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气象监测灾害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8554发布日期:2018-11-20 20:2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象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气象监测灾害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温室效应加剧,极端天气又不断增加的趋势,气象灾害预警编的更加重要和急迫。当前的极端灾害天气具有突发性强、危害中的特点,传统的气象灾害预警方式速度慢、效率低,很难满足灾害预警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气象监测灾害预警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气象灾害预警方式速度慢、效率低,很难满足灾害预警的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气象监测灾害预警系统,包括:若干地基雷达、若干自动监测基站和网络基站;所述自动监测基站与所述地基雷达一一配对设于待监测区域,若干所述自动监测基站分别与所述网络基站通信连接,且若干所述自动监测基站互相通信连接;所述自动监测基站包括中央处理器、气温传感器、降雨量传感器、风力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能见度传感器和GPRS定位仪,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地基雷达、气温传感器、降雨量传感器、风力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见度传感器和GPRS定位仪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MCU控制单元、DTU数据转换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MCU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地基雷达、气温传感器、降雨量传感器、风力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见度传感器、GPRS定位仪和DTU数据转换单元连接,所述DTU数据转换单元与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为3G/4G通信单元、WiFi单元、北斗通信单元、互联网、局域网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网络基站无线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网络基站,包括服务器、防火墙、交换机、手机、笔记本、台式机、打印机,服务器分别与无线通信单元和防火墙连接,防火墙与交换机连接,交换机分别与手机、笔记本、台式机和打印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自动监测基站还设置有太阳能供电机构,所述太阳能供电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能供电机构和第二太阳能供电机构,均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太阳能蓄电池组件和供电线路,所述第一太阳能供电机构和第二太阳能供电机构的供电线路分别为主供电线路和补偿供电线路。

优选地,所述自动监测基站还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地基雷达和各个传感器采集的气象数据信息,并将采集的气象数据信息传输至云存储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气象监测灾害预警系统,根据获取的雷达基数据和自动监测基站内各个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数据信息,并以气温、降雨量、锋利、气压、温度和能见度等六要素作为判断标准,通过中央处理器对各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实时数据动态传输至网络基站进行发布,操作便捷,气象监测数据实时稳定,实现了实时气象监测数据的快速分析、处理和传输,速度块,效率高,用户能够更快的了解到各个区域的气象灾害类型和等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气象监测灾害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央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供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监测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 “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气象监测灾害预警系统,根据获取的雷达基数据和自动监测基站内各个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数据信息,并以气温、降雨量、锋利、气压、温度和能见度等六要素作为判断标准,通过中央处理器对各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实时数据动态传输至网络基站进行发布,操作便捷,气象监测数据实时稳定,实现了实时气象监测数据的快速分析、处理和传输,速度块,效率高,用户能够更快的了解到各个区域的气象灾害类型和等级。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自动气象监测灾害预警系统,包括:若干地基雷达100、若干自动监测基站200和网络基站300;所述自动监测基站200与所述地基雷达100一一配对设于待监测区域,若干所述自动监测基站200分别与所述网络基站300通信连接,且若干所述自动监测基站200互相通信连接;所述自动监测基站200包括中央处理器210、气温传感器220、降雨量传感器230、风力传感器240、气压传感器250、湿度传感器260、能见度传感器270和GPRS定位仪280,所述中央处理器210分别与所述地基雷达100、气温传感器220、降雨量传感器230、风力传感器240、气压传感器250、温度传感器260、能见度传感器270和GPRS定位仪280连接,根据获取的雷达基数据和自动监测基站内各个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数据信息,并以气温、降雨量、锋利、气压、温度和能见度等六要素作为判断标准,通过中央处理器对各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实时数据动态传输至网络基站进行发布,操作便捷,气象监测数据实时稳定,实现了实时气象监测数据的快速分析、处理和传输,速度块,效率高,用户能够更快的了解到各个区域的气象灾害类型和等级。

在实用新型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中央处理器210,包括MCU控制单元211、DTU数据转换单元212和无线通信单元213,所述MCU控制单元211分别与所述地基雷达100、气温传感器220、降雨量传感器230、风力传感器240、气压传感器250、温度传感器260、能见度传感器270、GPRS定位仪280和DTU数据转换单元212连接,所述DTU数据转换单元212与所述无线通信单元213连接,其中,所述MCU控制单元将获取的地基雷达的雷达基数据进行经纬度叠加去重处理,计算获取覆盖区域的实时气象监测数据信息,并结合自动监测基站内各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气温、降雨量、锋利、气压、湿度和能见度等实时气象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生成实时气象动态数据,并自动根据国家气象局规定的灾害标准和等级,对生成的气象动态数据进行标识灾害类型和等级,并将标识后的气象动态数据传输至DTU数据转换单元,所述DTU数据转换单元将上述标识后的气象动态数据转换为可识别的IP气象动态数据或串口气象动态数据,并将转换后的气象动态数据通过无线通信单元传输至网络基站,网络基站可将接收到的数据气象动态数据呈现于地图上,并以文字和/或图片的形式发布并提醒用户,实现了实时气象监测数据的快速分析、处理和传输,速度块,效率高,用户能够更快的了解到各个区域的气象灾害类型和等级,且气象监测数据更加实时稳定,设计更加智能化与自动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单元213可为3G/4G通信单元、WiFi单元、北斗通信单元、互联网、局域网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无线通信单元213与所述网络基站300无线通信连接,气象监测人员能够根据周围环境或实际需求选择无线通讯网络的传输类型,实现全天候气象监测数据的快速分析、处理和传输,确保了气象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网络基站300,包括服务器310、防火墙320、交换机330、手机340、笔记本350、台式机360、打印机370,服务器310分别与无线通信单元213和防火墙320连接,防火墙320与交换机330连接,交换机330分别与手机340、笔记本350、台式机360和打印机370连接,用户能够通过手机、笔记本、台式电脑等设备,随时依据自己拥有的权限访问网络服务器,查看、下载、打印原始数据、统计报表等各类信息,便于用户随时随地更快的了解到各个区域的气象灾害类型和等级。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自动监测基站200还设置有太阳能供电机构400,所述太阳能供电机构400包括第一太阳能供电机构410和第二太阳能供电机构420,均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太阳能蓄电池组件和供电线路,所述第一太阳能供电机构和第二太阳能供电机构的供电线路分别为主供电线路和补偿供电线路,第一、第二两组太阳能供电机构可通过主供电线路和补偿供电线路交替轮流为自动监测基站和基地雷达供电,实现电源自供给,并且在市电满足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接入市电,供电选择更加多样化。

作为又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自动监测基站200还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290,用于存储地基雷达和各个传感器采集的气象数据信息,并将采集的气象数据信息传输至云存储系统,用户无需考虑数据备份和冗余等问题,节约了时间成本和存储成本。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附图中,同一标号代表同一含义。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3)、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 放大。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4)、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