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波束的固定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2158发布日期:2018-12-07 22:0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多波束的固定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安装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多波束的固定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多波束声呐作为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所规定的在高级别水深测量中必须使用的全覆盖测量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各种水深勘测和调查之中。多波束测深仪是一种基于水声学原理的高效、高精度的水下地形测量、地貌侧扫设备。多波束测深的测量精度要求很高,一般都要用姿态传感器对船体的纵倾、横摇以及起伏进行姿态修正。多波束测深仪按照其换能器基阵的安装方式可分为船底固定安装和船舷侧便携式安装两种,其中船底固定安装可保持基阵永久稳定,而船舷侧便携式安装则需要保证每次安装都有较高的效率、精度以及稳定性。

专利CN201710238509.3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波束测深仪基阵安装装置,包括:基阵支架、回形支架以及导流罩,导流罩呈T形,与对称轴垂直的为罩头,平行的为罩体,导流罩两侧设置侧板,罩头端部设置半圆柱形的罩头盖,罩体的末端设置垂直尾翼;导流罩顶部纵向设置向外延伸的固定管,固定管顶部设置法兰盘,与基阵支架的法兰盘固定连接;导流罩的底部放空,罩头内设置接收阵安装座,罩体内设置发射阵安装座,导流罩的顶部设置表层声速仪放置装置。

专利CN201710566886.X公开了一种多波束声纳搭载装置,包括导流罩、上连接部件、多波束发射基阵、多波束发射基阵托板、多波束接收基阵;所述多波束发射基阵通过螺栓安装载上连接部分内侧;导流罩通过螺栓连接在上连接部分外部;吊环固连在底板上表面,通过在吊环上系绳索可实现对整个装置的保护。多波束发射基阵托板凸面与多波束接收基阵凹面贴合,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多波束发射基阵托板通过三块三角形加强筋板固连在上连接部件上;上连接部件上部包括法兰盘,通过法兰盘可实现与船舷垂向连接装置的固连。本发明主要针对于接收基阵与控制舱集成的一体式多波束声纳,能够进行多波束接收和发射装置的连接与固定,特别适用于凹面接收基阵的搭载。

现有的安装装置与船舶的固定方式过于简单,易损坏,稳定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多波束的固定安装机构,稳定性好,提高了使用寿命。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多波束的固定安装机构,其固定在多波束换能器上,该固定安装机构包括侧支撑壁和顶支撑壁,侧支撑壁向内倾斜的固定在多波束换能器上,顶支撑壁固定在侧支撑壁的顶部,侧支撑壁、顶支撑壁和多波束换能器围绕形成缓冲腔,缓冲腔中水平的设有一个垫板,垫板底部相互平行的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结构,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若干第一通道,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支撑板的宽度;

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垂直的设有一个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穿过垫板,第二支撑板的顶端设置在顶支撑壁上,第二支撑板的底端间隔的设有第三支撑块,第三支撑块为四棱台形结构,第三支撑块上设有底部开口的第一缓冲槽。

进一步的,缓冲腔中填充纳米纤维。

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有限位板,顶支撑壁上与限位板相对应的设有空腔,限位板设置在空腔的底部,限位板的顶部与空腔的顶壁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的截面形状均为等腰梯形结构,第一缓冲块长底边一侧贴合设置在限位板上,第二缓冲块与第一缓冲块镜像设置,第二缓冲块长底边一侧贴合设置在空腔的顶壁上,第一缓冲块中设有两个第一缓冲通道,第二缓冲块中设有一个第二缓冲通道,第二缓冲通道设置在两个第一缓冲通道中间。

进一步的,第一缓冲通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正多边形,或圆形和正多边形的组合。

进一步的,第二缓冲通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正多边形。

进一步的,侧支撑壁的底部焊接固定在多波束换能器上,侧支撑壁的顶部焊接固定在顶支撑壁上,侧支撑壁与顶支撑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卡接槽,外挡板套设在固定安装机构的外部,外挡板上的第一卡接条卡入式的设置在第一卡接槽中。

进一步的,外挡板上还设有若干第二卡接条,第二卡接条插入式的设置在侧支撑壁和顶支撑壁上的第二卡接槽中。

进一步的,外挡板的外壁为向内凹陷的圆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如下:

取成品的多波束换能器,将侧支撑壁的底部焊接固定在多波束换能器上,在侧支撑壁中填充纳米纤维,垫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预设在顶支撑壁上,在垫板的四壁上涂覆粘接剂,将顶支撑壁压设在侧支撑壁上,同时将侧支撑壁的顶部焊接固定在顶支撑壁上,焊接完成后,在侧支撑壁和顶支撑壁的外部固定一层外挡板,最后将顶支撑壁通过焊接、粘接或者紧固件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船体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多波束换能器通过固定在其上的固定安装机构固定在船体上,固定安装机构的结构设计,具有稳定性好的特点,使其不易受水下工作环境影响,进一步的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侧支撑壁1、顶支撑壁2、缓冲腔3、垫板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第三支撑块7、第一缓冲槽8、限位板9、空腔10、第一缓冲块11、第二缓冲块12、第一缓冲通道13、第二缓冲通道14、外挡板15、第一卡接条16、第二卡接条17、多波束换能器18。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多波束的固定安装机构,其固定在多波束换能器18上,该固定安装机构包括侧支撑壁1和顶支撑壁2,侧支撑壁向内倾斜的固定在多波束换能器上,顶支撑壁固定在侧支撑壁的顶部,侧支撑壁、顶支撑壁和多波束换能器围绕形成缓冲腔3,缓冲腔中水平的设有一个垫板4,垫板底部相互平行的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若干第一通道,第一支撑板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结构,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支撑板的宽度;

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垂直的设有一个第二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穿过垫板,第二支撑板的顶端设置在顶支撑壁上,第二支撑板的底端间隔的设有第三支撑块7,第三支撑块为四棱台形结构,第三支撑块上设有底部开口的第一缓冲槽8。

进一步的,缓冲腔中填充纳米纤维。

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有限位板9,顶支撑壁上与限位板相对应的设有空腔10,限位板设置在空腔的底部,限位板的顶部与空腔的顶壁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块11和第二缓冲块12,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的截面形状均为等腰梯形结构,第一缓冲块长底边一侧贴合设置在限位板上,第二缓冲块与第一缓冲块镜像设置,第二缓冲块长底边一侧贴合设置在空腔的顶壁上,第一缓冲块中设有两个第一缓冲通道13,第二缓冲块中设有一个第二缓冲通道14,第二缓冲通道设置在两个第一缓冲通道中间。

进一步的,第一缓冲通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正多边形,或圆形和正多边形的组合。

进一步的,第二缓冲通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正多边形。

进一步的,侧支撑壁的底部焊接固定在多波束换能器上,侧支撑壁的顶部焊接固定在顶支撑壁上,侧支撑壁与顶支撑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卡接槽,外挡板15套设在固定安装机构的外部,外挡板上的第一卡接条16卡入式的设置在第一卡接槽中。

进一步的,外挡板上还设有若干第二卡接条17,第二卡接条插入式的设置在侧支撑壁和顶支撑壁上的第二卡接槽中。

进一步的,外挡板的外壁为向内凹陷的圆弧形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