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指示器组件及故障指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0764发布日期:2019-02-19 18:37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故障指示器组件及故障指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空传输线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故障指示器组件及故障指示器。



背景技术:

故障指示器用于检测和定位电力线路故障发生的位置,便于维修人员及时对线路故障进行排除。故障指示器大多悬挂在室外架空高压线上,由于要抵御雨雪的侵蚀,为保护其内部的工作器件,对其密封性要求很高。现有的故障指示器通常采用外壳和分隔板硬连接,通过尺寸上的过盈配合设计实现密封或者采用外壳和分隔板通过尺寸上的间隙配合设计,再通过外施的快干填缝剂实现密封。但是,现有的故障指示器的密封存在以下缺点:

1.制品成型尺寸不稳定(模具磨损和成型条件改变),造成密封失效;

2.装配不便和人为涂覆质量下降造成密封失效,并且不能维修拆卸;

3.设计不合理,不能有效的密封,封灌液泄漏到下层器件,造成设备报废,导致经济损失。

鉴于此,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新的故障指示器组件及故障指示器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故障指示器组件及故障指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

一种故障指示器组件,该故障指示器组件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开口,所述外壳的第一容纳腔腔体的内壁上形成有连接部,所述外壳的第一容纳腔包括位于连接部下方的第一腔体和位于连接部上方的第二腔体;

密封装设于所述外壳第一腔体的翻牌机构,所述翻牌机构包括分隔部和与所述分隔部固定连接的用于指示故障的指示部,所述分隔部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开口处具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环形凸缘,所述凸缘的侧端面中间开设有用于容置密封件的环形第一凹槽;

所述翻牌机构通过环形凸缘与所述连接部配合将环形凸缘卡设于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上端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腔体下端面直径,所述连接部为连接所述第一腔体侧壁和第二腔体侧壁的过渡段。

优选地,该故障指示器组件还包括设于分隔部上端面的主控电路板和设于主控电路板底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电磁环。

优选地,所述分隔部的凸缘边缘处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用于固定线缆的凸起柱,凸起柱上形成有缺口。

优选地,所述主控电路板具有与所述缺口相配合的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分隔部的凸缘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指示部端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用于将所述指示部固定于所述分隔部上的安装柱。

优选地,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设有供所述电磁环插设的用于固定电磁环的第二凹槽。

优选地,所述指示部包括转动件、套设于所述转动件外表面的固定件和指示灯,所述转动件通过一转轴安装在固定件与分隔部之间,并通过电磁环的磁力作用驱动旋转。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窗口,所述转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窗口相对应的第二窗口,所述转动件转动以使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重叠或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交错。

优选地,该故障指示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用于对线路异常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机构。

优选地,所述外壳底部还设有一用于安装该故障指示器组件的安装环。

一种故障指示器,包括上述故障指示器组件,所述分隔部以上部分灌注环氧树脂胶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故障指示器组件将翻牌机构的分隔部卡设于连接部,使指示部完全容置于第一腔体内,通过密封件实现分层密封阻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故障指示器,该故障指示器包括上述故障指示器组件,分隔部以上部分灌注环氧树脂胶水密封固化,使分隔部以下部分的器件可以得到良好的保护,能够在发生外力震荡和各种复杂恶劣的环境下稳定运作,进一步增加了故障指示器的防护等级,该故障指示器的密封效果好、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故障指示器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故障指示器组件中的翻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图2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故障指示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故障指示器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图5的A-A面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故障指示器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图8的B-B面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许多方面。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按照比例绘制。替代地,重点在于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部件。此外,在附图中的若干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对应零件。

如本文所用的词语“示例性”或“说明性”表示用作示例、例子或说明。在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或“说明性”的任何实施方式未必理解为相对于其它实施方式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下文所描述的所有实施方式是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和使用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预期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详细地描述了熟知的特征和方法以便不混淆本实用新型。出于本文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和其衍生词将与如图1定向的实用新型有关。而且,并无意图受到前文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或下文的详细描述中给出的任何明示或暗示的理论限制。还应了解在附图中示出和在下文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装置和过程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实用新型构思的简单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与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征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除非权利要求书另作明确地陈述。

