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示波器探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6618发布日期:2018-10-30 22:5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示波器探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示波器探头。



背景技术:

示波器是一种用来测量交流电或脉冲电流波形的仪器,能够将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图像,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示波器的探头通常为笔状结构,其作用是在测试点或信号源和示波器之间建立一条物理和电子连接线。现有技术中的示波器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示波器探头主要包括探头本体1'和探头帽5',将导线100'缠绕在探头本体1'上,再用探头帽套5'设在探头本体1'上,对导线100'进行简单的固定,实现对测试点位置的测量。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整个示波器探头的使用存在以下问题:

(1)探头帽容易丢失,导致在实际使用时,导线100'与在探头本体接触不良,影响测量的精度;

(2)导线缠绕在探头本体后,固定不稳,还需要对其进行黏贴固定,这种操作不仅增加了额外的工序,同时,黏贴后的导线在拆卸时难度较大,给操作者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示波器探头,使得导线与示波器探头的连接和拆卸更加方便快捷,整个装置的测试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示波器探头,包括:探头本体,探头本体设置有第一卡合部;

移动部,移动部连接于探头本体,移动部设置有第二卡合部;及

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驱动移动部相对探头本体移动,以将导线夹持于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移动部设置于探头本体的侧部,第一卡合部设置于探头本体的侧部,第二卡合部设置于移动部的侧部,且第二卡合部位于第一卡合部的上方并能够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以靠近第一卡合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呈半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探头本体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移动部设置于滑槽中并能够沿滑槽上下滑动,驱动组件为套设于移动部上的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移动部的侧部凸设有调扭,调扭外露于滑槽,且调扭设置于第二卡合部的上方,弹簧的一端抵压于滑槽的顶部,另一端抵压于调扭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探头本体还设置有芯杆,芯杆贯穿探头本体,芯杆与第一卡合部连接,第一卡合部和芯杆为导电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移动部和探头本体并排间隔设置,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分别为开设于探头本体内侧和移动部内侧的凹槽,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相对设置,驱动组件能够驱动移动部水平移动以使第二卡合部靠近第一卡合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驱动组件为由上至下呈收口状的套筒结构且其顶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探头本体和移动部的顶部通过连接部连为一体,连接部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驱动组件套设于探头本体的上部、移动部的上部及连接部的外周,驱动组件的内螺纹与连接部的外螺纹形成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二部呈收口设置,第一部的内螺纹与连接部的外螺纹配合,第二部挤压在探头本体和移动部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探头本体为导电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示波器探头,通过设置探头本体和移动部,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移动部相对探头本体的移动,实现卡合部对导线的卡合固定,使得导线与示波器探头的连接和拆卸更加方便快捷,整个装置的测试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示波器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示波器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示波器探头进行测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示波器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示波器探头进行测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探头本体;11、第一卡合部;12、滑槽;13、芯杆;

2、移动部;21、第二卡合部;

3、驱动组件;31、弹簧;32、调扭;33、第一部;34、第二部;

4、连接部;

100、导线;

1'、探头本体;5'、探头帽;

10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示波器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示波器探头进行测量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示波器探头主要由探头本体1、移动部2和驱动组件3组成。具体地,示波器探头本体成杆状,在探头本体1上开设有槽,移动部2设置在探头本体1上开设的槽内。具体地,如图3所示,探头本体1包括设置于探头本体1内的芯杆13,芯杆13成杆状且贯穿探头本体1,芯杆13与第一卡合部11连接,还包括凸设于探头本体1上的第一卡合部11,第一卡合部11呈半圆形,芯杆13与第一卡合部11均为导电材质。移动部2设置于探头本体1的侧部,移动部2上设有第二卡合部21,第二卡合部21呈半圆形,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21相对设置。移动部2为导电材质或非导电材质。当需要测量时,可以使用探头本体1 内设置的芯杆13与被测点接触进行测试,还可以通过移动部2辅助第一卡合部 11将从被测点引出的导线100进行夹紧,进而进行测试。

