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36716发布日期:2019-04-17 04:1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气体嗅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方法。



背景技术:

车内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是车内空气的voc测试和车内气味评价标准vda270,车内空气的voc(五苯三醛)测试为客观测试,而车内空气的气味评价为主观评价标准vda270,主机厂、t1供应商和第三方实验室的voc测试数据较为一致,而气味评价数据差异较大。现有的气味评价方法均以人直接嗅辨车内空气或内饰件加热后的瓶子内空气,给出主观感受值,纯主观的人为判定是导致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

在直接嗅辨气体的过程中,测试人员会根据培训中对气味强度的回忆,对不同的气味给出强度值。而每个人对不同强度的气味认知存在差异,对不同气体有不同喜好,这也是数值偏差的来源,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少这种认知差异和降低这种数值偏差的测试设备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方法,以二进制的方式对检测气体不断进行稀释,且稀释气体随机从两个不同的出气口位置出来,供嗅辨人员进行盲嗅,直至稀释气体达到嗅辨员对气味的嗅辨阈值,让嗅辨员直接给出能否嗅辨的判定,避免固定的出气口位置对嗅辨人员产生心理暗示,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设备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方法,包括:

步骤1:控制装置分别控制气体稀释装置对检测气体进行稀释和随机出气装置对稀释气体的出气口位置进行切换,并记录下稀释气体的气体浓度和出气口位置;

步骤2:控制装置获得嗅辨人员对各出气口位置出来的气体气味的主观评价;

步骤3:控制装置重复步骤1和2,直至稀释气体达到嗅辨人员的嗅辨阈值,输出对应的气体浓度和/或稀释倍数。

进一步地,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将汽车内饰件放置于采样袋内后,往采样袋内充入净化空气,然后将采样袋在80℃下加热2小时后,获得检测气体。

进一步地,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通过采样袋在装配有汽车内饰件的整车内进行气体采集,获得检测气体。

进一步地,在步骤3之后,还包括:

步骤4:控制装置控制臭氧发生器往气体稀释装置的检测气体进气管路里通入臭氧气体。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控制装置控制气体稀释装置以二进制的方式对检测气体由低倍数向高倍数逐步进行稀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内预设的主观评价具有多个等级。

进一步地,所述随机出气装置包括具有一轴向内腔的外壳和设置在所述轴向内腔里可轴向移动的轴芯,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轴向内腔连通的第一净化空气进气口、稀释气体进气口、第二净化空气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上连通有第一出气管路的进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上连通有第二出气管路的进气口;所述气体稀释装置输出有第一净化空气管路、稀释气体管路和第二净化空气管路,所述第一净化空气管路的出气口与所述随机出气装置的第一净化空气进气口连通,所述稀释气体管路的出气口与所述随机出气装置的稀释气体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净化空气管路的出气口与所述随机出气装置的第二净化空气进气口连通;其中,

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所述轴芯的轴向移动,以将所述稀释气体进气口切换至与所述第一出气口或者第二出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当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轴芯轴向移动至所述轴向内腔的一轴端时,所述稀释气体进气口连通至所述第一出气口;当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轴芯轴向移动至所述轴向内腔的另一轴端时,所述稀释气体进气口连通至所述第二出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随机出气装置还包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轴芯在所述轴向内腔里沿轴向移动;其中,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来控制所述轴芯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在同一轴端上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和轴芯上,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或第二磁性元件通电产生可变磁场,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场作用力驱动所述轴芯在所述轴向内腔里沿轴向移动;其中,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或第二磁性元件的电流,以控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场作用力。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方法,以二进制的方式对检测气体不断进行稀释,且稀释气体随机从两个不同的出气口位置出来,供嗅辨人员进行盲嗅,直至稀释气体达到嗅辨员对气味的嗅辨阈值,让嗅辨员直接给出能否嗅辨的判定,避免固定的出气口位置对嗅辨人员产生心理暗示,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随机出气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随机出气装置的工作状态图一;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随机出气装置的工作状态图二;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仪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方法的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随机出气装置2,包括具有一轴向内腔的外壳和设置在所述轴向内腔里可轴向移动的轴芯21,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轴向内腔连通的第一净化空气进气口2a、稀释气体进气口2b、第二净化空气进气口2c、第一出气口2d和第二出气口2e,所述第一出气口2d上连通有第一出气管路d的进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2e上连通有第二出气管路e的进气口;所述轴芯21在轴向移动时将所述稀释气体进气口2b切换至与所述第一出气口2d或者第二出气口2e连通。

