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水培植物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1376发布日期:2018-12-18 20:39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水培植物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化水培植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生化实验中采用水培技术培育植物需要配置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并人工放置到不同的培养箱,每天或者隔天都需要更换培养液,通常实验人员都是手工配置培养液,再用大量筒多次量取去离子水倒入培养箱,另因需要多次搬运培养箱,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对实验人员的力量要求太高。因此,亟需设计出省时省力又操作便捷的自动化水培植物培养装置来改善目前的实验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方便的实现实验室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快速配置和稳定便捷输送的自动化水培植物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化水培植物培养装置,包括一个原液箱、若干个培养箱和一个废液箱,所述的原液箱通过纵向隔板分隔为培养母液置放腔和去离子水置放腔,所述的原液箱的底部且对应于所述的纵向隔板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调控培养母液和去离子水比例的调节旋钮,所述的调节旋钮的正下方设置有圆台形放料斗,所述的放料斗依次通过输液泵和培养液输送管与任一所述的培养箱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的培养箱的底部出液口通过废水输送管与所述的废液箱连通。

所述的培养母液置放腔和所述的去离子水置放腔的外壁分别标注有刻度。

所述的培养液输送管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的培养箱中的培养液倒流的止回阀。

所述的培养箱在水平方向均匀分布有2-5个且在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有2-5层,每个所述的培养箱内设置有拟南芥定植篮放置板,所述的培养箱的进液口与所述的培养液输送管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方便培养液输送管更换连接不同的培养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水培植物培养装置,其培养液输送管可更换连接不同的培养箱,将原液箱释放的不同比例的培养液在经输液泵混合输送至相应的培养箱。该装置将不同浓度的培养液通过泵输送至不同的培养箱体,可干净、安全、方便地实现实验室不同浓度的培养液的快速配置和稳定便捷输送,从而解决了大量拟南芥培养液人工搬运的困难,为拟南芥的培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化水培植物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化水培植物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

一种自动化水培植物培养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个原液箱1、若干个培养箱2和一个废液箱3,原液箱1通过纵向隔板4分隔为培养母液置放腔5和去离子水置放腔6,原液箱1的底部且对应于纵向隔板4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调控培养母液和去离子水比例的调节旋钮7,调节旋钮7的正下方设置有圆台形放料斗8,放料斗8依次通过输液泵9和培养液输送管10与任一培养箱2的进液口连通,培养箱2的底部出液口通过废水输送管11与废液箱3连通。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培养母液置放腔5和去离子水置放腔6的外壁分别标注有刻度12。培养液输送管10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培养箱2中的培养液倒流的止回阀13。培养箱2在水平方向均匀分布有2个且在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有3层,每个培养箱2内设置有拟南芥定植篮放置板14,培养箱2的进液口与培养液输送管10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方便培养液输送10更换连接不同的培养箱2。

使用时,只需转动调节旋钮7将原液箱1中的培养母液和去离子水按比例放入放料斗8,将培养液经圆台形放料斗8引流至输液泵9内部,开启止回阀13,输液泵9即可将培养液送至任一一个培养箱2,只需通过培养液输送管10更换连接不同位置的培养箱2,即可将不同培养液的输送至相应的培养箱2中,达到干净、安全、方便地实现不同浓度培养液输送至不同位置的培养箱2的目的,从而为实验室水培拟南芥等植株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除上述实施例外,培养箱2水平方向分布的个数还可以为3、4和5等个数,培养箱2垂直方向分布的个数还可以为2、4和5等个数。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