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7286发布日期:2019-03-16 00:3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的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基板、显示面板或其它类型的基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它们的质量进行检测,避免出现点状、线状、崩边等瑕疵,经过检测需要将玻璃进行区分并贴附检测信息的标识,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检测,区分玻璃和贴附标识无法实现自动化,存在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下、漏检率高、检测精度和精度一致性偏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对产品的检测,操作方便,检测精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系统,用于产品的检测,包括:

传输装置,其用于传输所述产品;

检测装置,其用于对所述产品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检测;

复判装置,其设置在所述传输装置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产品进行二次检测及输出;及

第一转移装置,其连接于所述传输装置与所述复判装置之间,用于所述产品在所述传输装置及所述复判装置之间的传输。

该检测系统通过传输装置对产品进行传输,检测装置对产品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检测,第一转移装置能够将传输装置上的检测完成的产品转移到复判装置上,用于将产品进行二次检测及输出,从而实现了对产品的检测,操作方便,检测精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上述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判装置包括传输机构和翻转装置,所述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与所述第一转移装置的传输方向垂直设置,且连接所述翻转装置与所述第一转移装置。

作为上述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一翻转机构,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包括支撑导轨、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导轨上的滑动翻转组件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支撑导轨垂直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设置。

作为上述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判装置还包括暂存平台,所述暂存平台设置于所述支撑导轨下方,且可用于承接所述传输机构传输的所述产品。

作为上述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第二翻转机构,所述第二翻转机构与所述传输机构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翻转机构包括第二导轨和支撑座组件,所述支撑座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导轨垂直所述第一转移装置的传输方向设置。

作为上述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判装置还包括贴标装置,所述贴标装置包括标签打印机构和标签打印载台,所述标签打印载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移装置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方,所述标签打印机构设置于所述标签打印载台的一侧。

作为上述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装置、第二传输装置和第二转移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连接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与所述第二转移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上的所述产品转移到所述第二转移装置上。

作为上述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和所述第二转移装置均包括支撑平台、输送导轨和输送平台,所述输送导轨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输送平台滑动设置在所述输送导轨上。

作为上述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的传输路径上,且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其中之一设置为用于所述产品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检查,其中另一用于所述产品的所述第二表面的检查。

作为上述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均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多个线扫描相机,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多个所述线扫描相机设置于所述产品的移动路径的上方,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多个线扫描相机设置于所述产品的移动路径的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检测系统,通过传输装置对产品进行传输,检测装置对产品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检测,第一转移装置能够将传输装置上的检测完成的产品转移到复判装置上,用于对产品进行二次检测及输出,从而实现了对产品的检测,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传输装置和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复判装置和第一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中:

1、传输装置;11、第一传输装置;12、第二传输装置;13、第二转移装置;110、第一支撑平台;111、第一输送导轨;112、第一输送平台;120、第二支撑平台;121、第二输送导轨;122、第二输送平台;

131、第二滑动导轨;132、第二移动组件;1321、第二移动导轨;1322、第二转移座;

2、检测装置;21、第一检测装置;211、第一支撑架;212、第一线扫描相机;22、第二检测装置;221、第二支撑架;222、第二线扫描相机;

3、复判装置;31、传输机构;32、翻转装置;33、贴标装置;321、支撑导轨;322、滑动翻转组件;3221、第一导轨;3222、连接组件;3223、翻转座;323、第二导轨;324、支撑座组件;3241、支撑座;3242、转动座;331、标签打印机构;332、标签打印载台;

4、第一转移装置;41、第一滑动导轨;42、第一移动组件;421、第一移动导轨;422、第一转移座;423、连接部件;

5、状态检测装置;6、输出平台;

10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检测系统包括传输装置1、检测装置2、复判装置3和第一转移装置4,传输装置1用于传输产品100;检测装置2用于对产品100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检测;复判装置3设置在传输装置1的输出端,用于对产品100进行二次检测并输出;第一转移装置4连接传输装置1与复判装置3之间,用于产品100在传输装置1及复判装置3之间的传输。该检测系统用于产品100的检测,通过传输装置1对产品100进行传输,检测装置2对产品100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检测,第一转移装置4能够将传输装置1上的检测完成的产品100转移到复判装置3上,复判装置3对产品100进行二次检测并将产品100输出,从而实现了对产品100的检测,操作方便,检测精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产品100可以为玻璃基板、显示面板或其它类型的基板,但不以此为限。

具体地,如图2所示,传输装置1包括第一传输装置11、第二传输装置12和第二转移装置13,第二传输装置12连接第一传输装置11与第二转移装置13,用于将第一传输装置11上的产品100转移到第二转移装置13上。

