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元素分析仪的均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3680发布日期:2018-12-18 20:5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元素分析仪的均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煤样分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元素分析仪的均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元素分析仪中的通气管一般采用单层结构,气体从通气管中心通过,扩散到坩埚的样品上,其中配套的坩埚无透气性;并且通气管与坩埚属于分离设计。此种通气的方式存在问题:1、通气管单层结构,不能形成环形气流罩,且坩埚无透气性,不是在纯氧环境中燃烧,导致坩埚燃烧不完全,燃烧后的气体从坩埚四周或上端扩散,气体残留大,影响实验结果;2、通气管与坩埚分离设计,样品掉落时容易产生样品飞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证样品在纯氧下燃烧,提高实验精度的用于元素分析仪的均流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元素分析仪的均流机构,包括与一氧气源连通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中间为落样通道;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的环形夹缝形成环形气道,用于使气体形成环形气流;所述环形气道的上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环形气道的下端面开口形成环形出气口,并伸入至透气坩埚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环形气道的上端面封闭,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外环上部的周侧。

所述通气管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管座,所述第一管座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通道;所述通气管的上部环设有第二管座,所述第二管座上设置有L形第二进气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相连,另一端与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一管座与第二管座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

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钉。

所述第一管座和第二管座分别与外环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

所述密封组件为环形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元素分析仪的均流机构,通过通气管中内环与外环构成的环形气道,使通入的气体形成环形气流,将环形气流中部的样品与外界空气隔绝,保证样品在纯氧环境下充分燃烧;通气管下端的直接插入至透气坩埚内,能够避免加样时样品的飞溅;另外样品燃烧后产生的气体直接通过氧气流从透气坩埚的底部带出,可避免实验气体在坩埚内残留,提高实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通气管;101、内环;102、外环;103、落样通道;104、环形气道;105、进气口;106、出气口;2、第一管座;201、第一进气通道;202、紧固件;3、第二管座;301、第二进气通道;4、密封组件;5、透气坩埚;6、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元素分析仪的均流机构,包括与一氧气源(图中未示出)相连通的通气管1,通气管1包括内环101和外环102,内环101中间为落样通道103;内环101与外环102之间的环形夹缝形成环形气道104,用于使气体形成环形气流;环形气道104的上部设置有进气口105,环形气道104的下端面开口形成环形出气口106,并伸入至透气坩埚5内。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元素分析仪的均流机构,通过通气管1中内环101与外环102构成的环形气道104,使通入的气体形成环形气流,将环形气流中部的样品6与外界空气隔绝,保证样品6在纯氧环境下充分燃烧;通气管1下端的直接插入至透气坩埚5内,能够避免加样时样品6的飞溅;另外样品6燃烧后产生的气体直接通过氧气流从透气坩埚5的底部带出,可避免实验气体在坩埚内残留,提高实验精度。

本实施例中,环形气道104的上端面封闭,进气口105为多个,均匀分布在外环102上部的周侧。

本实施例中,通气管1的上端面设置有呈Π状的第一管座2,第一管座2罩在通气管1上,第一管座2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通道201,如图2所示,第一进气通道201为多个,均匀环形分布在第一管座2上;通气管1的上部周侧环设有第二管座3,第二管座3上设置有L形的第二进气通道301,其一端与第一进气通道201相连,另一端则与进气口105相连,由于采用多个均匀布置的进气通道,保证气流的均匀性;第一管座2与第二管座3之间通过紧固件202(如紧固螺钉)相连,如图2所示,第一管座2的环形周侧与第二管座3之间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紧固螺钉进行紧固。另外,第一管座2与外环102、第二管座3与外环102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组件4(如环形密封垫等),保证进气通道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元素分析仪的均流机构,其主要原理为:氧气通过第一管座2上的第一进气通道201和第二管座3上的第二进气通道301,再经过通气管1外环102周侧的进气口105流入至通气管1的环形气道104中,氧气通过环形气道104导流均匀扩散到透气坩埚5中的分析样品6上,并在分析样品6周围形成一个环形氧气罩与周围气体进行隔绝,促使分析样品6与氧气充分接触并完全燃烧,分析样品6燃烧后的气体通过透气坩埚5底部散出,流入到测试气路中,从而减少气体残留。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