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9232发布日期:2018-10-12 22:5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采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土壤取样器。



背景技术:

土壤采样是对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的必要前提,土壤取样器作为土壤样品采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直接影响采集的效率。现有的土壤采样装置中的采样管为一个封闭的主体,在插入土壤中后,土壤样体置于采样管内腔中,将其内腔的样体取出的工作较为困难,操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土壤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壤取样器,包括取样套管和转动手柄,其取样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着转动手柄,取样套管的外周缠绕固定有螺旋叶片,取样套管内置有采集管,采集管的底端外周设有卡套,取样套管的底端置于卡套内,所述的采集管通过左半圆槽和右半圆槽拼合构成,左半圆槽和右半圆槽的一侧连接处通过两个以上的合页连接,另一侧连接处设有一个以上的锁合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锁合装置是在左半圆槽上固定左插片插接槽、右半圆槽上固定右插片插接槽,左插片插接槽和右插片插接槽之间均通过插片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采集管的外径小于取样套管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采集管的长度不大于取样套管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壤取样器,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采样管与与主体推进装置可分离,且采样管通过两个半圆槽对接构成,能够打开,方便对内部土壤样体的取出工作,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样管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壤取样器,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壤取样器,包括取样套管1和转动手柄2,其取样套管1的顶端固定连接着转动手柄2,取样套管1的外周缠绕固定有螺旋叶片3,取样套管1内置有采集管4,采集管4的底端外周设有卡套5,取样套管1的底端置于卡套5内,所述的采集管4通过左半圆槽6和右半圆槽7拼合构成,左半圆槽6和右半圆槽7的一侧连接处通过两个以上的合页8连接,另一侧连接处设有一个以上的锁合装置9。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壤取样器,包括取样套管1和转动手柄2,其取样套管1的顶端固定连接着转动手柄2,取样套管1的外周缠绕固定有螺旋叶片3,螺旋叶片3的作用是在转动手柄2驱动取样套管1转动时,取样套管1能够快速的向土壤内进入,取样套管1内置有采集管4,采集管4的底端外周设有卡套5,取样套管1的底端置于卡套5内,取样套管1向地表内进入的同时取样套管1底部的土壤自采集管4的底口进入到其内腔中,实现土壤的采样工作,并且是能够采集到不同深度的土壤,所述的采集管4通过左半圆槽6和右半圆槽7拼合构成,左半圆槽6和右半圆槽7的一侧连接处通过两个以上的合页8连接,另一侧连接处设有一个以上的锁合装置9,锁合装置9是在左半圆槽6上固定左插片插接槽10、右半圆槽7上固定右插片插接槽11,左插片插接槽10和右插片插接槽11之间均通过插片12固定连接。取样前将采集管4放置到取样套管1内,取样完成后将采集管4从取样套管1内取出后将锁合装置9打开,即将插片12从左插片插接槽10和右插片插接槽11中取出,将左半圆槽6和右半圆槽7打开,即可轻易的将内腔中样土取出。采集管4的外径小于取样套管1的内径。采集管4的长度不大于取样套管1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壤取样器,能够保证了破坏土壤原有结构不会被破坏,在操作时可以采用机械动力驱动取样套管1转动,向土壤内钻进,入土钻进部分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点动力驱动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点,故而不做详细说明。

取样套管1转动,带动螺旋叶片3转动,进而驱动取样套管1和采集管4在土中上下运动,工作人员不需要用力就能将取样杆伸入到土地下面进行取样,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动力端可以实现平稳传输动力的功能,对取样套管1转动提供平稳的动力,保正取样杆可以在土中上下运动。卡套5的底端圆周为尖端斜切面,斜切面的取样杆与地面接触时受力面积小,人们更容易将取样杆插入到土层中。且取样套管1的底端外周设有卡簧与卡套5卡接,起到一定的紧固作用并且能够拆卸。使用时安装卡接连接,取样后将其与取样套管1拆卸将其内腔的样土取出即可。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