如图2所示,第一传输装置11包括第一支撑平台110、第一输送导轨111和第一输送平台112,第一输送导轨111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110上,第一输送平台112滑动设置在第一输送导轨111上,第一输送平台112连接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输送平台112沿第一输送导轨111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输送平台112上设置有吸附组件(图中未示出),吹吸组件能够将产品100吸附于第一输送平台112,或吹离第一输送平台112。吹吸组件连接气源装置,通过气源装置向吹吸组件内供气将产品100吹离第一输送平台112,通过负压向吹吸组件抽气,能够将产品100吸附在第一输送平台112上。吹吸组件的设置能够在运输产品100过程中,通过吹吸组件的吸附作用,将产品100吸附于第一输送平台112上,防止产品100脱离第一输送平台112产生移动,在第二转移装置13将产品100进行转移过程中,通过吹吸组件的吹离作用,便于产品100脱离第一输送平台112,便于产品100的转移。

如图3所示,第二传输装置12包括第二支撑平台120、第二输送导轨121和第二输送平台122,第二输送导轨121设置在第二支撑平台120上,第二输送平台122滑动设置在第二输送导轨121上,第二输送平台122连接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输送平台122沿第二输送导轨121的长度方向移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传输装置12的结构与第一传输装置11的结构相同。第二输送平台122上也设置有上述的吹吸组件,能够将产品100吸附于第二输送平台122,或吹离第二输送平台122。

如图4所示,第一转移装置4包括第一滑动导轨41、第一移动组件42和第一移动驱动装置,第一滑动导轨41沿垂直于传输装置1的传输方向设置,第一移动组件4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导轨41上,第一移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移动组件42沿第一滑动导轨41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移动组件42包括第一移动导轨421、第一转移座422和第二移动驱动装置,第一移动导轨421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导轨41上,且第一移动导轨421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转移座422滑动设置在第一移动导轨421上,第二移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转移座422带动产品100沿第一移动导轨421移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移座422与第一移动导轨421之间设置连接部件423,第一转移座422转动设置在连接部件423上,能够通过第一转移座422带动产品100进行翻转。

如图5所示,第二转移装置13包括第二滑动导轨131、第二移动组件132和第一移动驱动装置,第二滑动导轨131沿垂直于传输装置1的传输方向设置,第二移动组件132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导轨131上,第一移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二移动组件132沿第二滑动导轨131移动。

进一步地,第二移动组件132包括第二移动导轨1321、第二转移座1322和第二移动驱动装置,第二移动导轨1321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导轨131上,且第二移动导轨1321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转移座1322滑动设置在第二移动导轨1321上,第二移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转移座1322带动产品100沿第二移动导轨1321移动。

如图6所示,检测装置2包括第一检测装置21和第二检测装置22,第一检测装置21和第二检测装置22设置于传输装置1的传输路径上,且第一检测装置21和第二检测装置22的其中之一设置为用于对产品100的第一表面的检测,其中另一用于对产品100的第二表面的检测。具体地,第一检测装置21设置在第二传输装置1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转移装置13下方,用于对产品100的第一表面进行检测;第二检测装置22设置在第二传输装置12上方,用于对产品100的第二表面进行检测。检测装置2的第一检测装置21通过设置在第二传输装置12上且位于第二转移装置13下方,当第二转移装置13带动产品100转移过程中,第一检测装置21能够对产品100进行第一表面的检测;第二检测装置22设置在第二传输装置12的上方,通过第二传输装置12带动产品100移动时,能够对产品100的第二表面进行检测,检测方便,在产品100运输过程中即可实现对产品100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检测,节省检测时间。

具体地,第一检测装置21包括第一支撑架211、设置于第一支撑架211上的多个第一线扫描相机212,多个第一线扫描相机212沿垂直于产品100的移动方向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第一检测装置21的多个第一线扫描相机212设置于第一支撑架211的上方,且与第一支撑架211相连,多个第一线扫描相机212对进料输送机构上的产品100的第一表面进行扫描,从而检测出产品100的第一表面的缺陷。

第二检测装置22包括第二支撑架221、设置于第二支撑架221上的多个第二线扫描相机222,多个第二线扫描相机222沿垂直于产品100的移动方向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第二检测装置22的多个第二线扫描相机222设置于第二支撑架221的下方。

如图7所示,复判装置3包括传输机构31、翻转装置32、贴标装置33和暂存平台34,传输机构31的传输方向与第一转移装置4的传输方向垂直设置,且连接翻转装置32与第一转移装置4。

如图8所示,翻转装置32包括第一翻转机构和第二翻转机构,第一翻转机构对产品100进行翻转,使得复检人员对产品100的一面进行复检;第二翻转机构接收来自第一翻转机构的产品100,复检人员对产品100的另一面进行复检,从而避免检测装置2误检。

