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漆漆膜冲击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7144发布日期:2018-09-07 23:3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膜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性漆漆膜冲击试验机。



背景技术:

油漆因其出色的防护能力、丰富的装饰色彩和适中的价格一直被广泛使用于各类制造行业。水性漆相比于油漆环境污染性显著减小,因而在近些年得到大力发展。企业为了对生产的水性漆质量进行检测,需要针对漆膜进行冲击试验等一系列验证。目前市面上的冲击试验机大多较为笨重,且冲击部位固定,调整试样过程繁琐,同时冲击头的质量也较为固定只能通过增加下落高度调整冲击力大小,无形中扩大了试验机的尺寸,增加了操作难度。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冲击稳定,尺寸较小操作简单,可对同一试样连续多点测试的水性漆漆膜冲击试验机。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击稳定,尺寸较小操作简单,可对同一试样连续多点测试的水性漆漆膜冲击试验机。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性漆漆膜冲击试验机,包括轨道、冲击头和底座;所述轨道竖直安装在底座上方;所述冲击头与轨道配合设置,沿轨道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轨道由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拼接而成;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一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第一轨道安装在转动轴上,与储物槽配合;所述第二轨道外侧设置有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吸盘、腔体、密封塞和拉杆;所述腔体一端与吸盘连通设置,另一端与密封塞配合;所述密封塞远离吸盘一侧与拉杆连接;所述拉杆驱动密封塞在腔体内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内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和限位环槽;所述限位环槽垂直于滑槽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密封塞侧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设置;所述滑块与限位环槽转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移动台和放置槽;所述移动台与放置槽滑动配合;所述移动台的运动路径在竖直方向上与冲击头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冲击头包括撞击件和加压块;所述加压块安装在撞击件上;所述撞击件重心在竖直方向上与轨道重合;所述加压块对称分布在轨道两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性漆漆膜冲击试验机,利用拼接式可折叠收纳轨道在保证试验效果的前提下减小了试验机的占地空间,提升了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增强了试验机的便携性,方便摆放客户时携带;采用稳定装置将第二轨道固定在墙面上,使轨道克服了高度带来的不稳定性,且操作便捷,不额外增加试验机重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冲击试验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稳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水性漆漆膜冲击试验机,包括轨道1、冲击头2和底座3;所述轨道1竖直安装在底座3上方;所述冲击头2与轨道1配合设置,沿轨道1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轨道1由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拼接而成,通过卡槽和卡扣固定;所述底座3顶部设有储物槽31;所述储物槽31一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第一轨道11安装在转动轴上,与储物槽31配合;拼接设计的轨道1和可以旋转收纳的第一轨道11能减少试验机所占用的实验室空间,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也增强了出访客户时的便携性;所述第二轨道12外侧设置有稳定装置14;所述稳定装置14包括吸盘141、腔体142、密封塞143和拉杆144;所述腔体142一端与吸盘141连通设置,另一端与密封塞143配合;所述密封塞143远离吸盘141一侧与拉杆144连接;所述拉杆144驱动密封塞143在腔体142内往复运动。

所述腔体142内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1421和限位环槽1422;所述限位环槽1422垂直于滑槽142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密封塞143侧面设置有滑块1431;所述滑块1431与滑槽1421滑动配合设置;所述滑块1431与限位环槽1422转动配合;在使用稳定装置14时,先将试验机贴墙面摆放,随后用吸盘141压紧墙面并挤出其中空气,随后拉动拉杆144从而带动密封塞143运动使腔体142内形成低真空,待密封塞143上的滑块1431沿滑槽1421移动至限位环槽1422使,转动拉杆144,则滑块1431卡在限位环槽1422中,此时吸盘141受内外压差作用吸附在墙面上对第二轨道12形成固定,这样就可以显著抑制轨道1因高度过大导致试验时的不稳定晃动,减小了试验误差。

所述底座3顶部设置有移动台32和放置槽33;所述移动台32与放置槽33滑动配合;所述移动台32的运动路径在竖直方向上与冲击头2对应设置,将试样放置在移动台32上端固定,就可以随着移动台32的位移令冲击头1迅速检测试样的多个位置,操作方便快捷;所述冲击头2包括撞击件21和加压块22;所述加压块22安装在撞击件21上;所述撞击件21重心在竖直方向上与轨道1重合;所述加压块22对称分布在轨道1两侧;撞击件21以及加压块22的对称设计可以大幅度减小冲击头2下落过程中与导轨1之间的摩擦力,保证试验的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