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和隧道检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9223发布日期:2018-11-23 20:0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公路和隧道检测工作更加便捷、高效,特别是比较偏远地区的公路和隧道检测而设计的一种公路和隧道检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和隧道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公路和隧道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定期的进行检测和维护。目前,我国公路和隧道的检测行业的辅助设备功能较单一,检测工作中,通常需要雇佣各种各样的辅助检测车辆及驾驶员,无形之中提高了公路和隧道检测的成本及难度;同时,雇佣的检测车辆和驾驶员未经专业的培训,间接的降低了检测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针对这种状况,检测人员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作准备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公路摩擦系数测定需要雇佣洒水车和摩擦车的牵引车才能正常进行;公路标志牌的检测及安装需要雇佣专门的升降平台,检测时车辆不能缓慢移动,降低了检测工作的灵活性。隧道拱顶和拱腰衬砌检测也需要雇佣铲车来为工作人员提供支护平台,检测环境极其恶劣。上述公路和隧道检测工作量都比较大,亟需应用新型检测辅助设备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检测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公路和隧道检测工作中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公路和隧道检测辅助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快速有效方便地辅助公路和隧道检测工作;同时,公路和隧道检测辅助装置能够很好地改善工作环境及提高野外检测作业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公路和隧道检测辅助装置,包括承载车、车载水箱、承载车搭载的检测设备组件、以及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固定夹具、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安装固定基座、升降平台、升降平台控制装置、承载车配电系统及升降平台支座;所述的升降平台控制装置、承载车配电系统设置在升降平台支座内,所述的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安装固定基座、升降平台依次由上之下连接安装并整体固定在升降平台支座上,所述的检测设备组件通过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固定夹具安装在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上;所述的检测设备组件包括公路检测设备组件或雷达检测设备组件;当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上安装公路检测设备组件时,用于道路摩擦系数的检测;当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上安装雷达检测设备组件时,用于隧道拱顶探测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检测;所述的承载车通过承载车配电系统为检测设备组件和升降平台提供电源和动力。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公路检测设备主要是指道路摩擦系数测定车,闲置时的道路摩擦系数测定车可搭载到升降平台支座上,方便运输;工作时的道路摩擦系数测定车可直接牵引到洒水车后开展摩擦系数检测作业,提高作业效率,节约检测作业成本。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雷达检测设备是指探地雷达系列中的800MHz或1600MHz的雷达天线,该雷达天线可直接安装到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上开展隧道拱顶或二衬探测工作,为检测人员和探地雷达天线提供一个安全的检测环境。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的一种公路和隧道检测辅助装置,还包括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自适应装置、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调整装置;所述的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自适应装置和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调整装置上下连接并整体安装在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与安装固定基座之间,二者配合调整所述的雷达检测设备组件检测隧道拱顶的角度。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的一种公路和隧道检测辅助装置,还包括微距调高平台和微型调高螺旋装置,所述的微距调高平台和微型调高螺旋装置上下连接并整体安装在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调整装置和安装固定基座之间,二者配合调节检测设备相对于拱顶的垂直距离。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的一种公路和隧道检测辅助装置,还包括弹性缓冲平台和弹性缓冲保护装置,所述的弹性缓冲平台和弹性缓冲保护装置上下连接并整体安装在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调整装置和微距调高平台之间,通过弹性缓冲平台和弹性缓冲保护装置来保护雷达检测设备。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的一种公路和隧道检测辅助装置,当检测设备组件为公路检测设备组件时,还包括道路摩擦系数测定车辆,所述的道路摩擦系数测定车辆连接到升降平台支座上并由承载车牵引;开展道路摩擦系数的检测时,由车载水箱洒水控制检测工作时需要的路面湿度,并由承载车牵引道路摩擦系数测定车辆进行道路摩擦系数的检测。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任一所述的一种公路和隧道检测辅助装置,所述的承承载车配电系统提供12V和220V供电电压。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快速有效方便地辅助公路和隧道检测工作。

2.该实用新型可通过承载车配装不同的设备组件来开展公路摩擦系数检测、交通安全设施检测和隧道拱顶检测等工作。

3.实用新型开展隧道检测时可有效的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仪器设备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同时该实用新型可为仪器设备直接提供工作电源。

