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0493发布日期:2018-12-18 20:3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锂电池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软包锂电池生产时,在极耳焊接贴胶后,需对贴胶进行整形及贴胶位置检测;目前使用的极耳焊接,在贴胶整形之后设置了一个CCD检测工位,设备成本较高,而且位置误判率较高,导致生产质量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其中,包括对电池的极耳上的贴胶进行上下夹持整形的上整形头和下整形头;所述上整形头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极耳上的两导电柄分别对应的第一检测探针,和与所述极耳下表面的贴胶边缘正对的多个第二检测探针;所述下整形头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检测探针一一正对的第三检测探针;多个所述第二检测探针以及多个所述第三检测探针,其中任一均与两个所述第一检测探针电连接;所述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还包括检测所述第二检测探针以及所述第三检测探针与所述第一检测探针之间是否导通的检测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其中,所述上整形头和所述下整形头相对一侧表面均设置有对所述极耳上贴胶进行整形的整形胶块;所述第二检测探针尾部与所述上整形头固定连接,所述上整形头的所述整形胶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检测探针配合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三检测探针尾部与所述下整形头固定连接,所述下整形头的所述整形胶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检测探针配合的第二过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其中,所述上整形头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一检测探针以及所述第二检测探针的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检测探针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检测探针为偶数个,且多个所述第二检测探针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其中,所述下整形头侧表面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三检测探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三检测探针为偶数个,且多个所述第三检测探针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其中,两个所述第二检测探针构成一组单元;所述贴胶一侧边缘至少对应有一组所述单元,且所述单元中的两个所述第一检测探针之间的连线与非错位的所述贴胶的对应边缘的边缘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其中,所述下整形头朝向所述上整形头一侧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检测探针正对的支撑所述极耳的导电柄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面高度比所述下整形头上的所述整形胶块上端面高度低一个成型后所述贴胶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其中,所述下整形头上端面上,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整形胶块之间设置有避让所述极耳上的TAB胶的第一避让槽;所述上整形头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避让槽正对的第二避让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其中,所述上整形头和所述下整形头相对表面,均设置有避让所述电池的本体的台阶;所述台阶上可拆卸连接设置有垫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其中,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有立板,所述立板一侧设置有纵向分布的上气缸板和下气缸板;所述上气缸板上设置有驱动所述上整形头的第一气缸;所述下气缸板上设置有驱动所述下整形头的第二气缸;所述立板设置有所述上气缸板的一侧还设置有避让所述上整形头以及所述下整形头的第三避让槽;所述上气缸板和所述下气缸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立板连接固定的多个腰孔。

