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制电路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6627发布日期:2018-10-30 22:5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可控制电路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计量领域,尤其涉及可控制电路电能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能表无论是单一电能计量还是多功能电能表,均只是对负载电路上的电流及电压进行采集,指示电能;电流电压的采集也只是为了配合负载电路电能的指示;并不能相对负载电路进行断开或闭合操作;当需要对负载电路整改或检修或其他断开及闭合的情况下,电能表只能被拆掉或摒弃;而且布线繁琐,占用空间大,也没有较好的防窃电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制电路电能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能表无法对负责电路进行控制,无法断开及闭合负载电路电流,且体积大,接线繁琐,防窃措施弱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制电路电能表,包括电压电流采集件、断路器模块、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及漏电模块;所述电压电流采集件对负载电路的电流及电压信息进行采集,且将采集数据传送给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所述漏电模块与所述断路器模块进行电连,且所述漏电模块对断路器模块进行漏电检测后将数据传送给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所述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对所述断路器模块进行分闸以及合闸控制。

优选的,所述断路器模块包括进线槽,断路器模块的进线端子设置在所述进线槽内;所述电压电流采集件包括电压采集片,所述电压采集片延伸出所述电压电流采集件外部,且所述电压采集片能够插入到所述断路器模块的进线槽内与断路器模块的进线端子电连;所述电压电流采集件还包括电流互感器,所述断路器模块的进线导线与电流互感器相作用,电流互感器对其进行感应测量。

优选的,所述电压电流采集件还包括壳体件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电压采集单元和电流采集单元,所述电流采集单元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电连,所述电压采集单元与所述电压采集片电连;所述电路板、电流互感器及电压采集片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件内。

优选的,所述电压电流采集件还包括防窃电盖板,所述防窃电盖板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壳体件上,所述防窃电盖板另一端可卡合在所述断路器上;且所述防窃电盖板设有铅封绳。

优选的,所述断路器模块包括脱扣部件,所述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设置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向外延伸有控制轴,所述控制轴插入到所述脱扣部件对所述脱扣部件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漏电模块包括零序互感器、脱扣单元和漏电检测电路板,所述脱扣单元及零序互感器分别与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板电连;所述漏电模块进线端为向外延伸的电铜片,所述电铜片可插入到所述断路器模块上与其输出端电连;所述断路器的输出端导线电连穿过所述漏电模块的零序互感器。

优选的,所述重合闸总控制器还包括SIM通讯卡及网络通讯模块,所述重合闸总控制器设置有通信接口,所述SIM通讯卡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通信接口内;所述电压电流采集件设置有电接口,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电接口通过高增益带线天线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设置有电压电流采集件、断路器模块、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及漏电模块,将断路器模块之间连接在负载电路上,电压电流采集件通过断路器对负载电路上的电流及电压进行采集的同时,采集的数据传送给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控制断路器对负责电路的电流进行控制;又设置有漏电模块;使其具备了电能统计,电流实时监测的功能外,也具备故障分析与自动重合,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过欠压保护等功能;可对负载电路进行断电及闭合电路等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控制电路电能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控制电路电能表的分解爆炸示意图;

图3为电压电流采集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可控制电路电能表内部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电压电流采集件;2-断路器模块;3-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4-漏电模块;5-电压采集片;6-进线槽;7-电流互感器;8-壳体件;9-电路板;10-电压采集单元;11-电流采集单元;12-防窃电盖板;13-铅封绳;14-脱扣部件;15-控制部;16-零存互感器;17-脱扣单元;18-漏电检测电路板;19-导电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控制电路电能表,包括电压电流采集件1、断路器模块2、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3及漏电模块4;所述电压电流采集件1对负载电路的电流及电压进行采集,且将采集数据传送给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3;所述漏电模块4与所述断路器模块4进行电连,且所述漏电模块4对断路器模块2进行漏电检测后将数据传送给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3;所述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3对所述断路器模块2的分闸或合闸进行控制。现有技术的电能表均是在电路板上设置电流采集和电压采集单元,对负载电路进行电流采集和电压采集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控电路电能表,设置有电压电流采集件1,电压采集和电流采集单独设置成一个采集件;将断路器模块2连接在负载电路上,电压电流采集件1与断路器模块2电连,并对负载电路进行信息采集,采集的信息指示电能,同时将采集的数据传送给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3,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3对断路器模块2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负载电路的闭合或断开;设置有漏电模块4,漏电模块4通过与断路器模块2的电连,对负载电进行漏电保护,并且通过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3对负载电路进行断开或闭合。使其具备了电能统计,电流实时监测的功能外,也具备故障分析与自动重合,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过欠压保护等功能;可对负载电路进行断电及闭合电路等操作。

