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6155发布日期:2019-01-08 20:51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沉降观测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是关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沉降观测标。



背景技术:

一层以上的建筑物在施工初期以及竣工之后的一段时长内,可能会发生沉降,为了避免建筑物大幅度沉降而引起安全事故,通常在建筑物的施工期间以及竣工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测量其沉降信息,沉降信息通常用沉降位移或者沉降速度表示。

沉降观测标是测量建筑物沉降信息的重要工具,沉降观测标通常包括观测标尾和观测标头,其中,观测标尾在建筑物施工初期,预埋在建筑物中,例如,可以预埋在建筑物四个角的某一位置处,观测标头凸出于建筑物,以方便施工人员测量数据。其中,施工人员在确定观测标尾的预埋位置之前需要先确定测量基准点,测量基准点通常选在与建筑物的距离处于50米至100米的范围内,且沉降信息已处于稳定阶段的位置。这样,施工人员可以周期性的测量观测标头与基准点之间的高度差,然后根据测量的周期,绘制建筑物的沉降速度的变化曲线,进而可以确定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上述沉降观测标的观测标尾预埋在建筑物的内部,使得一个沉降观测标只能用来测量一座建筑物,导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沉降观测标以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沉降观测标,所述沉降观测标包括观测标主体、太阳能板、位移传感器、处理器、通信部件、壳体以及可拆卸固定于建筑物的钢柱上的磁体底盘,其中:

所述观测标主体、所述位移传感器、通信部件和所述处理器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太阳能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

所述观测标主体伸出于所述壳体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磁体底盘上;

所述位移传感器、所述通信部件均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

所述位移传感器、所述通信部件、所述处理器均与所述太阳能板电性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位移传感器发送的位移信息,并基于所述位移信息控制所述通信部件向已绑定的终端发送沉降信息。

可选的,所述沉降观测标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报警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所述太阳能板电性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检测到沉降信息不在预设取值范围内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可选的,所述观测标主体远离所述磁体底盘的端部设置有观测标头。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的形状、尺寸与所述观测标主体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壳体套设于所述观测标主体的外部;

所述第二壳体的形状、尺寸与所述观测标头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壳体套设于所述观测标头的外部;

所述第三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位移传感器、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部件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所述太阳能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上。

可选的,所述观测标主体具有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筒状结构,所述观测标头具有球状结构;

所述观测标头的直径大于所述观测标主体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观测标主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磁体底盘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观测标主体伸出于所述壳体且靠近所述磁体底盘的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观测标主体伸出于所述壳体的端部通过螺纹固定于所述磁体底盘上。

可选的,所述观测标主体伸出于所述壳体的端部与所述磁体底盘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材质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公开实施例中,该沉降观测标主要包括观测标主体、太阳能板、位移传感器、处理器、通信部件、壳体和可拆卸固定于建筑物的钢柱上的磁体底盘。当需要观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时,施工人员只需将沉降观测标的磁体底盘通过磁力吸附于建筑物的钢柱上,沉降观测标的壳体内部的位移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位移信息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基于接收到的位移信息控制通信部件向已绑定的终端发送沉降信息,无需施工人员手动测量建筑物的沉降信息。当建筑物处于稳定阶段,也即是,其沉降信息处于预设取值范围内,施工人员便可以将沉降观测标的磁体底盘从建筑物的钢柱上拆卸下来,可见,该沉降观测标可以重复使用,能够测量多个建筑物,进而可以节约资源。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沉降观测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沉降观测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沉降观测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沉降观测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沉降观测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沉降观测标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沉降观测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磁体底盘 2、观测标主体

3、太阳能板 4、位移传感器

5、处理器 6、通信部件

7、壳体 8、报警器

9、环形密封圈 11、通孔

21、观测标头 71、第一壳体

72、第二壳体 73、第三壳体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降观测标,沉降观测标是一种用来测量建筑物沉降情况的测量工具,例如,建筑物在建筑的过程中以及竣工一段时间内,施工人员需要使用沉降观测标周期性的测量建筑物发生沉降的情况,直到建筑物的沉降速度在预设范围内,可认为该建筑物处于稳定阶段,具有安全性。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降观测标,如图1所示,该沉降观测标包括可拆卸固定于建筑物的钢柱上的磁体底盘1、观测标主体2、太阳能板3、位移传感器4、处理器5、通信部件6和壳体7,其中:观测标主体2、位移传感器4、通信部件6和处理器5均位于壳体7的内部,太阳能板3固定于壳体7的外表面上;观测标主体2伸出于壳体7的端部固定于磁体底盘1上;位移传感器4、通信部件6均与处理器5电性连接;位移传感器4、通信部件6、处理器5均与太阳能板3电性连接;处理器5,用于接收位移传感器4发送的位移信息,并基于位移信息控制通信部件6向已绑定的终端发送沉降信息。