具体地,第一卡合部11设置于探头本体1的侧部,第二卡合部21设置于移动部2的侧部,且第二卡合部21位于第一卡合部11的上方并能够在驱动组件3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以靠近第一卡合部11。呈半圆形的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21能够将导线100卡合。

在探头本体1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12,移动部2设置于滑槽12中并能够沿滑槽12上下滑动,且滑槽12的长度大于移动部2的长度。在移动部2的侧部凸设有调扭32,调扭32外露于滑槽12,且调扭32设置于第二卡合部21的上方,调扭32呈任意形状,保证使用者能够拨动调扭32实现移动部2沿滑槽 12滑动即可。弹簧31套设在移动部2上,具体地,弹簧31的一端抵压于滑槽 12的顶部,另一端抵压于调扭32的顶部。弹簧31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提供的弹簧力能够实现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21的卡合。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示波器探头进行测量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所表示的内容,可以得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示波器探头的使用方法为:

示波器探头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图3中去掉引线100的状态,弹簧31抵接在调扭32上,此时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21卡合。

使用者拨动调扭32,使得移动部2沿滑槽12滑动,将第二卡合部21与第一卡合部11分离,此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从待测元件上引出一根导线 100,将导线100放在第一卡合部11内,使用者松开调扭32,移动部2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沿滑槽12滑动,实现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21卡合,将导线100卡合固定。这种结构不需要设置探头帽,对导线100的卡合固定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同时提高了测试效率,可靠性更好。

实施例二: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示波器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示波器探头进行测量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中所示,该示波器探头的移动部2和探头本体1并排间隔设置,第一卡合部11和和第二卡合部 21的一端均呈尖状设置,探头本体1和移动部2的顶部通过连接部4连为一体,连接部4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21分别为开设于探头本体1内侧和移动部2内侧的凹槽,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21相对设置,驱动组件3能够驱动移动部2水平移动以使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 21靠近,探头本体1的长度略大于移动部2的长度。具体地,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21呈半圆形,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21位置靠近后,两个凹槽能够将导线100卡合固定。

驱动组件3为由上至下呈收口状的套筒结构且其顶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具体地,如图4所示,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部33和第二部34,第一部33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二部34呈收口设置,第一部33的内螺纹与探头本体1和移动部2上的螺纹配合,第二部34挤压在探头本体1和移动部2的外侧。将驱动组件3套设于探头本体1的上部、移动部2的上部及连接部4的外周,驱动组件3的内螺纹与连接部4的外螺纹形成螺纹连接,第二部34与探头本体1和移动部2抵接。从图4中可以看出,探头本体1和移动部2具有螺纹的一端成一体式设置,可以预见的是,探头本体1和移动部2也可以为分体式设置。

当驱动组件3通过螺纹配合实现与探头本体1和移动部2的相对移动时,第二部34挤压探头本体1和移动部2,实现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21的相互靠近并实现卡合。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示波器探头进行测量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5所表示的内容,可以得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示波器探头的使用方法为:

示波器探头的一种使用状态为图4中所示,将第一卡合部11的尖状的一端直接与被测点接触进行测试。

示波器探头的另一种使用状态为图5中所示,从待测元件上引出一根导线 100,将导线100放在第一卡合部11内,使用者拧动驱动组件3,使驱动组件3 通过螺纹配合相对于探头本体1和移动部2向上移动,此时,第二部34挤压探头本体1和移动部2,实现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21的相互靠近并对导线 100的卡合。这种结构同样不需要设置探头帽,对导线100的卡合固定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同时提高了测试效率。进一步地,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21 可以设置有多个,如图4和图5中所示,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21还可以为椭圆形,多个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2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这种结构使得整个探头能够卡合多个尺寸的导线100,进而提高了整个探头的通用性。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两种技术方案,均采用驱动组件3驱动移动部2 与探头本体1相对运动,从而将导线100卡合固定,最终实现测量的方法,可以预见的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技术方案不仅局限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详细描述的技术方案,只要示波器的探头结构能够实现对导线100的卡合固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