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量管道内流体速度的便携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5705发布日期:2018-11-30 20:2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用支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管道内流体速度的便携式支架。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生产管道的风速测量研究在安全生产、效率提升、环境改善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管道内不同位置风速的变化及影响其变化的原因等问题的研究对生产科技的改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对管道中的流体进行速度测量时,要求测量仪器需刚性固定位以及保证其测量方向,对管道来说就是一系列的测量点需处在同一条直线上。

目前许多工程和生产单位多采用毕托管测量管道中流体的速度,利用毕托管插入管道上预留的测孔,测量管道流体的速度时,完全靠测量人用双手固定毕托管以及把握其方向,往往在插拔毕托管变换测点位置时,很容易出现前后左右晃动的情况,致使实际的测量位置与预计的测量位置不一致,增加了试验测量的不确定度,使得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大打折扣;此外,当管道中的工质温度很高、管道内为正压或者管道存在大量静电等情况时,操作人员需要工作在上述恶劣环境中,在固定和插拔毕托管时,不仅困难重重,而且特别吃力,无形中给试验工作带来的很大的危险因素。甚至,有些管道因为布置方式等原因,测点的开孔位置五花八门,有时需要把毕托管以倾斜的方式插入测孔,给操作人员带来很多不便。

而现在的固定毕托管的方法,多采取直接在管道上的测孔处,焊接固定位的手段来实现,这种方法成本较高,安装拆卸较为复杂,无法移动,不适用于多地点快速测量,同时也增加了资源和材料的浪费。

公开号为CN203849279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管道流体速度测量时用的支架。该专利存在以下问题:(1)该专利涉及的支架,操作人仍需要通过观测孔,确定和把握测量的方向性,无法杜绝人为因素对测量误差的影响;(2)该专利涉及的支架,只适用于需要从竖直方向插入的测孔形式,通用性不强;(3)该专利涉及的支架,没要考虑底部稳定支撑的问题,仅适用于支撑在表面平整的管道上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固定毕托管实现快速方便测量,同时又满足工程上对测量精度要求的用于测量管道内流体速度的无需人力托举的便携式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测量管道内流体速度的便携式支架,包括支撑台和三脚架,所述的支撑台的底部与三脚架的顶部连接,所述的三脚架上设有定位观测盘,所述的支撑台和定位观测盘上分别设有用于与测量仪器连接的定位观测孔,

所述的支撑平台包括翻转支撑盘和承载盘,所述的承载盘底部与三脚架连接,所述的翻转支撑盘与承载盘转动连接,翻转支撑盘与承载盘的夹角在0°与90°之间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的翻转支撑盘与承载盘通过设置在一侧的旋转轴连接,所述的旋转轴上装有锁紧旋钮。

进一步的,所述的翻转支撑盘上设有水平仪。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仪为气泡水平仪,翻转支撑盘旋转时的旋转轴与气泡水平仪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的翻转支撑盘上设有固定螺栓,所述的固定螺栓的柱体与旋转轴互相垂直,柱体的端头为C型,柱体从翻转支撑盘的外侧壁向内旋入定位观测孔,与翻转支撑盘内部的“C”型凹槽相对,用于固定测量仪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台的底部与三脚架的顶部铰接,所述的定位观测盘通过稳定横担与三脚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稳定横担采用U型三支撑杆设计,两端分别与定位观测盘和三脚架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三脚架包括三角支撑杆和三角支撑杆底部的万向轮防滑脚垫。

进一步的,所述的三角支撑杆为可伸缩结构,包括与支撑台底部连接的套杆、滑动连接于套杆的滑移杆以及设于套杆下端用于固定滑移杆的紧固件,所述的紧固件为扳扣式脚管锁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万向轮防滑脚垫转动连接于滑移杆的下端,采用防滑马蹄式设计,而且可以自适应调节角度,大大增强了对于现场复杂多样的工作环境的适应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翻转支撑盘与承载盘转动连接,翻转支撑盘与承载盘的夹角在0°与90°之间调节,可以根据管道上测孔的位置,对测量仪器角度进行90°范围内的任意调节和定位,结构灵活,适用范围广。

(2)翻转支撑盘与承载盘通过设置在一侧的旋转轴连接,旋转轴上装有锁紧旋钮,方便角度调节和固定。

(3)翻转支撑盘上设有水平仪,翻转支撑盘旋转时的旋转轴与气泡水平仪平行,可快速确定和把握测量的方向。

(4)翻转支撑盘上设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柱体穿过翻转支撑盘的外侧壁旋入定位观测孔,用于固定测量仪器,可以将不同直径的测量仪器紧紧地固定。

(5)支撑台的底部与三脚架的顶部铰接,定位观测盘通过稳定横担与三脚架连接,加强三脚架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以及实现定位观测盘的支撑定位功能。

(6)稳定横担采用U型三支撑杆设计,两端分别与定位观测盘和三脚架铰接,便于折叠于圆形的套杆中和收纳。

(7)三脚架包括三角支撑杆和三角支撑杆底部的万向轮防滑脚垫,万向轮防滑脚垫转动连接于滑移杆的下端,采用防滑马蹄式设计,可以自适应调节角度,大大增强了对于现场复杂多样的工作环境(凹凸不平的地面,光滑的地面,砂土地,格栅板,波纹板,彩钢板、不规则型管道等)的适应性。

