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稳定固定的测绘测量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6249发布日期:2018-09-14 22:1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测量仪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稳定固定的测绘测量仪器。



背景技术:

测绘测量仪器是在工程建设中规划设计、施工及经营管理阶段进行测量工作所需用的测距、测角、测高以及测量等方面的仪器,所以为避免多次测量的麻烦,要求测绘测量仪器能够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同时,要保证清晰度,而且测量仪器是一种精密仪器,所以需要仪器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都要良好,从而使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得到保证。

但现有的测绘测量仪器,采用单一的固定装置,仪器的稳定性较差,不能在多种不同的工作环境达到固定稳定的效果,同时测量测绘仪器的测绘仪清晰度不高,造成使用效果不好,不能进行远距离的测绘测量,从而降低测绘测量的工作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绘测量仪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仪器稳定性差和仪器清晰度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稳定固定的测绘测量仪器,包括基座、支架、防护层、外壳和测绘仪,所述基座的上方紧密贴合有度盘,基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磁体,基座的外周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扣,活动扣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伸缩臂,伸缩臂的一侧设置有一排齿牙,伸缩臂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搭扣,搭扣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插头,伸缩臂的底部通过黏胶粘合设置有防护层;

所述防护层包括设置于内部的胶层、设置于外部的橡胶垫层及设置于胶层和橡胶垫层之间的隔离层;

所述支架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壳,外壳处设置有部分嵌入外壳的螺柱,螺柱的外端为旋转螺钮,外壳的内部还嵌入设置有可转动齿轮,螺柱设置于齿轮的外侧,一排齿牙贯穿设置于外壳中,且齿牙与齿轮的凸齿匹配相对应;

基座的上部紧密贴合有测绘仪,测绘仪的外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中控键,测绘仪的左侧贯穿设置有水平微动旋钮,测绘仪的右侧设置有自动调焦手轮,测绘仪的正表面嵌入设置有物镜,物镜的后侧设置有第一棱镜,第一棱镜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棱镜,第二棱镜设置在第一棱镜和物镜中心轴线位置上,第二棱镜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后侧设有防尘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磁体设置在基座上表面的中心位置,且磁体呈圆饼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头与搭扣固定连接,且插头呈倒三角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胶层的上表面紧密粘合有黏胶,防护层通过胶层的上表面与伸缩臂的底部粘合固定连接,胶层与隔离层之间存在间隙,橡胶垫层的外表面为粗糙面,且橡胶垫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动调焦手轮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条,且自动调焦手轮可旋转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两根,且支撑杆与物镜呈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防尘盖与测绘仪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防尘盖的内侧设置有凹圆弧槽,且凹圆弧槽的尺寸与目镜的尺寸相匹配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测绘测量仪器,在伸缩臂的底端设置安装防护层和插头,防护层通过胶层和伸缩臂的底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在水泥地面时,通过防护层外表面的橡胶垫层直接接触地面,从而防止仪器设备滑动,设备安置在泥地时,用搭扣将插头与防护层紧密贴合,然后将插头插入地面,从而能够稳定仪器设备,有效的达到采用多种固定装置,仪器的稳定性增强,测绘测量仪器的工作环境适应性广;

(2)、在测绘仪的内部设置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并且设置在物镜的中心轴线上,从而使测绘仪的清晰度能够提高,从而达到使测绘测量仪器能够进行远距离测量,增加仪器的工作范围;

(3)、防尘盖与测绘仪的外表面紧密贴合,防尘盖的内侧设置有凹圆弧槽,且凹圆弧槽的尺寸与目镜的尺寸相匹配吻合,通过防尘盖盖住目镜,从而防止测绘仪内部进入灰尘,能够避免因为灰尘影响测绘的精度;

(4)、胶层的上下表面紧密粘合有黏胶,防护层通过胶层的上表面与伸缩臂的底部粘合固定连接,并且胶层与隔离层之间存在间隙,橡胶垫层的外表面为粗糙面,且橡胶垫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凹槽,可以使得稳定性更强,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座上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绘仪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绘仪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内部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伸缩臂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伸缩臂底部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层内部结构图。