图1至图3示出一种故障指示器组件,图4至图9示出了一种故障指示器。

参见图1,该故障指示器组件包括:外壳10和密封装设于外壳10中的翻牌机构20。

其中,外壳10具有一开口,外壳10的第一容纳腔(图中未示出)腔体的内壁上形成有连接部13,外壳10的第一容纳腔包括位于连接部13下方的第一腔体11和位于连接部13上方的第二腔体12;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至图7,第一腔体11上端面小于第二腔体12下端面直径,连接部11为连接第一腔体11 侧壁和第二腔体12侧壁的过渡段;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体11上端面等于第二腔体12下端面直径,连接部位于第一腔体11侧壁和第二腔体12侧壁的连接处;优选地,设置为第一腔体11上端面小于第二腔体12下端面直径,此连接方式中,第一腔体11与连接部13的截面呈阶梯状,受力时,第一腔体 11侧壁和第二腔体12的侧壁分别给连接部13的两端做支撑,此种连接方式更稳固,不易变形和折弯,可以保证密封效果持久和延长该故障指示器组件的使用寿命。

翻牌机构20设于外壳10的第一腔体11中,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2,翻牌机构20包括分隔部21和与分隔部21固定连接的用于指示故障的指示部22,更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2,分隔部21具有第二容纳腔210,第二容纳腔210 的开口处具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环形凸缘50,凸缘50的侧端面中间开设有用于容置密封件500的环形第一凹槽501。

安装时,参见图6和图7,翻牌机构20通过环形凸缘50与连接部13配合将环形凸缘50卡设于连接部13,同时密封件500挤压与第二腔体12侧壁连接,使翻牌机构20固定于第一腔体11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腔体12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置密封件500的容纳槽,安装时,可将密封件500挤入容纳槽内,使密封件500舒展开,保证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密封件500为密封圈,密封件500使分隔部21以上部分和分隔部21以下部分形成分层密封阻隔,防止灌注的环氧树脂胶水泄漏到分隔部21 以下部分,实现有效密封的同时可保证分隔部21以下部分的器件能够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外壳10设为透明的,透明外壳10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内部器件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清晰的对外展示指示部22的状态以便检测人员观察线路是否正常。

本实用新型的故障指示器组件将翻牌机构20中的分隔部21的环形凸缘50 卡接于连接部13,使指示部22完全容置于第一腔体11内,通过密封件500实现分层密封阻隔,使分隔部21以下部分的器件得到良好的保护,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6,该故障指示器组件还包括设于分隔部21上端面的主控电路板30和设于主控电路板30底部、置于分隔部21第二容纳腔210内的电磁环40。

进一步地,分隔部21的凸缘50边缘处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用于固定线缆的凸起柱502,凸起柱502上形成有缺口5020。

更进一步地,主控电路板30具有与缺口5020相配合的凸起部301。

安装时,将凸起部301卡入缺口5020,进而将整个主控电路板30挤压卡于分隔部21的上端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分隔部21的凸缘50上设有多个安装孔503,参见图3,指示部22端部设有与安装孔503相配合用于将指示部22固定于分隔部21上的安装柱220。

具体地,安装孔503设有四个,均匀间隔分布于凸缘50上,相应地,安装柱220也设有四个,安装时,将安装柱220顶入相应的安装孔503内,实现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6,分隔部21的第二容纳腔210的底部设有供电磁环40插设的用于固定电磁环40的第二凹槽2100。

具体地,电磁环40上设有两个支脚400,相应地,第二容纳腔210底部设有两个用于容置支脚400的间隔分布的第二凹槽2100,将支脚400插设于第二凹槽2100内,可使电磁环40固定在分隔部21的第二容纳腔210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指示部22包括转动件222、套设于转动件222外表面的固定件221和指示灯223,转动件222通过一转轴(图中未示出)安装在固定件221与分隔部21之间,并可以通过电磁环40的磁力作用驱动旋转。