该随机出气装置2接收一路稀释气体和两路净化空气,然后通过所述轴芯21的轴向移动来对所述稀释气体进气口2b与所述第一出气口2d或者第二出气口2e之间的连通进行切换,使得稀释气体可随机从所述第一出气口2d或者第二出气口2e出来,供嗅辨人员进行盲嗅,避免固定的出气口位置对嗅辨人员产生心理暗示,提高主观评价的准确性。

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净化空气进气口2a用于连通第一净化空气管路a的出气口,所述稀释气体进气口2b用于连通稀释气体管路b的出气口,所述第二净化空气进气口2c用于连通第二净化空气管路c的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管路d的出气口用于连通第一嗅辨杯3,所述第二出气管路e的出气口用于连通第二嗅辨杯4。嗅辨人员在所述第一嗅辨杯3和第二嗅辨杯4上进行气味盲嗅。

其工作原理为:如图2所示,当所述轴芯21轴向移动至所述轴向内腔的一轴端时,所述稀释气体进气口2b连通至所述第一出气口2d,同时,所述第二净化空气进气口2c连通至所述第二出气口2e,所述第一净化空气进气口2a不连通至任何出气口;如图3所示,当所述轴芯21轴向移动至所述轴向内腔的另一轴端时,所述稀释气体进气口2b连通至所述第二出气口2e,同时,所述第一净化空气进气口2a连通至所述第一出气口2d,所述第二净化空气进气口2c不连通至任何出气口。

该随机出气装置2还包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轴芯21在所述轴向内腔里沿轴向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芯21的轴向移动采用电磁方式进行驱动,即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磁性元件25和第一磁性元件26,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5和第一磁性元件26在同一轴端上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和轴芯21上,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5和/或第一磁性元件26通电产生可变磁场,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5和第一磁性元件26之间的磁场作用力驱动所述轴芯21在所述轴向内腔里沿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第一磁性元件25为电磁线圈,设置于所述轴芯21上的第二磁性元件26为永磁体,所述电磁线圈环绕在所述永磁体外围上,所述永磁体呈环形套设于所述轴芯21外;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5和第一磁性元件26之间的磁场极性相平行,且平行于轴向。

在另一轴端上,所述轴芯21与外壳之间通过一弹簧27连接,所述弹簧27提供的弹力与所述磁场作用力共同作用使所述轴芯21停留在所需移动的位置上,并且在所述磁场作用力断电消失后,所述轴芯21可在所述弹簧27的弹力作用下进行复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具有所述轴向内腔的筒形壳体22,所述筒形壳体22的轴向两端均为开口,其一轴端开口上设有第一盖体23,另一轴端开口上设有第二盖体24。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5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23内,所述弹簧27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体24内。

所述第一净化空气进气口2a、稀释气体进气口2b、第二净化空气进气口2c、第一出气口2d和第二出气口2e均开设于所述筒形壳体22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净化空气进气口2a、稀释气体进气口2b和第二净化空气进气口2c沿轴向排列于所述筒形壳体22的一侧,所述第一出气口2d和第二出气口2e沿轴向排列于所述筒形壳体22相对的另一侧。