本实施例优选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断路器模块2包括进线槽6,断路器模块的进线端子设置在所述进线槽6内;所述电压电流采集件1包括电压采集片5,所述电压采集片5延伸出所述电压电流采集件1外部,且所述电压采集片5可插入到所述断路器模块2的进线槽6内与断路器模块2的进线端子电连;所述电压电流采集件1还包括电流互感器7,所述断路器模块2的进线导线与电流互感器7相作用,电流互感器7对其进行感应测量。

电压电流采集件1可直接通过电压采集片5插入到断路器模块2的进线槽6内与其进线端电连,这样方便可控制电路电能表整体安装及维修或操作;电压电流采集件1单独成一体结构,模块化组装,利于更换。

所述电压电流采集件1还包括壳体件8及电路板9,所述电路板9包括电压采集单元10和电流采集单元11,所述电流采集单元11与所述电流互感器7电连,所述电压采集单元10与所述电压采集片5电连;所述电路板9、电流互感器7及电压采集片5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件8内。电压电流采集件1通过卡合件之间卡合钩挂在断路器模块2上,实现两者的结构上的连接,电流电压采集件1的电压采集片5为铜片,铜片插入到断路器模块2的进线槽6内,可通过螺钉拧紧的方式进一步稳定电连的稳定性,这样断路器模块2在正常工作时就可方便的采集到电压值,断路器模块2进线端子的各个导线都穿过电压电流信息采集模块里面的电流互感器7的中心孔中,电流互感器7就能采样到各相感应的电流值;电压电流采集件1的电路板分别与电压采集片5及电流互感器7电连,电路板上的计算芯片计算得电功率。

本实施例优选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电压电流采集件1还包括防窃电盖板12,所述防窃电盖板12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壳体件8上,所述防窃电盖板12另一端可卡合在所述断路器模块2上;且所述防窃电盖板12设置有铅封绳13。电压电流采集件1设置在所述断路器模块2上时,防窃电盖板12的另一端扣合在断路器模块2上,并利用铅封绳13对其铅封,彻底杜绝窃电行为。

本实施例优选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断路器模块2包括脱扣部件14,所述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3设置有控制部15,所述控制部15向外延伸有控制轴,所述控制轴插入到所述脱扣部件14对所述脱扣部件14进行控制。所述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3的控制部15可以是指其内部芯片,通过电机传动控制轴的转动来带动断路器模块的脱扣部件14,从而控制断路器模块2连接的负载电路的断开和闭合。

本实施例优选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漏电模块4包括零序互感器16、脱扣单元17和漏电检测电路板18,所述脱扣单元17及零序互感器16分别与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板18电连;所述漏电模块4进线端为向外延伸的电铜片,所述电铜片可插入到所述断路器模块2上与其输出端电连;所述断路器模块2的输出端导线电连穿过所述漏电模块4的零序互感器16。

将漏电模块4设置在所述断路器模块2上,漏电模块4设置有延伸至外的三相加零线即为四片(如果是单相就是两片)导电铜片19,所述三相加零线四片导电铜片19与断路器模块2的进线端子电连,断路器模块2的输出端导线电连经过漏电模块4的零序互感器16,当负载电路发生漏电时,将使零序互感器16产生输出电流,并传送给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3,当传送给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3到达一定阈值时,将驱动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3使断路器模块2对负载电路进行断开(分闸)操作,保护人身安全。

所述重合闸总控制器还包括SIM通讯卡及网络通讯模块,所述重合闸总控制器设置有通信接口,所述SIM通讯卡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通信接口内;

所述电压电流采集件设置有电接口,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电接口通过高增益带线天线通讯连接。所述重合闸总控制器底部可插入及拔除SIM通讯卡,所述重合闸总控制器内设有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电压电流采集件内设有的天线接口电连,所述天线接口与高增益带线天线电连,使其具备了互联网通讯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设置电压电流采集件1、断路器模块2、重合闸总控制器模块3及漏电模块4,可实现多种电气保护;三相线仅占108毫米的宽度,相对现有技术的布线占用空间小,载流大,单级可容纳125安培的大电流;整体式布局,提高布线效率;使用螺丝孔盖板加铅封,防止窃电;在解除铅封后,或没上铅封前可安装及更换电流电压采样模块。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