一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方法,根据上述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其实现方法如下,电池的极耳贴胶后送至上整形头和下整形头之间,下整形头上行至第三检测探针与极耳下表面贴胶紧挨,上整形头下行至两个第一检测探针与极耳的两个导电柄分别紧挨,第二检测探针与极耳上表面贴胶紧挨,通过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第二检测探针以及第三检测探针与第一检测探针之间是否存在导通,若存在导通则贴胶角度出错,若不存在导通,则上整形头继续下行与下整形头完成对电池极耳贴胶的整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电池的极耳贴胶后送至上整形头和下整形头之间,下整形头上行至第三检测探针与极耳下表面贴胶紧挨,上整形头下行至两个第一检测探针与极耳的两个导电柄分别紧挨,第二检测探针与极耳上表面贴胶紧挨,通过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第二检测探针以及第三检测探针与第一检测探针之间是否存在导通,若存在导通则贴胶角度出错,若不存在导通,则上整形头继续下行与下整形头完成对电池极耳贴胶的整形,检测和整形效率高,且在检测到贴胶位置出错时能够快速响应便于重新贴胶,避免出现工件报废情况,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上整形头和下整形头整形对电池整形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及其方法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和图3,包括对电池1的极耳10上的贴胶100进行上下夹持整形的上整形头2和下整形头3;上整形头2上设置有两个与极耳10上的两导电柄101分别对应的第一检测探针20,和与极耳10下表面的贴胶100边缘正对的多个第二检测探针21;下整形头3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二检测探针21一一正对的第三检测探针30;多个第二检测探针21以及多个第三检测探针30,其中任一均与两个第一检测探针20电连接;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还包括检测第二检测探针21以及第三检测探针30与第一检测探针20之间是否导通的检测机构4;电池1的极耳10贴胶1后送至上整形头2和下整形头3之间,下整形头3上行至第三检测探针30与极耳10下表面贴胶100紧挨,上整形头下行至两个第一检测探针与极耳的两个导电柄分别紧挨,第二检测探针与极耳上表面贴胶紧挨,通过检测机构4进行检测第二检测探针21以及第三检测探针30与第一检测探针20之间的电连接是否存在导通,若存在导通则第二检测探针21和第三检测探针30中存在与极耳10直接接触的探针,贴胶角度出错,若不存在导通,则上整形头2继续下行与下整形头3完成对电池极耳贴胶的整形,检测和整形效率高,且在检测到贴胶位置出错时能够快速响应便于重新贴胶,避免出现工件报废情况,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机构4可以是万用表等专用检测电流或电压或电阻的检测设备,也可以是电池和指示件的组合,指示件可以为蜂鸣器、灯泡等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上整形头2和下整形头3相对一侧表面均设置有对极耳10上贴胶进行整形的整形胶块5;第二检测探针21尾部与上整形头2固定连接,上整形头2的整形胶块5上设置有与第二检测探针21配合的第一过孔;第三检测探针31尾部与下整形头3固定连接,下整形头3的整形胶块5上设置有与第三检测探针31配合的第二过孔;第二检测探针21和第三检测探针30在整形时因其自身弹性分别缩入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内,整体性好,检测整形稳定性好。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上整形头2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安装第一检测探针20以及第二检测探针21的第一凹槽22;两个第一检测探针20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凹槽22内;第二检测探针21为偶数个,且多个第二检测探针21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凹槽22内;结构简约,方便检测探针的安装以及更换维护。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下整形头3侧表面设置有安装第三检测探针30的第二凹槽31;第三检测探针30为偶数个,且多个第三检测探针30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凹槽31内;结构简约,方便检测探针的安装以及更换维护。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两个第二检测探针21构成一组单元;贴胶100一侧边缘至少对应有一组单元,且单元中的两个第二检测探针21之间的连线与非错位的贴胶100的对应边缘的边缘线平行;检测效果好,位置判断率高,当两个第二检测探针21只有一个检测到与第一检测探针20导通时,则贴胶100歪斜或贴胶边缘出现破损;当两个第二检测探针21均检测到与第一检测探针20导通时,则贴胶100位置出现偏移。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下整形头3朝向上整形头2一侧表面设置有与第一检测探针20正对的支撑极耳10的导电柄101的支撑块32;支撑块32上端面高度比下整形头3上的整形胶块5上端面高度低一个成型后贴胶100的厚度;便于为第一检测探针20检测时提供支撑力的同时,便于保持极耳10整形后整体的平整性。

如图1和图2所示,下整形头3上端面上,支撑块32与整形胶块5之间设置有避让极耳10上的TAB胶102的第一避让槽33;上整形头2下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避让槽33正对的第二避让槽23;保证极耳10整形后整体的平整性和检测贴胶位置的顺利进行。

如图1和图2所示,上整形头2和下整形头3相对表面,均设置有避让电池1的本体的台阶6;台阶6上可拆卸连接设置有垫块60;便于整形时对电池1进行支撑,保证检测与整形稳定性,同时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垫块60,可快速适用于不同尺寸电池1的整形与检测。

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底板7,底板7上固定有立板70,立板70一侧设置有纵向分布的上气缸板71和下气缸板72;上气缸板71上设置有驱动上整形头2的第一气缸73;下气缸板72上设置有驱动下整形头3的第二气缸74;立板70设置有上气缸板71的一侧还设置有避让上整形头2以及下整形头3的第三避让槽75;上气缸板71和下气缸板72上均设置有与立板70连接固定的多个腰孔8;通过腰孔8可快速改变上气缸板71和下气缸板72在立板70上的安装位置;通过第三避让槽75可进一步缩减整体的体积,同时保证整形时整形的力受力在底板7上,避免出现侧向力导致倾斜;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一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方法,根据上述的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实现方法如下,电池1的极耳10贴胶1后送至上整形头2和下整形头3之间,下整形头3上行至第三检测探针30与极耳10下表面贴胶100紧挨,上整形头2下行至两个第一检测探针20与极耳的两个导电柄分别紧挨,第二检测探针21与极耳上表面贴胶紧挨,通过检测机构4进行检测第二检测探针21以及第三检测探针30与第一检测探针20之间的电连接是否存在导通,若存在导通则贴胶角度出错,若不存在导通,则上整形头2继续下行与下整形头3完成对电池极耳贴胶的整形,检测和整形效率高,且在检测到贴胶位置出错时能够快速响应便于重新贴胶,避免出现工件报废情况,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