所述轴芯21在一轴端上外套有第一密封圈28,在另一轴端上外套有第二密封圈29,所述第一密封圈28和第二密封圈29将所述轴芯21在轴向两端上与所述外壳的筒形壳体22之间形成两气密连接位,使得所述轴向内腔在轴向两端上均为气密状态。

在沿轴向方向上,所述轴芯21上外套有至少三第三密封圈20,所述至少三第三密封圈20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8和第二密封圈29之间,以将所述轴芯21在轴向方向上与所述外壳的筒形壳体22之间形成至少三气密连接位,使得所述轴向内腔被隔断出至少两气密腔,通过所述至少两气密腔随所述轴芯21一起轴向移动,以控制所述稀释气体进气口2b连通于所述第一出气口2d或第二出气口2e。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密封圈20的数量4个(也可为3个,视具体结构而定),将所述轴向内腔隔断出2个气密腔。如图2所示,当所述轴芯21轴向移动至所述轴向内腔的一轴端时,一气密腔将所述稀释气体进气口2b和第一出气口2d连通,另一气密腔将所述第二净化空气进气口2c和第二出气口2e连通;如图3所示,当所述轴芯21轴向移动至所述轴向内腔的另一轴端时,一气密腔将所述稀释气体进气口2b和第二出气口2e连通,另一气密腔将所述第一净化空气进气口2a和第一出气口2d连通。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一种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仪,包括气体稀释装置1和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随机出气装置2,所述气体稀释装置1输出有第一净化空气管路a、稀释气体管路b和第二净化空气管路c;所述第一净化空气管路a的出气口与所述随机出气装置2的第一净化空气进气口21a连通,所述稀释气体管路b的出气口与所述随机出气装置2的稀释气体进气口21b连通,所述第二净化空气管路c的出气口与所述随机出气装置2的第二净化空气进气口21c连通。

所述第一出气管路d的出气口上连通有第一嗅辨杯3,所述第二出气管路e的出气口上连通有第二嗅辨杯4。

所述气体稀释装置1用于对采集到的检测气体进行稀释,其包括净化空气进气管路、检测气体进气管路和气体混合管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空气进气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净化空气、电磁截止阀11、一次减压阀12、过滤器13和二次减压阀14,并在所述二次减压阀14的出气口处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15后分别作为所述第一净化空气管路a和第二净化空气管路c,另一路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16后连通至所述气体混合管路的进气口。

所述检测气体进气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检测气体和质量流量控制模块,并通过所述质量流量控制模块连通至所述气体混合管路的进气口,其中,所述质量流量控制模块由四个质量流量控制器19、110、111、112并联形成,四个质量流量控制器19、110、111、112的量程分别为1ml/min、5ml/min、100ml/min、2000ml/min。

所述气体混合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文丘里管17和气体混合器18,通过所述气体混合器18对净化空气和检测气体进行混合稀释后作为所述稀释气体管路b,其中,所述文丘里管17的主进气口与所述净化空气进气管路的出气口连通,侧进气口与所述检测气体进气管路的出气口连通。

其中,净化空气为压缩气体,检测气体为采集到的汽车内饰件散发出来的气体。

该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仪通过将检测气体稀释至不同倍数,以达到嗅辨人员的嗅辨阈值,依据嗅辨人员的主观评价对汽车内饰件产生的气体浓度进行试验;其可将采集的检测气体稀释8倍至32768倍,误差控制在10%以内。

该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仪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连通至所述气体稀释装置的检测气体进气管路上;所述臭氧发生器用于在完成嗅辨试验之后往所述检测气体进气管路里通入臭氧气体,净化所述检测气体进气管路里残留的检测气体,避免对仪器等造成腐蚀,也可防止对下次嗅辨试验造成影响。

该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仪还包括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至所述气体稀释装置1的各个质量流量控制器15、16、19、110、111、112和所述随机出气装置2的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气体稀释装置1输出的稀释气体的气体浓度以及切换所述随机出气装置2输出的稀释气体的出气口位置。

