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量传动齿轮齿间距精度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5137发布日期:2019-03-08 22:5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用于测量传动齿轮齿间距精度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齿轮齿间距检测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测量传动齿轮齿间距精度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动齿轮作为传动机构,如果质量不合格,将会给整个传动机构带来麻烦,因此,传动齿轮生产加工后要进行严格的齿间距检测。

其中齿间距等于轮齿厚度和齿槽宽度之和,由于生产加工过程中轮齿会出现凹陷的情况,从而导致轮齿厚度变薄,即齿间距的精度不高主要是由于轮齿厚度变薄造成的,所以亟需提供一种对轮齿厚度是否变薄进行检测的装置;而且,生产加工后传动齿轮的齿槽内存在毛刺,对其进行打磨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传动齿轮齿间距进行检测,同时能对传动齿轮齿槽内毛刺进行打磨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用于测量传动齿轮齿间距精度的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检测机构和安装于机架上并用于支撑传动齿轮的支撑杆,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推拉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支撑板和若干检测头,所述推拉单元能推拉支撑板移动;检测头均匀固定设置于支撑板上,每个检测头上均设有凹槽、盛料槽以及贯穿凹槽和盛料槽的通孔;所述凹槽内转动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上设有打磨套;所述通孔内滑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且螺杆靠近推拉单元的一端套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螺杆靠近推拉单元的一端位于检测头外部,螺杆远离推拉单元的一端位于盛料槽内。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将待检测的传动齿轮套在支撑杆上后,通过推拉单元拉动支撑板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上的检测头移动;当检测头与传动齿轮的轮齿接触后,检测头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转动的过程中,传动齿轮的轮齿与螺杆靠近推拉单元的一端接触,并推动螺杆在通孔内滑动,螺杆远离推拉单元的一端从盛料槽内伸出时,螺杆远离推拉单元的一端将盛料槽内的颜料带出,若传动齿轮的轮齿厚度正常,则螺杆远离推拉单元的一端会将颜料标记在轮齿上,若传动齿轮的轮齿厚度变薄,则螺杆远离推拉单元的一端不会将颜料标记在轮齿上,通过后续观察传动齿轮的每个轮齿上是否有标记,即可判断传动齿轮的轮齿是否合格,即对传动齿轮齿间距是否均匀进行检测。而且螺杆在通孔内滑动的过程中带动螺母转动,从而带动螺母上的打磨套转动,进而对传动齿轮齿槽内的毛刺进行打磨,非常方便,而且打磨较为彻底。

进一步的,所述推拉单元包括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副,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滚珠丝杠副包括丝杆和螺母座,所述丝杆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与螺母座固定连接。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滚珠丝杠副对支撑板进行推拉,在实现长距离推拉的基础上,确保支撑板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的自由端固定有打磨球。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滚珠丝杠副对支撑板进行推拉,在对传动齿轮的齿间距进行检测、对传动齿轮的齿槽进行打磨的同时,丝杆上的打磨球能对传动齿轮的轮齿进行打磨。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座上固定有卸料块。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滚珠丝杠副对支撑板进行推拉,在对传动齿轮的齿间距进行检测、对传动齿轮的齿槽和轮齿进行打磨的同时,能自动将支撑杆上的传动齿轮卸下,方便人工对合格与否的传动齿轮进行分类,以及方便人工将下一个传动齿轮套在支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板滑动设置于支撑台上。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提高支撑板移动的稳定性,实现传动齿轮齿间距的精确检测,同时实现对传动齿轮齿槽的充分打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橡胶套。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确保支撑杆提供给传动齿轮一定的摩擦力,从而确保传动齿轮的轮齿提供给检测头足够的反作用力。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套由海绵砂块制成。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海绵砂块的打磨效果好,而且海绵砂块与传动齿轮的轮齿接触后能发生一定形变,从而防止螺母和传动齿轮之间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向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支撑杆和滚珠丝杠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杆1、传动齿轮2、伺服电机3、丝杆4、螺母座5、打磨球6、导向杆7、卸料块8、支撑板9、检测头10、支撑台11、凹槽12、盛料槽13、通孔14、螺母15、打磨套16、支撑管17、螺杆18、弹簧19。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3所示:如图1所示的用于测量传动齿轮齿间距精度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1和检测机构,支撑杆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支撑杆1上套设有橡胶套(图中未示出),支撑杆1用于支撑待检测和打磨的传动齿轮2。

检测机构包括推拉单元和检测单元,推拉单元包括伺服电机3和滚珠丝杠副,伺服电机3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上,滚珠丝杠副包括丝杆4和螺母座5,丝杆4的右端与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同轴焊接,丝杆4的左端固定有打磨球6,打磨球6与传动齿轮2的轮齿接触后,便于对传动齿轮2的轮齿进行打磨。机架上固定有导向杆7,导向杆7穿过螺母座5并与螺母座5滑动连接,螺母座5的上端焊接有卸料块8,如图3所示,卸料块8的形状为楔形,当卸料块8向左移动并与传动齿轮2接触时,卸料块8会将传动齿轮2从支撑杆1上推出并掉落。

如图1所示,检测单元包括支撑板9和若干检测头10,机架上安装有支撑台11,支撑板9滑动设置于支撑台11上,支撑板9的右端与螺母座5焊接,检测头10均匀焊接在支撑板9上。

如图2所示,每个检测头10上均开有凹槽12、盛料槽13和通孔14(其中图1只在两个检测头10上示出了凹槽12、盛料槽13和通孔14),通孔14水平贯穿凹槽12和盛料槽13,盛料槽13内装有颜料,颜料可以是粉末状或者稠状。凹槽12内转动设置有螺母15,螺母15上通过销钉固定有打磨套16,打磨套16由海绵砂块制成。其中螺母15的左右端面均焊接有支撑管17,支撑管17与通孔14同轴线,支撑管17与检测头10转动连接。

通孔14内滑动设置有螺杆18,螺杆18上开有矩形螺纹,矩形螺纹的螺旋升角为55°,螺杆18与螺母15螺纹连接,即螺杆18与螺母15非自锁连接。其中检测头10内开有空腔,螺杆18右端套有弹簧19,弹簧19位于空腔内,弹簧19的左端与空腔的左侧腔壁焊接,弹簧19的右端与螺杆18焊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人工启动如图1所示的伺服电机3后,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正向转动带动丝杆4正向转动,从而带动螺母座5和支撑板9向右移动,然后将待检测的传动齿轮2套在支撑杆1上。

如图2所示,当支撑板9上检测头10向右移动并与传动齿轮2的轮齿接触后,检测头10带动传动齿轮2逆时针转动;传动齿轮2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传动齿轮2的轮齿与螺杆18右端接触,并推动螺杆18在通孔14内向左滑动,螺杆18左端从盛料槽13内伸出时,颜料粘附在螺杆18左端,并将颜料从盛料槽13内带出;若传动齿轮2的轮齿厚度正常,则螺杆18左端会与轮齿的齿面接触并将颜料标记在齿面上,若传动齿轮2的轮齿厚度变薄了,则螺杆18无法将颜料标记在轮齿上。在传动齿轮2继续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人工观察传动齿轮2的每个轮齿上是否有颜料标记,即可判断传动齿轮2的轮齿是否合格。

而且如图2所示,由于凹槽12对螺母15进行限位,而且螺杆18与螺母15非自锁连接,所以螺杆18在通孔14内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带动螺母15转动,从而带动螺母15上的打磨套16转动,进而对传动齿轮2齿槽内的毛刺进行打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