通过各一个侧喷头即可实现侧面的防水试验,减少了水的用量。

优选地,所述导轨横截面为燕尾槽。燕尾槽结构的导轨不但能实现滑动的最基本功能,限制横向位移,同时由于侧喷头喷出的水流会对测试设备造成横向冲击,燕尾槽结构还可抵消测试设备受冲击后产生的翻转力矩,防止测试设备倾倒,进一步增加了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侧喷头通过侧支撑杆与立柱连接,所述侧支撑杆高度可调节。侧喷头高度可调,因此一个喷头即可适应多种不同高度的测试设备。

优选地,所述立柱设置滑槽,侧支撑杆一端与滑槽滑动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此方案可实现侧喷头高度的无级调节,调节方位更广。

优选地,所述立柱设置不同高度的多个固定板,侧支撑杆一端与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此方案可增强侧支撑杆与立柱连接的牢固性。

优选地,所述上喷头与上支撑杆连接,上支撑杆与横梁滑动连接。上支撑杆可移动,喷水的范围更广,且由于横向移动不受重力影响,因此不需要额外增加固定装置,且由于防水帘不遮挡顶部,因此上喷头的位置还可在试验过程中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水泵为潜水泵,设置在水箱内。潜水泵可设置在水箱内,节约了空间,使本发明占地更小,使用更方便。

优选地,所述底座底部设置万向轮。万向轮使本发明便于移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水箱可直接接受上喷头与侧喷头喷出的水流,并循环利用,减少了水资源浪费,且潜水泵节约了设备空间;

2.防水帘即可防止水的外漏,同时还可快速的打开与关闭,即方便了测试设备的取放,又方便了对设备进行调整与检修;

3.上喷头与侧喷头位置可调,能适应多种测试设备,且减少了喷头数量,缩小了设备的整体体积;

4.可移动的工作台不但能够调节测试设备的位置,还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水帘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立柱与侧喷头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立柱,3-横梁,4-上喷头,5-侧喷头,6-防水帘,7-连接杆,8-测试设备,11-水箱,12-导轨,13-工作台,14-潜水泵,15-万向轮,21-固定板,41-上支撑杆,51-侧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自循环的淋雨实验装置,包括底座1、立柱2、横梁3、上喷头4、侧喷头5与防水帘6,立柱2为两个,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方,立柱2顶部通过横梁3连接,上喷头4设置在横梁3上,在两立柱2上各设置一个侧喷头5,立柱2顶部还通过u形的连接杆7连接,连接杆7与横梁3可合围,且在竖直投影上不超过底座1边缘。横梁3与连接杆7均设置可滑动的防水帘6。底座1设置水箱11,水箱11上方开口,水箱11与上喷头4与侧喷头5连接。

底座1上方设置导轨12,导轨12设置可滑动的工作台13,导轨12的横截面为燕尾槽。水箱11内设置潜水泵14,潜水泵14通过管道连接上喷头4与侧喷头5。底座1底部设置万向轮15。

上喷头4通过上支撑杆41与横梁3连接,上支撑杆41一端可与横梁3滑动。

侧喷头5通过侧支撑杆51与立柱2连接,侧支撑杆51一端可与立柱2滑动,且可以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前将防水帘6打开,将测试设备8放置在工作台13上,调节上喷头4、侧喷头5与工作台13的位置,调整完成后关闭防水帘6并打开上喷头4、侧喷头5与潜水泵14,此时上喷头4和侧喷头5可连续喷水,水箱11收集洒落的水,并通过潜水泵14循环使用。使用过程中还可随时调整上喷头4的位置。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立柱2设置多个不同高度的固定板21,侧支撑杆51与固定板21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其它部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淋雨试验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自循环的淋雨实验装置,可轻便快捷的解决淋雨设备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一种水自循环的淋雨实验装置,包括底座、立柱、上喷头、与侧喷头,所述立柱设置在底座上方,并左右对称设置,立柱顶部通过横梁连接,所述上喷头与横梁连接,侧喷头与立柱连接,所述底座内设置水箱,水箱上方开口,水箱通过水泵连接上喷头与侧喷头,所述立柱顶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为折线形,连接杆与横梁围成在竖直方向投影上不超过底座的最外侧边缘,横梁与连接杆均设置可滑动的防水帘。上喷头与侧喷头喷出的水可直接流入水箱中进行回收利用,防水帘采用滑动设计,使用灵活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顺;张琪步;刘成昱;吕振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和普威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3
技术公布日:2019.0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