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火焰光度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4749发布日期:2018-11-07 20:2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火焰光度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火焰光度计。



背景技术:

一种利用棱镜或衍射光棚将光分成各种波长单色光束的光度计。仪器由辐射源、单色器、比色槽、检测系统组成。当某一波长单色光束通过某一溶液时,测定该溶液对此光束的吸收或透过强度。吸收强度与溶液组成的浓度有关。根据仪器的波长范围,分光光度计有紫外、可见及红外分光光度计等几种,火焰光度计是通过焰色反应来检验金属及其波长的一种装置,为此我们一种新型火焰光度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火焰光度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火焰光度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设有水平滑轨,水平滑轨的滑动连接有置物板,置物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外壳,外壳的顶端设有开口,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直滑轨,竖直滑轨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端设有条形通孔,固定板的顶端焊接有顶板,顶板位于外壳的正上方,顶板的板体设有圆形通孔,顶板在圆形通孔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顶端焊接有转动齿盘,且转动齿盘的直径大于圆形通孔的直径,转动杆在开口处与外壳转动连接,转动杆的两侧均匀设有若干搅拌杆,外壳远离竖直滑轨的一侧设有出水口,外壳在出水口处固定安装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置物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转动板,转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不位于同一直线上,固定杆的杆体在条形通孔处与固定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转动齿轮,且转动齿轮与转动齿盘啮合。

优选的,所述水平滑轨的一侧设有点火装置,且点火装置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首先通过第二电机、转动齿轮、转动齿盘、转动杆和搅拌杆的设置,使得外壳内部的金属及其溶液能够得到均匀的搅拌,使得后续实验的有效性;

2、通过第一电机、转动板、固定杆和固定板的设置,使得外壳的内部溶液能够得到竖直方向的均匀混合。

相比较现有装置而言,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好地使得溶液更好地均匀混合,使得颜色反应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使得实验的效果更为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火焰光度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火焰光度计的固定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固定杆、3水平滑轨、4置物板、5第一电机、6转动板、7固定板、8竖直滑轨、9顶板、10转动杆、11转动齿盘、12转动齿轮、13第二电机、14搅拌杆、15喷头、16点火装置、17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新型火焰光度计,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端设有水平滑轨3,水平滑轨3的滑动连接有置物板4,置物板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外壳17,外壳17的顶端设有开口,外壳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直滑轨8,竖直滑轨8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底端设有条形通孔,固定板7的顶端焊接有顶板9,顶板9位于外壳17的正上方,顶板9的板体设有圆形通孔,顶板9在圆形通孔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0,转动杆10的顶端焊接有转动齿盘11,且转动齿盘11的直径大于圆形通孔的直径,转动杆10在开口处与外壳17转动连接,转动杆10的两侧均匀设有若干搅拌杆14,外壳17远离竖直滑轨8的一侧设有出水口,外壳17在出水口处固定安装有喷头15,置物板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焊接有转动板6,转动板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固定杆2与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不位于同一直线上,固定杆2的杆体在条形通孔处与固定板7滑动连接,顶板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焊接有转动齿轮12,且转动齿轮12与转动齿盘11啮合,水平滑轨3的一侧设有点火装置16,且点火装置16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

工作流程:首先通过将将金属溶液放置入外壳17的内部,接着通过启动第二电机13,使得转动齿盘11在转动齿轮12的作用下旋转,从而带动转动杆10以及搅拌杆14旋转,使得外壳17内部的溶液得到均匀的搅拌,接着通过启动第一电机5,使得转动板6旋转,从而使得固定板7在固定杆2以及竖直滑轨8的作用下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得外壳17内部的溶液得到充分均匀的搅拌,接着通过将搅拌后的溶液通过喷头15喷出经由点火装置16进行焰色反应,从而得出实验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