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文浮体稳定性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2568发布日期:2018-11-02 20:2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文浮体稳定性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浮体稳定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文浮体稳定性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水文现象受许多自然因素制约和人类活动影响,一般的水文观测和分析难以清楚地揭示其物理过程和相互关系,需要在野外或实验室内用特定的程序、装置和设备进行系统的、有控制的观测和试验。

例如,申请号为:201310379098.1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浮式海上试验平台。包括浮式平台和配套的海洋系泊系统,浮式平台包括浮体结构、立柱、干舷甲板、下甲板和上甲板,试验平台中部设有矩形月池,月池上方布置有井架和设置在井架上的电动葫芦,所述海洋锚泊系统包括海军用单侧锚机和锚链,所述上甲板上设置有甲板室,所述上甲板右舷处安装有液压回转起重机,所述试验平台还设置了流速流向仪,所述甲板室内又设置有主控室,主控室内安装有数据采集装置、3G无线传输设备、压载舱控制面板及计算机。本实用新型能够为各类海洋科学试验提供一个位于自然海域的试验平台,能够为海洋工程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珍贵的现场试验数据,对于发展海洋工程有巨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人发现,传统的水上浮体,功能单一,因此需要一种水上浮体装置用来测试浮体的稳定性。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水文浮体稳定性实验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文浮体稳定性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水文浮体稳定性实验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水文浮体稳定性实验装置,包括船型浮体,护板,第一V型实验板,第二V型实验板,第三V型实验板,三角锥形结构,太阳能光伏发电组,蓄电池,支杆,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摄像头,滑动板,第一触片,滑动浮体,固定板,第二触片,指示灯,计时器,微控制器,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漏电保护开关;所述船型浮体的顶部外端侧固定安装有护板,且船型浮体的前端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三角锥形结构,且三角锥形结构的外侧镶嵌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组,所述三角锥形结构的底部还镶嵌有蓄电池,所述船型浮体的两端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V型实验板,第二V型实验板与第三V型实验板,且第一V型实验板,第二V型实验板与第三V型实验板的前端均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固定板,所述第一V型实验板,第二V型实验板与第三V型实验板的前端底侧设有滑动浮体,且滑动浮体上的滑动杆穿过相对应的实验板连接在滑动板的底部,所述第一触片安装在滑动板的顶部一端,且第二触片安装在固定板的顶部一端,所述第一V型实验板,第二V型实验板与第三V型实验板的一侧均镶嵌有相对应的指示灯与计时器,所述支杆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风向传感器与风速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的上端还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朝向指示灯的方位。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板向上滑动时,滑动板一端的1/4部与固定板一端的1/4处相重叠。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灯与计时器通过相对应的第一触片、第二触片与蓄电池形成一个回路,且该回路上还设置有漏电保护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设在同一中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船型浮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控制装置,且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存储模块以及无线传输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V型实验板,第二V型实验板,第三V型实验板的前端V型角度分别为165°、150°、135°。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灯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实验板的设置,在船型浮体摇摆或者向一侧倾斜时,V型实验板前端上的滑动浮体接触到水面,带动滑动板向上运动,从而使滑动板上的第一触片与固定板上的第二触片相接触,使指示灯、计时器与蓄电池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可通过不同实验板相对应的指示灯指示摇摆程度,并通过摄像头进行记录,也可通过计时器记录摇摆的时间,并通过存储模块进行存储,从而测试浮体的稳定性。