图中标号说明:1、基座,101、磁体,102、度盘,103、活动扣,2、支架,201、伸缩臂,202、齿牙,203、插头,204、搭扣,3、防护层,301、橡胶垫层,302、隔离层,303、胶层,4、外壳,401、旋转螺钮,402、齿轮,403、螺柱,5、测绘仪,501、操作面板,502、水平微动旋钮,503、自动调焦手轮,504、物镜,505、中控键,506、防尘盖,507、支撑杆,508、第一棱镜,509、第二棱镜。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附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测绘测量仪器,包括1基座,101磁体,102度盘,103活动扣,2支架,201伸缩臂,202齿牙,203插头,204搭扣,3防护层,301橡胶垫层,302隔离层,303胶层,4外壳,401旋转螺钮,402齿轮,403螺柱,5测绘仪,501操作面板,502水平微动旋钮,503自动调焦手轮,504物镜,505中控键,506防尘盖,507支撑杆,508第一棱镜,509第二棱镜。

基座1的上方紧密贴合有度盘102,磁体101设置在基座1上表面的中心位置,磁体101呈“圆饼状”结构,能够有效的将测绘仪紧密吸附在基座上,这种结构也能使磁体101的占用面积增大,从而使吸附效果更加明显,基座1的外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扣103,活动扣1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支架2,支架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伸缩臂201,伸缩臂201的外侧边设置有一排齿牙202,齿牙202与伸缩臂201的紧密贴合固定也可以是伸缩臂201整体的一部分,齿牙202贯穿设置在外壳4中,并且齿牙202与齿轮402的凸齿匹配对应,可以齿合运动。伸缩臂201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搭扣204,搭扣2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插头203,设备安置在泥地时,用搭扣204将插头203与防护层3紧密贴合,然后将插头203插入地面,从而能够稳定仪器设备,有效的达到使仪器的稳定性增强,从而使测绘测量仪器的工作环境不受限。

伸缩臂201的底部通过黏胶粘合设置有防护层3,防护层3的内部为嵌入设置的胶层303,胶层303的上表面设置有黏胶,并且胶层303的下端与隔离层302之间存在间隙,通过胶层303与隔离层302之间存在间隙,起到减震作用,胶层303的下方设置有隔离层302,隔离层302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垫层301,防护层3通过胶层303和伸缩臂201的底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在水泥地面时,通过防护层3外表面的橡胶垫层301直接接触地面,从而防止仪器设备滑动。

支架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壳4,外壳4上嵌入设置有带有旋转螺钮401的螺柱403,外壳4的内部嵌入设置有齿轮402,齿轮402的右侧设有螺柱403,基座1的上表面通过磁体101紧密吸附贴合有测绘仪5,测绘仪5的外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501,操作面板501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中控键505,测绘仪5的左侧贯穿设置有水平微动旋钮502,测绘仪5的右侧设置有自动调焦手轮503,自动调焦手轮503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条,且自动调焦手轮503可手调转动,测绘仪5的正表面嵌入设置有物镜504,物镜504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棱镜508,第一棱镜508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棱镜509。测绘仪5内部设置的第二棱镜509,其设置在物镜504的中心轴线上,从而使测绘仪5的清晰度能够提高,从而达到使测绘测量仪器能够进行远距离测量,增加仪器的工作范围,第二棱镜50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07,支撑杆507设置有两根,且呈物镜504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支撑杆507的左侧设有防尘盖506,防尘盖506的内侧设置有凹圆弧槽,且凹圆弧槽的尺寸与目镜的尺寸相匹配吻合,通过防尘盖506盖住目镜,从而防止测绘仪5内部进入灰尘,能够避免测绘精度受到影响。

工作方式:在使用该种测绘测量仪器时,首先,将三根支架2打开,展开一定的角度,呈三角形结构,接着,再旋转设置在外壳4外表面的旋转螺钮401,使外壳4内部的齿轮402转动,使设置在伸缩臂201外表面的齿牙202滑动,从而使伸缩臂201伸展,通过设置插头203和橡胶垫层301两种稳定装置,能够使设备安置在水泥地面时,用搭扣204将插头203上翻后紧贴伸缩臂201。

紧接着,使防护层3外表面的橡胶垫层301直接接触地面,从而防止仪器设备滑动,设备安置在泥地时,用搭扣204将插头203与防护层3紧密贴合,也即是插头203的三角尖朝下,然后将插头203插入地面,从而能够稳定仪器设备。

紧接着,将测绘仪5安置在基座1上表面,然后通过磁体101将测绘仪5吸住,从而防止测绘仪5移动,增加设备的稳定性,同时,设置安装两片棱镜,增加测绘的清晰度,使用自动调焦手轮503,使测绘仪5内部的第一棱镜508和第二棱镜509调焦,使观察人员能够通过物镜504观察测绘。

接着,在使用测绘仪5时,通过操作面板501上表面的中控键505操控测绘仪5,在不使用时,可通过防尘盖506盖住目镜,从而防止测绘仪5内部进入灰尘,能够避免测绘精度受到影响。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