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老化转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9937发布日期:2018-11-23 20:1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老化转接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待测产品进行老化测试的方法,一般是通过老化线材,将待测产品与老化电子负载进行连接,从而利用老化电子负载对待测产品进行老化测试。由于待测产品与老化电子负载的引脚直径和数量不同,而老化线材的两端需要分别与待测产品和老化电子负载连接,因此老化线材两端引脚的直径及数量也不同,在制作老化线材时,需要将对应线材进行焊接等工艺,才能保证老化线材两端与待测产品或老化电子负载的引脚正常连接。

由此可见,老化线材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并且,老化线材的兼容性较差,例如,同一机型、不同输出配置的待测产品不能共用老化线材,电源板输出电压不同,配套的老化线材也不同。同时,老化线材不具备待测产品开机需要的延时开机电路,对于有时序要求的待测产品,待测产品与老化线材连接后,可能会出现待测产品不能按照正常时序开机的情况。另外,老化电子负载的老化负载通道数量有限,在某些测试场合,老化产能效率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多路输出的待测产品一般需要使用6路负载通道,而单个老化电子负载只能提供4 路老化负载通道,当对多路输出的待测产品进行老化测试时,需要使用两个老化电子负载,才能提供足够的老化负载通道,如此一来,必然会对老化产能效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老化线材的制作工艺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兼容性较差、不具备延时开机电路、老化电子负载的老化负载通道不足影响老化产能效率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源老化转接板。

一种电源老化转接板,包括:内部老化负载、待测产品对接插座和负载对接插座;

所述负载对接插座的一端通过连接线与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上的对应引脚连接,所述负载对接插座的另一端在进行老化测试时与老化电子负载连接;

所述内部老化负载与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上的对应引脚连接,所述内部老化负载提供多路老化负载通道;

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在进行老化测试时,与待测产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老化转接板还包括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与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上的对应引脚连接,并通过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与所述待测产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包括电压转换电路和延时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上的对应引脚连接,通过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与所述待测产品连接;所述延时电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和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上的对应引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延时电路包括三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对从待测产品获得的工作电压进行稳压处理的稳压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一个电压输入端或多个电压输入端;当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多个电压输入端时,每个电压转换子电路通过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分别与待测产品的不同电压提供端连接,以获得不同的工作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对电压转换电路转换得到的待测产品开机需要的电压进行调节的电压调节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调节模块为短路插座,所述短路插座为两引脚的连接插座。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老化转接板还包括待测产品延时开机扩展插座,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扩展插座的一端与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待测产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老化负载还包括为每路老化负载通道单独配置的用来表征该路老化负载通道是否处于使用状态的状态指示电路;

和/或,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为每个开机电压配置的用来表征相应的开机电压是否处于提供状态的开机电压指示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源老化转接板采用对接插座的方式,降低了制作成本,简化了制作工艺。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源老化转接板能够提供内部老化负载,可以满足多路输出的待测产品对老化电子负载通道数量的要求。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源老化转接板提供待测产品需要的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有效解决了待测产品的开机时序问题,保证待测产品能够按照正常时序开机。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源老化转接板借助电压调节模块,提高了兼容性。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源老化转接板通过待测产品延时开机扩展插座,能够同时提供多个待测产品同时进行老化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源老化转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源老化转接板包括的所述内部老化负载提供的第一路老化负载通道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源老化转接板包括的所述内部老化负载提供的第二路老化负载通道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源老化转接板包括的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源老化转接板,如图1所示,包括:内部老化负载、待测产品对接插座和负载对接插座。

所述负载对接插座的一端通过连接线与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上的对应引脚连接,所述负载对接插座的另一端在进行老化测试时与老化电子负载连接。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在进行老化测试时与待测产品连接。老化电子负载通过所述负载对接插座和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能够与所述待测产品连接,为待测产品提供老化负载通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源老化转接板,对于不同机型的老化线材,只需要制作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与待测产品之间的线材,线材端子对插即可,不需要手工焊接等工艺,因此简化了老化线材的制作工艺,降低了老化线材的制作成本;

所述内部老化负载与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上的对应引脚连接,所述内部老化负载提供多路老化负载通道,当需要对多路输出的待测产品进行老化测试时,借助老化电子负载提供的老化负载通道和所述内部老化负载提供的所述多路老化负载通道,可以为多路输出的待测产品提供足够的老化负载通道,而无需增加老化电子负载的数量。

