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充电桩环境量监控的传感模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4764发布日期:2018-12-11 20:2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充电桩环境量监控的传感模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充电桩环境量监控的传感模块结构,属于控制器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充电桩的外壳一般由金属材料制造而成。为满足环境检测要求,需要在充电桩的金属外壳上安装各种检测元器件,但是现有检测元器件安装时,需要在金属外壳上开孔或者焊接安装座,并通过紧固件把检测元器件固定在金属外壳上,安装繁琐,费时、费力。并且环境检测元器件一般需要安装在金属外壳的外侧面,最佳位置是安装在金属外壳的顶部,此时如果采用打孔螺接的方式固定检测元器件,将影响金属外壳的密封性,进而影响充电桩的正常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固定于充电桩的金属外壳上,安装省时、省力并且不会影响充电桩正常性能的传感模块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充电桩环境量监控的传感模块结构,包括用于检测环境变量的传感件以及用于装设传感件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外表面至少设有一个磁性件,所述磁性件为永磁体或/和电磁件。

本实用新型根据传感模块应用场景特点,设置磁性件,传感件可直接通过磁力吸附在充电桩的金属外壳上,并且传感件通过磁性件可以随意吸附在金属外壳的任意位置,方便用户在充电桩的金属外壳表面增加检测传感件,安装时无需打孔和焊接安装座,省事省力,不会影响充电桩密封性以及性能。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永磁体为强力磁钢,所述强力磁钢螺接或胶接或铆接或隼接于安装盒上。强力磁钢技术成熟,磁力大,便于采购,进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强力磁钢作为磁性件,能够有效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研发成本。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电磁件包括用于产生磁力的线圈、用于增强磁力的铁芯、用于接通电源的导线,所述铁芯穿设线圈,所述线圈与导线相连接,结构简单、实用。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传感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或/和湿度传感器或/和烟雾传感器或/和振动传感器或/和倾斜传感器或/和红外传感器,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传感器的种类,可以同时安装多个传感器也可以安装一个传感器。传感件也可以为相应控制模块、控制芯片。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安装盒内装配储能电池、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储能电池用于给传感件以及电磁件供电;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传感件的启闭以及电磁件磁力大小;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把检测数据通过有线或/和无线的方式传输给用户处理模块。本实用新型设有储能电池能够独立为电磁件和传感件供电,进而传感件对环境进行检测,数据传输模块把检测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给用户,使得本实用新型成为一个独立模块,能够根据需要安装到任意位置,适用范围广。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安装盒包括具有容纳腔的上盖、用于封合上盖开口的底座、用于安装传感件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位于上盖的容纳腔内并螺接在底座上,传感件安装在安装盒的内腔内,避免被外力损坏,延长传感件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上盖设置便于观察传感件状态的开窗,所述开窗处安装透明材料,能够及时查看传感件工作状态。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底座两侧连接向外伸出的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一侧壁开设用于同金属外壳螺接的通孔,另一侧壁开设用于同底座螺接的通孔,当充电桩的外部环境比较恶劣时,可以通过L型支架把本实用新型螺接在金属外壳上,具有磁力吸附的同时增加螺接功能,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底座下端开设用于容纳磁性件的凹槽,所述凹槽向安装盒空腔内凹陷,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凹槽的深度与磁性件的高度相匹配,使得磁性件的下表面与凹槽的下边缘齐平,磁性件的下表面与金属外壳的表面相贴合的同时底座的下表面也与金属外壳的表面相贴合,增加底座与金属外壳的摩擦力,进一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金属外壳表面上移动,使得传感器结构能够牢固的吸附在金属外壳上。