漏电保护开关的设置,在实验板接触到水面继续向下倾斜时,当指示灯的回路中发生短路或者漏电时,可有效的保护整个电路。

无线传输模块的设置,可将计时器记录的摇摆的时间或者一个完整的摇摆过程、摄像头拍摄的内容进行传送,从而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查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V型实验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V型实验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V型实验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指示灯的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控制流程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板以及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型浮体,101-护板,102-第一V型实验板,103-第二V型实验板,104-第三V型实验板,2-三角锥形结构,201-太阳能光伏发电组,202-蓄电池,3-支杆,301-风向传感器,302-风速传感器,303-摄像头,4-滑动板,401-第一触片,402-滑动浮体,5-固定板,501-第二触片,6-指示灯,7-计时器,8-微控制器,801-存储模块,802-无线传输模块,9-漏电保护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文浮体稳定性实验装置,包括船型浮体1,护板101,第一V型实验板102,第二V型实验板103,第三V型实验板104,三角锥形结构2,太阳能光伏发电组201,蓄电池202,支杆3,风向传感器301,风速传感器302,摄像头303,滑动板4,第一触片401,滑动浮体402,固定板5,第二触片501,指示灯6,计时器7,微控制器8,存储模块801,无线传输模块802和漏电保护开关9;所述船型浮体1的顶部外端侧固定安装有护板101,且船型浮体1的前端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三角锥形结构2,且三角锥形结构2的外侧镶嵌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组201,所述三角锥形结构2的底部还镶嵌有蓄电池202,所述船型浮体1的两端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V型实验板102,第二V型实验板103与第三V型实验板104,且第一V型实验板102,第二V型实验板103与第三V型实验板104的前端均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固定板5,所述第一V型实验板102,第二V型实验板103与第三V型实验板104的前端底侧设有滑动浮体402,且滑动浮体402上的滑动杆穿过相对应的实验板连接在滑动板4的底部,所述第一触片401安装在滑动板4的顶部一端,且第二触片501安装在固定板5的顶部一端,所述第一V型实验板102,第二V型实验板103与第三V型实验板104的一侧均镶嵌有相对应的指示灯6与计时器7,所述支杆3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风向传感器301与风速传感器302。

太阳能光伏发电组201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组201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202与逆变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进行吸收后转换为电能存储到蓄电池202内,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逆变器作用将该电能进行输出辅助供能,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太阳能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逆变器为DC-AC逆变器,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但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太阳能光伏发电组18在白天时,将太阳光进行吸收进而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存储到蓄电池202内,进行备用。

其中,所述支杆3的上端还安装有摄像头303,且摄像头303朝向指示灯6的方位,可通过摄像头303对船型浮体1摇摆或者倾斜的过程进行拍摄。

其中,所述滑动板4向上滑动时,滑动板4一端的1/4部与固定板5一端的1/4处相重叠。

其中,所述指示灯6与计时器7通过相对应的第一触片401、第二触片501与蓄电池202形成一个回路,且该回路上还设置有漏电保护开关9,在指示灯6的回路中发生短路或者漏电时,可有效的保护整个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触片401与第二触片501设在同一中轴线上,可在滑动板4向上滑动时,第一触片401接触到第二触片501上,使指示灯6、计时器7与蓄电池202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其中,所述船型浮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控制装置,且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8,存储模块801以及无线传输模块802。

其中,所述第一V型实验板102,第二V型实验板103,第三V型实验板104的前端V型角度分别为165°、150°、135°,在船型浮体1的摇摆程度不同时,不同角度的实验板上的第一触片401与第二触片501相接触后,相对应的指示灯6、计时器7所在的电路形成闭合,从而指示船型浮体1不同的摇摆程度。

其中,所述指示灯6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罩,可对指示灯6进行保护,避免指示灯6在温度较高时与水接触,造成指示灯6的损坏。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该装置放入到水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组201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并存储到蓄电池202中,在船型浮体1摇摆或者向一侧倾斜时,V型实验板前端上的滑动浮体402接触到水面,带动滑动板4向上运动,从而使滑动板4上的第一触片401与固定板5上的第二触片501相接触,使指示灯6、计时器7与蓄电池202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可通过不同实验板相对应的指示灯6指示摇摆程度,并通过摄像头303对船型浮体1摇摆或者倾斜的过程进行拍摄,也可通过计时器7记录摇摆的时间,并通过存储模块801进行存储,从而测试浮体的稳定性,当指示灯6的回路中发生短路或者漏电时,漏电保护开关9能够将电路断开,可有效的保护整个电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