具体地,当线路中的电流、电压发生异常时,通过电磁环40将电流、电压变化转换为磁场的变化,从而控制转轴旋转并带动转动件222一起转动,同时主控电路板30发送相应指示控制翻牌机构20的颜色变化或指示灯223闪烁颜色变化。

进一步地,固定件221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窗口2210,转动件222具有与第一窗口2210相对应的第二窗口2220,转动件222转动以使第一窗口2210 与第二窗口2220重叠或第一窗口2210与第二窗口2220交错。

更进一步地,第一窗口2210设置三个且均匀间隔分布,两个第一窗口2210 之间设有白色不透明第一挡板2211;第二窗口2220也相应设置三个且均匀间隔分布,两个第二窗口2220之间设有红色第二挡板2221。

具体地,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指示灯223发红光,同时转动件222红色第二挡板2221旋转至第一窗口2210处,即第一窗口2210与第二窗口2220交错,通过透明外壳10可观察到故障指示器显示红色;当线路正常时,指示灯223频闪绿光,同时转动件222红色第二挡板2221旋转至与白色不透明第一挡板2211 重叠以遮蔽红色第二挡板2221,即第一窗口2210与第二窗口2220重叠,通过透明外壳10可观察到故障指示器显示绿色。

该故障指示器组件的指示部22密封在分隔部21以下的部分,能够在各种复杂恶劣的环境下稳定可靠运行,适应性强。

在另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该故障指示器组件还包括与主控电路板30电连接的用于对线路异常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机构(图中未示出)。

具体地,当线路发生故障时,主控电路板30控制报警机构发出警报提醒,提示检测人员此处发生故障,便于检测人员更快找到故障点,及时解决线路故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和图6,外壳10底部还设有一用于安装该故障指示器组件的安装环100。

图4至图9示出了一种故障指示器,该故障指示器由上述故障指示器组件装配,并将分隔部以上部分灌注环氧树脂胶水密封固化。

进一步地,该故障指示器的装配过程具体如下:

将指示部22端部的安装柱220顶入分隔部21凸缘50上的安装孔503内,组成翻牌机构20,将电磁环40的支脚400插入翻牌机构20的第二凹槽2100内,再将主控电路板30挤压卡入翻牌机构20的上端面,完成上述装配后进行电气线连接工序和测试工序;测试合格后,将密封件500卡入分隔部21环形凸缘50 的第一凹槽501内,整理密封件500的舒展状态,保证密封效果,再将上述装配好的翻牌机构20挤压进外壳10中,使环形凸缘50卡设于连接部13,形成分隔部21以上部分和分隔部21以下部分的上下分层阻隔;在此之前,若需要返修,则可以逆向装配动作完成拆卸,重新装配;完成上述装配之后,参见图8 和图9,再往分隔部21的第二容纳腔210与第二腔体12内(即分隔线21a以上部分)灌注环氧树脂胶水,将分隔部21以上部分的电磁环40和主控电路板30 完全密封固化,实现分层阻隔,同时分隔部21以下部分的器件仍然可以接受主控电路板30和电磁环40的控制完成故障指示工作,形成分层密封阻隔的故障指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故障指示器将翻牌机构20的分隔部21卡设于连接部13,使指示部22完全容置于第一腔体11内,通过密封件500实现分层密封阻隔,再将分隔部21以上部分灌注环氧树脂胶水使其密封固化,分隔部21以下部分的内部器件不受环氧树脂胶水的影响,仍可以正常工作,透明外壳10中的第二腔体12也被灌封环氧树脂胶水封闭,进一步增加了故障指示器的防护等级使其能够在发生外力震荡和各种复杂恶劣的环境下,均可以受到良好的保护,增强故障指示器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该故障指示器的密封效果好、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配电输电行业,密封位置不受制品成品尺寸不稳定的影响且在灌注环氧树脂胶水之前,已完成装配的部分可拆卸,方便检查和维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