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GPS与串口转GPRS的自动化沉降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4243发布日期:2018-08-10 20:15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变形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北斗/GPS与串口转GPRS的自动化沉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沉降监测都是采取传统的测量方法,利用人工配合水准仪、全站仪等传统测量仪器进行测量。该方法不仅在精度和效率上受到了测量人员自身操作水平的限制,而且在暴雨、酷热等极端条件下无法施展,特别是在连续出现极端天气的季节,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造成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在一部分大型工程的沉降监测上,除了传统的测量方法,还采用了基于GNSS技术的监测方法。这种方法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能够较为精确地测量出监测站的坐标,获取沉降数据。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应用到长时间沉降量较小或沉降缓慢的情况之下,不适用于快速沉降的情况下,并且需要较长时间的观测数据进行解算,无法实现沉降数据的实时获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北斗/GPS与串口转GPRS的自动化沉降监测装置,以期能解决测量作业中高温等恶劣环境的人工环节,将复杂的测量作业转化为自动化作业,从而保证快速沉降地区的实时监测。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北斗/GPS与串口转GPRS的自动化沉降监测装置的特点包括:定位单元、通信单元、电源单元和警示箱;

所述定位单元由北斗\GPS模块、北斗\GPS天线和ARM核心板组成;

所述通信单元由串口转GPRS模块、GPRS吸盘天线组成;

所述电源模块为电源适配器;

在所述警示箱的顶部外设置有所述北斗\GPS天线和GPRS吸盘天线;

在所述警示箱的内部设置有黑盒子和所述电源适配器,在所述黑盒子内设置有所述北斗\GPS模块、串口转GPRS模块和ARM核心板;

所述北斗\GPS模块通过所述黑盒子上的GPS天线连接口与所述北斗\GPS天线连接;

所述ARM核心板分别与所述北斗\GPS模块和串口转GPRS模块相连接;

所述串口转GPRS模块通过所述黑盒子上的GPRS吸盘天线连接口与所述GPRS吸盘天线有线连接;

所述电源适配器通过所述黑盒子上的电源适配器连接口与所述北斗\GPS模块、串口转GPRS模块、ARM核心板有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化沉降监测装置的特点也在于:

所述北斗\GPS天线获取GPS导航信号和北斗导航信号并传递给所述北斗\GPS模块;所述北斗\GPS模块将所接收到的GPS导航信号和北斗导航信号分别转换成二进制的GPS坐标数据和北斗坐标数据,并传递给所述ARM核心板;所述ARM核心板将所述二进制的GPS坐标数据和北斗坐标数以及GNSS基站发送的差分信号转换为实时三维数据后通过所述串口转GPRS模块发送给云服务器。

所述ARM核心板的型号为ARM9、所述北斗/GPS模块的型号为K505;

所述ARM核心板的PA2/UART2_TX引脚和PA3/UART2_RX引脚分别与所述北斗/GPS模块的COM2_RX引脚和COM2_TX引脚相连接,用于传输所述GPS坐标数据和北斗坐标数据;

所述ARM核心板的PC12/UART5_TX引脚和PD2/UART5_RX引脚分别与北斗/GPS模块的COM3_RX引脚和COM3_TX引脚相连接,用于传输所述差分信号。

所述串口转GPRS模块型号为DTU-RS232/485;

所述ARM核心板与所述GPRS模块的串行连接关系为:所述ARM核心板的PC10/UART4_TX引脚、PC11/UART4_RX引脚和PA8分别与GPRS模块的UART1_RXD引脚、UART1_TXD引脚和UART1_DCD引脚相连,用于传输所述实时三维数据。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个能够无线连接的沉降监测装置,使得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监测点只需供电即可开始监测,随时可以取换再利用,从而有效的减少了硬件上的成本。

2、本实用新型所用北斗/GPS模块同时接收GPS与北斗的信号,和单一的依靠GPS或北斗的导航设备相比性能更加稳定,数据更加精确。

3、本实用新型结合GPRS模块、北斗/GPS模块进行数据自动化处理及无线传输,解决了测量作业中高温等恶劣环境对施工以及测量人员的影响,将复杂的测量作业转化为简单的自动化操作,利用优良的算法对卫星定位数据进行实时、高效的分析处理,可以为快速沉降地区(如采矿塌陷区)提供实时的沉降观测值,进一步增强安全性,还可以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黑盒子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黑盒子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RM核心板与北斗\GPS模块及串口转GPRS模块连接图;