所述内部老化负载还包括为每路老化负载通道单独配置的状态指示电路,来表征该路老化负载通道是否处于使用状态。

所述状态指示电路可以包括发光元件和分压电阻,所述发光元件可以为发光二极管,例如发蓝光的发光二极管。

所述电源老化转接板还包括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与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上的对应引脚连接,并通过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与所述待测产品连接,从而在待测产品开机时,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能够通过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从待测产品获得工作电压,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将获得的工作电压转换为待测产品开机需要的电压,按照待测产品的开机时序,将待测产品开机需要的电压通过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提供给待测产品。

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包括电压转换电路和延时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上的对应引脚连接,通过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与所述待测产品连接,能够从待测产品获得工作电压,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将获得的工作电压转换为待测产品开机需要的电压;所述延时电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和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上的对应引脚连接,所述延时电路按照待测产品的开机时序,将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转换得到的待测产品开机需要的电压通过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提供给待测产品。

所述延时电路可以采用三极管来实现延时,所述三极管可以为NPN型三极管。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稳压模块,用于对从待测产品获得的工作电压进行稳压处理,以保证电压的稳定性。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一个电压输入端或多个电压输入端。当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多个电压输入端时,每个电压转换子电路通过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分别与待测产品的不同电压提供端连接,获得不同的工作电压,例如可以获得5V、12V等的电压。进行老化测试时,可以选择使用所获得的哪个或哪些工作电压。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电压调节模块,对电压转换电路转换得到的待测产品开机需要的电压进行调节。通过电压调节模块的调节作用,可以在不同的待测产品提供的工作电压出现差异时,仍能保证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输出正常的开机电压,因此提高了所述电源老化转接板的兼容性。例如,一般的待测产品提供的工作电压为5V,待测产品在某时序需要的开机电压为3.3V,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能够根据5V的工作电压,在该时序为待测产品提供3.3V的开机电压,但是,如果某些待测产品不能提供5V的工作电压,在该时序仍然需要3.3V的开机电压,此时通过电压调节模块的调节作用,可以保证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仍然能够在该时序,为所述待测产品提供3.3V的开机电压。

所述电压调节模块为短路插座。所述短路插座可以为两引脚的连接插座,当插接所述短路插座时,短路插座的两个引脚之间的电路被短路,因此,插接所述短路插座的输出电压会比未插接所述短路插座的输出电压大,从而可以通过所述短路插座调节开机电压。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为每个开机电压配置的开机电压指示电路,来表征相应的开机电压是否处于提供状态。

所述开机电压指示电路可以包括发光元件和分压电阻,所述发光元件可以为发光二极管,例如发红光的发光二极管。

所述电源老化转接板还包括待测产品延时开机扩展插座,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扩展插座的一端与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待测产品连接。当所述电源老化转接板同时对多个待测产品进行老化测试时,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能够通过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和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扩展插座,为每个待测产品按照该每个待测产品的开机时序,提供该每个待测产品开机需要的电压。

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和所述负载对接插座可以采用双列直插封装。例如,所述待测产品对接插座可以为2*20引脚的对接插座,所述负载对接插座可以采用2*12引脚的对接插座。

下面以待测产品为电源板为例,对内部老化负载和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2a所示,所述内部老化负载提供的第一路老化负载通道包括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 R3的一端接第一老化负载通道引脚Load1-,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待机电压VSTB/5VSB /3.3VSB。为第一路老化负载通道配置的状态指示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6和第一发光二极管 LED1,第六电阻R6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后与第三电阻R3并联。

如图2b所示,所述内部老化负载提供的第二路老化负载通道包括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 R5,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主板电压5VA+,另一端连接5V-;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主板电压 5VB+,另一端连接5V-。为第二路老化负载通道配置的状态指示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七电阻R7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串联后,与第五电阻R5并联。

如图3所示,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的所述延时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1。

所述待测产品延时开机电路的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第二电压输入端、稳压模块U3、电压调节模块CN3、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一电阻R1、PS开机电压指示电路、BL_ADJ开机电压指示电路、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 和稳压二极管Z1,所述电压调节模块CN3为两引脚的连接插座,电压调节模块CN3设置在第四二极管D4的两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待机电压VSTB/5VSB/3.3VSB,负极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和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接稳压模块U3的VO端、第三电容 C3一端以及第四电容C4的一端,稳压模块U3的VI端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一电容C1 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电压12V+,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 PS开机电压引脚、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十电阻R10的一端以及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三极管Q1的基极B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六电容C6的一端以及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E连接BL_ADJ开机电压引脚,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稳压模块U3的GND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第一老化负载通道引脚Load1-。PS开机电压指示电路包括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和第二电阻R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和第二电阻R2串接在PS开机电压引脚和第一老化负载通道引脚Load1-之间。BL_ADJ开机电压指示电路包括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和第九电阻R9,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和第九电阻R9串接在BL_ADJ开机电压引脚和第一老化负载通道引脚Load1-之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