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品卡氏水分检测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6752发布日期:2018-12-11 20:3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油品卡氏水分检测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品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品卡氏水分检测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水分是油品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检测油品水分的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卡尔费休库伦滴定法(以下简称卡氏水分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用注射器吸取一定体积的油样,置于万分之一电子天平上称量,待示数稳定后按下“去皮”键;取出注射器将一定体积的油样注入卡氏水分反应体系中,开始反应;然后,将注射器抽出,迅速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天平上显示的负值即为被注入反应池中油样的质量;待反应完成时,根据反应消耗的电量可计算出油品中的水分含量。

由于水分在油品中的含量都相对较低,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除了要求检测用的器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还要求操作尽可能快。

为了提高检测的速度,技术人员在设备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有些实验室会将电子天平与仪器串联,将相对稳定的称量数据直接输入水分检测仪,这样能够节省几秒输入试样质量的时间。但是,某些仪器的型号比较旧,与电子天平存在兼容性问题,如果升级仪器势必会造成成本增加。

目前,还没有技术人员考虑到从提高注射器本身的稳定性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检测的速度。现有的用于卡氏水分检测的注射器就是普通的玻璃或一次性注射器(通常最大体积不超过10mL),如图1所示,其活塞杆底部(即手指推动的部位)面积较小,造成注射器无法稳定的放置在电子天平托盘的正中央,如果将注射器倒放在托盘上,则油样流动会造成天平示数无法快速稳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油品卡氏水分检测过程效率较低进而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油品卡氏水分检测的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油品卡氏水分检测的注射器,包括针筒和活塞杆,活塞杆底部的径向尺寸大于针筒的径向尺寸,活塞杆底部的材质与活塞杆本体的材质不同,使得活塞杆整体的重心靠近活塞杆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底部的形状可优选圆柱形或圆台形。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底部的径向尺寸比针筒的径向尺寸大1-3cm为宜。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材质优选铝,当然也可以为其他轻质金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用于油品卡氏水分检测的注射器,包括针筒和活塞杆,还包括沿竖直方向与活塞杆同轴设置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径向尺寸大于针筒的径向尺寸,配重块上端面设有凹槽,所述活塞杆底部适配固定于该凹槽内,使得注射器整体的重心靠近活塞杆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外形可优选圆柱形或圆台形。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材质优选铝,当然也可以为其他轻质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竖向截面可设计为倒T型,并相应沿横向贯通配重块,使得活塞杆底部能够沿横向适配嵌入凹槽内。

为了便于准确安装到位,进一步可作以下两种限位结构的设计:

一种是:凹槽的横部完全贯通配重块,凹槽的竖部部分贯通并截止于配重块中部,使得活塞杆本体限位于配重块的竖向轴心。

另一种是:凹槽的横部和竖部均完全贯通配重块,其中横部还设置有限位块,使得活塞杆底部限位于配重块的竖向轴心。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增加活塞杆底部的径向尺寸和重量,使得注射器整体的重心下移靠近活塞杆底部,且与天平托盘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放置时的稳定性和检测效率,从而简便有效地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增加具有凹槽的配重块,方便活塞杆底部嵌入。这样,通过对本领域常规注射器简单装配,即配重块的凹槽与原活塞杆底部适配结合,从而使注射器重心降低,其放置在天平托盘上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提高了检测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块内还进一步设置限位结构,活塞杆可以准确地装入配重块中的预定位置,便于装配,而且可以避免因活塞杆偏心而导致注射器失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限位块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针筒,2-活塞杆,201-活塞杆本体,202-活塞杆底部,3-配重块,301-凹槽的横部,302-凹槽的竖部,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现有的用于卡氏水分检测的注射器由针筒1和活塞杆2组成。

实施例1:

参照图2,本实施例包括针筒1和活塞杆2,通常针筒1内腔深约6cm,活塞杆本体201竖向(轴向)长度为7.5cm,活塞杆底部202的径向尺寸大于针筒1的径向尺寸,其材质为铝,使得活塞杆2整体的重心靠近活塞杆底部202。活塞杆底部202的形状可以为圆柱体,其直径为3.0cm,高度为0.5cm;活塞杆底部202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台(下底面面积大于上底面面积)。活塞杆底部202的面积大于针筒1的横截面面积,保证注射器与天平托盘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而且注射器重心靠近活塞杆底部202,使其竖放在天平托盘上进行称量操作时能够快速稳定,从而提高称量速度,单位时间内的样品称量数量可提高3~5倍,同时,称量的稳定性增加,也会提高检测数据的精密度,即在实验操作方面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度。

实施例2:

参照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包括针筒1和活塞杆2(常规的活塞杆),还包括沿竖直方向与活塞杆2同轴设置的配重块3,配重块3径向尺寸大于针筒1的径向尺寸,其上端面设有凹槽,活塞杆底部202适配固定于该凹槽内,使得注射器整体的重心靠近活塞杆底部202。凹槽的竖向截面为倒T型,并相应沿横向贯通配重块3,使得活塞杆底部202能够沿横向适配嵌入凹槽内,凹槽的横部301完全贯通配重块3,凹槽的竖部302部分贯通并截止于配重块3中部,使得活塞杆本体201限位于配重块3的竖向轴心,保证活塞杆2准确安装到位。增加的配重块3使得注射器整体重心降低,使其竖放在天平托盘上进行称量操作时能够快速稳定。

实施例3: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结构类似,区别仅在于配重块3的内部结构;倒T型凹槽的横部和竖部均完全贯通配重块3,其中横部还设置有限位块4,使得活塞杆底部202限位于配重块3的竖向轴心,也可以保证活塞杆2准确安装到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