其中,磁体底盘1是一种具有强磁性的底盘,可以通过磁力吸附于建筑物的钢柱上,通常情况下,沉降观测标的尺寸比较小,磁体底盘1可以通过磁力稳定在钢柱上。位移传感器4又称为线性传感器,通过内部的电位器元件将机械位移转换成与之成线性或任意函数关系的电阻或电压输出。

在实施中,磁体底盘1通过磁力吸附在建筑物的钢柱上,当需要沉降观测标测量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时,施工人员将沉降观测标吸附于建筑物的钢柱上,当建筑物进入稳定阶段,也即是建筑物的沉降速度处于安全范围内时,施工人员再将沉降观测标从建筑物的钢柱上取下,可见,该沉降观测标可拆卸安装在建筑物的钢柱上。

通常情况下,观测标主体2是钢柱,为了保护观测标主体2,该沉降观测标还包括壳体7,观测标主体2位于壳体7的内部。而磁体底盘1用于与建筑物的钢柱相固定,故磁体底盘1不在壳体7的内部,观测标主体2伸出于壳体7的端部固定于磁体底盘1上。

在应用中,为了使沉降观测标可以自动测量建筑物的沉降情况,相应的,该沉降观测标还包括太阳能板3、位移传感器4、处理器5、通信部件6,其中,太阳能板3固定于壳体7的外表面上,位移传感器4、处理器5和通信部件6均位于壳体7的内部,位移传感器4、通信部件6均与处理器5电性连接,位移传感器4、通信部件6、处理器5均与太阳能板3电性连接。太阳能板3向位移传感器4、通信部件6以及处理器5供电,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处理器5用于接收位移传感器4发送的位移信息,并基于位移信息控制通信部件6向已绑定的终端发送沉降信息。

其中,沉降信息可以是沉降位移,还可以是沉降速度,例如,如果沉降信息为沉降位移,则处理器5通过通信部件6周期性向已绑定的终端发送沉降位移,终端接收到沉降位移之后,基于接收沉降位移的周期便可以计算出建筑物的沉降速度。又例如,如果沉降信息为沉降速度,则处理器5从位移传感器4接收到沉降位移之后,基于接收沉降位移的周期便可以计算出沉降速度,进而可以向终端发送沉降速度。

需要指出的是,该沉降观测标在使用位移传感器4测量建筑物的沉降信息时,也需要在建筑物周围选取处于稳定阶段的基准点,例如,位移传感器4周期性的向处理器5发送测量点与基准点沿着高度方向的位移。

基于上述所述,该沉降观测标的磁体底盘1通过磁力吸附于建筑物的钢柱上,当需要观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时,施工人员只需将沉降观测标的磁体底盘1安装在建筑物的钢柱上,当建筑物处于稳定阶段时,施工人员再将沉降观测标从建筑物的钢柱上拆下,可见,该沉降观测标可以重复使用,进而可以节约资源。

可选的,对于处于观测阶段的建筑物,当沉降信息不在预设范围取值范围内时,该沉降观测标还可以发出报警信号,相应的,如图2所示,沉降观测标还包括报警器8,报警器8位于壳体7的内部;报警器8分别与处理器5、太阳能板3电性连接;处理器5,用于当检测到沉降信息不在预设取值范围内时,控制报警器8发出报警信号。

在实施中,报警器8可以是扬声器也可以是指示灯等,位移传感器4周期性向处理器5发送位移信息,处理器5中预先储存有位移所处的预设取值范围,,当处理器5检测到接收到的位移信息不在预设取值范围内时,处理器5向已绑定的终端发送位移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向报警器8发送报警电信号,报警器8接收到处理器5发送的报警电信号之后,发出报警信号。这样,施工人员听到或者看到报警信息之后,能够及时采取一些措施。