(8)三角支撑杆为圆形套筒模式可伸缩结构,包括与支撑台底部连接的套杆、滑动连接于套杆的滑移杆以及设于套杆下端用于固定滑移杆的紧固件,紧固件为扳扣式脚管锁紧结构,便于改变三脚架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便携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支撑台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定位观测盘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图中:1、支撑台;11、旋转轴;12、锁紧旋钮;13、水平仪;14、固定螺栓;15、翻转支撑盘;16、承载盘;2、定位观测盘;21、盘体;22、硅胶密封圈;3、三脚架;4、三角支撑杆;41、套杆;42、紧固件;43、滑移杆;5、稳定横担;6、万向轮防滑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测量管道内流体速度时所用的便携式支架,包括可以90°翻转的组合式支撑台1、定位观测盘2以及三脚架3三大部分,三脚架3为可伸缩的便携式三脚架。

支撑台1包括翻转支撑盘15和承载盘16两个部分,两者通过旋转轴11和锁紧旋钮12组合在一起,可以根据管道上测孔的位置,进行90°范围内的任意调节和定位;通过调节固定螺栓14将测量仪器固定在翻转支撑盘15的“C”型凹槽内;通过气泡式水平仪13,确定和把握测量的方向性。一般试验仪器横截面为圆形,因此采用C型凹槽和C型端头的螺栓紧固。

旋转轴11和锁紧旋钮12装配在一起,旋转轴11和水平仪13位于互相平行的位置,旋转轴11和固定螺栓14位于互相垂直的位置,固定螺栓14和翻转支撑盘15的“C”型凹槽位于互相对应的位置。

定位观测盘2包括带有密封孔的盘体21和硅胶密封圈22两个部分。定位观测盘2通过稳定横担5与三脚架3连接。使用时,将定位观测盘2调节到测孔的上沿,将试验仪器通过硅胶密封圈22穿设在盘体21的密封孔上,使用时便于定位和观察测量标识。

硅胶密封圈22材质结实耐用,耐高温,耐腐蚀,具有很好的密封性。

三脚架3包括三角支撑杆4、稳定横担5和万向轮防滑脚垫6三个部分。

优选地,可伸缩的三角支撑杆4、稳定横担5均采用铝合金材质,材质轻巧,强度高,塑性好,耐腐蚀,耐磨损,便于携带,表面光洁度好,易清洗,支撑力大。

三角支撑杆4包括铰接于承载盘的套杆41、滑动连接于套杆的滑移杆43,以及设于套杆41下端用于固定滑移杆43的紧固件42。

优选地,三角支撑杆4设计采用圆形套筒模式,体积小,易调节。

优选地,紧固件42采用扳扣式脚管锁紧方式,便于改变三脚架3的高度。

稳定横担5采用U型三支撑杆设计,便于折叠于圆形的套杆41中,并且可以加强三脚架3的连接强度,以及实现定位观测盘2的支撑定位功能。

万向轮防滑脚垫6转动连接于滑移杆43的下端,采用防滑马蹄式设计,而且可以自适应调节角度,大大增强了对于现场复杂多样的工作环境(凹凸不平的地面,光滑的地面,砂土地,格栅板,波纹板,彩钢板、不规则型管道等)的适应性。

优选地,翻转支撑盘15、承载盘16、旋转轴11、带有密封孔的盘体21、紧固件42和万向轮防滑脚垫6,均采用ABS树脂PA-757材料,质硬,耐撞击,坚韧且光洁度高,即使工作在各种恶劣环境里,仍能维持其稳定的物理性能。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以竖直方向插入测孔时的工作为例:

(1)在使用中,首先根据管道管径和测孔高度,按照网格法计算出测量仪器伸入的各个长度,并在测量仪器上做出相应的标记。

(2)打开三脚架3,将稳定横担5置于水平位置。

(3)通过水平仪13确定测量的方向性,通过调节紧固件42,将定位观测盘2调节到测孔的上沿。

(4)将试验仪器穿过翻转支撑盘15和承载盘16,以及定位观测盘2的硅胶密封圈22,通过调节固定螺栓14将测量仪器固定在翻转支撑盘15的“C”型凹槽内,确保测量仪器上的第一个标识位置与硅胶密封圈22齐平,即可开始进行速度测试。

(5)通过平行仪13确定和把握测量的方向性,通过调节固定螺栓14,调节测量仪器的高度,依次确保测量仪器上的标识位置和测孔的上沿平齐即可。

(6)测试完毕之后,松开固定螺栓14,取出测量仪器。

(7)将三脚架3折叠收纳放好,以备下次使用。

然后以水平方向插入测孔时的工作为例:

(1)在使用中,首先根据管道管径和测孔高度,按照网格法计算出测量仪器伸入的各个长度,并在测量仪器上做出相应的标记。

(2)打开三脚架3,将稳定横担5置于水平位置。

(3)通过旋转轴11和锁紧旋钮12,对翻转支撑盘15进行90°的调节和定位。

(4)将试验仪器穿过翻转支撑盘15和试验测孔,根据管道上测孔的位置,通过水平仪13确定测量的方向性,通过调节紧固件42,调节三脚架3的高度,将试验仪器调节到测孔的下沿。称量仪器的稳定支撑由翻转支撑盘15和试验测孔共同实现。

(5)通过调节固定螺栓14将测量仪器固定在翻转支撑盘15的“C”型凹槽内,确保测量仪器上的第一个标识位置与测孔的外沿齐平,即可开始进行速度测试。

(6)通过水泡平行仪13确定和把握测量的方向性;通过调节固定螺栓14将测量仪器固定在翻转支撑盘15的“C”型凹槽内,依次确保测量仪器上的标识位置和测孔的外沿平齐即可。

(7)测试完毕之后,松开固定螺栓14,取出测量仪器。

(8)将三脚架3折叠收纳放好,以备下次使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所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