图中标号:1北斗\GPS模块;2北斗\GPS天线;21GPS天线连接口;3串口转GPRS模块;4GPRS吸盘天线;41GPRS吸盘天线连接口;5电源适配器;51电源适配器连接口;6ARM核心板;7警示箱;8黑盒子;9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北斗/GPS与串口转GPRS的自动化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定位单元、通信单元、电源单元和警示箱7;

定位单元由北斗\GPS模块1、北斗\GPS天线2和ARM核心板6组成;

通信单元由串口转GPRS模块3、GPRS吸盘天线4组成;

电源模块为电源适配器5;

如图1所示,在警示箱7的顶部外设置有北斗\GPS天线2和GPRS吸盘天线4;

警示箱7用于存放硬件设备,防水防晒,在警示箱7的内部背面上下安装有黑盒子8和电源适配器5,如图3所示,在黑盒子8内设置有北斗\GPS模块1、串口转GPRS模块3和ARM核心板6;ARM核心板位于黑盒子8的底部,北斗\GPS模块1与串口转GPRS模块3并列安装在黑盒子8的顶部。

警示箱7底部有两个大孔用于贯穿电缆线、GNSS天线与GPRS吸盘天线4。

如图2所示,黑盒子8包括盒体和前盖;盒体为15cm*13cm*3cm的长方体且底面左右各宽出2cm,前盖为13cm*3cm长方形;在盒体左右两侧边缘上各布有3个贯穿孔用于固定在警示箱上,前盖四角与盒体前部四角均有四个贯穿孔用于闭合黑盒子;

前盖中部从左至右有四个直径2cm圆孔,从左到右三孔为GPRS吸盘天线连接口41、电源适配器连接口51以及北斗\GPS天线连接口21,第四个孔为硬件电源开关。

北斗\GPS模块1通过黑盒子8上的GPS天线连接口21与北斗\GPS天线2连接;

ARM核心板6分别与北斗\GPS模块1和串口转GPRS模块3相连接;

串口转GPRS模块3通过黑盒子8上的GPRS吸盘天线连接口41与GPRS吸盘天线4有线连接;

电源适配器5通过黑盒子8上的电源适配器连接口51与北斗\GPS模块1、串口转GPRS模块3、ARM核心板有线连接,从而为各个模块提供电源;

北斗\GPS天线2为GNSS高精度天线,并获取GPS导航信号和北斗导航信号后传递给北斗\GPS模块1;北斗\GPS模块1将所接收到的GPS导航信号和北斗导航信号分别转换成二进制的GPS坐标数据和北斗坐标数据,并传递给ARM核心板6;ARM核心板6将二进制的GPS坐标数据和北斗坐标数以及GNSS基站发送的差分信号转换为厘米级的实时三维数据后通过串口转GPRS模块的4G网络功能发送给云服务器。

如图4所示,具体实施中,ARM核心板6的型号为ARM9、北斗/GPS模块1的型号为K505;

ARM核心板6的PA2/UART2_TX引脚和PA3/UART2_RX引脚分别与北斗/GPS模块的COM2_RX引脚和COM2_TX引脚相连接,用于传输GPS坐标数据和北斗坐标数据,即二进制的GPS星历与测距、载波相位观测数据以及二进制的星历与测距、载波相位观测数据;

ARM核心板6的PC12/UART5_TX引脚和PD2/UART5_RX引脚分别与北斗/GPS模块的COM3_RX引脚和COM3_TX引脚相连接,用于传输差分信号;

串口转GPRS模块3型号为DTU-RS232/485;

ARM核心板与GPRS模块的串行连接关系为:ARM核心板的PC10/UART4_TX引脚、PC11/UART4_RX引脚和PA8分别与GPRS模块的UART1_RXD引脚、UART1_TXD引脚和UART1_DCD引脚相连,用于传输实时三维数据,从而将ARM核心板处理后的高精度定位信息发送到云端服务器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