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位报警器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1377发布日期:2018-12-18 20:3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溢位报警器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溢位报警器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防护装置是通常采用壳,罩,屏,门,盖,栅栏,封闭式装置等作为物体障碍,将人与危险隔离,或者使需要保护的物体与外界隔离开,在生产加工的领域中常需要防护装置来保护重要的设备或装置,使其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破坏,因为在生产加工领域,环境一般会比较复杂,一些重要且易损坏的装置就会时时面临着外界环境的威胁,在一些生产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水作为介质,水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到生产产品的质量,这时,我们就需要在水通路中加入测量水位的溢位报警器来保证安全生产,而溢位报警器是一种易受损害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溢位报警器用防护装置,其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使用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溢位报警器用防护装置,包括:外壳体、底座及上盖,所述外壳体的一底端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壳体的上端与上盖螺纹连接,所述外壳体的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对称的把手,所述外壳体的底端设有槽口,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槽口配合的限位板,所述底座的中间部位设有定位槽,所述上盖的上端面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槽口的形状为拱门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底座及上盖的材质为透明PVC材料。

所述凹槽的形状为环绕外壳体侧面一周的环形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结构简单,各组合部件连接稳固,安装和拆卸方便,固定简单且牢固,槽口和限位板组合,很好的匹配了通水管的形状,各组合件采用透明PVC材料制成,观察方便,材料不易损坏,使用时间持久,凹槽呈现环形形状,方便各个方向的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外壳体、2-底座、3-上盖、4-凹槽、5-把手、6-槽口、7-限位板、8-定位槽、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溢位报警器用防护装置,包括:外壳体1、底座2及上盖3,所述外壳体1的一底端与底座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壳体1的上端与上盖3螺纹连接,所述外壳体1的侧面设有凹槽4,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对称的把手5,所述外壳体1的底端设有槽口6,所述底座2上设有与槽口6配合的限位板7,所述底座2的中间部位设有定位槽8,所述上盖3的上端面设有通孔9。

所述槽口6的形状为拱门形状。

所述外壳体1、底座2及上盖3的材质为透明PVC材料。

所述凹槽4的形状为环绕外壳体1侧面一周的环形凹槽,所述凹槽4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该装置使用过程中,首先把外壳体1套接在溢位报警器上,使通水管可以与槽口6配合,然后把底座 2通过螺栓与外壳体1固定在一起,使限位板7固定住通水管,手握住把手5,把上盖3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外壳体1,然后通过固定圈把装置固定住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