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薄人体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2106发布日期:2018-08-24 18:0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健康监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薄人体秤。



背景技术:

人体秤已成为现代生活必备的家用健康监测设备。但目前市场上人体秤的厚度均较高,基本都在20mm以上,这个高度不仅放置不方便,而且对于孕妇、儿童和老人有存在上秤侧翻和被绊倒的风险。另外,大多数人体秤的秤面采用玻璃材料,较为容易破碎,不仅不能再使用,还会对人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薄人体秤,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体秤的厚度均较高使得使用者上秤时容易侧翻及将使用者绊倒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纤薄人体秤,包括具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以及第三安装槽的承重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的控制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与所述控制组件信号连接的显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且与所述控制组件信号连接的压力传感器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的电源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板为铝合金板或碳纤维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所述承重板卡接的主控盖、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具有蓝牙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组件信号连接的显示屏、以及与所述显示屏相对应且与所述承重板相连的透明片。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片为玻璃片或者树脂片。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的压力传感器、具有接触部的脚垫、用于支撑所述脚垫且具有让位孔的支架、以及位于所述让位孔内的传递垫片;所述接触部凸出于所述承重板的表面,所述传递垫片的一侧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抵接,所述传递垫片的另一侧与所述接触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递垫片为碳钢片,所述脚垫为硅胶片或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片。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或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组件信号连接的扬声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的电池组、以及与所述承重板相连且与所述电池组抵接的电池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承重板作为承重与安装的主体且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上下壳体安装的方式,有效降低了人体秤的厚度;控制组件以及显示组件均设置在承重板开设的第一安装槽内,因此控制组件以及显示组件均不会凸出于承重板的表面,进一步降低了人体秤的厚度;压力传感器组件大部分结构位于第二安装槽内,只有用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结构凸出于承重板的表面,也即更有效的降低了人体秤的厚度;同时,电源组件安装于第三安装槽内因此电源组件不会凸出于承重板的表面,也有效降低了人体秤的厚度,也即避免了使用者上秤时侧翻及将使用者绊倒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纤薄人体秤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纤薄人体秤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感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纤薄人体秤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纤薄人体秤的侧视图;

图中:

1、承重板;11、第一安装槽;12、第二安装槽;13、第三安装槽;

2、控制组件;21、主控盖;22、电路板;

3、显示组件;31、显示屏;32、透明片;

4、压力传感器组件;41、压力传感器;42、脚垫;421、接触部;43、支架;431、让位孔;44、传递垫片;

5、电源组件;51、电池组;52、电池盖;

6、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纤薄人体秤,包括具有第一安装槽11、第二安装槽12以及第三安装槽13的承重板1、设于第一安装槽11内的控制组件2、设于第一安装槽11内且与控制组件2信号连接的显示组件3、设于第二安装槽12且与控制组件2信号连接的压力传感器组件4、以及设于第三安装槽13内的电源组件5。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承重板1作为承重与安装的主体且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上下壳体安装的方式,有效降低了人体秤的厚度;控制组件2以及显示组件3均设置在承重板1开设的第一安装槽11内,因此控制组件2以及显示组件3均不会凸出于承重板1的表面,进一步降低了人体秤的厚度;压力传感器组件4大部分结构位于第二安装槽12内,只有用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结构凸出于承重板1的表面,也即更有效的降低了人体秤的厚度;同时,电源组件5安装于第三安装槽13内因此电源组件5不会凸出于承重板1的表面;厚度可缩减至20毫米以内,例如可为8毫米,有效避免了使用者上秤时侧翻及将使用者绊倒的问题;使用时压力传感器组件4与地面接触并检测出使用者对承重板1施加的压力进而检测出使用者的重量,控制组件2将压力传感器组件4检测到的数据转换成相应的数据形式并将该形式的数据通过显示组件3以数字显示的形式显示,使得使用者可直观的观看自己的体重信息;电源组件5用于为控制组件2、显示组件3及压力传感器组件4等部件提供电源。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纤薄人体秤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承重板1为铝合金板或碳纤维板。具体地,将承重板1优选为高强度的铝合金板,其能实现较小的厚度承载较大的重量,进一步降低了人体秤的厚度;当然于本实用新型的有些实施例中,也可利用碳纤维板及其他高强度合金板作为承重板1,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纤薄人体秤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控制组件2包括与承重板1卡接的主控盖21、以及位于第一安装槽11内的电路板22;电路板22上具有蓝牙模块。具体地,电路板22上具有相关线路图形以实现信号接收、处理及发送等功能,主控盖21通过与承重板1卡接实现将电路板22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1内。电路板22上的蓝牙模块用于将测量的体重信息传送至与其相配对的移动终端,以便使用者对体重信息的观察及保存。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纤薄人体秤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显示组件3包括与控制组件2信号连接的显示屏31、以及与显示屏31相对应且与承重板1相连的透明片32。具体地,使用者可透过透明片32观察到显示屏31显示的体重数据。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纤薄人体秤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透明片32为玻璃片或者树脂片。具体地,将透明片32设置为玻璃片;当然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透明片32优选为树脂片,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纤薄人体秤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压力传感器组件4包括位于第二安装槽12内的压力传感器41、具有接触部421的脚垫42、用于支撑脚垫42且具有让位孔431的支架43、以及位于让位孔431内的传递垫片44;接触部421凸出于承重板1的表面,传递垫片44的一侧与压力传感器41抵接,传递垫片44的另一侧与接触部421抵接。具体地,压力传感器41及支架43均位于第二安装槽12内,脚垫42除去接触部421凸出于承重板1的表面外,其他部分均位于第二安装槽12内;使用时,接触部421直接与地面接触,并通过传递垫片44对压力传感器41施加压力。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纤薄人体秤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传递垫片44为碳钢片,脚垫为硅胶片或TPU片。具体地,将传递垫片44优选为碳钢片,脚垫42优选为TPU片,TPU片的柔性变形能较好的传递压力且不会对压力传感器41产生较大的刚性冲击。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纤薄人体秤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压力传感器41为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或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具体地,将上述压力传感器41优选为金属材质的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当然,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也可将上述压力传感器41优选为薄膜式的压电式压力传感器、陶瓷压力传感器或扩散硅压力传感器以及蓝宝石压力传感器,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纤薄人体秤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与控制组件2信号连接的扬声器6。具体地,控制组件2可将压力传感器组件4检测到的体重数据通过扬声器6以声音的信号传递至使用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纤薄人体秤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电源组件5包括设于第三安装槽13内的电池组51、以及与承重板1相连且与电池组51抵接的电池盖52。具体地,电池组51设于第三安装槽13内,电池盖52覆盖第三安装槽13的顶部且与承重板1的表面平齐,同时电池盖52与电池组51抵接将电池组51固定于第三安装槽13内。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