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称重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4081发布日期:2018-09-11 21:48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沫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化床称重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泡沫塑料由大量气体微孔分散于固体塑料中而形成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发泡成型是使塑料产生微孔结构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结构泡沫塑料,基本都是芯层发泡,皮层不发泡。几乎所有的热固性和热塑性塑料都能制成泡沫塑料,常用的树脂有聚苯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乙烯、酚醛等。

在发泡的过程中是原材料体积发生改变的过程。因此,在原材料进入流化床进行发泡之前,原材料的体积需要经过精密的控制。而目前使用的流化床的称重装置会出现较大的误差,使得后期的发泡过程受到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化床称重的进料装置,通过控制盒控制气缸的气动阀,将两个放料阀同时打开,再按照先后顺序闭合,使得两个放料阀形成先快放,后慢放的转换。快慢放的转换,能在称重斗里面逐渐加料,解少承重传感器的误差,使得称重更加的精准,及时的控制原材料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流化床称重的进料装置,包括储料斗、放料阀、制动装置、支架、称重斗、承重台、承重传感器和控制盒;所述的两个放料阀安装在储料斗的出口,所述的放料阀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制动装置连接,所述的制动装置与控制盒连接;所述的储料斗和承重台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的承重台的正中间设置有圆孔,所述的承重传感器设置在承重台表面的圆孔边缘,所述的称重斗贯穿圆孔,称重斗顶口边沿的背面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安装在承重传感器上;所述的控制盒固定安装在承重台的下表面,所述的承重传感器与控制盒连接;所述的放料阀包括第一放料阀和第二放料阀,所述的第一放料阀的底部设置有漏孔,所述的第二放料阀为全封闭放料阀;所述的控制盒通过制动装置控制两个放料阀的开关顺序,使得两个放料阀形成快放和慢放的转换。

进一步的,所述的开关顺序是先将第一放料阀和第二放料阀一起打开,形成快放;再关上第一放料阀,材料从第一放料阀的漏孔流出,形成慢放;最后关上第二放料阀,关闭放料。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装置为气缸,所述的气缸上设置有气缸伸缩杆,所述的气缸伸缩杆和连接杆通过转轴可活动连接;连接杆与阀门固定连接,气动伸缩杆的伸缩带动连接杆转换方向,连接杆带动放料阀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通过连接杆和气缸伸缩杆与第一放料阀连接,所述的第二气缸通过连接杆和气缸伸缩杆与第二放料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储料斗底部的斜面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储料斗底部的斜面上,所述的两个气缸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储料斗底部的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储料斗出料口的两侧分别焊接固定有安装杆,两个放料阀套在安装杆上,通过安装杆可活动连接在储料斗的出料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重传感器与控制盒连接,将接收到的数据反馈给控制盒,控制盒与气动电磁阀连接;所述的控制盒与气缸的电磁阀连接,电磁阀通过空气管控制两个气缸轮流开关,气缸的开关通过气缸伸缩杆和连接杆带动放料阀开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1)通过快放和慢放的转换,增加承重传感器的反应时间,可以减少承重传感器的称重误差,使得称重更加的精准,能及时的控制原材料的重量。

(2)放料阀套在安装杆上可活动连接,以及连接杆直接与放料阀固定连接,使得两个放料阀工作时不会相互干扰。

(3)制动装置采用气缸,使得制动更加的精准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制动装置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放料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放料阀在慢放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及零部件标注:1-储料斗、2-支架、3-称重斗、4-支撑柱、5-承重传感器、6-承重台、7-控制盒、8-安装架、81-螺母、9-转轴、10-第一气缸、11-第二气缸、12-气缸伸缩杆、13-空气管、14-第一放料阀、15-第二放料阀、16-连接杆、17-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流化床称重的进料装置,包括储料斗1、放料阀、制动装置、支架2、称重斗3、承重台6、承重传感器和5控制盒;所述的放料阀包括第一放料阀14和第二放料阀15,所述制动装置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气缸,所述的气缸包括第一气缸10和第二气缸12。

所述的储料斗1和承重台6焊接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的承重台6的中部设置有圆孔,所述的承重传感器5通过螺钉固定在承重台6表面的圆孔边缘,所述的称重斗3贯穿圆孔,称重斗3顶口边沿的背面焊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焊接固定在承重传感器5上;所述的控制盒7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承重台6的背面,所述的承重传感器5与控制盒7通过数据线连接。

所述的第一放料阀14的底部设置有漏孔,所述的第二放料阀15为全封闭放料阀;所述储料斗1的出料口的两侧焊接有安装杆17,所述的第一放料阀14和第二放料阀15套安装杆17上,外侧再通过螺母固定。

所述的储料斗1底部的斜面设置有两个安装架8,两个安装架8通过螺母81固定在储料斗1上;所述的第一气缸10和第二气缸11分别通过连接扣固定连接在两个安装架8上。

所述的第一放料阀1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第一气缸10上设置有气缸伸缩杆12,所述的气缸伸缩杆12和连接杆16通过转轴9可移动连接;第一气缸10的开关带动气动伸缩杆12伸缩,气动伸缩杆12的伸缩带动连接杆16转换方向,连接杆16带动第一放料阀14开关。

所述的第二放料阀1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第二气缸11上设置有气缸伸缩杆12,所述的气缸伸缩杆12和连接杆16通过转轴9可移动连接;第二气缸11的开关带动气动伸缩杆12伸缩,气动伸缩杆12的伸缩带动连接杆16转换方向,连接杆16带动第二放料阀15开关。

所述的承重传感器5与控制盒7通过数据线连接,将接受到的数据反馈给控制盒7,控制盒7通过电源线与控制第一气缸10和第二气缸11开关的气动电磁阀连接;气动电磁阀通过空气管13控制第一气缸10和第二气缸11开关,气缸的开关通过气缸伸缩杆12和连接杆16带动放料阀开关。

所述的控制盒7通过对气动电磁阀的控制来决定第一放料阀14和第二放料阀15的开关顺序,所述的开关顺序是先将第一放料阀14和第二放料阀15一起打开,形成快放;再关上第一放料阀14,材料从第一放料阀14的漏孔流出,形成慢放;最后关上第二放料阀15,关闭放料。使得两第一放料阀14和第二放料阀15形成快放和慢放的转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