所述磁性件以及凹槽均匀布置于安装盒下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设置磁性件的个数,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牢固的吸附在充电桩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根据传感模块应用场景特点,设置磁性件,传感件可直接通过磁力吸附在充电桩的金属外壳上,并且传感件通过磁性件可以随意吸附在金属外壳的任意位置,方便用户在充电桩的金属外壳表面增加检测传感件,安装时无需打孔和焊接安装座,省事省力,不会影响充电桩密封性以及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竖着安装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平安装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盒,2-磁性件,3-L型支架,4-传感件,11-上盖,12-底座,13-控制板,14-开窗,21-垫片,22-螺栓,23-紧固螺母,121-凹槽,31-侧壁,3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竖向”、“水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 和”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充电桩环境量监控的传感模块结构,包括用于检测环境变量的传感件4以及用于装设传感件4的安装盒1,所述安装盒1外表面至少设有一个磁性件2,所述磁性件2为永磁体或/和电磁件。

本实用新型根据传感模块应用场景特点,设置磁性件2,传感件4可直接通过磁力吸附在充电桩的金属外壳上,并且传感件4通过磁性件2可以随意吸附在金属外壳的任意位置,方便用户在充电桩的金属外壳表面增加检测传感件4,安装时无需打孔和焊接安装座,省事省力,不会影响充电桩密封性以及性能。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结构可竖向安装、水平安装,可安装在充电桩的顶部或者底部和侧部,用户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所述传感件4包括温度传感器或/和湿度传感器或/和烟雾传感器或/和振动传感器或/和倾斜传感器或/和红外传感器,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传感器的种类。

所述安装盒1内装配储能电池、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储能电池通过电源线给传感件4以及电磁件供电,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传感件4的启闭以及电磁件磁力大小。本实用新型设有储能电池能够独立为电磁件和传感件4供电,进而传感件4对环境进行检测,数据传输模块把检测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给用户,使得本实用新型成为一个独立模块,能够根据需要安装到任意位置,适用范围广。

所述安装盒1包括具有容纳腔的上盖11、用于封合上盖11开口的底座12、用于安装传感件4的控制板13,所述控制板13位于上盖11的容纳腔内并螺接在底座12上,传感件4安装在安装盒1的内腔内,避免被外力损坏。

所述上盖11设置便于观察传感件4状态的开窗14,所述开窗14处安装透明材料,能够及时查看传感件4工作状态。所述底座12两侧连接向外伸出的L型支架3,所述L型支架3一侧壁31开设用于同金属外壳螺接的通孔32,另一侧壁31开设用于同底座12螺接的通孔32,当充电桩的外部环境比较恶劣时,可以通过L型支架3把本实用新型螺接在充电桩的金属外壳上,具有磁力吸附的同时增加螺接功能,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所述底座12下端开设用于容纳磁性件2的凹槽121,所述凹槽121向安装盒1空腔内凹陷,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所述凹槽121的深度H与磁性件2的高度h相匹配,使得磁性件2的下表面与凹槽121的下边缘齐平,磁性件2的下表面与充电桩的金属外壳的表面相贴合的同时底座12的下表面也与充电桩的金属外壳的表面相贴合,增加底座12与金属外壳的摩擦力,进一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金属外壳表面上移动。所述磁性件2以及凹槽121均匀布置于安装盒1下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设置磁性件2的个数,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牢固吸附在充电桩上。

所述磁性件2螺接于底座12内的凹槽121内。所述凹槽121和磁性件2中间位置分别开设通槽,凹槽121在其通槽上边缘焊接一紧固螺母23,螺栓22依次穿过磁性件2的通槽、垫片21、凹槽121的通槽并螺接于紧固螺母23上,完成磁性件2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磁性件2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所述永磁体为强力磁钢,所述强力磁钢螺接于底座12内的凹槽121内。强力磁钢技术成熟,磁力大,便于采购,进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强力磁钢作为磁性件2,能够有效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研发成本。

本实用新型磁性件2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

所述电磁件包括用于产生磁力的线圈、用于增强磁力的铁芯、用于接通电源的导线,所述铁芯穿设线圈,所述线圈与导线相连接,结构简单、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