具体地,第一翻转机构包括支撑导轨321、滑动设置在支撑导轨321上的滑动翻转组件322和第一驱动装置,支撑导轨321沿垂直于传输机构31的传输方向设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滑动翻转组件322沿支撑导轨321移动。进一步地,滑动翻转组件322包括第一导轨3221、连接组件3222、翻转座3223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导轨3221滑动设置在支撑导轨321上,且第一导轨3221沿竖直方向设置,连接组件3222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3221上,翻转座3223转动设置在连接组件3222上,用于带动产品100翻转,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组件3222以及翻转座3223沿第一导轨3221移动。第一翻转机构能够带动产品100进行翻转,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对产品100的一个表面进行复检。暂存平台34设置于支撑导轨321下方,且可用于承接传输机构31传输的产品100;由于人工复判的效率较低,当经过检测装置2检测的产品100输送至复判装置3的速度较快人工复判来不及时,暂存平台34可暂时存放一个产品100,防止来自经过检测装置2检测的产品100无处放置,导致整个检测系统的检测效率降低。

如图9所示,第二翻转机构与传输机构31平行设置,第二翻转机构与传输机构31均包括第二导轨、支撑座组件和第三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中,以第二翻转机构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翻转机构包括第二导轨323、支撑座组件324和第三驱动装置,第二导轨323垂直第一转移装置4的传输方向设置,支撑座组件324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323上,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支撑座组件324沿第二导轨323移动;支撑座组件324包括支撑座3241和转动座3242,支撑座3241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323上,转动座3242转动设置在支撑座3241上。第二翻转机构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对产品100的另一个表面进行复检。传输机构31具有与第二翻转机构类似的组成,该支撑座组件可以与第二翻转机构的支撑座组件324不同,传输机构31的支撑座组件可以设置为简单的支撑台,不具有翻转功能。

如图7所示,贴标装置33包含标签打印机构331和标签打印载台332,标签打印载台332设置于第一转移装置4的一侧且位于传输机构31的上方,标签打印机构331设置于标签打印载台332的一侧。产品100在标签打印载台332上通过标签打印机构331将检测结果的信息打印在产品100上。

如图10所示,标签打印载台332用于承接来自传输机构31的产品100并承载产品100完成标签打印。具体地,传输机构31与标签打印载台332可以设置为具有牙叉状的承载面,且二者的牙叉状承载面在竖直方向上可相互避让;传输机构31在第一转移装置4下方接收来自第一转移装置4的产品100,之后沿传输机构31的第二导轨向标签打印载台332移动,直至移动至标签打印载台332的上方,之后下降将产品100放置于标签打印载台332上,直至传输机构31的承载面下降到标签打印载台332下方,之后再返回至第一转移装置4处,以承接下一产品100。待打印标签的产品100在标签打印载台332上完成定位等操作后,通过标签打印机构331对产品100进行打标,打标完成。之后,再经由输出平台6将标签打印载台332上的产品100输出;输出平台6与传输机构31可具有相同承载面,即输出平台6具有牙叉状的承载面,且与标签打印载台332的牙叉状承载面在竖直方向上可相互避让;输出平台6自标签打印载台332上将产品100下载的方式类似,即输出平台6移动至标签打印载台332下方,之后上升并将产品100顶起,产品100转移至输出平台6的承载面上,之后输出平台6沿其下方导轨返回出料位。本述实施例中,传输机构31、标签打印载台332及输出平台6的承载面以牙叉状承载面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以此为限,能达到上述功能者皆可。

检测装置还包括状态检测装置5,状态检测装置5设置在标签打印载台332的支撑框架3321上,状态检测装置5包括多个检测相机,多个检测相机能够获取产品100的位置及状态,便于在其他工序中,实现对产品100的对位。通过检测相机检测产品100的位置及状态,产品100的位置达到预设位置后,标签打印机构331开始进行标签打印,并将打印的标签贴附于产品100上。

检测过程:

第一传输装置11的第一输送平台112接到完成上一工序的产品100来料,并将产品100进行输送,第二传输装置12吸附并抓取第一传输装置11上的产品100并传输至第二转移装置13上,在此过程中,第二传输装置12经过第一检测装置21上方,第一检测装置21对产品100的第一表面进行检测。

然后,第二转移装置13对产品100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经过第二检测装置22下方,第二检测装置22对产品100的第二表面进行检测。

然后,第一转移装置4将经过检测完成的产品100转移到传输机构31上,经过检测不需要复判的产品100通过传输机构31输送至标签打印载台332上,标签打印机构331对产品100进行打标,打标完成,再由输出平台6将产品100输出。

若通过检测装置2检测产品100需要复判,则传输机构31将产品100运输到暂存平台34处,第一翻转机构滑动至暂存平台34上方抓取产品100并滑动至第一复判位置,通过第一翻转机构将产品100进行翻转,复检人员对产品100的一面进行复检,第二翻转机构的支撑座组件324移动至第一翻转机构下方,第一翻转机构将产品100置于第二翻转机构的支撑座组件324上,支撑座组件324返回第二复判位置,通过第二翻转机构对产品100进行翻转,复检人员对产品100的另一面进行复检,然后,通过传输机构31将产品100进行输送至标签打印载台332,经过贴标装置33贴标,最后由输出平台6将产品100输出。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