所述控制装置还电连接至所述臭氧发生器,用于控制所述臭氧发生器往所述气体稀释装置的检测气体进气管路里通入臭氧气体。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一种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方法,用于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仪,步骤包括:

步骤1:控制装置分别控制所述气体稀释装置1对检测气体进行稀释和所述随机出气装置2对稀释气体的出气口位置进行切换,并记录下稀释气体的气体浓度和出气口位置;

在该步骤1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所述气体稀释装置1内的各个质量流量控制器15、16、19、110、111、112来控制稀释气体的稀释倍数,以二进制的方式对检测气体由低倍数向高倍数逐步进行稀释,比如以不稀释、2倍稀释、4倍稀释、8倍稀释……128倍稀释等对检测气体逐步进行稀释;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所述随机出气装置2内的轴芯21移动来控制稀释气体的出气口位置。

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获得检测气体。

在一实施例中,将汽车内饰件放置于采样袋内后,往采样袋内充入净化空气,然后将采样袋在80℃下加热2小时后,获得检测气体;比如:将300立方厘米的汽车内饰件放置于10升pvf采样袋内后,往采样袋内充入6l净化空气,然后将采样袋在80℃下加热2小时后,获得检测气体。

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过采样袋在装配有汽车内饰件的整车内进行气体采集,获得检测气体;比如:采用10升pvf采样袋在装配有汽车内饰件的整车内采集6升气体,获得检测气体。

步骤2:控制装置获得嗅辨人员对各出气口位置出来的气体气味的主观评价;

在该步骤2中,所述控制装置上有一触摸显示屏以供嗅辨人员输入对各出气口位置出来的气体气味的主观评价。

所述控制装置内预设的主观评价具有多个等级。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内预设的主观评价等级分为6级,等级从轻到至重分别为无需稀释的“气味不可察觉”、需16倍稀释的“可察觉,但无法分辨”、需128倍稀释的“明显察觉,可以分辨”、需1024倍稀释的“有刺激性气味,难以接受”、需8192倍稀释的“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很难忍受”和需65536倍稀释的“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无法接受”。

嗅辨人员都是依据其嗅辨阈值进行过筛选的,筛选时,将5ppm的正丁醇依次稀释到20ppb、40ppb和80ppb给嗅辨人员进行嗅辨,正丁醇的气体浓度低于20ppb依然能嗅辨到的人员属于嗅觉过于灵敏,气体浓度超过80ppb也无法嗅辨到的人员属于嗅觉不灵敏,都不是合适的嗅辨人员,对正丁醇的气体浓度的嗅辨阈值处于40ppb左右是较为合适的嗅辨人员的一个均一的水平。

步骤3:控制装置重复步骤1和2,直至稀释气体达到嗅辨人员的嗅辨阈值,输出对应的气体浓度和/或稀释倍数。

在该步骤3中,采用6位嗅辨人员进行嗅辨,将检测气体不断稀释,直至其中3位嗅辨人员达到“气味不可察觉”的主观评价等级(嗅辨阈值)时,记下此时的气体浓度和/或稀释倍数,然后再继续进行稀释,直至另外3位嗅辨人员也达到“气味不可察觉”的主观评价等级(嗅辨阈值)时,记下此时的气体浓度和/或稀释倍数,计算出这两个气体浓度和/或稀释倍数的平均值,即为该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方法最终得到的用于评价整车气味和内饰件气味的气体浓度值和/或稀释倍数值。

该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方法,以二进制的方式对检测气体不断进行稀释,且稀释气体随机从两个不同的出气口位置出来,供嗅辨人员进行盲嗅,直至稀释气体达到嗅辨员对气味的嗅辨阈值,让嗅辨员直接给出能否嗅辨的判定,避免固定的出气口位置对嗅辨人员产生心理暗示,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该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方法在步骤3之后,还包括:

步骤4: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臭氧发生器往所述气体稀释装置1的检测气体进气管路里通入臭氧气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