可选的,如图3所示,观测标主体2远离磁体底盘1的端部设置有观测标头21。

其中,观测标头21还可以称为观测点,主要用于标记所处位置为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

在实施中,观测标头21凸出于建筑物,为了避免观测标头21伤到行人,相应的,如图3所示,观测标头21具有球状结构,其直径大于观测标主体2的直径,这样,球状结构的观测标头21的外表面圆滑,即使施工人员不小心碰到沉降观测标,也不至于受伤,进而可以提高沉降观测标的安全性。

可选的,如图3所示,沉降观测标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是磁体底盘1、观测标主体2和观测标头21,那么三者可以一体成型,也即是,如图3所示,观测标主体2的一端与磁体底盘1一体成型,另一端设置有观测标头21,三者一体成型。三者的关系还可以是,如图4所示,观测标主体2的一端通过螺纹安装在磁体底盘1上,另一端设置观测标头21,也即是,观测标主体2与磁体底盘1可拆卸连接,观测标主体2与观测标头21一体成型。关于三者的结构关系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4所示,对于观测标主体2通过螺纹安装在磁体底盘1的情况,磁体底盘1上设置有通孔11,通孔1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观测标主体2伸出于壳体7且靠近磁体底盘1的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且观测标主体2的外螺纹与通孔11的内螺纹相配合,这样,观测标主体2伸出于壳体7的端部通过螺纹安装在磁体底盘1上。

可选的,如图5并参考图6所示,沉降观测标的壳体7可以包括第一壳体71、第二壳体72和第三壳体73;第一壳体71的形状、尺寸与观测标主体2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第一壳体71套设于观测标主体2的外部;第二壳体72的形状、尺寸与观测标头21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第二壳体72套设于观测标头21的外部;如图6所示,第三壳体73固定于第一壳体71的外表面上,位移传感器4、处理器5、通信部件6均位于第一壳体71与第三壳体73形成的容置空间中;太阳能板3固定于第一壳体71的外表面上。

在实施中,如图2所示,观测标主体2具有圆柱状结构,相应的,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71具有筒状结构,套设在观测标主体2的外部。观测标头21具有球状结构,相应的,第二壳体72的形状可以是空腔的球状,如图5所示,第二壳体72也可以是箱体,套设在观测标头21的外部。如图6所示,第三壳体73固定于第一壳体71的外表面上,而且,第一壳体71与第三壳体73之间形成腔体,进而,位移传感器4、处理器5、通信部件6均位于第一壳体71与第三壳体73形成的容置空间中,太阳能板3固定于第一壳体71的外表面上。

可选的,由上述所述,观测标主体2与观测标头21可以一体成型,相应的,如图4所示,用于保护观测标主体2的第一壳体71和用于保护观测标头21的第二壳体72也可以一体成型,当然,即使观测标主体2与观测标头21一体成型,第一壳体71与第二壳体72也可以是分开式的,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71与第二壳体72分开式设置。

可选的,为了防止灰尘、水等进入到壳体7的内部,相应的,观测标主体2与第一壳体7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密封圈9。

在实施中,如图7所示,观测标主体2与第一壳体71的内壁之间可以设置两个环形密封圈9,两个环形密封圈9分别位于第一壳体71的两个端部。其中,观测标主体2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用于放置环形密封圈的环形槽,这样,可以使环形密封圈9稳定在第一壳体71的内壁上。

可选的,上述壳体7的材质可以是耐腐蚀性材料,如有机玻璃、塑料等。

本公开实施例中,该沉降观测标主要包括观测标主体、太阳能板、位移传感器、处理器、通信部件、壳体和可拆卸固定于建筑物的钢柱上的磁体底盘。当需要观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时,施工人员只需将沉降观测标的磁体底盘通过磁力吸附于建筑物的钢柱上,沉降观测标的壳体内部的位移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位移信息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基于接收到的位移信息控制通信部件向已绑定的终端发送沉降信息,无需施工人员手动测量建筑物的沉降信息。当建筑物处于稳定阶段,也即是,其沉降信息处于预设取值范围内,施工人员便可以将沉降观测标的磁体底盘从建筑物的钢柱上拆卸下来,可见,该沉降观测标可以重复使用,能够测量多个建筑物,进而可以节约资源。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上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