4.该实用新型开展公路检测时,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该实用新型可开展多高度、多类型的公路检测工作;该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公路检测流程。

5.该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承载车满载车载水箱的重量来为承载车升降平台提供可靠地底盘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承载车,2-车载水箱、3-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固定夹具,4-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5-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自适应装置,6-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调整装置,7-弹性缓冲平台,8-弹性缓冲保护装置,9-微距调高平台,10-安装固定基座,11-微型调高螺旋装置,12-升降平台,13-升降平台控制装置,14-承载车配电系统。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雷达承载设备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雷达承载设备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公路和隧道检测辅助装置,包括承载车(1)、车载水箱(2)、承载车搭载的检测设备组件、以及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固定夹具(3)、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4)、安装固定基座(10)、升降平台(12)、升降平台控制装置(13)、承载车配电系统(14)及升降平台支座;所述的升降平台控制装置(13)、承载车配电系统(14)设置在升降平台支座内,所述的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4)、安装固定基座(10)、升降平台(12)依次由上之下连接安装并整体固定在升降平台支座上,所述的检测设备组件通过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固定夹具(3)安装在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4)上;所述的检测设备组件包括公路检测设备组件或雷达检测设备组件;当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4)上安装公路检测设备组件时,用于道路摩擦系数的检测;当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4)上安装雷达检测设备组件时,用于隧道拱顶探测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检测;所述的承载车(1)通过承载车配电系统(14)为检测设备组件和升降平台(12)提供电源和动力。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还包括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自适应装置(5)、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调整装置(6);所述的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自适应装置(5)和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调整装置(6)上下连接并整体安装在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4)与安装固定基座(10)之间,二者配合调整所述的雷达检测设备组件检测隧道拱顶的角度。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的地方在于:还包括微距调高平台(9)和微型调高螺旋装置(11),所述的微距调高平台(9)和微型调高螺旋装置(11)上下连接并整体安装在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调整装置(6)和安装固定基座(10)之间,二者配合调节检测设备相对于拱顶的垂直距离。

进行隧道拱顶的探测的工作原理:

将雷达探测设备安装于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上;所述装置通过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自适应装置和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调整装置来调节检测设备检测隧道拱顶的角度;所述装置通过微型调高螺旋装置和升降平台来调节检测设备相对于拱顶的垂直距离。开展隧道拱顶雷达检测工作时,将检测设备连接到承载车配电系统上,承载车辆缓慢前进,操作人员可在升降平台上开展相应的操作控制工作。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不同的地方在于:还包括弹性缓冲平台(7)和弹性缓冲保护装置(8),所述的弹性缓冲平台(7)和弹性缓冲保护装置(8)上下连接并整体安装在检测设备组件安装平台角度调整装置(6)和微距调高平台(9)之间,通过弹性缓冲平台和弹性缓冲保护装置来保护雷达检测设备。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当检测设备组件为公路检测设备组件时,还包括道路摩擦系数测定车辆,所述的道路摩擦系数测定车辆连接到升降平台支座上并由承载车(1)牵引;开展道路摩擦系数的检测时,由车载水箱(2)洒水控制检测工作时需要的路面湿度,并由承载车(1)牵引道路摩擦系数测定车辆进行道路摩擦系数的检测。

道路摩擦系数的检测时的工作原理:

所述装置安装公路检测设备组件时,可将道路摩擦系数测定车辆直接装载到承载车平台上;开展检测业务时,可以直接将道路摩擦系数测定车辆牵引到承载车尾部,并缓慢前行;道路摩擦系数测定所需的路面湿润条件可由承载车车载水箱来提供保障。所述装置搭载公路检测设备时,为道路摩擦系数测定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5任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的承承载车配电系统(14)提供12V和220V供电电压。

当本实用新型装置搭载升降平台设备组件时,可用于公路和隧道的交通安全设施和标志的检测,以及桥梁底部的快速检测。装置搭载的升降平台处于升起状态时,可辅助检测人员接近桥梁底部安装测量传感器或检测交通安全设施;检测作业过程中,装置可缓慢前行,可连续改变作业位置,间接提高作业效率,解决作业平台搭建效率低的问题。装置通过满载的水箱(满重10吨以上)来保障升降平台底盘的稳定性,为检测作业过程提供可靠的保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